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目的论是雷斯的学生威密尔突破对等理论的限制,以文本目的为翻译过程的第一准则,发展的功能派主要理论:目的论。翻译目的论是一种较新的西方翻译理论模式,且目前在国内也广为流传。从西方翻译目的论入手,本文从作者的意图和读者的需求目的两个角度论述了译者选用翻译方法的的两中个基本出发点,即译者应根据翻译作品的目标读者和语篇功能来决定翻译方法。同时,本文还论述目的论对实用文献英汉互译的指导作用。翻译目的论为一些违反翻译标准但实用的翻译方法提供了理论依据,也对扩大翻译研究的范围有一定的启发作用。  相似文献   

2.
汉语公示语的模糊性主要体现在词义模糊、修辞模糊和文化模糊三个层面。弗米尔的目的论突出了目的语读者的地位以及整体翻译行为的目的。在目的论指导下,依据"让目的语读者明晰公示语交际目的"的原则,针对不同层面的汉语公示语的模糊性,可以采用保留模糊、增补信息变模糊为清晰、改译、略译及零翻译等翻译策略。通过问卷调查,这些翻译策略的可行性得到了证实,同时也验证了目的论对公示语翻译实践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根据翻译目的论的"目的准则",任何翻译行为都是由翻译的目的决定的,在翻译过程中受众是译者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翻译目的论打破了传统等值观的限制,能有效指导译者实现译文功能的最终目标,为综合多种翻译技巧和翻译策略服务,产生易被读者接受的译文,最终实现译文的预期功能.  相似文献   

4.
翻译目的论是德国功能翻译学派极其重要的理论,它认为决定一切翻译过程的首要准则是整个翻译行为的目的。The Job Search Handbook一书旨在帮助求职者获得他们理想的工作。由于该书是以读者为导向的,并具有信息功能文本和呼语文本的特点,因此,可以翻译目的论为指导对该书进行翻译。  相似文献   

5.
功能主义翻译目的论自20世纪70年代兴起以来,对翻译理论界产生了重要影响.该理论在中国受到了广大学者的欢迎.但不少读者对功能主义翻译目的论存在些许误读,笔者将对该理论进行初步探析,并做简单的思考,以期帮助读者理解功能主义翻译目的论.  相似文献   

6.
目的论强调,翻译是有目的的行为,而翻译目的又取决于目的语读者.读者决定翻译策略.本文以中国政府网中新闻编译实例为研究对象,指出增译、删减、改写、拆分、合并等具体编译方法的使用主要受目的语读者需求的影响,进而得出编译在政府网站新闻翻译中的可行性和必要性,从而为各级网站新闻翻译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7.
<红楼梦>中的各种粥体现了中国饮食文化的特色以.对于各种粥名,如何翻译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使目的语国家的读者有效理解是译者必须慎重对待的.从目的论的角度探讨了杨宪益所译<红楼梦>中有关各种粥名的翻译,首先简单介绍了目的论,接着运用目的论分析了杨宪所译<红楼梦>中有关各种粥名的翻译,说明了杨先生的译文并没有达到最佳翻译效果.  相似文献   

8.
从目的论角度对比分析《李清照词》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以奈达对文化的分类为依据,从目的论角度出发,通过对《李清照词》两个英译本的对比分析,得出结论:两译本在文化负载词的处理上采用了完全不同的翻译策略。许渊冲的目的是尽可能多的把中国文化介绍给英美读者,主要采用了异化翻译策略;王红公则是为了使译本通顺流畅,便于英美读者接受,多用归化。文章旨在探究目的论对于翻译中国古代诗词中文化负载词的指导作用:由于译作目的不同,两译本采取了不同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9.
目的论三原则视域下《京华烟云》的文化传输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论”三原则的首要法则是“目的法则”,它在具体的语境下制约着“连贯法则”和“忠实性法则”。林语堂的《京华烟云》,因特殊的文化传输目的而采用了“纪实翻译”为主的翻译策略,成功地向西方读者进行了中国文化传输,应证了目的法则的主导性以及它与和忠实性法则的一致性,显示了目的论对文化翻译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文博翻译尤其是展品解说词翻译在信息传递和文化传播方面都有重要地位,然而国内对此方面的研究并不多见。文博展品中语言、功能、文化等各类翻译失误仍然存在,翻译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翻译目的论突出译语读者的感受,对文博展品解说词翻译等应用翻译具有较强的解释力。以翻译"目的论"的原理为指导,着重剖析其文本的语言翻译失误问题,论证了译者缺少翻译的目的意识是产生这些失误的根源。  相似文献   

