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无政府主义是一种产生于欧洲的小资产阶级政治思潮。然而,在二十世纪之初,无政府主义如雨后春笋般在中华大地上广泛传播发展,并且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究其原因,除了中国的小资产阶级为这一思想的传播提供了阶级基础之外,在思想文化方面,传统的老庄虚无思想对无政府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也起了推波助澜的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2.
小资产阶级革命党人大都是一些无政府主义者,他们集中地出现在廿至三十年代巴金的小说中。这些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不仅生动地概括了中国五四时期到三十年代一部份小资产阶级革命者的政治和思想的共同特征,而且真实地反映了无政府主义思想对中国社会的深刻影响。无政府主义早在廿世纪初就被作为“社会主义”新思潮,经留日、留法学生和反清流亡者的介绍传入中国。由于它是披着新思潮和社会主义外衣的小生产者的意识形态,而中国又是拥有广大小资产阶级的国家,所以,它在社会主义各派的思想中曾一度占着优势。从一九一七年到一九二六年,无政府主义小团体在中国各大城市纷纷建立,如北京的实社、进化  相似文献   

3.
蒲鲁东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观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个人占有"为基础的小私有制,不使资本主义介入的商品经济,废除国家的无政府主义。马克思、恩格斯对蒲鲁东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观进行了无情的批判:蒲鲁东妄图恢复小资产阶级私有制,是一种历史的反动;万世不灭的商品经济与社会主义"共存共荣"的观点无异于天方夜谭;取消国家的无政府主义只能有助于维护资本主义统治。认真研究马克思对蒲鲁东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观的批判,对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来,我们结合教学工作,颇有兴趣地学习、研究有关无政府主义和中国近现代无政府主义思潮的文献、论著和资料,觉得有些问题是值得探讨的。现仅列出四个问题,略述管见,求教学术界。蒲鲁东是不是无政府主义的创始人无政府主义是一种打着社会主义招牌的小资产阶级的反动政治思潮,在无产阶级夺取政  相似文献   

5.
无政府主义是19世纪后半期流行于欧洲各国的一股小资产阶级政治思潮。20世纪初年,中国传播无政府主义也成为一种时尚。1903年前后,中国民主革命思想兴起,出现了近代中国第一个宣传无政府主义思想的浪头,这对当时的政治生活、思想领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刘师培就是当时热衷于宣传无政府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学术界对刘师培的无政府主义思想活动评说纷纭,莫衷一是,本文打算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无政府主义是与无产阶级的科学社会主义相敌对的小资产阶级和流氓无产阶级的反动思潮。无政府主义思想在十八到十九世纪的欧洲就已经出现。但是无政府主义形成为一个政治流派,则始于法国的普鲁东,俄国的巴枯宁和克鲁泡特金又进一步发展了它。无政府主义者曾经使工人运动蒙受重大的损失。因此,革命导师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都与无政府主义进行过不调和的斗争。到二十世纪初,欧洲的无政府主义已基本破产了。与此同时,这一反动思潮却传入了中国,并且在知识分子中逐步活跃起来。  相似文献   

7.
中国共产党诞生前后,马克思主义者曾经和无政府主义进行了一场尖锐的斗争。本文试就这场斗争的历史过程作一粗浅探索,以总结历史经验,弄清无政府主义的反动实质,为进一步开展对无政府主义思潮的批判和斗争提供历史借鉴。无政府主义是小资产阶级和流氓无产者的反动社会思潮,最初产生于十七、十八世纪的欧洲。二十世纪初期,无政府主义作为一种“新思潮”,经一些留学生及反清流亡者的介绍传入中国。辛亥革命前,中国的无政府主义者在反对清朝封建专制,反对封建思想文化、伦理道德等方面起过  相似文献   

8.
无政府主义是19世纪后半期流行于欧洲各国的一股小资产阶级政治思潮。20世纪初年,中国传播无政府主义也成为一种时尚。1903年前后,中国民主革命思想兴起,出现了近代中国第一个宣传无政府主义思想的浪头,这对当时的政治生活、思想领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刘师培就是当时热衷于宣传无政府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 1907年刘师培和妻子何震去日本,加入同盟会。在日本期间,他们同东京的无政府主义者辛德秋水及其门徒交往密切,并深受日本无政府主义思想的影响。1907年6月,由刘师培和何震在东京创办的无政府主义报纸《天义报…  相似文献   

