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密切农村干群关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步伐的重要内容.只有建立健全密切农村干群关系机制,才能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增强党的执政能力.从以农民利益为出发点,实现、维护和发展农民的根本利益;提高农村干部的综合素质,不断提高党在农村的执政能力;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农村各种组织的作用,最终达到密切农村干群关系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大力发扬党的优良作风,密切干群关系,是做好农村改革发展工作的重要保证.新形势下,农村干群关系新情况、新矛盾和新问题不断涌现,为不断巩固党在农村中的执政地位和进一步扩大党的执政基础,必须坚持群众观点,维护农民权益;立足实际,提升基层干部素质;完善联系服务群众机制,增强群众工作实效;提高农民素质,培养现代公民.  相似文献   

3.
农村干群关系紧张的原因与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干群关系紧张的原因十分复杂 ,但体制的原因是其重要原因。庞大的政府机构造成的财政压力 ,部门利益之争造成的摊派风 ,是导致干群关系紧张重最根本的原因。因此 ,农村干群关系问题的最终解决在于深化改革 ,特别是干部体制的改革和财政体制的改革尤为迫切。只有真正地精简政府机构和村级的管理人员 ,才能有效地遏制向农民乱收费、乱摊派、乱集资、乱罚款的势头。除此之外 ,还应全面改革财政体制 ,逐步实行费改税制度 ,从农民负担中剔除由财政负担的各项乡统筹费 ,解决农民负担资金平调使用的问题。通过组织结构的变革和完善法制规范农村基层干部的行为 ,最终形成干群关系良性互动的社会机制  相似文献   

4.
陕甘宁边区政府为赢得人民群众最广泛的支持,特别重视基层政权廉政建设:制定并落实廉政法规,确保基层干部廉洁奉公;重视并加强群众监督,确保人民监督权利实现;倡导并践行模范表率行为,确保基层干部联系群众。使基层干部真正成为为群众办事的好干部、好公仆,受到群众的赞扬和拥护,这在较大程度上密切了农村干群关系,为新时期构建和谐农村干群关系提供了历史借鉴。  相似文献   

5.
转型期党和政府已经形成了一套改善农村干群关系的协调机制。由于社会剧烈转型 ,协调机制存在着失灵现象 ,其成因在于协调载体减少 ;功能弱化 ;协调成本增大 ;干部和协调机制自身等因素。因此 ,协调机制作用的充分发挥有赖于大力加强协调机制的载体建设 ,强化其服务功能 ;积极探索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新途径 ,增进协调实效 ;进一步完善协调机制自身建设 ,真正发挥协调作用 ;强力推进“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 ,提高协调效率。  相似文献   

6.
干部密切联系群众是党的优良传统,干群关系如何,关系到党和国家的盛衰兴亡。改革开放以来,干群关系总的是好的,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在新的形势下,进一步密切干群关系,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党的群众观点,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带领群众加快两个文明建设步伐;加强廉政建设,消除腐败现象;同时要加强党的制度建设,改进工作作风和方法。  相似文献   

7.
新形势下农村社会矛盾的化解路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农村社会矛盾复杂多样。应采取多种措施,标本兼治:把解决农民最关心的问题作为化解矛盾的切入点;提高村干部素质,增强解决矛盾的能力;深入开展普法教育,依法管理农村社会事务;建立健全处理农村社会矛盾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8.
调查表明 ,在新的历史时期 ,农村干群关系的主流是好的 ,但也的确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准确判断当前农村干群关系的状况 ,弄清其存在问题的原因 ,按照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的要求 ,采取切实可行的有针对性的措施 ,恢复和发展农村干群之间的密切关系 ,显得十分必要和迫切  相似文献   

9.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农民的社会流动呈现显著增强的趋势,这种变化对新时期农村干群关系的构建产生了重要影响,对构建和谐干群关系带来了新的挑战。但随着流动给农民带来的经济上的增收和生活方式上的改变,这种趋势则更加有利于在农村建立和谐的干群关系,从而更有效地维护农村的社会稳定和实现农村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0.
分别分析了规范选举和贿选中候选者和村民之间的博弈、贿选中候选人之间的"囚徒困境",以及日常工作中村干部和村民的博弈方式选择,最后认为应积极改善农村干群关系.  相似文献   

11.
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来分析,西部地区农村产生贫困的原因有自然环境因素、人力资源因素、社会经济结构因素、累积效应因素.因此,实施"开发移民"和"教育移民"工程、提高城镇化率和发展第三产业、加大政府对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增加中央政府财政转移支付能力是西部地区农村尽快摆脱贫困、奔向小康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2.
占我国残疾人口75.04%的农村残疾人,长期以来,其家庭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明显落后于全国水平。农村残疾人事业和农村残疾人社会保障发展滞后。基于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这一目标,必须坚持重点保障与特殊扶助相结合,一般性制度安排与专项制度安排相结合的原则,将农村残疾人纳入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并予以重点保障和特殊扶助,为农村残疾人改善弱势地位、实现"平等、参与、共享"的目标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证。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积极推进民族地区反贫困工作,通过几个阶段的反贫困攻坚,采取了一系列坚强有力的财政反贫困措施,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少数民族群众生活有了很大改善,但是问题仍然比较突出,依然存在着许多反贫困的制约性因素.本文通过梳理我国民族地区贫困问题现状特点,力求找到当前反贫困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难点,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贫困是困扰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社会现象之一。我国西北民族地区的大部分农村,由于受自然环境、社会、文化等各种因素的相互制约,贫困问题依然严重,扶贫任务仍然十分艰巨。因此,深入研究西北民族地区农村贫困的原因,探索有效解决农村贫困问题的途径,直接关系到我国多民族社会的和谐稳定与新农村建设的实现,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以对陕西部分地区农村基层党组织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现状调查为基础,分析了影响西部农村基层党组织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效性的因素。从提高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的先进性水平、构建城乡一体化的农村基层党建新格局、建立推进农村马克恩主义大众化的专业队伍三个方面,找到了提升西部农村基层党组织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效性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西部农村地区后发优势与工业化实现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后发优势是一个后发国家(或地区)相对的潜在优势,利用好这一优势力可以加快推进我国西部农村地区的工业化建设。本文从几个简单的数学函数对我国西部农村地区工业化加以概括,并从创新模仿和学习能力、制度因素、规模经济三个主要方面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17.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今后20年全国人民共同的奋斗目标.由于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没有农民的全面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全面小康.要在我国落后的农村社会,实现全面小康的难度是很大的,而西部农村的小康建设难度更大,必须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以促进小康进程.  相似文献   

18.
西部农村公共投资现状与政策取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西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要改善农村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发展农业,增加农民收入以及缓解贫困,就需要强化政府的公共投资职能。对西部地区农村的公共投资涉及一个覆盖全局的政策体系,不仅包括投资结构的安排,投融资体制与方法的创新,更须包括对于投资的风险控制机制的建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