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由读者和广告资助的报刊间的双寡头垄断竞争的均衡分析。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报刊向替代性越强,则对读者收取的价格越低,阅读者也就越多,广告水平和广告价格也越高,然而这种行为又反过来减少了报刊的利润。报刊间竞争的加剧导致报刊的收入来源从读者向广告的转移,而主要由广告资助的报刊拥有较多的读者。  相似文献   

2.
双寡头垄断市场的纵向产品差异化与价格博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以演化博弈论为主要工具,研究了考虑产品替代性情形下的双寡头博弈问题,考虑市场存在同时生产高质量和低质量产品的两个企业的博弈,讨论具有不同产品质量的企业在市场中进行质量与价格的竞争,并通过一个数值算例说明对企业决策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文章以提供耐用品的垄断制造/再制造厂商和二手交易商的竞争行为为视角,针对给定二手交易商翻新策略,探寻垄断厂商采取的制造/再制造生产决策;进而基于制造商的产量决策,实现二手商翻新数量的优化。在均衡状态下,研究他们的最优策略随s的变化;分析二手产品偏好系数、质量降级率等参数对最优策略的影响;并进行数值模拟分析。  相似文献   

4.
本文是在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转变政府职能的背景下提出的,铁路行业现存的问题包括由于体制问题所造成的垄断低效率,企业成本费用大,缺乏竞争的活力、压力和动力,缺乏长期的盈利支撑点。本文根据上述铁路行业存在的问题,为破除当前铁路行业的垄断低效率经营,巨额的固定资产投资所需资金来源单一、财务成本高、经营风险大等问题,设计出一整套市场化机制和政策措施,提高铁路运行效率,提高铁路行业的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降低企业运行成本,实现铁路行业长期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已有文献对企业规模与技术创新关系的研究大多数是在技术同质条件下展开的,忽略了技术异质性的现实和产品差异化对技术创新的重要影响。那么,在技术异质性条件下一旦产品差异化外生给定,企业规模对技术创新的影响会有何不同?鉴此,构建双寡头竞争模型,在技术异质性条件下探讨产品差异化、企业规模与产品创新以及过程创新的关系,结论表明规模越大的企业越愿意进行过程创新而不是产品创新。  相似文献   

6.
文章建立了一个三阶段博弈模型,研究两个寡头垄断企业在信息性广告竞争中定价、定址决策问题。结果表明,企业在信息和地址两个维度下,对称均衡是两个企业位于线性城市的两个极端,实现最大差异化,以尽量缓和价格竞争;在企业广告成本固定的情况下,双寡头企业选址定价博弈均衡同样显示出最大差异化。  相似文献   

7.
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模糊综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企业的自主创新是指企业通过自身的努力和探索产生技术突破,攻破技术难关,并在此基础上依靠自身的能力推动创新的后续环节,完成技术的商品化,获取商业利润,达到预期目标的创新活动。企业通过自主创新获得先进的技术,并把这种技术应用于产品的生产过程中,以提高产品的生产效率,质量或是降低产品的成本,从而获得相对于其他企业的竞争优势,赚取超过行业平均利润水平的超额利润,实现企业价值的增值。  相似文献   

8.
文章建立了一个两阶段博弈模型,分析了竞争强度与创新的关系。分析的关键在于对竞争强度和企业创新的界定。本文将前者定义为一个关于消费者购物交通成本的函数,将后者定义为企业为降低成本而各自进行研发投入的行为。研究发现,企业创新意愿的相对强弱与竞争强度并非完全的单调关系。文中同时分析了在不同竞争强度下企业创新决策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以及消费者福利的变动。  相似文献   

9.
市场结构与市场绩效的测度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孙敬水 《统计研究》2002,19(5):7-12
一、市场结构的测度方法市场结构是指一定行业的企业间及企业与消费者之间关系的特征和形式。从根本上说 ,市场结构是反映行业间竞争与垄断关系的概念。对竞争与垄断的分析是产业组织理论各种问题分析的基础。在西方微观经济学发展的过程中 ,自张伯伦、罗宾逊夫人提出垄断竞争理论 ,根据不同行业的市场垄断与竞争程度将市场结构分为完全竞争、完全垄断、寡头垄断、垄断竞争四种基本类型后 ,贝恩、植草益等著名学者在对本国市场不同的集中度作实证分析研究的过程中 ,将不同垄断和竞争程度的市场结构进一步具体化为实用性更强的不同等级的竞争…  相似文献   

10.
技术许可会对企业自主创新产生潜在影响.为探讨怎样使企业在被许可条件下更合理、有效地进行自主创新,文章基于一个同质产品Cournot双寡头垄断市场,建立事前许可条件下两阶段R&D竞争模型,研究事前被许可企业对自主创新做出的投资决策.研究结论对国内企业在事前被许可条件下更好地进行自主创新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文章通过引入一类企业的有效R&D贡献水平函数,根据在R&D阶段是否合作,应用三阶段博弈模型分析了双寡头企业的定价选址问题.通过对两种情行下均衡结果的比较发现,研发不合作时企业的均衡位置是运输率的增函数,而研发合作时企业的均衡位置与运输率无关;研发不合作时的溢出水平与社会福利都比合作时要高,而产业利润前者却小于后者.  相似文献   

