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泓泉  殷轩 《职业时空》2005,(3):20-20
杭州市人才开发中心1月26日至27日在杭州和平国际会展中心举办了杭州2005年高校毕业生就业招聘会,这是浙江省内招聘规模最大、参会单位最多、提供专业最广、需求人数最多的一次应届毕业生就业招聘会。杭州娃哈哈、杭州汽轮机和杭州工交集团等400余家单位参会设台,立足杭州,面向全国高校招聘市场营销、计算机和机械电子等40余个专业的10000余名应届毕业生。高校毕业生要尽快找到专业对口的工作,除符合就业政策、就业条件和就业需求外,还应掌握一定的就业技巧。杭州市人才开发中心工作人员根据高校毕业生择业与就业的经验体会,总结了大学毕业生就业"十个注意"的技巧,供正在择业的大学毕业生参考。  相似文献   

2.
《职业》2010,(1):59-59
我今年六月份毕业,现在经济形势很不好,应届毕业生找工作是不是特别难?  相似文献   

3.
小肖 《职业》2009,(9):64-65
我是江西某高校经济管理专业的应届毕业生,经过多次求职失败后,于2009年4月9日找到了好工作。欣喜之余,决定公布自己当时的求职日记,或许会对初涉职场的大学生们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4.
“毕剩客”     
《职业》2011,(22):4-4
眼见毕业日期越来越近,各大高校内的毕业生行色匆匆,都忙着找工作,忙着搬行李到新的根据地。但有一部分人,仍然手握简历在各大人才市场徘徊观望。他们成为了大学校园里的“毕剩客”。所谓“毕剩客”,是指一毕业就失业的应届毕业生,或毕业很长时间没有工作,整天为择业就业问题犯愁的群体。  相似文献   

5.
鄢世洪 《职业》2014,(19):54-54
很多人跑断脚都找不到自己理想的职业,只能随意找个自己并不喜欢的工作干着。有的人却独辟蹊径,用迂回战术和自己的梦想周旋,最终一步步接近梦想,实现自己的职场梦。曾经的应届毕业生段小磊,就创造过这样一个职场奇迹--他从腾讯公司的一名保安,摇身一变,成为腾讯研究院的IT工程师,神奇地实现了自己最初的梦想。  相似文献   

6.
《职业》2011,(1):36-37
客座嘉宾:太和顾问分析师马新颖 2011年大学毕业生的数量预计将攀至760万人的峰值,九成企业都会进行校园招聘。应届毕业生在2011年度的招聘中分外吃香。  相似文献   

7.
孙曙峦 《职业》2013,(25):61-61
今年,我国应届毕业生将达到699万,被称为史上大学生就业最难的一年。近日,国家统计局常州调查队开展了应届大学毕业生择业意向快速调查。调查中问及“毕业后你会考虑自主创业吗”这个问题时,有超过八成的大学毕业生明显感觉底气不足,“没有经验、不敢轻易尝试”和“实在找不到工作时,会考虑自主创业”,是大学生自主创业意识不强的主要原因。
  创业,一个挑战年轻人勇气与胆识的词汇;创业,一个考验年轻人能力与智慧的词汇。与此同时,创业,更是一个衡量社会活力的词汇。毫不夸张地说,一个社会创业的年轻人越多,整个社会的活力就越强。但遗憾的是,在我们这个社会里,敢于创业的年轻人少得可怜。数据显示,美国大学生的创业率为20%,而中国只有0.3%。  相似文献   

8.
如今,不管是在招聘现场还是招聘广告上,招聘单位大多会有这样的要求:“有从事某某工作经验两年(或三年)以上”、“有工作经验者优先”等,这往往使不少应届大学毕业生在求职时连简历都投不进去,更别说面试了。这一残酷的现实迫使在校大学生  相似文献   

9.
陈凯 《职业》2013,(31):70-72
由于就业压力不断增加,不管是应届毕业生还是社会求职者,找工作都越来越困难。这一事实使许多求职者慌不择路,甚至只关心自身条件是否满足招聘单位要求,而很少关注招聘单位的情况。其实,在求职的过程中,认真了解求职目标单位的情况是非常重要的。这不仅关系到求职者能否成功应聘,也关系到其将来的工作环境和条件,更关系到他今后的职业理想能否实现。  相似文献   

10.
刘英团 《职业》2012,(1):87
智联招聘新近的一项调查证实,职场人士转换职业方向已成为普遍现象。在对全国30个省级行政区的9986名职场人士进行调查后,智联招聘的报告显示,72%的职场员工想在5年内转换职业发展方向(包括转换行业、专业及公司),92%的员工希望晋升至高管职位。  相似文献   

