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人物志》系三国魏刘邵所作。 《人物志》是一部以品鉴人物的才能和情性为内容的作品,对于人的本性、才具、志业等等,分别作了阐论。同时,在关于品评人物的论述中,亦涉及了一些哲学问题。 (一) 首先,它继承了传统的唯物主义气一元论和阴阳五行说。 《人物志》认为,人,人的意识、德性等等,都源于元气、阴阳、五行。“凡有血气者,莫不含元一以为质,禀阴阳以立性,体五行而著形。”(《九征》;本文引《人物志》文,据任继愈断句本,并只注篇名)  相似文献   

2.
《人物志》一书虽然主要讨论的是人才的鉴识、选拔、使用等问题,但作者刘邵在研讨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对人的才性问题多有精微的辨析,其中蕴含着尚"清"的审美观念,清气、清雅、清朗、清介、清节等概念分别对人的气、质、形、神、德等方面作了描述,在人物品鉴中表现出一定的审美取向。梳理《人物志》中的"清"观念,对于了解古代才性论的特点以及作者的审美意识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谈文学风格的刚与柔的,当推曹丕《典论论文》:“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中国历代文论选》注:“清浊,意近于《文心雕龙·体性》所说的‘气有刚柔’,刚近于清,柔近于浊。《风骨》篇说:‘翬翟备色,而翾翥百步,肌丰而力沉也。’是指气的重浊柔弱。又说‘鹰隼乏彩,而翰飞戾天,骨劲而气猛也。’是指气的清新刚健。”曹丕讲的“气之清浊”。也就是刘勰讲的“气有刚柔”,不过这里又稍有差异。曹丕讲的“气有清  相似文献   

4.
王廷相的朴素唯物主义哲学思想,体现在他的基本哲学范畴之中。王廷相哲学,以元气为最高范畴。元气之阴阳交感而产生作为动力的“气机”,以及作为信息的“气种”“元神”“道理”。这些基本范畴是构筑王廷相哲学体系的骨架。一、元气气化王廷相把天地万物的本原及其统一性、多样性的根据都归之于元气实体。他说:“气者,造化之本”(《慎言·道体》),“元气者,天地万物之宗统”(《慎言·五行》);“万有不齐,……统而言之,皆气之化,大德敦厚,本始一源也;分而言之,气有百昌,  相似文献   

5.
“气”是《庄子》哲学中的一个重要范畴,《庄子》认为在物的起源、发展演化以及人的一生过程中,“气”都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对《庄子》的“气”论进行详细地梳理,有助于系统地剖析《庄子》哲学中诸范畴的本来涵义和演变过程,从而确切把握《庄子》哲学的真实内容,从中获取具有永恒价值的哲学智慧。  相似文献   

6.
“道”是理学美学理论最为推重的一个本原范畴,它主要是指思孟学派所言的那种个体精神价值或人格理想。理学家认为,从美学意义上说,道是存在本身,气是存在方式,道之美,是道德律令升华为哲学本体的美,是哲学本体本在于道德律令的美。从文学艺术的角度看,“文从道中流出”,“道”借助“文”这一载体呈现其空灵幽渺之美。  相似文献   

7.
我国汉魏时期刘劭的《人物志》,是一部窥探才性、品鉴人物的理论著作,也是我国古代唯一的一部系统论述人才问题的专著。遗憾的是古往今来对此书有专门研究的人甚少。近年来,随着人才学这门新兴学科的崛起,《人物志》研究渐趋活跃。全国各种人才学的报刊杂志和著作文章多有介绍论及。但有关《人物志》研究的专著迟迟未见问世,直至朱永新、刘崇德所著的《才性之谜——<人物志>注译与研究》新书的的出版,方才填了这项空白。我们不妨这样说,如果刘劭的《人物志》是人类试解才性之谜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那么,《才性之谜》则是《人物志》人才心理学研究的新进展和新突破。  相似文献   

8.
“中庸”作为儒学核心范畴之一,是儒家伦理道德的行为准则和思想方法,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文化观念。“中庸”思想虽植根于中国上古社会文化之中,然而作为重要文化观念概念的提出,则应归功于孔子;子思及门人继承发展了“中庸”思想,并形成了系统性的理论著作《中庸》;宋儒进一步在哲学文化观念上丰富和发展了“中庸”。论文从“中庸”概念内涵出发,对“中庸”作为道德范畴的思想意蕴进行了初步考察。“中庸”作为道德伦理,它源于人所禀赋之天命、天性,然而在现实的人生修养和社会实践中,却和“礼”有密切的关联。如果说天命、天性是“中庸”思想形成的终极根源,那么“礼”则是其真正实现的外在规范。  相似文献   

