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潘重规先生以"遗民"、"索隐"、"经学"三种诠释视野,建立其<红楼梦>论述.此论述不但是其个人学思历程之反映,也反映了其所属之现代中国学术流派,在红学史上自有其特殊地位.  相似文献   

2.
浅论《法律基础》课如何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法律基础课>要充分发挥其思想政治教育功效,必须明确该课程的唯一性质是思想政治教育课,其教学目的是为了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其教学内容应是多学科的综合,要按"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的逻辑,科学地组织教学内容,并为此建立相应的师资、科研、教学方法手段等保障条件.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南通理工学院"校园春晚"品牌文化"以人为本、全员参与;寓教于乐,喜闻乐见;推陈出新,百花齐放"等特点进行深入分析,研究认为"校园春晚"成为该校品牌文化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四点:一是其根植于学校的办学理念;二是其弘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精神;三是其最大程度地融合了新旧媒体作为载体传播;四是其形式新颖时尚,内容源于生活,师生喜闻乐见,且具有教育意义。  相似文献   

4.
"因性练才"说是刘勰在<文心雕龙@体性>中提出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文论观点.这一观点,其基点在于论述人的天赋之"才"与本然之"性"之间的复杂关联,其核心在于阐明"才"、"性"、"体"之间互交互融、互动互感的审美生存态势,本质在于揭示一种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身和谐统一的生态文艺观.本文以"体性"篇为基础,参照<事类>、<才略>、<神思>、<程器>、<明诗>、<熔裁>诸篇,对刘勰的"因性练才"说蕴藏的丰富的生态文艺思想予以阐明.  相似文献   

5.
欲判明先秦文献中所记载的"河图"、"洛书"是否点阵之图,首先应求于先秦文献中有关"河图"、"洛书"的原始记载.根据<尚书·顾命>、<论语·子罕>和<周易·系辞上>中有关"河图"、"洛书"的原始记载,无法得出"河图"、"洛书"是点阵之图的结论.非点阵之图的结论,是根据胡应麟"辨伪八法",核之并世之言以观其称,核之异世之言以观其述,称点阵之图为"河图"、"洛书"显属可疑,而且,刘牧在<易数钩隐图>的序言中自谓"采摭天地奇偶之数,……点之成图",无意之中,已露出了作伪的破绽.清代学者毛奇龄更将刘牧作伪之迹原原本本考察得十分清楚.刘牧为了使其创制的点阵之图为人所重且行之于世,于是将点阵之图托以"河图"、"洛书"之名,也完全符合作伪的一般规律.坚持认为"河图"、"洛书"为点阵之图者所持之论据,亦皆似是而非.因此,先秦文献中所记载的"河图"、"洛书"并非点阵之图.  相似文献   

6.
国际(常设)法院对"准备工作"的态度经历了由排斥到逐步接纳的过程;DSB强调其适当作用。第31条到第32条本身需要澄清。"准备工作"问题包括其含义、范围、作用和适用等:"准备工作"无强制性;其范围乃条约的成立史,包括与条约谈判、缔结相关的所有书面资料和仅作为例外而使用的口头资料;其最重要的价值在于真实性、完整性和可得性,但缺乏证据价值;其存在局限性,包括资料的浩繁性、矛盾性、缺失性、含糊性、自利性与失灵性等。不同内容和来源的"准备工作"材料价值、意义相异,解释者应依《维也纳条约法公约》持谨慎态度并严格审查,以识别其相关性。WTO案例将"准备工作"效力及于后加入国家;单方来源的准备资料在一定条件下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殷墟甲骨文字已是一种相当成熟的文字,此前必已经过相当长时间的发展与演化.但由于武丁以前的文字极少发现,因而其以前的状况就成了难解之谜.研究甲骨文字的象形图案,由"旦"、"东"可知其造字者的东方为平原;由"莫"、"西"可知其造字者的西方为平原;由"山"、"余"可知其造字者所居的中央亦为平原.因而甲骨文字具有明显的平原性特征,其最初当为一平原部族所创.  相似文献   

8.
许开轶 《社会科学》2008,1(2):71-80
东亚威权政治的形成背景十分复杂,有着深刻的历史、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国际环境等原因.深受集权主义的专制传统和殖民主义的政治遗产的影响是其历史渊源;经济基础的极端落后和"追赶"型经济发展战略的实施是其经济诱因;民主体制政治要件的残缺和民主政治尝试失败的教训是其直接动因;社会力量的孱弱和"庇护制"社会关系的存在是其社会条件;东方传统政治文化与西方文化的胶合是其文化基础;而冷战对峙和意识形态斗争则是其形成的国际环境.  相似文献   

9.
<阴符经>中所蕴含的丰富的生态智慧是以"阴阳生克"说为其理论基础,以"五贼"、"三盗"论为其基本形式,通过对一系列原则方法的阐释来体现的.这些宝贵的思想,对于唤醒人类良知,主动关爱自然,确保生态平衡是有着积极的启迪功能和借鉴价值的.  相似文献   

10.
"第三条道路"的价值观,是西方社会民主主义价值观念的现代转型,它以标榜超越传统"左"右"之争为基本价值取向,以自由、公正、团结为基本价值观念,是一个开放的价值观念体系。"第三条道路"的价值观,作为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在全球化背景下的价值体现,具有比较复杂的理论来源,但基本的来源主要有五个方面:古典自由主义是其理论源头;马克思主义是其理论来源之一;传统社会民主主义价值观是其直接来源之一;新自由主义价值观则是其又一直接来源;宗教因素对其产生了复杂而深层次的影响。只有认清"第三条道路"的理论来源,才能更好地认清它的本质。  相似文献   

