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齐裕焜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79,(1)
《水浒传》是一部有价值的古典文学名著。暴露封建压迫的深重;揭示不同阶层的人物走上反抗道路的原因;歌颂对反动统治阶级“造反有理”的革命精神;塑造了光辉夺目的革命英雄形象,是《水浒传》的主要方面,是它的精华所在。但是,肯定宋江“只反贪官,不反皇帝”,主张走投降的道路,则是作品的严重问题。为什么《水浒传》有些部分思想那么深刻,艺术技巧那么园熟,而有的部分不但思想水平低下,艺术上也 相似文献
2.
论《水浒传》的成书类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一清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05,(2):109-112
《水浒传》的成书过程一般认为是世代累积型,然而从史料、话本和戏曲考察,水浒故事内容并非呈持续累积状。史书记载简单,并无话本作品流传,水浒剧内容独立,由此可以看出其成书不同于《三国演义》等世代累积型小说,而属文人独创。 相似文献
3.
《水浒传》成书于嘉靖初年说再质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培锋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3(4):109-111
本文针对石昌瑜《〈水浒传〉成书于嘉靖初年续考》一文,依据大量新发现的资料,对石文中的考证和辩解作出反驳,指出:石昌瑜文章根据不完备的资料所得出的结论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4.
《水浒传》成书时间新证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王丽娟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28(1):54-59
现存文献中 ,最早著录和评论《水浒传》的是明嘉靖时期的一批学者。本文从《词谑》入手 ,通过考证崔铣、李开先等评论《水浒传》的时间 ,从而断定《水浒传》成书时间的下限应不晚于嘉靖九年 (15 30年 )。通过对《词品》、《戏瑕》、《百川书志序》的细致分析 ,再结合杨慎与崔铣、文征明之间的关系 ,推断出《水浒传》成书时间的上限应不早于嘉靖三年 (15 2 4年 )。《水浒》在嘉靖初年成书与嘉靖初年的社会状况相契合 相似文献
5.
《水浒传》成书时间“新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仰东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88-92
《水浒传》成书时间多有争议。文章从书中作者在史地知识方面出现的谬误入手,分别分析以山东为主体的北方水浒故事系统与以杭州为主体的南方水浒故事系统中出现这种谬误的原因,认为北方水浒故事系统出现早于南方水浒故事系统。通过梳理水浒故事系统的流变,认为《水浒传》当迟于元末明初所产生的杂剧《征方腊》;通过朱有燉水浒戏创作情况验证了这一观点的可能性,并进而证明宣德八年说是可靠的。 相似文献
6.
《水浒传》“灵官殿”小考——兼及《水浒传》成书时间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平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1):110-113,135
《水浒传》第十三回和第十四回都写到了刘唐醉卧灵官殿,这应是灵官信仰在民间较为普遍所致。有关灵官之名及其事迹、信仰的记载都大量出现于明永乐年间之后,因此,关于灵官殿的细节应视为推断《水浒传》成书时间的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宋金民 《广西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2(3):62-65
《水浒传》作为一部累积型成书的作品,本身积淀、凝聚了社会各阶层的观念意识与思想追求。但是理学政治哲学化的本质以及理学家挽颓救弊的内在要求与"水浒母题"的政治或者革命性相暗合,使《水浒传》的成书受到理学的影响比较明显。其中,宋代理学治世思想中世道盛衰、求贤才、君臣共治等观点对《水浒传》成书的影响尤为显著。 相似文献
8.
关于《水浒传》成书时间研究方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丽娟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1(2):187-190
关于《水浒传》的成书时间,传统的研究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依据作者,二是通过版本。由于作者真伪难辨,原始版本未曾发现,所以从作者或版本来考察《水浒传》成书时间最终都陷入了僵局。新时期研究者们开始探索新的研究方法:或从文本出发,寻求成书时间的内证;或从传播与接受的角度去探讨成书时间。前种方法颇有说服力,但也存在局限性。后种方法立足于现有的有关《水浒传》传播与接受的材料,力图使讨论建立在事实的基础上,无论从实践上,还是从理论上,无疑都是一种科学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9.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2)
《水浒传》成书时间众说纷纭,从方法论层面对相关研究加以反思是必要的。近年来学界从文本中的名物、制度、舆地等信息对《水浒传》成书时间加以讨论,往往未充分考虑《水浒传》版本的复杂性、故事来源的多样性、名物制度的累积型特征,所使用的信息点多不具备典型性、无争议性、不可逆性,这种个例的内证法并不能有效证明《水浒传》的成书时间。也许更可取的研究路径是借用传播学的方法,通过考证现有的相关文献,尤其是有关《水浒传》的早期传播文献,建立一个具有科学可靠的保护带证据的辅助假说。借助这种方法,可以在有效的科学文献或实物支撑下,对诸说进行审查,从而推动相关研究的深入。 相似文献
10.
梁山故事的流传和《水浒传》的成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建国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3)
体文以宋、元、明三代梁山故事的演变为线索,探讨了宋江起义何以久传不衰的原因,并详细评说了《水浒传》的成书过程。 相似文献
11.