12.
文章选取垄断竞争和完全竞争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资本结构与投资行为两期的实证模型,对比研究两种竞争形态下两者互动影响机理的差异.研究发现:垄断竞争行业中两者之间是相互促进的;而完全竞争行业中两者未表现出明显的相关性.企业财务政策总体上看比较保守.容易产生投资不足.  相似文献   

13.
本文构建了包含环境治理体系的动态一般均衡模型,基于模型的研究发现,在经济增长方面生产者补贴较为有效;而技术研发补贴在技术进步中的作用十分显著,其通过“研发投入→绿色技术提升→降低污染物排放”的路径可以实现环境质量的改善.此外,本文还模拟了生产者补贴和技术研发补贴的政策组合对社会福利和污染排放的影响,结果显示,政府可以采用生产者价格补贴或技术研发补贴促进产出水平增长进而提高社会福利水平,同时增大生产者价格补贴和技术研发补贴的幅度则能够通过提高技术水平促使污染水平不断下降.最后,本文给出了社会福利增进与环境质量改善双重目标下生产补贴和技术研发补贴政策的可行性区域,进行了环境公共治理政策的优化组合研究.  相似文献   

14.
1993—2008年期间,中国电信业共经历了四个改革阶段。运用DEA的效率评价方法对电信业前三个改革阶段进行评价发现:在市场竞争引入阶段,市场竞争的引入对于电信业整体效率的提升起到了重要作用;在双寡头垄断竞争阶段,中国电信业的效率低下主要是由于规模效率低下造成的,而电信业的纯技术效率相对比较高;在比较竞争阶段,电信业的规模效率得到了提升,但纯技术效率出现了下滑,而总的来看综合效率明显高于上一改革阶段。在此基础上,针对2008年电信业的改革提出了三点建议,即实现电信运营企业的全业务竞争、加快建立普遍服务新机制以及放开民营资本进入电信行业的限制。  相似文献   

15.
论寡头垄断企业合作创新战略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淑清 《统计与决策》2004,(11):145-146
竞争和垄断究竟哪一种市场结构更有利于企业技术创新、能使企业更具竞争优势,一直是企业界和学术界关注的焦点问题.西方主流经济学认为,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是最有利于技术进步的,但随着经济全球化,越来越多的观点则认为垄断是市场对竞争成功者的一种奖赏,企业的竞争优势主要表现在具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盈利率、拥有较强的技术进步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6.
合作博奕与决策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生产方式的演进及变革,社会大生产的程度及规模不断提高,理想化的完全竞争和过于典型的垄断竞争理论已难以为企业活动做出正确决策。本文以合作博弈为例,阐述了博弈论在企业经营战略及经济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一、合作博弈的涵义 博弈即一些个人、队组或其他组织,面对一定的环境条件,在一定的规则下,同时或先后,一次或多次,从  相似文献   

17.
秦莹  刘冰 《统计与决策》2012,(22):52-55
文章从理论和经验两个方面分析了地区行政垄断对行业过度竞争的作用机制,并实际测算了过度竞争带来的效率损失。我们发现,无论是潜在的过度竞争还是真实的过度竞争,其效率损失都可以分解为配置效率损失和技术效率损失。紧接着,以纺织业作为典型案例,我们通过DEA模型测算了其配置效率损失和技术效率损失,并提出了相关的三个理论命题。最后,我们提出了地区行政垄断的测度指标,并通过计量检验证明了地区行政垄断对纺织业效率损失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以行业集中度、企业规模、研发费用、企业进入数量及增长速度、产业利润率、生产能力利用率等六大指标作为判断基准,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将六大指标综合成为一个统一的标准得分,从而实现对中国37个行业竞争状况的定量分析和排序分类,并依据该得分将37个行业划分为垄断性、垄断竞争型、一般过度竞争型和严重过度竞争型四种类型.验证了垄断因素对于行业收入差距的重要影响,同时也证明了所构建的判断行业竞争状况的指标的合理性,从而为消除垄断,缩小收入差距提供了全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9.
基于具有线性需求函数的纵向产品差异化模型,文章研究了考虑产品替代性情形下的双寡头博弈问题.讨论了市场存在同时生产高质量和低质量产品的两个企业的二维博弈,得到了考虑替代性条件下的纳什均衡,并通过一个数值算例说明替代性对企业决策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刘航  王乐 《统计研究》2023,(10):43-56
在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背景下,优质产品进口对于促进内外循环畅通具有重要意义。进口品所含来源国技术属性除了影响进口主体生产率,还能够通过创新激励和横向技术启发渠道,对相关部门产生二次溢出。本文将我国工业行业数据与国际贸易标准分类(SITC)三位数代码下分国别进口数据相匹配,实证检验进口品技术属性对水平和技术邻近行业的二次溢出。结果显示:第一,进口品技术属性对水平行业有显著的创新激励效应,但无法起到横向技术启发效应;第二,技术邻近行业可同时获得创新激励与横向技术启发效应,但主要是后者,即借助技术原理相通的进口品得到灵感触发或知识迁移;第三,提高国有资本比重有助于放大进口品技术属性对水平和技术邻近行业的创新激励,但难以通过放大横向技术启发使技术邻近行业实现更快的技术进步。面对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增大的现实压力,我国应加强利用高质量进口提供的竞争压力、创新激励和学习窗口,促使进口品蕴含的优质创新要素通过国内大循环充分溢出,推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内外一体的标准对接、人员流动、监管认证,发挥国有资本在开放创新中的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