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石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鉴于石油企业的特殊性,专家往往用不确定的模糊数值对技术创新能力进行综合评价。本文首先建立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指标体系,并针对各指标对石油企业进行两两比较,构造模糊互补判断矩阵,利用模糊层次分析(FAHP)方法建立石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模型,最后用实例验证方法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文章基于可获得的统计数据,对于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从技术创新投入、技术创新产出和技术创新环境三大方面提出了18项指标的评价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发现总体规模、相对产出和相对投入为主要成分,揭示了各区域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差异与原因,并采用聚类分析法,对我国区域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行了类别判断与分析.  相似文献   

3.
传统产业集群与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产业集群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目前,对于产业集群技术创新能力指标体系,国内外尚没有统一的标准或规范化的模式。为全面评价产业集群技术创新能力,本文运用系统理论对产业集群技术创新能力进行分析,从创新技术基础、创新转化能力、创新环境、  相似文献   

4.
首先通过表征化、形象化和抽象化三个步骤构建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的杠杆模型,然后基于杠杆模型建立了中国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通过构建基于微粒群算法的评价模型,对中国高技术产业5大行业的17个细分行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17个细分行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存在着明显差异,排名前3的行业依次为:通信设备制造业、家用视听设备制造业和飞机制造业及修理业;并且根据各细分行业技术创新能力的3个组成能力的分值和排名,将17个细分行业划分为“基本匹配型”、“弱匹配型”和“不匹配型”3种类型,其中,只有化学药品原药制造业、仪器仪表制造业2个行业处于“基本匹配型”。  相似文献   

5.
技术创新是木材加工业转型升级发展的关键。文章从技术创新倾向、资源投入能力、研究开发能力、生产制造能力、创新管理能力和市场营销能力六个维度,构建了木材加工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测度了2009—2016年间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家具制造业、造纸及纸制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指数。研究发现,木材加工业三个亚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持续提高,这种提高主要源自技术创新倾向、资源投入能力和研究开发能力的增强。  相似文献   

6.
基于生命周期视角的产业集群技术创新能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产业集群技术创新活动灵活性和约束性的分析,指出产业集群技术创新能力的发展具有周期性,并针对产业集群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的障碍,从生命周期的视角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7.
文章在界定信息产业创新的内涵与内容的基础上,构建评价信息产业创新能力的指标体系,通过对湖北省2003年、2005年、2008年相关指标的模糊层次综合评价,分析湖北省信息产业在技术自主创新、技术创新投入、技术创新产出及衍生、产业链创新、产业集聚创新以及政策创新等六个方面的能力和整体创新能力变化趋势。最后根据评价结果,提出推进湖北信息产业创新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基于企业持续创新能力框架,文章构建了基于制度结构的企业持续技术创新能力模型,并对云南白药集团、联想集团以及华为公司持续技术创新能力进行评价。对这三个企业持续技术创新能力差异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后,得出制度结构是影响企业持续技术创新能力的最主要要素,企业家管理制度、技术创新管理制度以及制度环境都是提高企业持续技术创新能力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9.
技术创新能力与技术创新效率的协调发展有利于技术创新系统的稳定和优化.本文通过构建技术创新能力和技术创新效率的评价指标体系,基于离差系数的协调性测度模型,对浙江省制造业的协调性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机械电子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最强,资源加工业次之,轻纺制造业最弱;技术含量高的行业创新效率低于技术含量低的行业;制造业整体协调状况不佳,机械电子业和轻纺业勉强协调,资源加工业濒临失调;27个行业中15个行业是协调类型,12个行业是失调类型.  相似文献   