11.
以文本目的为翻译准则的目的论是功能派翻译理论的核心。文章通过对目的论涵义的主要特点,目的论在翻译实践中的法则以及语言功能的认知分析,重点阐释了目的论在翻译实践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2.
由弗米尔提出的目的论是功能翻译中的一项重要理论,重点研究读者对译文的反应。根据目的论的观点,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为达到一定目的会对原文进行相应修改,而林纾与鲁迅二人一直被认为是忠实翻译观下的两个极端。本文讨论了他们采用不同翻译策略的原因,试图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尽管采用了不同的翻译策略,但林纾与鲁迅的目的是一致的——都在为落后的祖国作贡献,努力唤起人民的爱国情感。  相似文献   

13.
商标名是产品的第一"门面".商标名的翻译是一项目的性非常明确的行为活动,目的论对其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目的论三原则--目的性原则、连贯性原则和忠实性原则在商标名翻译中均有可操作性,但连贯性原则从属于目的性原则,忠实性原则从属于连贯性原则.译者应始终以读者为中心,灵活运用翻译原则,采取恰当的翻译方法和技巧,创作出最能实现商标名翻译预期目的的译文.  相似文献   

14.
翻译目的论为旅游文本翻译在宏观策略上指明了方向,还为不同的翻译策略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以翻译目的论为指导理论,以山西晋祠博物馆部分旅游景点介绍文本翻译为例,探讨了旅游景点介绍文本的翻译策略,以求更好地满足译语文本读者的需求.  相似文献   

15.
目的论是德国功能翻译派的奠基理论,目的论学者认为翻译目的是决定翻译的最终因素,他们注重的是翻译的功能。其核心内容可概括为目的原则、连贯原则和忠实原则。文章分别阐述了目的论三原则在科学翻译中的应用,从译文功能角度解释了科学文本中不同翻译方法的运用。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古典名著是中国历代流传下来的文学经典,承载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文明;而其书名又是整部作品的灵魂,因此,书名的翻译尤其重要,好的书名翻译能有效地促进作品的传播。目的论是德国功能主义理论的核心,强调翻译目的与译文预期读者的作用,能有效地指导翻译实践。文章从翻译目的论的角度出发,指出在文化全球化的时代背影下,在全球汉语热、中国热的热潮下,英译中国古典名著书名时应采取音译为主,后加夹注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7.
本文首先从理论层面入手,根据威密尔对于功能目的论不适用于文学翻译这一观点的反驳,对比分析功能目的论和文学翻译批评理论轨迹的契合之处,发现不论是在功能目的论中还是文学翻译批评中,文化因素,语境、读者等因素至关重要。其次,通过已有的研究成果从实践层面进行论证,最终得出功能目的论适用于指导文学翻译批评这一结论。  相似文献   

18.
从翻译的目的论入手,应用阐释学和接受理论论述翻译过程中读者的主体地位,阐述涉及读者的各种因素是译文文体选择的关键,指出译文的文体可因读者的不同而异。  相似文献   

19.
运用汉斯.威密尔提出的目的论作为全文的理论基础框架,选用典型的英语语言幽默实例展开分析,来探求一些切实可行的幽默的翻译策略。整个翻译行为的目的是决定翻译过程最重要的准则。因此,在翻译英语言语幽默时,只要翻译策略能够达到在目标语读者中引发笑声的最终目的,这种翻译策略才有效可行。  相似文献   

20.
翻译的目的论是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的翻译理论,源于对奈达的功能对等翻译理论的不满,目的论的原则是目的法则和忠诚法则,两者贯穿翻译的整个过程,译者的翻译手段和策略都是由目的论的翻译原则决定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