康保成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4,(2)
《石头记》是《红楼梦》的旧名。本文标题之所以沿用逐渐被人忘却的旧名,是因为二者确有区别。该书首次以《红楼梦》之名付梓印行是乾隆五十六年(1791)的程高本,而截止目前所发现的早期抄本,统统止于八十回之前。本文论述的,就是关于这个八十回本的《石头记》的成书过程。 在前辈专家们研究的基础上,对某些结论提出一些质疑,间或谈一点个人看法。有不当 相似文献
12.
赵德波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7(2):40-44,49
《乐记》的作者及其成书年代问题争论了半个多世纪迄无定论。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出土文献的整理和研究,为我们对该问题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证据和视角。本文在考辨诸说的基础之上,结合出土文献,对《乐记》的作者与成书年代进行了新的论证。 相似文献
13.
新世纪《水浒传》作者、成书与版本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红梅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6):56-59
20世纪《水浒传》作者、成书年代及版本问题的探讨一直是研究的热点之一,有各种分歧的认识、观点、说法等。进入21世纪,研究者对这些问题的关注仍不减以往,仅我国大陆出版发表各种有关论著就达30多篇(部),其中不乏新的见解与资料。对近6年来的有关研究予以综述,从中可以看出这些分歧在新世纪《水浒传》研究中的延续与演变。 相似文献
14.
张国光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4)
古典长篇白话小说《水浒》,究竟成书于何时,这是研究此书者所共同关心的问题。对此,拙撰《<水浒>祖本探考》(刊于《江汉论坛》1982年第1期)提出了如下的看法:郑藏嘉靖时郭勋刻本《忠义水浒传》(残本),即《水浒》的最早刻本,它其实就是郭勋的门客执笔的,成书不早于嘉靖十一、二年。此文发表以来,引起了学术界对《水浒》成书时代的讨论。《中华文史论丛》1982年第4辑发表的王根林同志的《<水浒祖本探考>质疑——与张国光先生商榷》一文针对拙作提出了不同意见。故特撰此文,续申鄙说。 相似文献
15.
《隋唐演义》的成书过程小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卿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69-74
《隋唐演义》是说唐系列小说中的集大成之作。褚人获以“杂记之小帐簿”为写作标准,整合此前的说唐小说、唐宋笔记,广泛吸取戏曲说唱艺术、史传作品的“营养”,创作成一部一百回的《隋唐演义》。本文以作者书序为线索,试图梳理《隋唐演义》所继承的书目来源。前人的研究多集中在褚人获对此前说唐系列作品以及唐宋笔记故事的继承发展,本文在《隋唐演义》与《太平广记》等系列小说集的关系、《隋唐演义》与《逸史》的关系以及转世因缘的线索等内容上提出了新的看法。综合而言,《隋唐演义》是在褚人获吸收综合《隋唐两朝志传》、《隋史遗文》、《隋炀帝艳史》、《杨太真外传》、《梅妃传》、《太平广记》系列小说集等书的基础上整合创作而成的。 相似文献
16.
关于《红楼梦》的成书过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齐平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63,(4)
曹雪芹創作《紅樓梦》,付出了毕生的心血。乾隆甲戌(1754) 《脂硯斋重評石头記》第一回已說他“十年辛苦”,那么,由甲戌往上推算,他开始創作《紅楼梦》大約在壬戌、癸亥(1742—43)之际。甲戌是“重評”,假如从“初評”推算,时間可能还要早一些。《紅楼梦》沒有最后完成,曹雪芹不到五十岁就去世了(1763或1764)。他花了二十来年功夫,只給我們留下基本上整理定稿的《紅楼梦》前八十回。八十回以后 相似文献
17.
王珏 《渭南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9(4):26-30
《水浒传》无意于对宗教有所毁誉眨褒,作者只是借助僧道来写入、写故事,《水浒传》体现了我们民族宗教的儒、释、道相融的特点,中国的庙宇供奉的是人而不是神,《水浒传》把普通的渔民、仆役、工匠等说成是天上的星宿,这种宗教观有重要的进步意义. 相似文献
18.
《水浒传》小人物散论王振彦,董丞明一部优秀的叙事文学作品,它的主题是要靠文本中的主要人物和主要事件来体现的。《水治传)的作者为了突出“官逼民反”的主题,反映“英雄聚义”的事实,在作品中着力塑造了如宋江、李莲、武松、鲁达等等让人历久难忘的英雄人物。又为... 相似文献
19.
陈东林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2):60-63
《水浒传》中关于酒的描写 ,已经上升到文化的层面和精神的层面 ,促使了人物性格的形成和发展以及人物命运的转变 ,加剧了小说中的矛盾与冲突 ,推动故事情节朝着紧张、曲折的方向发展 ,并促使故事情节波澜横生。另外 ,还深化了小说的社会内涵 ,丰富了小说的思想内容。 相似文献
20.
许玉琢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7,(Z2)
《忠义水浒传序》和署名李贽的《水浒传》批点,是《水浒传》研究中最早肯定并竭力颂扬这部作品的评论。这些评论中的观点不仅有代表性,而且对后来的《水浒传》研究有一定的影响。因此,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这些《水浒传》评论,不仅对于我们了解《水浒传》一书所宣扬的投降主义是怎样适应了封建统治阶级的需要有意义,就是对于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