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革命恋爱题材小说中的疾病书写,打破了革命+恋爱的两极模式,形成革命-恋爱-疾病的三角结构,从而丰富了文本的内涵。分析由茅盾的《蚀》与蒋光慈的《冲出云围的月亮》以及巴金的《爱情的三部曲》构成的现代革命恋爱题材小说的三部曲中的疾病书写,不仅可以看到革命与爱情的相互关系,而且可以看到它们之间“为何”与“如何”产生关系,由此梳理出革命话语中疾病意义生成与价值转变的轨迹。  相似文献   

2.
作为功能翻译理论创始人之一的莱斯,在其《翻译批评——潜能与局限》一书里提出翻译策略的选择和翻译批评都必须基于分析原文的文本类型。本文旨在阐述该理论的发展历程,以及我国翻译界对不同文本类型翻译的情况介绍。  相似文献   

3.
图示理论在高级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图示理论认为阅读是读者本身具有的背景知识与阅读文本意义间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当读者大脑中的背景知识与文本表达的意图一致时,便产生了理解。本文在分析大学英语传统教学法的不足及《高级英语》教材特点的基础上以全新的视角提出了图示理论阅读模式在高级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可行性和适用性,并选取若干《高级英语》课文作为范例证明其在高级英语教学中的具体应用,对高级英语的闭读教学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天安门诗抄》的出现是当代文学史上的重要现象。笔者试图从"民间"这一理论视域对此加以考察。本文主要包括如下三大方面:探讨文本的民间立场;着重分析隐藏于文本中的"民间隐形结构",这主要体现在其中的两种民间文学模式;兼论与文本紧密相关的人物即周恩来的民间形象。  相似文献   

5.
《红楼梦》文本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具有极为复杂的结构。运用结构主义符号学方法,从《红楼梦》文本中截取一个片断,对其作系统描写、分析,可以揭示出文本的能指符号层、所指符号层的构造机制;并进一步指出,《红楼梦》文本多义模式的深层理据在于文本能指、所指符号的多种排列组合关系。  相似文献   

6.
论《看不见的城市》叙事的实验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看不见的城市》作为卡尔维诺经典的小说实验文本,以其奇特的叙述魅力为人们所重视。小说以《马可.波罗行纪》作为文本叙述的起点和背景,运用互文的手法表现小说文本的意义,表达作家对现代城市的思考。在行文中,小说将叙述由叙者向听者(读者)敞开,模糊文本叙述的边界,使读者进入叙述圈套,成为叙述的主体之一,从而呈现多重的叙述功能。同时,文本发挥了形式的表现功能和语言的能指功能,使文本的意义呈现出巨大的扩张性。本文基于卡尔维诺对小说本身的内容、结构、小说中叙述者的角色,语言方面处理的方式,来对作品进行分析,阐述文本间互文性,主体间性的叙述模式,文本形式的独特性和语义的多义性对小说创作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是否适用于英语会话体诗歌意义的诠释与鉴赏,采用英国诗人Roger McGough的诗歌《列车上的对话》(简称《对话》)作为分析文本,从语境概念与《对话》的语境入手,分析"会话本质"理论与《对话》模式,阐释隐喻理论与《对话》含义,论述诗歌语言与《对话》语言。分析结果表明,系统功能语言学在诗意诠释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空间。  相似文献   

8.
诺德提出的翻译文本分析模式主要以功能派翻译理论和篇章语言学为理论基础,从文本的文外因素和文内因素入手,全面地分析源文。文章以茅盾《叩门》为源文本,以文内因素的其中五个方面为重点,分析它们在源文的体现和相互作用,并结合Robert Neather的译文,讨论上述因素对目标文本的批评意义。  相似文献   

9.
《爵士乐》是托妮·莫里森的第六部长篇小说,是标志她的作品提高到一个新水平的里程碑。本文借用法国精神分析学家雅克·拉康的精神分析理论,对作品中主要人物的思想行为进行分析,进而分析《爵士乐》的文本结构。  相似文献   

10.
翻译的文本观问题,在译界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和关注.传统的文本观主张探求作者本意,现代的文本观主张诠释文本本意.本文拟在对施莱尔马赫的传统诠释学和伽达默尔哲学诠释学中提出的文本意义的理解和解释方法的对比分析的基础上,来探讨伽达默尔哲学诠释学对翻译理论的启示,指出在翻译中要破除旧的文本观,树立新的文本观,探求文本所能展现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