9.
曹丕的“文气”说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是一个重要问题,占有重要位置,引人注目.郭绍虞认为,“文以气为主”的“气”是指“才气”,“公干有选气”的“气”指“语气”。(《中国文学批评史》44页)罗报泽认为,曹丕的“气”,“合则为一,分则为二,‘文以气为主’之‘气’,及‘徐子有齐气’、‘公干有逸气’之‘气’,则指先天的才气及体气而言”。(《中国文学批评史》一分册165页)敏泽认为,“以气论文,则始于曹丕,他所说的‘气’,就是作者的气质和才性.”(《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册154页)李泽厚、刘纲纪认为,曹丕所说的“气…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代以“才性理论”为核心的人论与文论,于汉魏之际发生了历史性变革。此时期思想界对人之关注与研究,其理论重心逐渐由“伦理”转向“心理”,由对正统儒家整体性道德规范的恪守,转向对个体气质、性情、才藻、智能的崇尚。在这一转型过程中,刘劭《人物志》具有精典意义及丰碑价值。  相似文献   

11.
就人生美学看,“清”则应该表征一种人生的审美构成域和构成态势。如老庄所倡导的清静无为的审美心理态度,虚心应物、涤除玄览的审美体认方式、超脱尘俗的审美情调等都以“清”为学理依据。作为道家人生美学的重要组成,“清”的审美意识深深烙印在中国古代文人的生活观念和审美趣味中。  相似文献   

12.
清代学者朱珔所撰《说文假借义证》是探讨假借问题的文字学专书,在清代六书学研究中有重要地位。以《义证》为研究对象,结合朱之垿所补充《凡例》,对书中假借术语如“通借”“省借”“转借”“异体假借”“形近假借”“不定谁借”“互借”“通用”“两借、连借”等进行分析,以此推断朱氏所用术语的内涵。在假借观上,朱氏确立“以义正字”的假借原则,强调“义证”的作用;认为假借是用字之法,必有本字;从理论上提出了“非必假借”的分析,匡定假借字的范围;但在某些假借问题上,将假借与引申混为一谈。  相似文献   

13.
黄遵宪是近代中日建交后派出的第一任参赞,《日本国志》是黄遵宪实地考察日本后所撰写的中国近代第一部全面研究日本的专著。黄遵宪在《日本国志》中对日本为收回治外法权而在司法制度方面的改革进行了认真的评析,为清末司法改革提供了样板,推进了清朝司法改革的决策,并对中国近代司法改革方向和路径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4.
“本色”是中国戏曲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本色”一词从出现至宋、元、明,逐渐在戏曲领域占据重要地位,特别是在明中叶后,“本色”“当行”的相提并论使得“本色”内涵向更深层次发展,至清代以及当今,“本色”得到了进一步的补充和完善。  相似文献   

15.
趋向动词“起来”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从南朝宋开始,经过唐宋元明清逐渐成为现代汉语中表示动词或形容词时体的重要标记。“起来”语法化的过程是一个实词虚化的过程,也是一个“起来”与其它语言单位的组合不断变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16.
李瑞禾先生的《广韵与现代汉语方言》是一本既实用又有学术价值的语言学专著。该书具有如下特点:循序渐进、深入浅出、注意实用、有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7.
《苏报》案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准备时期发生的一个重大历史事件 ,发生于租界的《苏报》案与治外法权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帝国主义列强为了维护在中国所攫取的治外法权 ,对清政府实行了多方面的限制。清政府为了达到迫害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家的目的 ,竟在自己的国土上同自己的子民打了一场由外国人充当裁决者的荒唐官司 ,其腐朽无能的本质暴露无遗。治外法权是对中国主权的严重侵害 ,但在《苏报》案中 ,却在客观上起到了一定程度上的保护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家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在晚清的思想和文学中,普遍认为奴隶是中国人的本性。对奴隶的认识和批判实质是对中国政治与社会关系的多重揭示,不仅把矛头指向了君主专制,也包含满族的统治以及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压迫。奴隶批判的目的是要国民从奴隶的状态中摆脱出来,它是民族国家想象的一个重要步骤。另外,一个重要的事实是无论亚洲和欧洲都经历了政治奴役的历史,启蒙主义和民族主义对"奴隶"的批判也具有历史的普遍性。因此,把"奴隶"当作是中国人的本性,这实在是一个极大的历史误解。  相似文献   

19.
王德威评价晚清小说的"被压抑的现代性"一说,近来备受学界关注,然而考察其"现代性"理论和观照文学的方式,发现其中存有一种理解上的文化错位,也就是说,王德威在理解中国文学的现代性时,不可避免地带有美国文化中的情感想象印记,事实上造成了对晚清文学和"五四"文学的双重误读.在这种情况下,较为有效的对话途径是,从文学语言这一角度,切入中国文学的现代性理解.这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辨清晚清、"五四"与中国现代文学之间的历史关系.  相似文献   

20.
郭嵩焘在继承道咸时期启蒙思想家的“整肃人心”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人心风俗为立国之本”的思想,促进了中国传统道德向近代道德的转型,在近代中国“人心风俗”思想的演进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