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经济转型以来,中国城镇劳动力市场上女性工资与男性工资存在很大差距。文章利用Brown分解方法对中国城镇职工的性别工资差距进行了分解。分解结果显示,职业内工资差异与职业间工资差异分别为19.8%和18.4%,即存在比较严重的纵向和横向性别职业隔离。此外,受教育程度、工作年限等人力资本水平对男女工资差异有显著的影响,职业性别歧视也是导致城镇劳动力市场上男女工资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基于北京市城镇住户调查数据,采用分位数回归与分解技术,结合核密度估计方法,定量考察了性别、年龄、受教育年限、工作经验等因素对城镇家庭收入差异及其演变的贡献。研究表明:不同收入群体并没有均等地分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城镇家庭收入差异是"回报效应"和"变量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不同历史时期两种效应的重要性有所不同;教育机会不均等是导致城镇家庭收入差异的关键因素;就业性质的差异助长了城镇家庭收入差距;不同收入群体间自身素质的差异是影响城镇家庭收入差异的重要因素;工作年限、工作经验、年龄、性别及家庭规模等因素影响力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3.
本文利用工资绝对差距、变异系数、地区差距系数和基尼系数等指标对工资地区差距进行了度量和测算,并计算了工资基尼系数的地区分解和泰尔指数分解。结果表明,三大地区间的工资差距和东部省际间的工资差距是形成总的工资地区差距的主要部分,但我国的工资收入分配仍是很均等的,不失公平。  相似文献   

4.
袁霓 《统计与决策》2005,(15):78-80
2003年我国人均GDP首次突破1000美元,达到1087美元,比上年增长9.1%.在经济增长的同时,男女性之间的工资差距是如何变化的呢?男女性的工资差距是由于其生产力水平不同造成的还是由于其它因素造成的呢?男女性的教育回报率是否相同?为回答这些问题,本文除了对城镇男女职工平均工资收入差异进行描述,利用明瑟(Mincer)收入方程计算男女教育回报率外,并运用传统的奥克萨克(Oaxaca)收入分解方法和阿普尔顿(Appleton)收入分解方法对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差异进行分解,来说明不同变量对工资收入性别差异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中国工资差异变动的分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CHNS(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提供的工资横截面数据,通过Oaxaca-Blinder分解方法,在分位数回归的基础上,分别以总样本、东部样本和中西部样本,对1989—2006年、1989—1997年和1997—2006年三个时间段的工资差异的变动进行分解,研究发现:在大多数情况下,解释变量的结构效应小于解释变量的价格效应;在方向上,结构效应与工资差异变动的方向相反,而价格效应与工资差异变动方向相同;工资差异的变动无论是结构效应引起的还是价格效应引起的,都主要发生在工资分布的低端;作为重要解释变量的技能偏向型技术进步引起的工资差异变动,主要发生在工资分布的高端;在不同时间段和不同样本下,解释变量对工资差异变动的影响程度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6.
Oaxaca-Blinder分解为两个群组间工资差异的定量分解提供了一个标准范式。在实际应用中,经常会遇到连续群组的情况,现有的Oaxaca-Blinder方法通常需要将连续群组简化为两个群组后才能进行分解。通过一些连续的数学变换,推导了连续群组的分解方法及其估计,拓展了已有的Oaxaca-Blinder分解,并将该方法应用于已有文献中的一个案例,研究表明,城镇居民与不同城市化程度的农民工群组都存在工资差异,且其工资结构效应占工资总差距的比例随着城市化程度降低而增加,也就是城市化程度越低的农民工,在劳动力市场上越处于劣势。与已有文献比较可知,新的分解方法取得了比标准Oaxaca-Blinder分解更为广泛和深入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基于S基尼系数的中国行业工资差距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洪兴建 《统计研究》2010,27(5):18-24
针对行业工资数据的特点,本文提出了一个S基尼系数变化的分解模型,说明了导致S基尼系数变化的三个因素:工资水平变动、行业排序变化以及职工在不同行业之间的流动。实证研究表明,我国行业工资差距的扩大趋势非常明显,其中工资增长的非均衡性与行业排序变化是导致行业间工资差距扩大的重要原因,而职工流动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行业间工资差距的扩大,但是近期职工流动缓解工资差距的效果逐步减弱。为了有效控制行业间工资差距的扩大,一方面需要着力解决工资水平增长的不合理差异,另一方面要完善劳动力市场,推动劳动力在不同行业之间正常有序流动。  相似文献   

