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淞江在江苏省东南和上海市西北部。发源于太湖瓜泾口,东经江苏吴江县、吴县、昆山市、上海青浦县和嘉定、闵行、普陀、长宁、静安、闸北、虹口、黄浦八区,在黄浦公园北汇入黄浦江,全长125公里,是黄浦江最大支流。古名松江,与娄江、东江合称三江,因发源笠泽(太湖),且附近是生长松树山陵,还流经吴县,故又名笠泽江。松陵江、吴江、吴松江、吴淞江或淞江。在1843年西侨来沪后,知此河可通苏州,始称苏州河,以致本名不彰。 一、流速慢,泥沙淤积, 江面缩窄,水质污染  相似文献   

2.
《琼州学院学报》2016,(3):91-95
河道疏浚问题是《辛丑条约》及清末中外修订商约交涉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上海港作为当时中国最大的约开商埠,其对于中外的重要价值因河道淤塞而严重降低。1901年,在与两江总督磋商吴淞江疏浚问题之际,列强强迫清政府订立条约,明确规定对黄浦江进行疏浚。事关国家土地、朝廷主权、长江咽喉,岂敢坐视付与外人?从《辛丑条约》中的《修治上海黄浦河道局条款》到《改订修治黄浦河道条款》,清政府历经五载之交涉,终于在形式上取得修浚浦江的主权。这一过程不仅可以反映清末步履维艰的时局,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晚清政府维护国权的意识,是中国摆脱不平等条约束缚的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3.
十三年前,江青、张春桥和姚文元合伙炮制了《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一文(以下简称姚文)。这是江青等人阴谋结帮篡党跨出的重要一步。姚文刚出笼,立即遭到学术界的批评和抵制,大家对它那种曲解人意、栽赃诬陷的手法极为愤懑。姚文把“退田”说成是在鼓吹“单干”;“平冤狱”说成是对无产阶级专政不满;提倡“刚直不阿”说成是要煽动反党反社会主义情绪……。这类诬蔑不实之词,只有政治文痞才说得出。文章通篇粗暴蛮横,霸气十足,不失为实行文化专制主义的“杰作”。在这里,我仅对海瑞整治吴淞江一事,批判姚文蓄意歪曲历史的卑劣行径。  相似文献   

4.
宋以后塘浦体系瓦解,吴淞江地区的泾浜体系开始发展.原适合宽大塘浦的大闸开始被适合泾浜的坝堰所替代.由于河流的淤塞,大闸逐步走向衰退,豪强势力也利用坝堰形成一个个相对封闭的局域社会.到明代,由于吴淞江进一步淤塞和丰水环境的改变,坝堰进一步发展,再加上大闸的建设成本和维持成本都很高,明代的大闸几近消失.  相似文献   

5.
世界银行东亚问题专家林德尔·科利认为:“亚洲许多地方基础设施严重落后的问题是一种恶性循环,威胁亚洲经济的增长。由于缺乏资金,难以投入巨额资金去解决这一问题。”②1997年5月11日,亚洲开发银行特别报告再次重申,应加强亚洲国家的基础设施和投资环境的改善,否则将对亚洲经济增长产生影响。西方专家认为,只有私人对外直接投资和国家基础部门的合作,才能缓解这种严重状况。图们江下游三角洲地区国际经济合作进展缓慢,特别是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所选择的“跨国经济区”方案的执行效率非常低下,主要是制约性因素太多。其…  相似文献   

6.
鸦片战争前,英殖民主义者已与广州、宁波、天津等地有通商关系,并开始觊觎上海。早在清乾隆二十一年(1765年),英东印度公司的毕谷曾建议英政府进取上海。1832年东印度公司派林特赛乘帆船“阿玛斯特爵士”号,由澳门出发,经厦门、福州、宁波等地来上海,这是到上海的第一  相似文献   

7.
8.
《社会科学战线》1982年第1期所载邹宏议同志的短文对戚其章、骆承烈两同志把吴淞铁路当作我国的第一条铁路的说法提出异议。我认为邹同志的论点值得商榷,戚骆两同志的说法(仅指认为吴凇铁路是可以接受的,目前我国铁路部门的专家和学者也都持此看法。所谓“我国的第一条铁路”,按照公认的含义,  相似文献   

9.
玄鸟新解     
《诗经·商颂·玄鸟》云:“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宅殷土茫茫。”郑玄笺:“天使鸟乙下而生商者,谓鸟乙遗卵,娀氏之女简狄吞之而生契。”商族为玄鸟所生,后世史家或以为是“虚妄之言”(《论衡·奇怪》篇),但《商颂》本是商人后裔、春秋时代宋国贵族祭祀祖先时的庙堂乐歌,其歌词内容决非向壁虚造,而是必有所本,从现代科学的民族学的角度来看,我们知道宋人所言不虚,所谓玄鸟正是古代商族所崇拜的图腾。  相似文献   