9.
巴枯宁是无政府主义的思想家之一,他的名字多半同无政府主义连在一起,同马克思和恩格斯反对这种形式的小资产阶级思想意识的斗争连在一起,同组织第一国际内部的秘密会社——对抗总委员会的社会民主同盟连在一起,同马列主义奠基人对巴枯宁活动的正确批判连在一起。其实,创立否定一切政权的学说,把无政府主义实践带入欧洲工人运动,属于巴枯宁生平的最后时期,当时他已跨过了50岁的门坎。  相似文献   

10.
一巴枯宁主义是一种极端的无政府主义,它是第一国际后期的国际内部的主要敌人.当时,由于马克思、恩格斯对蒲鲁东主义进行了几年艰巨的斗争,由于六十年代末工人运动的逐步高涨和蒲鲁东主义者的自我暴露,以右的面貌出现的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蒲鲁东主义)在国际内部遭到了彻底的失败,它们被工人运动抛弃了.就在这种情况下,一种以新的"左"的面貌出现的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巴枯宁主义便起而代之.巴枯宁主义是敌视马克思主义的无政府主义,它在当时一些经济比较落后的国家(意大利、西班牙、俄国以及瑞士的部分地区)的工人运动中有着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无政府主义的性质共产主义者中的激进分子自称是无政府主义者。他们认为任何形式的政治权威都是不必要的、不受欢迎的。他们反对所有形式的国家,并且深信一切社会强制是可以消除的。为了重新改  相似文献   

12.
作为20世纪最为著名的无政府主义理论家之一,默里·布克金在晚年却与无政府主义彻底决裂了。本文系统评述了布克金一生所经历的两次思想转变过程。他曾经是一名马克思主义者,但战后工人运动革命性的缺失使他走向了无政府主义。他将一些新的理念比如后稀缺、反等级制和自发性等引入了无政府主义.使其展现出了新的活力,并发展出一种系统的社会生态学理论。导致布克金与无政府主义决裂的原因在于他对面对面的直接民主的倡导,认为它是走向生态理性社会的最好制度形式,但主流无政府主义却坚决反对任何统治形式包括直接民主。结果,布克金从将其理论“自由进步的自治市镇主义”界定为“无政府主义的民主向度”,直到与无政府主义分道扬镳,明确提出“自由进步的自治市镇主义”是一种独立的意识形态,并将其称之为“生态公社主义”。  相似文献   

13.
列宁在一九○八年写的《马克思主义和修正主义》一文里最先提出表现为“革命工团主义”的“来自左面的修正主义”。它否认政治斗争、反对党的领导、反对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是一种小资产阶级无政府主义思潮,打着马克思旗号对马克思主义、加以“修正”。列宁在反对右的修正主义的同时,也对来自左面的修正主义密切注视,并进行长期斗争。列宁在十月革命前,集中批判第二国际修正主义的理论代表考茨基,同时也批判了  相似文献   

14.
人们之所以不断地误解无政府主义认识论,其主要根源是忽视了它是侧重反面论证的治疗性理论。"怎么都行"不是费耶阿本德对于科学研究方法和准则的描述和提倡。他不过是以一种非常戏剧化的修辞学方式表达一个朴素的真理:任何规则都有其局限性。无政府主义认识论的修辞学特点:隐喻和反证法的大量使用也是其理论内容的本质体现。从修辞学策略的角度看,无政府主义认识论不是费耶阿本德心目中的真理,只是他用于治疗目前人类思想疾病的良药。理论除了具有正面的建设性功能之外,还具有反面消解的治疗性功能。  相似文献   

15.
略论巴金解放前文学创作思想的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解放以前巴金的思想是相当复杂的 ,其核心思想是无政府主义。其无政府主义思想经历了一个从信仰到破产的过程。具体可分为四个阶段 :(一 )初步接触无政府主义 ;(二 )系统地研究无政府主义 ;(三 )无政府主义思想的危机 ;(四 )转变为无产阶级战士。  相似文献   

