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文章简要评述了现有的测算最低工资标准的各种方法,对测算贫困线的马丁法进行了借鉴和改进,提出了测算最低工资的一种新方法—改进的马丁法,并对广州、北京、上海、深圳、四个城市的最低工资标准进行了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2.
我国最低工资标准实证研究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所谓最低工资是指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时间或依法签订的劳动合同约定的工作时间内,提供了正常劳动的前提下,用人单位依法应支付的最低劳动报酬。目前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均己颁布了最低工资规定。鉴于最低工资制度在我国实行时间并不长,许多省、市大张旗鼓地开展了最低工资宣传活动,并在近年大幅度地调整了最低工资标准。许多地区新的最低工资标准出台后,我国最低工资标准的现状如何,还存在什么问题,如何科学地测算我国最低工资,这是本文致力探讨的问题。一、我国35个大中城市最低工资现状分析最低工资标准包括月最低工资标准和小时最低工资…  相似文献   

3.
文章归纳了最低工资测算方法,并在因子分析基础上揭示了当前我国最低工资标准制定的主要影响因素;提出了最低工资的因子测算模型,选取我国36个大中城市进行实证研究并提出动态调整模型,测算和调整我国的最低工资标准.  相似文献   

4.
最低工资测算的方法评价及改进思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合理的最低工资标准是最低工资制度能否实现其作用的关键,本文借鉴贫困线的测算归纳了最低工资的测算方法,认为使用扩展的线性支出系统是一种理论和实践都能较好的测算最低工资的客观定量方法,并对广州、北京、上海三个城市的最低工资进行了实例测算.  相似文献   

5.
测算最低工资理论方法有比重法、恩格尔系数法、必需品法、生活状况分析法、国际收入比例法、超必需品剔出法和分类综合计算法,测算过程中许多参数的确定均需主观选定,参数选取的不同导致测算结果变化较大,合理与否难以判定。加之全国各地最低工资测算时统计指标、统计口径差异  相似文献   

6.
恩格尔系数法测算最低工资标准亟待规范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早在1994年开始 ,各地城调队就在积极探索应用恩格尔系数法测算各地的最低工资标准 ,到目前为止 ,各地劳动局每年都要依靠城调队测算每年的最低工资标准 ,这项工作已成为一项正常的业务工作。但笔者发现各地在应用恩格尔系数法测算过程中 ,对恩格尔系数、赡养系数这两项至关重要的统计指标口径不一 ,因而造成各地所测算的标准起伏较大。为了统一口径标准、规范测算方法 ,使各地的计算方法有一个统一规范的标准 ,有必要对这两项指标作进一步的探讨。一、恩格尔系数 :恩格尔系数是指食品消费支出占全部消费支出中的比重。在研究最低工资标…  相似文献   

7.
贾朋  张世伟 《统计研究》2013,30(4):37-41
 依据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数据,本文应用微观经济计量方法考察了我国最低工资标准提升的溢出效应。研究表明:最低工资提升对男性和女性工资的溢出效应可以分别达到最低工资的1.50倍和1.25倍;随着相对工资区间的升高,溢出效应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最低工资执行力度越大,溢出效应越明显。因此,政府通过适当上调最低工资,同时加大对最低工资法规执行的监管,将有助于低收入群体工资水平的提高,进而有助于抑制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持续扩大。  相似文献   

8.
我国最低工资统计测算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最低工资统计测算模型研究,历来是各国政府极为重视的问题之一。它涉及到运用统计调查方法、经济计量模型、计算机辅助测算等方法,对最低工资测算、劳动者生存质量,以及对制度法规等问题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的跨学科研究的问题,由于该课题在我国研究的时间较短,特别是统计学者介入研究不够,导致各级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虽然亟需解决最低工资统计测算模型问题,但囿于统计技术问题,其发展极为缓慢。这也是本课题组亟力推动研究之动力。  相似文献   

9.
最低工资标准制度是保障低收入劳动者根本权益的主要措施之一,进一步完善最低工资增长机制有利于缓解劳资纠纷与矛盾.由于我国区域发展不均衡,最低工资增长机制具有显著的时空非平稳性.本文基于2006-2014年省级时空数据,分别利用时间加权回归模型(TWR)、地理加权回归模型(GWR)及时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GTWR)探测我国最低工资增长机制的非平稳性.实证研究表明:GTWR在模型拟合优度和优良性上表现最优;GTWR估计结果显示大部分解释变量的正负效应与预期一致,时间波动性较强,具有明显的空间非平稳性,被解释变量残差不存在明显的分布偏态性.本文认为逐步建立与职工平均工薪、人均GDP挂钩的固定周期性最低工资增长机制,加快建立具有地方特色的最低工资标准统计测算模型,是完善最低工资增长机制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基于2013年中国流动人口动态调查数据,综合考虑微观个体因素和区域经济因素,文章应用经济计量方法分析了最低工资标准对农民工工资和工作时间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最低工资标准对农民工月工资增长产生了积极影响,但导致农民工工作时间延长,进而导致农民工小时工资增长不显著;最低工资标准对低技能农民工月工资增长和工作时间延长的影响明显大于对高技能农民工月工资增长和工作时间延长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The Minimum Wage     
Do moderate increases in the minimum wage reduce employment? If not, do they nevertheless raise wages? To examine these questions, we apply techniques of time series analysis and systems estimation that are commonly used in macroeconomics and finance to five panels of data that contain between 11 and 34 low-wage industries. Our answers are “No” and “Yes,” respectively. We find that increases in the federal minimum wage between 1947 and 1997 have raised average wages in many of these industries, especially the lowest wage ones. The effect on employment, however, is mixed and typically nonsignificant, even when average wages have risen.  相似文献   