10.
明清时期,江南地区的市镇发展达到高潮,表现在浙东南,一方面,由于军事战略地位的提升,军镇数大量增加,有的军镇已具备经济职能;另一方面,以市为核心的经济性市镇出现了历史性大发展地域分布日趋广泛,商业呈现出繁荣景象,分工逐渐明确,城市的萌芽初具.这是该地生产经营的扩大与乡村阶级分化加剧的产物.但是,在明清时期,江南的市镇发展不平衡仍然存在,且呈日益加剧之势,如原本处于后发地位的浙东南,跟苏南、浙北的差距不但没有缩小,反而愈趋扩大.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以下简称《序言》)中所提出的因果链条律是宏观动力机制规律,而不是微观动力机制规律;马恩所说的“自然历史过程”仅仅是针对世界历史总的发展轨迹而讲的,而不是说历史演进的快慢、具体实现形式等,也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经典作家所讲的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实乃历史变迁的微观动力机制。而之所以社会形态的演进最终可以归结为生产力的发展,是因为在经济、社会系统的反馈控制机制中,最终是以生产力的发展为效果检验标准的。  相似文献   

12.
幸福新解     
正幸福究竟是什么呢?窃以为,幸福是一种美好的心灵感觉。这与法国作家罗曼·罗兰所言幸福是人类灵魂的一种香味的观点很相似。哲学家叔本华说:幸福即痛苦的避免。所谓痛苦是实在的,而幸福则是根本不存在的。痛苦不存在时之状态,无以名之,名之曰幸福,是故人生之目标,不在幸福之追求,而在痛苦之避免。人生即一串痛苦所构成,能避免一分的痛苦,即一分的幸福。  相似文献   

13.
孝道新解     
<正> 《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记:“曾参……孔子以为能通孝道,故授之业,作《孝经》。”明确地指出《孝经》乃曾子所作。《汉书·艺文志》之《六艺略》记:“《孝经》者,孔子为曾子陈孝道也。”是说孔子向曾子陈述孝道后所作。孔子自称“述而不作”,他陈述后,由曾子记下来,亦可证明《孝经》的作者是曾子。从《论语》记曾子“慎终追远”等论述看,曾子本人尽孝道、讲孝道,确有一套孝的理论和主张。  相似文献   

14.
管理伦理新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龚天平 《河北学刊》2004,24(6):50-55
管理伦理是以人的管理行为为载体而表现出来的伦理道德 ,是伦理道德在管理领域的一种具体的、特殊的表现。因而 ,管理伦理既是一种过程伦理、一种制度伦理 ,也是一种组织伦理、一种德性伦理  相似文献   

15.
《社会科学战线》2008,154(4):240-243
  相似文献   

16.
自有宗教学以来,宗教本质问题一直是一个众说纷纭、令人困惑的问题。近来,学术界又为此展开了激烈的争论。文章认为,要认清宗教的本质,首先要解决宗教本质认识的元问题即关于本质认识的认识论问题。基于对元问题的初步认识和有关资料与论证,文章提出了这样一个新的命题:宗教是以信仰为前提的,以某种神圣的实在为解脱基础的关切生命终极问题的制度化了的理论和实践体系。  相似文献   

17.
耿秀坤  周美艳 《理论界》2004,(4):111-112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七十三条,专门设立了一种债的保全制度——代位权。这一制度的确立不但在实体法上的意义重大,即为了保护债权人利益而设立;在程序法上的意义也很重要,由于代位权是保护债权人利益的一种制度,而且这种权利的行使只有当事人向人民法院请求才能实现,对于这样一个由法律拟制出的代位权诉讼,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以下简称合同法司法解释)中对代位权共作出12条的解释,其中的  相似文献   

18.
诗味新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结构主义语义学的角度来看,艺术作品的“味”并不是、或主要不是作品所传达的语义内容,而是来自作品“结构”所产生的意义。艺术作品的意义可分成“指称意义”、“逻辑意义”、“结构意义”三个层次,前两者是艺术形象的语义内容,是认识活动的产物,因而它所提供的主要是认识的或道德教化的价值,而非审美价值。只有艺术的“结构意义”才是艺术的审美价值所得以产生的关键,因为它不是艺术形象直接指证出来的语义内容,而是一种“象外之旨”、“言外之意”。从这一意义上讲,任何优秀的文艺作品都具有超越语言逻辑和形象符号的特征。也正是这一特征,才使得艺术作品具有了“味”。  相似文献   

19.
关于“五行”的记载,最早见于《尚书》。《尚书·洪范》篇说:“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土,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这段简短的文字,在解释五行的内容和特性时,并没有关于万物组成的元素观念,而只是把天地万物归类为五大属性。《洪范》篇中还提出,以五大属性的物质为基础,组成了物质动态的五大体系,反映着物质辩证运动的基本法则,是不能违背的。“箕子乃言曰:‘我闻在昔鲧陧洪水,汩陈其五行。帝乃震怒,不畀洪范九畴,彝伦攸(?)。鲧则殛死’,……。”这说的是,鲧由于“汩陈其五行”,违背了所应遵循的常伦,因此他失败了,受到了殛死的惩罚。  相似文献   

20.
郭春牛 《理论界》2010,(2):118-119
一代国学大师于1927年自投于颐和园昆明湖,关于王国维的死已成为20世纪中国文化界的公案,学界亦对其死因进行了诸多猜测与推断,可以说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本文通过对前人所提出的各种关于王国维死因的各种学说进行剖析之后,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以期对王国维的自杀作出比较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