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根据《村委会组织法》的规定,新一轮村委会换届选举将于2001年冬至2002年春展开。换届选举中,民政部门对几个重要问题的正确把握,对于换届选举的成功至关重要。 一、关于搞好同组织部门的配合问题 村委会是以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组织的一个组成部分,以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为主要内容的村民自治,是党领导下的自治,离开党的领导,村民自治就没有保障,农村也难以实现真正的民主。直接选举村民委员会成员,是“四民主”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其余民主的前提和基础,直接选举能否落到实处,关系到农村基层民主政治…  相似文献   

2.
村民自治制度的建立在农村基层民主建设过程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针对其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一步推进村民自治发展成为重要的工作内容,而农村社区建设可以为村民自治制度的确立提供需要的帮助并打下良好的基础,是村民自治制度的发展和农村基层民主社会良性运行的保证。  相似文献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自1988年试行以来,村民自治取得了显著成绩,令世人瞩目。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实行村民自治是需要做大量的艰苦、细致工作。其原因之一就是村民自治意识的问题。当村民自治意识尚未形成,或初步形成但还不成熟,村民自治的发展就比较困难;反之,村民自治的迅速发展则是有可能的。研究有关村民自治意识问题,对农村基层政权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本文对村民自治意识检测指标的部分内容做一点初步分析。村民自治的核心内容包括“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因此,检测村民自治意识的指标主要是:认同归属意识、民主参与意识、助人服务意识、自我教育意识、依法办事意识。  相似文献   

4.
麦佶妍 《探求》2006,(Z1):53-54
村民自治是一个渐进的历史发展进程,推进村民自治的建设发展,是一项长期而复杂艰巨的战略任务,必须作长期不懈的努力.当前党委和政府要依法推进村民自治的发展,不但要提高法制化、规范化的水平,以克服推进村民自治建设工作过程中的随意性和盲目性,而且也要提高农村基层干部、村两委干部和村民的民主意识、民主知识和民主运作的技能.换言之,就是要加强村民自治的能力建设.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村民自治工作的质量,从而确保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的健康发展.为了进一步推进以村民自治为重点的农村基层民主建设,我们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来加强作为村民自治推动者、组织者和村民自治主体的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5.
坚持党组织领导和村民自治相结合的原则。正确处理加强党的领导与完善村民自治的关系,既巩固村级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又保证村委会依法履行职责,还要充分发挥农村社区作为群众自治组织的作用。当前农村居民对民主政治的热情已不仅仅停留在直选村委会及其成员的水平上,他们对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的要求越来越高,全面追求社会政治生活各个方面的民主。农村社区不具备村委会的“半、行政管理”性质,  相似文献   

6.
民政部新近拟定一个规划,准备到本世纪末初步实现村民自治,让农民以实现直接民主后的新风貌跨入新的世纪。民政部日前发布文件,将《全国农村村民自治示范活动指导纲要(试行)》发往各地。该纲要确定了村民自治示范活动的目标、任务、标准,以及工作原则和指导方针等方面的内容。纲要所确定的村民自治示范活动在本世纪末达到的目标是:省、地、县、乡四级政权均建有符合标准的村民自  相似文献   

7.
《社科纵横》2016,(3):37-45
民主原则是村民自治的精髓,但在村民自治的实践中,由于多种原因,村民自治进程遭遇到了一系列困境,民主精神在村民自治的过程中越来越淡化,而与此同时威权主义的色彩却逐渐浓厚。重新反思村民自治,竞争性威权主义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如何摆脱竞争性威权主义的陷阱,走向真正民主的治理,是村民自治进程中的一道难题。  相似文献   

8.
一、问题的提出 党的十七大指出,“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并首次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纳入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建设范畴。这是继1998年10月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作出“扩大农村基层民主,实行村民自治,是党领导亿万农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伟大创造”的科学结论之后,又一个更加全面的重大科学论断和重大制度安排,表明了我们党坚定不移地推进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决心。  相似文献   

9.
赵永春 《学术交流》2008,31(1):35-39
把发展基层民主作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工程重点推进,其实质是逐步扩大直接民主的范围.直接民主范围扩大的理论依据,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民主本质的论述及其直接民主和间接民主的思想.这一理论启示我们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结合起来,探索间接民主向直接民主过渡的发展道路和实践的问题,扩大直接民主范围.直接民主范围扩大,是伴随各种民主条件的成熟,即直接民主区域逐渐扩大、直接民主管理客体逐渐增多、直接民主层次逐渐提升、直接民主权利逐渐扩展、人民的民主地位逐渐提高这样一个缓慢的发展过程.直接民主范围扩大的初级形式是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成功的实践是村级的村民自治.村民自治成为农村直接民主范围扩大的初级形式,是由村民自治的本质特征决定的.村民自治的历史必然性预示直接民主范围扩大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10.
日至9日,江西省首次村民自治座谈会在永丰县召开。会议总结了六年来特别是近二、三年来全省贯彻落实《村委会组织法》,开展依法治村的工作情况;围绕如何开创村民自治工作新局面,全面实施《村委会组织法》进行了交流和探讨。会议指出,村民自治,作为党在农村工作方法上的重大改革,江西各级党委、政府仍需采取过硬措施,做大量工作。因而,会议强调:1、深入宣传贯彻《江西省实施〈村委会组织法〉办法》。2、各级民政部门要摸清情  相似文献   