10.
以2005~2009年中国八大陶瓷产业集群的面板数据为基础,应用超越对数随机前沿模型进行了技术创新效率的测算,发现我国陶瓷产业集群的技术创新效率发展不平衡,且总体存在技术无效率,仍有较大改进空间。同时,为清晰地描述各陶瓷产业集群的技术创新模式,文章利用spss软件对各集群技术创新效率与创新投入均值进行聚类分析,从而较好的区分了八大陶瓷产业集群的不同创新模式,并在此基础上,对各类创新模式做出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1.
石油企业自主创新联盟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资源及能力的有限性使得企业在自主创新过程中将面临巨大的风险,而自主创新联盟有助于企业通过知识、技术等资源的互补实现关键技术的突破,以达到共赢。故以石油企业为例,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影响石油企业自主创新联盟的主要因素,通过因子分析及信度检验,认为利益、风险、伙伴关系、行业环境及潜在能力是影响石油企业自主创新联盟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熵模糊物元在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综合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熵模糊物元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模糊集合理论和欧式贴近度的概念,建立了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综合评价模型,并以青岛市大中型制造业为例进行实证分析。该模型将制造业各待评年度的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物元,采用熵值法确定权重系数。通过计算欧式贴近度,结果实现了青岛市各年度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状况的识别与排序,表明该模型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13.
船舶制造业是一个国家的战略性产业。近年来,虽然中国船舶工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有所加强,协同创新水平也有了很大地提升,但与传统的造船强国相比,在这两个方面均有较大的差距。在构建船舶工业技术协同创新的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采用正态云模型对中国典型造船厂的技术协同创新绩效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中国船舶工业技术协同创新水平偏低,科技创新能力较弱。因此,加强船企之间的技术协同创新能力是中国船舶工业不得不面对的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14.
构建科学的区域低碳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模型对于准确评价中国低碳技术创新能力现状和分析影响低碳技术创新的因素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区域低碳技术创新系统特征,通过理论遴选以及运用专家咨询法、隶属度法、相关分析法和鉴别力法等多轮实证筛选,构建了区域低碳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模型。模型分析表明,显性的低碳技术创新投入和产出能力与隐性的低碳技术创新支撑能力三者之间的相互配合与协调是实现区域低碳技术创新能力持续提升的前提和保障,而低碳技术创新经费投入是影响中国区域低碳技术创新能力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杨蕙馨  张红霞 《统计研究》2020,37(10):66-78
基于增加值和最终产品的生产分解模型,本文对我国制造业前向与后向产业关联下的全球价值链嵌入进行测度,实证分析全球价值链嵌入对技术创新的作用机理,并在此基础上重点探讨了吸收能力与技术差距两个重要情境因素的调节作用,同时,运用双重差分、工具变量法以及GMM动态面板模型进行稳健性检验,以控制潜在的内生性问题。研究发现:①我国制造业通过嵌入全球价值链的国际间知识溢出效应促进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②吸收能力能够强化这一正向影响关系;③技术差距在后向全球价值链嵌入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关系中呈倒U 型调节作用,而在前向全球价值链嵌入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关系中呈正向调节作用。本文推动了网络嵌入理论和知识溢出理论从组织网络向全球价值链领域的繁衍,丰富了全球价值链嵌入领域的研究成果,同时为我国制造业企业在参与国际分工过程中利用全球价值链嵌入实现技术创新能力提升提供重要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6.
本文结合国际创新实证研究新动态,在将创新定义扩展的基础上,以纺织业为例,分析组织创新对于企业生产率的影响。实证研究表明,在企业分规模、分经济类型和分地区的情况下,组织创新对于企业生产率的提高具有显著的影响,只是影响程度各有不同。因此,促进企业组织创新,拓展对创新观念的认识,从而提高企业生产率是应当考虑的企业增长路径之一。  相似文献   

17.
根据陕西省1991—2008年统计数据,利用岭回归估计建立模型,运用知识生产函数对陕西省区域技术创新能力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科研机构、企业和高校科技投入对陕西区域技术创新产出具有显著的作用,而人力资本投入对陕西区域技术创新产出作用不显著。  相似文献   

18.
从经济发展规律来看,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与技术创新具有高度的耦合关系。从技术创新资源配置总量、投入与产出三维角度研究技术创新与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耦合协调性。采用因子分析法将衡量技术创新的多个变量进行数据浓缩,并通过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ECM模型和VAR模型等分析中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与技术创新的耦合适调程度。分析结果显示:无论从技术创新资源配置总量还是投入与产出角度来看,技术创新促进高技术产品出口增长方面还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同时,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对技术创新的产业需求驱动作用也较弱,二者双边耦合强度不显著。并且相关技术创新资源变量所起的作用也存在很大差异,未来如果没有协调二者发展的制度或政策的介入,偏离趋势将进一步加剧。根据存在的问题,提出二者协调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采用综合指数评价法,对2005—2012年陕西省创新指数进行了初步测算,评价结果显示:陕西创新能力有了显著提高,陕西创新指数和创新环境、产出、成效指数均高于国家同期指数。在创新过程中的科技拨款占财政拨款的比重和R&D经费占GDP比重等指标的评价显示,政府应加大扶持力度,提高地方财政拨款投入。  相似文献   

20.
摘  要:产业系统是由诸多相互作用的经济元组成的动态演化系统,其主体要素是各产业部门。产业系统的演化意味着系统内各产业部门之间比例关系的变化。由于产业系统的开放性、层次性和非线性,必须从动态意义上去理解产业系统的状态变量。新产业的产生以及由此引起的产业系统内产业分化与产业重组是产业系统结构演进的关键环节和主要内容,产业系统演化本质上是系统内产生结构的调整、重组和升级。利用产业演化模型相关指标对中国部分制造类产业1985-2004年的整体演化轨迹进行了测定。计算结果表明,在研究时限内除普通机械制造业和化学纤维制造业目前已经进入产业演化周期的衰退期以外,家具制造业、医药制造业和仪器仪表及文化设备制造业目前均处于成熟期,只有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正处于成长期,发展态势良好。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是产业系统演化的典型代表,其技术创新效率与工业经济增长呈现高度的正相关性。产业技术创新弹性能够反映出不同产业演化水平变化对工业经济增长产生的不同影响,可以为我们评价和发展产业系统演化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