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论法制新闻     
法制新闻,是新闻学中的一个分支,随着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不断推进,法制新闻的作用日益明显.本文对此略作论述,旨在抛砖引玉.一、广阔的题材和新闻的价值取向法制新闻是以法制生活为题材的新闻,是中国当代新闻事业发展中的独有现象.它与社会新闻、国外新闻传播活动中的“法院新闻”、“犯罪新闻”等,虽然有某些联系,但它有自己特定的内涵.法制新闻是社会生活各方面新近发生的与法制相关的、有新闻价值的事实的报道.它的本质是法制活动的新信息.  相似文献   

2.
当今社会各种信息纷呈,优化新闻信息传播结构与格局在于选择正确的新闻价值取向与合乎社会实际真正需要的理性传播导向。新闻价值取向应关注社会政治、物质和精神的文明与先进性;理性传播则应对照主体性、规范类和客体属性类标准严格把关。以正确的价值取向为前提,用理性导向信息传播,影响传播结构与格局,将会发挥出新闻传播的优良人文与科技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3.
新闻评论一直是报纸媒体的重要内容。到了20世纪90年代末期,新闻评论成了大众普遍关注的热点,尤其是“时评热”的出现,更是20世纪90年代末期重要的文化现象。这一文化现象的本质,是新闻成了人文思想建设的重要资源。《长江日报》“圆桌”版在把新闻转化为人文思想资源的过程中,引导新闻受众充分开掘新闻的延伸意义,引导受众从一个个新闻事件中观察社会的脉搏,引导受众把新闻作为研究社会的一个窗口和视角,《长江日报》“圆桌”版也因此极大地提高了该报的“媒体思想力”,成为该报的一个品牌。  相似文献   

4.
新闻评论一直是报纸媒体的重要内容。到了20世纪90年代末期,新闻评论成了大众普遍关注的热点,尤其是“时评热”的出现,更是20世纪90年代末期重要的文化现象。这一文化现象的本质,是新闻成了人文思想建设的重要资源。《长江日报》“圆桌”版在把新闻转化为人文思想资源的过程中,引导新闻受众充分开掘新闻的延伸意义,引导受众从一个个新闻事件中观察社会的脉搏,引导受众把新闻作为研究社会的一个窗口和视角,《长江日报》“圆桌”版也因此极大地提高了该报的“媒体思想力”,成为该报的一个品牌。  相似文献   

5.
我国民生新闻随着中国媒体人文精神的复苏而兴起。进行人文关怀是民生新闻的功能定位和社会责任,也是受众的期望需求。内容琐碎、题材狭窄、报道肤浅、主体偏斜是目前民生新闻的主要问题。应把握"人文关怀"的核心,从生活关怀、理性关怀、生命关怀、开拓报道领域、进行舆论监督等方面加强民生新闻中的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6.
论电视民生新闻中的人文关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民生新闻随着中国媒体人文精神的复苏而兴起.进行人文关怀是民生新闻的功能定位和社会责任,也是受众的期望需求.内容琐碎、题材狭窄、报道肤浅、主体偏斜是目前民生新闻的主要问题.应把握"人文关怀"的核心,从生活关怀、理性关怀、生命关怀、开拓报道领域、进行舆论监督等方面加强民生新闻中的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7.
电视民生新闻以其独特的民众视角、民本取向、民生内容和短小快捷的特点赢得了越来越多的受众。这一传播方式引发的传播热潮仍在继续。它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远离传统新闻的“宏大叙事”,并体现出新写实主义风格,形成了电视民生新闻的独特的美学特征,体现了其独特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8.
对于中国传播学而言,受众研究的领域无疑是成果卓越的.不过,今天的受众研究似乎没有延续其辉煌,就整体而言,欠缺新的理论突破.在受众研究的起点,本着推行新闻改革的目的,早期受众研究者选择了传播研究的科学主义取向.不久,随着的显现决策价值和市场价值,实证研究成为受众研究的主流.中国的受众研究一方面由于过度关注研究的决策价值和市场价值而失去了理论创新的能力;另一方面则因为迷信形式主义的实证研究而陷入了理论停滞的困顿.当代受众研究如果要在理论上取得突破,不但要提防研究中的行政主义取向和商业主义取向,摒弃工具理性的目标,而且要破除对科学主义的迷信和崇拜,进一步加强理解与阐释的人文主义传统.  相似文献   

9.
新闻价值究竟是在新闻写成之前,作为记者衡量事实可否成为新闻的标准;还是在新闻写成之后,作为编辑衡量新闻质量的标准;或是在新闻写成之后,作为受众评价新闻产生的作用、效果的标准。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和方法可以得出,新闻对受众来说它是客体,受众对新闻来说是主体,新闻能够满足受众需要的功能和效用是新闻价值的客观基础,受众对新闻的需要是新闻价值的主观条件。新闻中介的劳动量就是新闻的价值量,凝结在新闻中的劳动质量越高,新闻价值就越高。  相似文献   

10.
在新闻传播过程中存在着以传者和以受众为中心的两个体系。全面、正确地认识新闻传播过程中的新闻价值必须承认两个价值体系的存在,它们各有其深刻的内涵。在当前的新闻传播理论和实践中,传者中心论正逐渐被受众主体性所代替,这实际上反映了新闻价值取向从一个体系向另一个体系的嬗变。  相似文献   