12.
针对最低工资调查中出现的敏感性问题,引入随机化回答技术,并针对定性和定量两类敏感性问题,分别引入不同的随机化回答模型。同时还考虑到最低工资调查中,不同调查单位对同一问题敏感程度不相同的特性,在定量问题的随机化回答模型中引入敏感性水平,对原有模型进行有效的改进,使被调查者能够更加积极配合最低工资调查,从而能够进一步减少由于各类敏感性问题造成的非抽样误差。这套随机化处理方法还可推广应用到其他类型的敏感性问题中。  相似文献   

13.
张立建  李小银 《统计研究》2012,29(1):96-100
本文采用新公式,计算广州市1984-2009年城镇职工与社会从业者工资基尼系数,发现广州市行业工资差距持续扩大并达到极化程度。进一步分析发现,垄断力量使得国有经济相对工资快速上升及其内部各行业工资差距快速扩大,对广州市行业工资差距极化现象产生了决定性作用,市场竞争使得其它类型经济行业工资差距稳定扩大,对广州市工资极化现象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段志民  郝枫 《统计研究》2019,36(7):65-76
家庭在福利分析中具有重要地位,但家庭收入如何受最低工资政策影响却很少得到关注。本文采用2005-2015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数据,利用多时期双重差分和再中心化影响函数回归方法实证考察了最低工资政策对我国城镇家庭收入及其分布的影响。研究发现:①最低工资标准上涨显著提升了处于贫困标准1~2倍家庭的收入水平,对贫困标准以下或高于贫困标准2倍以上的家庭收入没有影响;②最低工资标准提升可有效减缓城镇家庭收入不平等,尤其对家庭收入分布较低分位部分的不平等程度有明显改善;③最低工资政策对家庭收入的最终影响取决于工资溢出效应和就业挤出效应的比较,且其对不同收入等级家庭中成员的收入和就业影响存在明显的异质性。政府在制定最低工资政策时,应针对低收入女性劳动力出台相应的配套措施,以保证各类低收入家庭均能从最低工资标准提升中受益。  相似文献   

15.
李博文等 《统计研究》2021,38(10):105-120
本文采用2013年和2016年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雇主—雇员”匹配数据库,利用倾向得分匹配和工具变量等估计方法,实证检验了工会会员身份对农民工工资率的影响及其在两代农民工之间的差异,并进行了影响机制的探索和分析。研究发现,将工会会员身份的工资溢价效应分解为覆盖效应和会员效应后,覆盖效应的影响难以发挥,而会员效应的影响则存在代际差异,其只在新生代农民工中显著,而在第一代农民工中不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覆盖效应难以发挥主要是由于工会未能有效地开展集体协商,会员效应存在代际差异则是源于两代农民工不同的需求层次所导致的入会行为导向的不同。本文研究,有利于企业工会着力解决农民工的工资问题,建立农民工工资的长效增长机制,同时为企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以及实施多元化的人力资源管理策略等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6.
工资粘性是比价格粘性更加重要的名义刚性,对于分析外生冲击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从行业工资粘性的异质性入手,建立多部门DSGE模型并推导出各行业的工资动态方程;通过对行业工资动态方程的结构化GMM估计,得到了我国19个行业的工资粘性,发现各行业的工资粘性存在显著的异质性。本文进一步研究了总体工资粘性的估计问题,发现采用单部门DSGE模型估计总体工资粘性会出现高估的问题,而以各行业工资为权重计算各行业工资粘性的加权中位数可以较好的估计加总工资粘性。  相似文献   

17.
 论文以最低工资标准对其它工资水平的影响为研究对象,运用经济学理论构建了一个包含攀比效应的均衡模型,并根据中国省际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我国最低工资标准对交通业、房地产业和金融业等高工资行业工资水平增长具有推动作用,而对建筑业、批发零售业和制造业等低工资行业工资水平增长的推动作用具有滞后性。同时,不同地区、不同时间段的最低工资标准对工资水平变化的影响也不同。总体来说,最低工资标准对平均工资变化具有极小的正影响,并且这种正影响不具有持续性。  相似文献   

18.
本文基于浙江省城镇就业人员的微观调查数据,在考虑了部门选择的内生性后,利用工具变量分位数回归方法研究了公共部门与非公共部门间的工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未考虑部门选择的内生性会低估公共部门和非公共部门间的工资差异。同时,我们还发现公共部门的工资显著高于非公共部门,在各个分位数上,超出的比例大致分布在30.1%至10.7%之间。但随着分位数 的提高,两部门间的工资差距呈现递减的趋势。  相似文献   

19.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出口成为企业发展的主题,研究企业出口贸易对于劳动者工资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基于Stolper-Samuelson定理(简称S-S定理)以及Melitz的异质企业模型,分析企业出口对员工工资收入的影响,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2005-2007年制造业企业数据实证检验出口对企业所支付人均工资的影响。研究认为:中国参与国际市场会带来劳动密集型企业产量增加,这会使中国企业的单位劳动所占资本提高,带来企业生产率水平的提高,进而会带动劳动者工资水平的提高。实证检验认为,企业出口与人均工资呈显著的正相关性,出口对企业工资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