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1 毫秒
1.
李达是我国杰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同时也是一位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者,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进程中作出了独特贡献.李达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在形成、成熟、深化的过程中形成了研究性、现实性和斗争性的鲜明特色.因而,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要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要立足于实践,要对马克思主义进行深入的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2.
盖伯琳  吕进军 《河北学刊》2005,25(3):132-137
道德是对人现存性的内在超越。具有现实性的人是自然、社会、精神三重属性的统一体。人性于道德有本源意义。人的三重属性是进行低、中、高三层次道德建设的客观根据。根据人性明确道德建设的层次、内容和理由等是道德建设的第一层面。道德建设是在与人性的幽暗面作斗争。因此,仅仅靠认清人性,用以颁布道德律令是远远不够的。社会转型时期的道德建设,必须借助于既基于理性又超越理性的信仰。信仰为解决应然与实然这一道德的根本矛盾给予合理的解释和有效的担保,具有本体的价值。将信仰重构作为道德建设的奠基工程是道德建设的第二层面。凡是道德的必是信仰的,但是并非任何信仰都能成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所依助的对象。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哲学的精华融为一体的哲学信仰作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精神支柱和理论基础是道德建设的第三层面。  相似文献   

3.
人类信仰大抵可分为人本信仰与神本信仰两大类型,这两大信仰类型在本质上仅是神人关系的不同建构形式而已。所以,在神人关系及其信仰类型的建构中,宗教仅仅是对神人关系及其信仰的一种表现,另外一种表现则是以非宗教(可以是种族、民族、国家、政党等)的形式,涵盖、垄断了对神人关系及其神圣性的阐述,同时也是一种信仰实践模式。这就构成了宗教信仰与其他信仰之间统一整合或彼此分离的深层关系。为此,中国人经常使用的"信仰"一词,似与宗教有关,却又更与现实权力、利益、个人身份及其对信仰模式的建构紧密相关。而人们一旦谈及信仰或宗教信仰,似乎就嵌入了一个内涵多样的语境及其现实关系之中,最终构成了信仰层面的中国问题。  相似文献   

4.
对当代中国信仰重建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锐 《理论界》2010,(6):87-90
当代中国处于经济、社会、政治的转型时期,"信仰危机"问题已经显露,信仰的重建在当前成为了一项迫切紧要的时代课题。马克思主义信仰的重建是当代中国是唯一正确可行的选择,我们在重建的过程中必定会遇到重重困难和阻力。本文从澄清信仰的含义入手,着重分析了信仰重建的三个问题:马克思主义信仰重建的现实路径和方法的选择、如何处理个人信仰和社会信仰的关系以及怎样看待信仰和政治的关系。得出马克思主义信仰在当代中国是必须重建、能够重建、以及需要经过长时间、多方面、高投入的努力才可以重建的结论。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以工人阶级为核心的广大劳动人民对信仰等精神的需求日益凸显,已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无法回避的问题之一.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向深层次推进的必然要求,是其完整内涵的固有之意.因此,从理论上阐述马克思主义信仰中国化的相关问题是新时期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与实践的前提.  相似文献   

6.
当代部分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危机及其对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当今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和不断深化的改革开放进程中,在部分大学生中出现了信仰的多元化、功利化和非理性化的危机。其成因可从国际、国内及主观三方面去找。加强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作用,贴近实际,突出实践环节;大学生要加强自身的理论学习;同时要关注信仰教育的宏观环境建设。  相似文献   

7.
进入21世纪,有学者认为“信仰”乃宗教用语且为西方独有,中国没有信仰的历史和传统,故不宜使用“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提法.主张用“马克思主义信念”取代“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使用.一字之差,关乎是否应该坚守马克思主义信仰阵地的问题.尽管“信仰”和“信念”并非性质对立的概念,也有着意蕴上密不可分的联系,但二者的区别却是不容忽视的.更为重要的是, “信仰”非狭义宗教独有,更非西方独有.用“马克思主义信念”取代“马克思主义信仰”不仅不足以彰显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伟大性,反而容易引发人们对马克思主义信仰是否适宜的困惑,并因此而放弃马克思主义信仰.  相似文献   

8.
庄子与葛洪--论道家生命哲学向宗教信仰的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葛洪而及于庄子.作者阐述了葛洪的神仙道教信仰与庄子生命哲学之间的内在关系,论述了神仙信仰关于生命不朽理念所藉以确立的哲学基础,分析了葛洪关于生命不朽之可能性的宗教学论证,并基于这种分析而阐述了神仙信仰所包含的宗教哲学意义.  相似文献   

9.
信仰是个人与社会思想的原点,决定着世界观、人生观与社会观的诸多方面,是构建一个社会思想特质的基石.大学生作为民族的希望和祖国的未来,其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与否直接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文章关注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形成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并利用层次分析法与主成分法确定各因素的综合权重,以期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培育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0.
社会信仰冲突有其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其中,内部因素包括实践真理的过程、价值观不同、自身信仰的基本态度等产生的冲突,外部因素包括政治及经济、传媒及文化等方面的影响.对待社会信仰的积极态度是既要坚持信仰原则,但又不固执于自身的信仰原则,在反思与实践中追求真理性认知和符合人类根本利益的价值原则.社会信仰形成机制是:价值体系:对比与建构;个体信仰:引导与反思;群体信仰:物质与精神;宣传途径:探讨与践行;原则和方法:科学与人文.  相似文献   