11.
程启军 《社会》2002,(10):23-24
随着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国家民主化进程的推进 ,村民自治从上个世纪末开始在中国农村蓬勃兴起。现阶段村民自治虽处于示范性的初始阶段 ,但已形成具有特色的民主和自治制度。所谓村民自治组织 ,即村民群众实行村民自治的组织依托 ,其功能是为村民自治提供组织条件以实现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和自我监督。村民自治的组织体系主要由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和村民委员会、村民小组构成 ,这四种组织又分为权力机构和工作机构。它们在村民自治组织体系中发挥着不同的功能 ,这些功能与各自的组织角色紧密联系。因此 ,本文将…  相似文献   

12.
村民自治制度是在人民在公社解体后,农村新的治理方式,这虽不是严格意义上成熟的现代民主,但比“政社合一”时大有进步。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人们不难发现,效果不尽如人意。在部分农村其成效还没有达到制度设计者的预想,甚至出现有“自治”其名,无“自治”其实的现象,这类现象的产生主要是在推行村民自治的过程中存在三种负面因素干扰。  相似文献   

13.
冯志东 《探求》2000,(5):55-57
1998年11月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正式颁布实施,标志着村民自治的启动,我国农村基层民主进程向前跨出了一大步。由此开始,村民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委员全部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村民真正当家作主,行使自己的民主权利。 一、村民自治的重大意义 (一)促进了农村基层民主建设。通过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让村民最直接地行使自己的民主权利,这就最广泛地扩大了农村基层的民主,促进了农村基层民主政治的建设。 (二)促进了依法治镇、治村工作。通过实行村委会直选和村民自治,促进了广大农…  相似文献   

14.
尽管各级民政部门在前些年或多或少参与和承担了慈善工作任务,但民政部门如何系统地落实新承担的职责和任务,是当前亟须研究并加以明确的大事,其核心就是民政部门在促进慈善事业发展中“做什么”和“怎么做”。  相似文献   

15.
《村委会组织法》的颁布实施,为发展农村社会主义民主,实行村民自治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认真贯彻落实这部法律,对于搞好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切实保障九亿农民的民主权利,实现农业发展的跨世纪战略目标,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作为基层民政部门,首先要把贯彻落实《村委会组织法》放到重要议事日程上。(l)要充分认识到《村委会组织法》是九亿农民的根本大法,是农村工作的法宝,是指导农村工作的总纲。(2)要更新观念,相信群众,解决怕出乱子的思想。要求各级干部必须认真转变工作作风。各级干部,要改变过去那种简单粗暴的行政命令…  相似文献   

16.
张勇 《社会》2004,(6):26-29
随着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建立, 农民自发地组织了村民委员会这样一种顺 应我国民主政治制度的村民自治的组织形式,以实施农村基层组织管理。而村委会建立的基础就是有全体村民参与的基层组织选举。妇女作为农村社会的“半边天”,同样需要充分尊重和行使选举权利,并履行选举义务。同时,农村妇女参与村民自治的情况也是衡量我国妇女地位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尺度。因此,如实了解农村妇女在新时期村民自治中的参与情况及其制约因素,以针对性地采取积极措施,将会有利于提高农村妇女的政治素质,促进妇女参与基层组织建设和村民自治,从而进一步地推动农村乃至整个国家的民主政治建设。  相似文献   

17.
盛书刚 《探求》2009,(5):11-15
从理论形态上看,党的“基层群众自治”理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中不断完善。从实践形态上看,党在发展基层民主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和成功经验,群众参与基层自治的热情正在不断提高。今后要从“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这“三化”着手,抓住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这四个环节,继续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全面推进人民民主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问题 :具体运作中暴露出四种“不相适应”思想观念与村民自治的要求不相适应 。一是一些乡镇干部的思想观念与村民自治的要求不相适应。认为实行村民自治 ,乡镇政府与其是指导关系 ,权力没了 ,事情也不用管了 ,对村的工作不问不闻 ,放任自流。二是一些村干部的思想观念与村民自治的要求不相适应。有些村委会干部片面理解村民自治 ,认为自己是全体村民选出来的 ,比由为数不多的党员选出来的支部更能代表群众 ,理所当然地应拥有全村村务的绝对处置权 ,漠视党支部的领导。而一些村党支部成员则片面强调党的领导 ,认为党既然是领导核心 ,村里一…  相似文献   

19.
关于村民自治主体性的若干思考(英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者把村民自治当作一个独立主体放在农民—国家关系框架下进行考察,通过党—村关系与乡—村关系两条脉络的维度刻画当前我国农村村民自治所面临的“二元悖论”困境,把握村民自治内在的首要矛盾和基本特征,分别从残缺式产权、服从型民主、非决策参与及输局博弈等方面阐发村民自治主体性在现实生活中的表现及其在农民—国家关系中被动、单向、内敛的地位,并从内在权利与外在权力之间的关系视角提示出这种地位产生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20.
刘卫琴 《唐都学刊》2012,28(4):28-32
农村推行的村民自治,应包含社会发展的全部内容,即政治自治、经济自治、文化自治、道德自治等。道德自治是农村村民自治的基础和前提。德治作为一种治国的理念,分道德他治和道德自治两种模式。目前,我国的德治还处在道德他治阶段,真正的道德自治还未实现。在村民道德自治实现以前,中国农村很难建立起真正意义上的现代民主自治模式。村民道德自治的前提是道德主体意识的确立,其关键是公共精神的弘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