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应用2004-2008年中国大中型工业企业行业面板数据,从投入和产出两个层面探讨中国工业经济研发活动的影响因素,特别地分析了产权结构对创新活动的影响。结果表明:企业规模和研发投入之间存在较为稳定的正相关关系,“倒U型”假说成立;企业规模与研发产出的关系比较模糊,特别是如果使用专利数量衡量创新,企业规模和专利数量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表现在资本密集型行业和劳动密集型行业的差异;国有资产比重增加无论对研发投入还是研发产出都有抑制作用,技术机会系数对于研发活动有显著的正影响。  相似文献   

2.
一、我国汽车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分析我们选择研发费用、规模经济、国际市场占有率、产业集中度、国际贸易竞争指数等五个方面的指标分析,来说明中国汽车工业的国际竞争力水平。1、研发费用占销售收入的比重。据2004年《IMD年度国际竞争力报告》的统计,2003年GDP总量在1万亿美元以上的7个国家,分别是美国、日本、德国、英国、法  相似文献   

3.
首先通过文献阐述了中国分权改革导致产业区际分割和产业效率的损失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根据技术效率分析框架,将产业的综合技术效率分解为综合纯技术效率、综合规模效率和区际效率,并测算出区际分割对烟草制品产业效率损失.  相似文献   

4.
将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活动分解为技术研发过程和技术转化过程,通过构建网络SBM模型和Tobit模型,较全面的评价和分析了中国区域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活动.研究结果表明:现阶段中国高技术产业形成了以原始创新资源投入为主,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资源投入为辅的创新模式;技术创新活动的整体效率和两子过程效率都较低,存在明显的省际差异;相对于技术研发过程的低效而言,技术转化过程并不是导致技术创新活动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大部分地区的高技术产业表现为两过程效率的双重低下或一高一低;区域经济实力、产业结构、政府对技术创新活动的支持力度对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效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FDI的来源结构是FDI结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FDI的规模和质量有着直接影响。本文从中国历年来FDI来源结构分析中认为,中国的产业技术水平是形成FDI来源结构的深层次原因。因此,加入WTO后,提高中国自身的产业技术水平,是进一步扩大引资规模、提高引资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研发投入强度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绩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企业的相关数据,运用Hansen面板门槛回归技术考察了研发投入强度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绩效之间的非线性关联.结果表明:研发投入强度对产业绩效的影响呈显著的倒“N”型非线性特征.进一步基于空间异质性和产业异质性的双重视角考察发现:一是研发投入强度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绩效的影响存在显著的空间异质门槛效应,东部地区表现出边际效率递减的正向非线性特征,而中西部地区则和全国情况基本一致;二是研发投入强度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绩效的门槛效应表现出明显的产业异质性,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和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产业均呈现倒“N”型关系,节能环保、新材料和生物等产业均存在“U”型关系,而新能源汽车产业则表现为正向非线性效应.因此,实施差异化的研发政策,兼顾研发资源投入能力与管理能力提升应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活动发展的重要着力点.  相似文献   

7.
2012年,上海工业企业研发活动保持良好发展态势,研发投入规模不断扩大,研发强度继续提高,研发主动性和研发能力进一步增强,企业对自主知识产权的重视力度不断加大,企业科技创新的外部环境持续优化.本文在分析2012年上海市工业企业研发活动情况的基础上,探讨了处于“创新驱动、转型发展”阶段工业企业开展研发活动出现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8.
在知识生产函数模型框架下,选取2001—2014年中国28个省份高技术产业的面板数据,采用面板门限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信息化对高技术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信息化水平对高技术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影响,且受到市场化程度的制约而存在双重门限效应;随着市场化程度的提高,信息化水平对高技术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程度进一步增强;人均研发资本投入、出口交货值和政府研发投入对高技术产业全要素生产率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技术引进有正向影响但不显著。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研发主要经济指标的分析,运用灰色三角白化权函数聚类模型对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及各行业的R&D成本进行针对性研究.  相似文献   

10.
茶叶是中国的传统出口产品,也是促进山区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之一.文章研究了中国茶叶出口贸易的长期变动趋势,并通过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和回归分析发现:对中国茶叶出口贸易产生显著影响的因素是国际市场规模、国内茶叶产量以及国外技术壁垒.  相似文献   