11.
唐人诗文常见"渤海"一词,当其指"海"时,其文化蕴涵主要有四种:略同今之"渤海"、今之东海、今之南海、泛指海;指行政区域时,其主要涵义可解释为:沿用两汉旧称、唐渤海郡、唐渤海县、地名泛指或代指;又,唐人诗文常以"海"、"辽海"、"沧海"等为"渤海"别称,此等,均有必要辨析;又,据唐人诗文"渤海"及其别称,今人可以管窥唐文士参与军事、政治、外交以及文士们酬答、送别、登临、与友邦文士交往等,据此,可以进一步探讨唐代文士环渤海文化活动及其特点,拟兼论之。  相似文献   

12.
邱峰 《兰州学刊》2013,(8):218-220
"并"无论演化出方式副词、范围副词还是语气副词,其根源均在于其本义:方式副词的出现是"同时"语义特征的突显结果;范围副词的出现是"同时"语义特征抽象化为"都"的结果;其最终能演化出独特的语气副词,其根源仍在其本义———由本义更进一步抽象出的"双方之间的一致性",这个语义基因的突显导致"并"演化出一般总括副词所不具有的语气副词用法。  相似文献   

13.
关于商周青铜爵的用途,有饮酒、温酒(或兼饮酒)、滤酒等说.近来还有人认为爵是祭祀时"浇酒敬神"之用,并将其与商人的图腾崇拜相联系.文章对以上诸说逐一检讨,论其是非,尤其对"滤酒"和"图腾"二说予以详细评议.至于爵的可能的真实用途,另有<爵用新考>一文为述(载<中原文物>1998年3期).  相似文献   

14.
对当前"感情潮"状况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婚外恋"、"包二奶"、"同居"、"网恋"和"网婚"等有关家德的问题(亦即通常说的"感情潮"),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感情潮",有其特定的含义及其表现形式;它的泛滥不是偶然的,也有其复杂的原因,性的形上意义是解读其成因的关键;它所带来的影响,使家德受到冲击,法律面临尴尬.  相似文献   

15.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困境在思想源流上大都可追溯于该领域尚未有众人共同肯认的道德哲学基础,文章试图通过澄明四个面向来贞定其道德哲学基础。首先耕犁"伦理文化"来作为其传承的世界观;其次阐发"文化脉络自觉性"以作为其传承的价值观;再次释义"存有的吊诡"来省视其传承的方法论;复次创设"文化有机生态域"来作为其传承的知识论。结语期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能在把握其道德哲学基础的脉相之下,不断地自我调适、转化与创新,以此实现其和谐传承的生命实践历程。  相似文献   

16.
社会改造思想是毛泽东早期社会理想中最突出的部分,集中反映了青年毛泽东对中国社会发展道路的认识和思考。通过对当时中国社会问题的深入分析,青年毛泽东逐步形成了其早期独具特色的"新社会"理想,包括"文明其精神、强健其体魄"的"新国民"理想;从"民众联合"到"俄式道路"的"新制度"理想;改造教育、重建家庭、改良风俗的"新生活"理想等内容。通过对这三个方面社会改造理想的探索,毛泽东不仅最终实现了由民主主义者向马克思主义者的转变,而且构筑了其早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具体维度,成为毛泽东一生思想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7.
"社"、"会"以及"社会"等概念都是历史性概念,其内涵都随着人类社会实践的发展和丰富发生着不断变化,但其与"人"的概念的关系内容是其任何时候都离不开的核心内涵。社会就是一个有关人的复杂的、多样的、多层次的系统概念;社会是人的形式,而人是社会的主体。具体来讲,社会是人的社会,社会是人的存在形式、发展形式和历史形式;社会的主体是人,人是社会的中心、核心、关键和动力;人是社会的存在主体、认识主体和发展主体;人类社会的发展应该是以人为本,而不应该是以物为本、以社会为本或以社会关系为本。  相似文献   

18.
儒家思想政治教育——"教化"学说的理论基调来自对西周传统的继承和改造、创新。表现为:从人性假定上寻找教化的本原;从价值之源——天道与人道关系的探究上,确立其理论的合理性依据;从"变"与"不变"的辩证政治实践中标举"更化"主张,为其"教化"学说用世开辟道路;从政治理想的"终极关怀"或最高目标——"大一统"的要求出发,综合利用内修与外化相结合的"内圣外王"之道,最终实现其"止于至善"的"平天下"的根本目标。  相似文献   

19.
甲骨金文中“其”字意义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关于甲骨文中"其"的意义,到目前为止主要有两种说法.第一种说法是,"其"的意义对占卜者这方面来说是不希望的;第二种说法是,"其"的主要语气是疑问、测度,还可以表示命令的语气和将要的意思.文章把甲骨文中的"其"字句进行了新的分类,并用现代语法学和训诂学的理论方法重新进行探究,得出的结论是,甲骨文中"其"的义项有两个,一是表示将要的意思,二是表示命令的语气;并无其他义项.文章还把甲骨文中的"其"和金文中的"其"进行了对比,认为两者的义项是相同的.  相似文献   

20.
体制为先是中国古代文论的传统观念.许学夷<诗源辩体>的核心内容即为诗歌辨体批评,而"体制为先"是<诗源辩体>最基本的思想."体制为先"强调体制的重要性,重视艺术形式的规范要求,但其理论的对立面并不是性情、声气,"辩体"与"辩意"相对而言,许学夷反对的是以理学的思维方式来观照诗歌,故其评诗摒弃种种"辩意"的因素,以把握诗歌本体特征的辨体批评为中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