8.
教育与工资不平等:中国城镇地区的经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泽云 《统计研究》2009,26(4):53-59
 本文在国家统计局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的基础上生成省级层面的数据,以此分析教育与我国城镇职工工资不平等的关系。研究发现职工教育水平的分布和教育收益率的分布都对工资不平等产生显著影响:一方面,职工平均受教育水平越高和职工受教育水平分布越平等的省市工资差距越小;另一方面,劳动力市场上的教育收益率越高、不同群体之间教育收益率的差异越大,则工资不平等程度越高。  相似文献   

9.
在工资差距分解问题中,研究者经常会遇到样本选择偏差问题,直接忽略会导致最终估计结果产生严重偏差,同时在众多工资差距分解方法中,相比于均值分解,分布分解方法更受研究者青睐。针对参数分位回归,本文首次提出可加形式与非可加形式的样本选择参数分位回归(SSPQR)模型,并基于这两类样本选择参数分位回归模型给出修正样本选择偏差后的参数分位回归工资差距分布分解方法。运用上述方法及已有的工资分布分解方法,借助CHNS2015年度城镇数据,本文研究了我国城镇男女工资差距及差距分解问题,得出以下结论:①男女工资差距主要来源是性别歧视问题;②经过样本选择偏差修正后,实际的工资差距更大,歧视问题更严重;③男女工资差距程度在不同分位点上结果不同,换句话说,我们不能简单地仅从平均水平来判断工资差距程度;④与其他已有方法计算结果比较发现,SSPQR计算的工资差距程度更大。  相似文献   

10.
罗楚亮 《统计研究》2018,35(11):82-92
本文利用CHIP和CFPS住户调查数据,讨论了我国居民收入和财产分布的极化特征。本文给出了收入分布和财产分布的总体极化特征,并对收入和财产分布的DER指数进行了分解分析。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尽管收入分布的极化指标比较稳定,但财产分布的极化现象在2002年到2013年期间有所加剧;财产分布的极化程度比收入极化要更为严重;城乡组间贡献仍是收入和财产分布极化的主要贡献因素;从根据收入构成的分解结果来看,工资收入和经营收入是收入分布极化的主要来源,财产收入对于总收入的极化程度的影响在逐渐增强;财产分布极化按照分项财产的构成分解表明,房产净值和金融资产对于全部净财产极化程度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无条件分位数回归:文献综述与应用实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条件分位数回归(conditional quantile regression,CQR)方法已成为经济学实证研究的常用方法之一。由于CQR结果的经济学阐释基于过多甚至是不必要的控制变量,这与人们所关心的问题有可能并不一致。例如,在劳动经济学对教育回报的研究中,无论个体的年龄,性别与家庭特征如何,教育程度对于个人收入的异质性影响是人们关注的重点,即人们想了解收入关于教育程度的无条件分位数估计。本文旨在介绍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无条件分位数回归(unconditional quantile regression,UQR)技术并梳理相关文献。特别地,本文介绍三种重要的无条件分位数回归模型:Firpo, Fortin和Lemieux(2009)提出的的再中心化影响函数(recentered influence function, RIF) 回归,Frolich和Melly(2010)提出的无条件分位数处理效应模型与Powell(2010)提出的一般无条件分位数回归。另外,论文还运用一个研究居民收入分配格局变化对其医疗支出影响的实例详细说明了新方法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This study proposes a semi-parametric estimation method, Box–Cox power transformation unconditional quantile regression, to estimate the impact of changes in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explanatory variables on the unconditional quantile of the outcome variable. The proposed method consists of running a nonlinear regression of the recentered influence function (RIF) of the outcome variable on the explanatory variables. We also show the asymptotic properties of the proposed estimator and apply the estimation method to address an existing puzzle in labor economics–why the 50th/10th percentile wage gap has been falling in the USA since the late 1980s. Our results show that declining unionization can explain approximately 10% of the decline in the 50/10 wage gap in 1990–2000 and 23% in 2000–2010.  相似文献   

13.
国有企业改革与工资支付结构变革的面板数据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拟考察在1988-2002年期间国企改革对中国城镇工资支付结构变革的影响、特别是工资决定因素的变化。我们发现对教育的回报在增长,而对工作经验的回报在下降。2002年的数据表明:不断扩大的性别工资差距以及不断增加的非市场因素工资溢价可能均已不再上升。国企改革以及重工业在总体产业结构中比重的不断降低对这些部门职工的工资均已产生影响。我们使用1998-2002年回顾性面板数据提供了关于部门所有制结构、是否是党员以及失业等变量对工资影响的固定效应估计。  相似文献   