11.
稀土产业作为包头稀土高新区的主导优势产业,业已成为稀土高新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稀土高新区财政收入提供重要保障。经过多年的着力发展,稀土高新区的稀土开采、冶炼分离和应用研发取得较大进步,稀土产业规模不断壮大,财税贡献日益突出。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复杂多变,稀土产业面临的不确定性、不稳定性因素增多,出现了较多新问题和新困难。因此,我们通过分析,探讨稀土产业发展现存的主要问题,为促进稀土高新区稀土产业持续稳定的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2.
对研发这一新兴产业的监测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价值。本文以北京为例,对研发产业的景气监测进行了探讨:通过编制景气合成指数,可以反映前期政策的实施效果,判断政策的实施时机,展现研发产业的波动规律,进而决定是否需要采取刺激或抑制产业运行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3.
文章基于创新系统的理论和随机前沿模型,发现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投入产出过程中,研发投入呈规模报酬递减性质,并且各省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的技术效率普遍比较低,高技术产业创新产出主要是投入驱动的而非效率驱动,同时发现该技术效率,随着更多非国有企业参与市场并进行研发活动和区域技术市场交易的活跃性加强而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4.
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创新要素相对集中的高技术产业将成为我国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型产业,提升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刻不容缓。文章将高技术产业创新过程划分为研发阶段和成果转化阶段,基于2006—2020年中国28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随机前沿分析方法、核密度估计法和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测算并分析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的空间格局及演化特征。结果显示,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总体水平较低,区域差距明显,东部地区的创新效率高于中西部地区,研发阶段的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具有显著的空间相关性,呈现空间上的两极集聚性。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以产业基础、产业规模及产业吸引力为基础构建网络文化产业发展指标体系,引入熵权法进行指标权重计算,利用综合评价法构建网络文化产业发展指数。通过对2000~2011年数据进行动态演化实证分析发现,我国网络文化产业发展指数总体上呈直线式发展,产业基础指数呈现曲线式演化态势,产业规模指数呈现波动式发展形态,产业吸引力指数保持稳步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6.
文章在测算2012—2017年中国省际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规模的基础上,采用区位熵对各省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集聚度进行了测算,使用核密度估计、Dagum基尼系数及探索性空间分析方法,分析了各省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集聚度的动态演进历程、地区差异及空间效应。研究发现:中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多数省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集聚度不断提升;从演进历程来看,东部地区呈现集聚度减小趋势,中西部地区呈现集聚度上升趋势,数字经济核心产业集聚度分化程度有所改善,但整体分化格局并未扭转,区域间差异是导致我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集聚度产生地区差异的主要原因;省际数字经济核心产业集聚度空间分布情况较为稳定,东部地区沿海省份呈现高值集聚,中西部地区多数省份呈现低值集聚,少数省份异军突起,与邻近省份表现出极化效应,呈现高低集聚趋势。  相似文献   

17.
产业集群通过范围经济和规模经济效益能够降低成本,从而额外获益。运作良好的区域物流系统能够为产业扩张奠定基础,但同时其自身又具有一定脆弱性,因此可以考虑这二者协同发展。随着京津冀协同被纳入国家级发展战略,北京-天津-河北经济圈的发展正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文章从协同角度出发,通过构建基于序参量的协同度模型,对近10年的京津冀产业集群与物流系统间协同情况和形成原因进行分析,对该地区物流业发展过程中的系统改良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高技术产业技术进步的DEA分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自从上个世纪90年代我国提出高技术产业的发展策略后,高技术产业取得了快速发展并对我国经济结构的优化调整作出了巨大贡献.本文利用DEA分析的C2R模型和C2GS2模型对高技术产业1995-2002年逐年的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益情况进行了实证分析,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信息产业是浙江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近年来,浙江信息产业规模发展壮大、龙头企业迅速涌现,具有优势领域初步形成、支撑平台日益完善等特点。其迅速发展,主要得益于浙江良好的科教基础、互联网的快速普及等,但其也存在产业结构不尽合理、研发实力偏弱、抗风险能力较低等问题,建议通过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等举措,加快浙江信息产业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20.
文章基于超效率数据包络分析模型进行了我国产业的环境效率以及规模效率增长趋势的分析,并选择市场竞争以及环境效率探讨了节能减排控制效率,从经济水平、产业、能源结构、开放程度以及技术创新投入等角度结合SE-DEA背景下的Tobit随机效应模型予以节能减排环境效率验证,结果证实:我国产业存在节能减排效率自东向西的效率递减空间趋势特征,创新研发投入以及开放程度是影响产业节能减排环境效率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