16.
陶文昭在《探索》2005年第1期上撰文认为,网络时代的无政府主义有两大类:一类是传统的无政府主义团体运用互联网作为新的组织和传播工具,另一类则是伴随互联网发展而出现的新式无政府主义。如果说前者是无政府主义的信息化,后者则是信息化的无政府主义。网络无政府主义具有复杂的文化和历史渊源。计算机网络发展于20世纪60年代,一些先驱人物深受当时席卷西方的激进文化浪潮的影响,无政府主义是这个文化的一个因素。网络无政府主义存在着负面和消极影响,并且日趋严重。它们扰乱了网络生活,进而扰乱现实的生活。当社会生活和经济生活开始转移…  相似文献   

17.
蒲鲁东是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者。在他的理论著述中,人们可以发现一些对现代仍有一定借鉴意义的思想素材。蒲鲁东关于平等应该是社会地位和“机遇”的平等的主张,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思想扩展到社会经济、政治等各个领域,尤其是他在社会主义思想史上第一个提出,“不等的劳动应该获得不等的报酬”,“报酬应该同人们的劳务、职位、贡献、才能以及个体生产者的责任成正比”的平等思想,就是这些理论著述中具有一定见地的部分。由于蒲鲁东是近代无政府主义的创始人,因而长期以来,我国理论界往往采取“说无政府主义则藐之”的态度,对此不屑一顾,因人废言,乃失之偏颇。本文试图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和方法,对这种平等观予以实事求是的重新评价,以期作为我们建立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社会环境时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8.
巴黎公社失败后,西方学者对巴黎公社的各种诘难,可谓五花八门、漏洞百出,如潮水般涌来,妄图通过抹黑巴黎公社来消解科学社会主义学说。较有代表性的谬见主要有:巴黎公社仅仅是某种偶然因素引发的突然事件;巴黎公社是暴力革命的始作俑者;巴黎公社革命是小资产阶级的示威游行;巴黎公社是无政府主义的翻版。这些论调从根本上说是站不住脚的。本文在梳理已有研究并辨别是非的基础上,纠正上述几种污蔑巴黎公社形象的论调,有助于恢复巴黎公社作为世界上首个工人阶级政府的本真面貌。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初年开始在中国流行的无政府主义,具有某些与资产阶级革命民主主义一致性的特定内容。它的流行对当时的资产阶级革命运动曾产生了直接的影响。本文试图从20世纪初年无政府主义与资产阶级革命民主主义的联系方面,探讨它对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影响。一推翻清王朝是20世纪初年无政府主义与资产阶级革命民主主义的共同要求。推翻清王朝是资产阶级革命的首要任务、同盟会的纲领之一,也是20世纪初年无政府主义鼓吹的主要内容。反对强权是无政府主义的基本原则,西欧无政府主义者据此反对资产阶级专政,也反对以实现无产阶级专政为最近目标的工人运动。20世纪初年的中国无政府主义者没有简单地照搬西欧无政府主义的信条,也没有仿效西欧无政府主义者的做法。他们认为,中国的“强权”就是清王朝的特权、君权。排“强权”就是排皇,就是推翻清王朝。因而,无政府主义以推翻清王朝为革命的起点。为了进一步说明这一点,他们还把无政府主义的“社会革命”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政治革命)联系在一起。无政府主义的主要成员李石曾说:“社会革命必自倾复强权始,倾复强权必自倾复皇帝始。”因此,无政府主义以“政治革命为权舆,社会  相似文献   

20.
二十世纪初中国的社会主义思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十世纪初,欧美的社会主义思潮曾经对中国的资产阶级政治运动,主要是对资产阶级革命运动发生过明显的影响。在欧美社会主义思潮的影响下,辛亥革命准备时期的中国存在着一种小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思潮。它是当时社会的主要思潮——革命民主主义思潮之外值得重视的三种社会思潮之一,另外两种社会思潮是国粹主义和无政府主义。这里,使人感到扑朔迷离的一系列问题是:在一个还没有发生无产阶级政治运动的国度里,社会主义思潮为什么会发生重大影响?这种影响的结果是什么?在中国最早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