14.
 利用CHNS调查数据,分两个阶段:1990-1999、1999-2005,依据收入分布函数定量讨论了收入增长、分配公平与贫困减少三者之间的关系。均值回归与O-B分解结果显示:收入决定机制是影响人均收入增长的主导因素,然而需要关注在1999-2005年间教育的系数效应为负。分位数回归与M-M分解显示:两个阶段,收入决定机制是导致居民收入分布向右偏移的主要原因;第一阶段的居民收入差距扩大主要源于劳动力特征的变化,第二阶段的居民收入差距扩大难以解释。Shapley分解结果显示:收入增长能显著减少贫困,而收入差距扩大会累及减贫效果;在两个不同阶段,贫困减少的增长效应贡献始终最大,而分配效应与贫困线变动效应贡献顺序发生了交替变化。  相似文献   

15.
李锐等 《统计研究》2014,31(8):52-58
本文借鉴Heckman和Raj分析框架,结合苏州工业园区金保工程管理数据,构建了养老金制度由完全积累制向部分积累制变革的反事实微观评估模型。鉴于参保职工异质性,本文采用分位数分析,用“替代率增幅分布”代替“平均替代率增幅”,评估制度变革的个体福利损益;又引入均值回归以及分位数回归,构建“替代率增幅”与“工资”等影响因素的经济结构模型,估计Raj充分信息评估指标,评估制度变革的收入再分配效应。本文在方法上整合了精算模型和经济结构模型,拓展了传统的反事实政策评估方法;在实务上为政府充分利用金保工程管理数据、辅助决策社会保障提供了一种范式。  相似文献   

16.
Value at Risk (VaR) forecasts can be produced from conditional autoregressive VaR models, estimated using quantile regression. Quantile modeling avoids a distributional assumption, and allows the dynamics of the quantiles to differ for each probability level. However, by focusing on a quantile, these models provide no information regarding expected shortfall (ES), which is the expectation of the exceedances beyond the quantile. We introduce a method for predicting ES corresponding to VaR forecasts produced by quantile regression models. It is well known that quantile regression is equivalent to maximum likelihood based on an asymmetric Laplace (AL) density. We allow the density's scale to be time-varying, and show that it can be used to estimate conditional ES. This enables a joint model of conditional VaR and ES to be estimated by maximizing an AL log-likelihood. Although this estimation framework uses an AL density, it does not rely on an assumption for the returns distribution. We also use the AL log-likelihood for forecast evaluation, and show that it is strictly consistent for the joint evaluation of VaR and ES. Empirical illustration is provided using stock index data. Supplementary materials for this article are available online.  相似文献   

17.
罗幼喜  张敏  田茂再 《统计研究》2020,37(2):105-118
本文在贝叶斯分析的框架下讨论了面板数据的可加模型分位回归建模方法。首先通过低秩薄板惩罚样条展开和个体效应虚拟变量的引进将非参数模型转换为参数模型,然后在假定随机误差项服从非对称Laplace分布的基础上建立了贝叶斯分层分位回归模型。通过对非对称Laplace分布的分解,论文给出了所有待估参数的条件后验分布,并构造了待估参数的 Gibbs抽样估计算法。计算机模拟仿真结果显示,新提出的方法相比于传统的可加模型均值回归方法在估计稳健性上明显占优。最后以消费支出面板数据为例研究了我国农村居民收入结构对消费支出的影响,发现对于农村居民来说,无论是高、中、低消费群体,工资性收入与经营净收入的增加对其消费支出的正向刺激作用更为明显。进一步,相比于高消费农村居民人群,低消费农村居民人群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支出上升速度较为缓慢。  相似文献   

18.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wage returns from internal migration for recent graduates in Italy. We employ a switching regression model that accounts for the endogeneity of the individual's choice to relocate to get a job after graduation: the omission of this selection decision can lead to biased estimates, as there is potential correlation between earnings and unobserved traits, exerting an influence on the decision to migrate. The empirical results sustain the appropriateness of the estimation technique and show that there is a significant pay gap between migrants and non-migrants; migrants seem to be positively selected and the migration premium is downward biased through OLS estimates. The endogeneity of migration shows up both as a negative intercept effect and as a positive slope effect, the second being larger than the first: bad knowledge of the local labor market and financial constraints lead migrants to accept a low basic wage but, due to relevant returns to their characteristics, they finally obtain a higher wage than the other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