11.
追求真理与固守信仰是主体在趋于人性完善的进程中最强劲的动力,从对真理的探求到对真理的信仰是主体不断努力的结果。人性是主客观因素综合作用的历史产物,它的任何变迁都体现着时代主题与主体自身不断转向的现实印迹,更新着主体对真理的境域化诠释,进而又影响其向信仰层面的跃升。作为信仰对象的马克思主义,因当代中国主体人性的变迁及其对多元真理与信仰的渴求,它自身的真理性已遭到不同程度的消解或遮蔽。结合时代发展的趋势以及主体诉求人性完善的内在冲动,在解读马克思主义人本关怀的基础上重新诠释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已成为推动马克思主义信仰传播的战略性举措。  相似文献   

12.
理性与信仰孰高孰低是古往今来的哲学经常论及的问题.尽管不同的哲学对这一问题的看法往往大相径庭,但在谈论这一问题时,均未对问题本身提出过质疑.我们可以把托马斯所讲的信仰理解为作为人的认识的神的认识,而由于神的认识高于人的认识,所以人的信仰高于人的理性.洛克则认为,信仰是有根据的意见,因而从属于理性.实际上.在现实的认识中,既没有脱离信仰的纯粹的理性,也没有脱离理性的纯粹的信仰,因而很难分出理性与信仰的高低.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提法不能回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维红 《晋阳学刊》2007,1(5):38-41
有的学者认为一讲"信仰"就避不开宗教问题,有引导崇拜和迷信之嫌,因此,为了避免人们可能对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体系产生误解,他们建议以后在马克思主义研究和宣传领域中不再使用"信仰"一词而只讲"理想信念"。而且,他们认为马克思、恩格斯就反对把共产主义当成一种"信仰"。我们认为,这种理解存在偏差,替换概念的做法也有降低马克思主义地位、放弃信仰地盘的危险。因此,马克思主义信仰问题不但不能回避,反而要加强研究。  相似文献   

14.
在西方思想史上,理性与信仰一直是以张力的形式存在的。这一张力不仅对人的"认识"本身带来冲击,使人类对自身的理性能力进行更深刻的拷问与反思;而且也对人的生存方式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在深刻揭示这一张力的思想家中,奥古斯丁功不可没,他从古希腊哲学中的"人皆求善"原则出发,靠哲学的沉思来寻求真理和至善;在无功而返后从基督教的恩典、信仰中得到了他所谓的"至善",使理性和信仰之间的张力转化成恩典与信仰之间的关系,拓宽了后人分析理性和信仰之关系的视域。  相似文献   

15.
袁杰 《东岳论丛》2023,(3):105-110
人的现实生活实践既是一切信仰的发源地,也决定着一切信仰形态的生成及其转变。从总体状况来看,一定的现实生活方式与其对应的信仰形态依次经历四个历史发展阶段:自然的现实生活与原始信仰,虚幻的现实生活与宗教信仰,非人的现实生活与拜物教信仰,美好的现实生活与马克思主义信仰。马克思把现实生活实践作为检验一切信仰是否具有科学真理性和价值合理性的唯一标准,现实生活实践必然会使彼岸世界难以证伪、宗教信仰难以根除、共产主义难以实现等质疑烟消云散。只有把马克思主义与现实生活实践密切结合、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把现实生活的生动实践作为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主线,才能使马克思主义信仰落地生根。  相似文献   

16.
中世纪哲学是以基督教信仰为前提的,是以信仰寻求理解为基础展开的。如何处理好理性与信仰、哲学与神学、神圣生活与世俗事务的关系构成了这一时期神哲学的基本问题。托马斯·阿奎那和波那文图拉作为中世纪两位最伟大的神学家、哲学家,对此给出了不同的回答,前者给予理性以自主性,后者则坚持信仰优先而强调知识的统一性和目的性。  相似文献   

17.
理想性和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所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现信仰体现了高度的理想性和实践性.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信仰性体现在它是实践的唯物主义,其根本的依据是实践的哲学方法.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实践、走出的中国发展模式之路有力地证明了马克思主义实践的唯物主义信仰在我国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现阶段,对马克思主义实践的唯物主义信仰还体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树立当代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观等方面,这是伟大民族复兴的动力所在.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说蕴涵了多层面的内容和多向度的意义,当人们集中探讨马克思主义批判意识形态的欺骗性和霸权性之显性内容和现实意义之时,却忽略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说的另一重要维度,即意识形态的历史传承之隐性内容与其理想信仰之超越意义。从现实层面来看,资本主义社会中无产阶级的非主流意识形态处在被压抑的潜伏状态,在社会主义社会里共产主义的理想信仰有着被消解的危险。从理论层面来看,马克思主义既认为意识形态是具有社会历史传承的思想体系,又认为是具有阶级意识的信仰体系。由此,关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说的时代建构,强调其中的历史传承与理想信仰,成了不可或缺的维度。  相似文献   

19.
加强当代大学生信仰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信仰对人类的发展起着巨大的引导作用。当代大学生信仰的主流是积极健康的,但也有部分学生存在严重的信仰问题。本文着重分析了当代大学生的信仰特点、影响当代大学生确立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原因及如何加强大学生信仰教育,目的在于使大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成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思想信仰和社会政治信仰问题。当前民众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迷茫,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大众化进程。要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加强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教育,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建设和谐社会,为现代化实践发展提供动力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