11.
高乃明 《职业》2013,(34):42-42
近日,人人公司旗下招聘网站人人校招发布了《2013初入职场员工满意度调研报告》。本次大学生雇主调研针对工作两年内的高校毕业生群体开展员工满意度调查,旨在了解初入职场的90后群体对企业管理的满意情况和关注因素,帮助企业更好地认识自身管理中的问题,优化管理制度,提升企业在校园招聘中的竞争力,同时也帮助高校就业学生更好地了解企业状况,为其提供有价值的就业参考。  相似文献   

12.
杭州市人才开发中心1月26日至27日在杭州和平国际会展中心举办了杭州2005年高校毕业生就业招聘会,这是浙江省内招聘规模最大、参会单位最多、提供专业最广、需求人数最多的一次应届毕业生就业招聘会.杭州娃哈哈、杭州汽轮机和杭州工交集团等400余家单位参会设台,立足杭州,面向全国高校招聘市场营销、计算机和机械电子等40余个专业的10000余名应届毕业生.高校毕业生要尽快找到专业对口的工作,除符合就业政策、就业条件和就业需求外,还应掌握一定的就业技巧.杭州市人才开发中心工作人员根据高校毕业生择业与就业的经验体会,总结了大学毕业生就业"十个注意"的技巧,供正在择业的大学毕业生参考.  相似文献   

13.
刘艳霞 《职业》2006,(8):40-42
俗话说隔行如隔山,然而为数不少的职场人阴差阳错选择了与自己专业“不相干”的职业。他们中有的成功跨越了专业与职业之间的鸿沟,在新的领域中自由驰骋;也有不少人工作数年,却仍然在专业与职业之间痛苦徘徊,找不到突破口。针对这种状况,《职业》杂志与智联招聘、精品学习网联合开展了“专业选择与职业发展调查”。调查显示,职场人士已经不再迷信专业与职业对  相似文献   

14.
对于应届毕业生来说,招聘方的“有工作经验”这一条。足以使他们与自己向往的工作“无缘牵手”。身高歧视,性别歧视,年龄歧视,乙肝歧视。各种各样的就业歧视已经让无数大学生就业无门,现在又来个“经验歧视”,这对大学毕业生就业无疑是雪上加霜。  相似文献   

15.
《职业》2009,(1):61-61
为了应对金融危机对大学生们的不利影响,北京高校毕业指导中心增加了北京毕业生就业双选会次数,从2008年11月20日开始直到2009年1月末,用人单位和应届毕业生都可以免费参加. 用人单位招聘量"缩水"  相似文献   

16.
众所周知,目前大中专职业院校包括技工学校,为了帮助毕业生更好地就业和择业,都开设了就业指导课,对毕业生的顺利就业和成功就业确实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但因我国人口众多,每年的应届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仍然  相似文献   

17.
《职业》2011,(31):36-37
China HRKEY最新发布的《2011中国企业校园招聘现状调研报告》显示,2011年,企业更重视校园招聘环节,互联网与高科技行业对应届毕业生的需求持续增大,而房地产行业校园招聘相对冷清很多,对应届毕业生人才需求减少。  相似文献   

18.
游本章 《职业》2013,(7):44-44
我的同学周平特别能闯面试关,我们都很羡慕地称呼她为面霸。大学刚毕业,我们都找一般的公司应聘,周平却偏找大公司。很快,她居然接到了一家跨国企业的面试通知。参加面试的另外三个人中,两个硕士,一个博士,只录取一个。一般应届毕业生到大公司去面试,都是一副战战兢兢的样子。但是,周平心理素质很好,她坦然得体地微笑着坐在面试官的面前。  相似文献   

19.
日前,深圳市出台了“2011年社会工作专业应届毕业生深圳实习就业计划”,将面向全国256所开设社工专业的高校招收社会工作及相关专业应届毕业生来深实习,按照计划,全市可提供494个社工实习岗位。该计划由深圳市民政局指导,市社会工作协会主办,青翼社会工作人才服务中心承办,深圳各家社工机构参与。  相似文献   

20.
唐宁 《现代交际》2006,(10):22-23
面试是一场智力游戏,谁能避开陷阱,谁就是赢家!面试是一场演出,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面试更是一场战争,表面看是你和主考官的斗智斗劳,实际上你要不断挑战自己,超越对手!作为一名2006年的应届大学毕业生,在过去的几个月里,我参加了无数大大小小的招聘会,最后被一家世界排名前100强的企业录取。这当中,我遇到过的面试题目也是形形色色的,在此把它记录下来,希望能对正在找工作的大学生朋友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