11.
关于新闻价值主体的构成与认定这一问题,学界一直以来对此存在一个理论缺陷,即完全忽略了把社会共同体作为新闻价值的主体的可能性和必要性,这一直影响着新闻业务的变革和新闻理论的创新。从哲学和新闻学理论分析得知,新闻价值除了拥有传播主体和接受主体这两个主体之外,它还存在第三个价值主体--社会。它既不从属于传播主体,也不从属于接受主体,而是一个与前二者相平行且独立存在的价值主体。这种新闻价值社会主体的认定一方面可以直接促使我们在新闻报道中把新闻价值深化到了社会价值的层面,把新闻当作促进社会发展的一种信息力量,突显新闻的社会性和社会价值,为社会的发展和完善提供精神动力和文化资源;另一方面从理论上揭示了新闻与社会和国家发展之间存在的一种主客体间的价值关系,这可以为新闻社会学和发展新闻学的构建和完善提供了必要的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2.
回归本义的"新闻价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闻价值可以分解为两个层次进行理解。一个是作为选择标准的新闻价值,即新闻传播者对于新闻事实和素材进行选择和把关时所采用的判断标准和尺度,可将其称为“尺度性新闻价值”;另一个层次是作为社会功能的新闻价值,也就是新闻传播活动和事业对于整个人类与社会的有用性,我们称之“功能性新闻价值”。这就是新闻价值的两个所指层面。而对于这两个层次的新闻价值内涵,还要从其具体的构成要素方面进行研究和解释。  相似文献   

13.
同性恋是一种独特的社会存在与文化现象,目前虽然在法理、医学等方面已被认可,但在新闻报道中仍然存在简单化、污名化等刻板印象,且具体表现在新闻叙事视角与聚焦的选择及由此建构的“真实”与“意义”中。新闻叙事的视角和聚焦选择体现的是对叙述对象的态度,严谨合适的选择不仅能创造新闻报道的文本价值,就同性恋报道而言,同样对社会知识和经验的构建有着进步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随着新世纪以来高等教育的大发展、大改革、大提高,社会对高等教育的关注度大大增强,高校和社会的联系也越来越紧密。做好高校新闻宣传,必须加强新闻策划,对现有的新闻线索和新闻资源进行统筹安排,通过精选题材、捕捉热点、挖掘细节等手段,充分挖掘报道对象的新闻价值,提高宣传的质量和效率,从而达到树立高校品牌和形象,营造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新闻语言是如实呈现客观事实的语言,是人在新闻传播活动中反思的结果,是一种“受众的语言”。它来源于社会实践,依赖于社会实践,它的面貌总是随社会实践的变化而变化;随社会生活的发展而发展的。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来 ,传媒上出现了许多假新闻 ,并在社会上造成了极为恶劣的影响。因此 ,治理假新闻势在必行。治理假新闻 ,可从增强社会责任感 ,提高新闻从业人员的素质 ,加强新闻法制建设 ,严厉打击造假者等方面来着手进行。  相似文献   

17.
构建和谐社会与新闻传媒的和谐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和谐社会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在媒介社会化的当代中国,新闻传媒是整合社会资源、推进社会共识与认同、协调社会全面有序发展重要的基础性工具,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总体布局中,要积极提高新闻传媒的运用能力,克服新闻传播中的不和谐问题;大力推进新闻传播观念、新闻传播体制与技术性创新,从而推进新闻传媒健康、和谐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和谐传媒、传播理性与绿色传播生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和谐传媒,需要营造和谐的新闻传播生态。坚持新闻报道的理性和人文关怀,在新闻报道中做到对人的生存权利的维护与尊重,人的生存价值和意义的提升以及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理性建构有机结合,是和谐传播生态的基本前提,也是新闻传媒价值和尊严的体现。  相似文献   

19.
从传媒分众化看新闻接近性的嬗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社会的演进,传媒出现了分众化趋势,新闻价值要素之一的接近性,它的传统意义已随文化多元化和受众的细分而嬗变.然而,在新闻实践中,有的人还固守老观念,片面地把新闻接近性的内涵定格在地理距离上,一味地强调地城的接近性,而忽略了信息和人的感情、兴趣带来的新闻传播分众化需求,这是一种误区.  相似文献   

20.
新闻及其价值体系是新闻传播学研究的永恒主题之一,也是国家传播学理论建构的核心范畴。在数字媒介环境下,重新认知新闻的属性,阐释新闻真实的内涵,对于提高国家传播的效率,改善媒介生态,拓展国家传播的全球空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研究认为,新闻是一种人类基于新的社会现象或自然现象的信息生产与消费行为;新闻真实是保持国家新闻传播秩序化的重要前提;新闻真实存在时间、空间、领域与主体层次差异;共时与历时、相对与绝对、过程与结论、部分与全面、现象与本质、普遍与领域、客观与主观、个体与社会、性质与层次以及国别和度量,既是新闻真实的传统范畴,也是数字时代面临的严峻挑战;发现真相,保持叙事立场的客观、公正,既是新闻传播的理想追求,也是国家传播的应有境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