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体诠释学的内涵与意义——国际本体诠释学学会西安研究中心座谈会纪要I996年7月5日陕西师范大学历史系赵吉惠教授主持召开了国际本体诠释学历安研究中心座谈会。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大学、西安联合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等单位15位学者与会。赵吉惠:今天邀朋友们来...  相似文献   

2.
诠释学的源与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诠释学的源头有两个:古希腊的语言学和中世纪的圣经注释学。诠释学的形成得益于文艺复兴时期对《圣经》的重新理解运动,正是在翻译、解释与理解过程中,诠释学才发展成为一套完整的理解与解释之技术规则。在浪漫主义运动推动下,施莱尔马赫将心理学引入理解理论,使语法分析与心理分析成为理解中相互制约的两个基本部分,创立了当代诠释学。其后,狄尔泰在严格区分了精神科学与自然科学之后,以“体验”为核心,创立了适用于精神科学的体验诠释学。海德格尔的本体论变革对诠释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此在诠释学与伽达默尔的语言诠释学便是据此而建立的。当代诠释学已分化为诸种不同的流派,而诠释学的中国化研究,有助于对中国的哲学传统作出适合我们时代精神的阐释。  相似文献   

3.
伽达默尔诠释学与黑格尔辩证法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伽达默尔一方面通过把黑格尔辩证法引入诠释学,使诠释学摆脱了历史主义与虚无主义的困境;另一方面又通过把黑格尔的辩证法诠释学化,使黑格尔的辩证法在当代哲学中获得了新生。他的诠释学辩证法与黑格尔概念辩证法的关系在于两者都具有思辩性,但黑格尔的辩证法是以意识为中心的,而伽达默尔的辩证法则是以语言为中心的。  相似文献   

4.
焦宝乾 《求是学刊》2004,31(2):73-77
文章在探讨当今西方法理学关于法律和道德、规则和原则等若干争论的基础上 ,从整体上把握当代法律本体论的一种重要理论走向 :即在哲学诠释学的知识背景上 ,诠释逐渐上升为法律的本体。  相似文献   

5.
谢晖 《学习与探索》2001,1(5):30-36
通过反思以伽达默尔和利科为代表的哲学诠释学中关于要不要(科学)方法之争,可以肯定,在探索和寻求法律真理过程中方法不能缺席.诠释法律的方法在人类认识视野中具有多样性、独立性和自在性,在本体视野中是非自治、非独立的,而在实践视野中则具有实用功利性特征.  相似文献   

6.
王阳明以致良知立说,致良知的过程具体展开为本体(良知)与工夫(致)的统一。王阳明以“本体上说工夫”与“工夫上说本体”界定本体与工夫的关系,在对本体作先天预设的同时,又以后天工夫限定了本体,二者之间存在着内在的理论张力。由工夫而达本体的过程,既表现为正面的切入,又有去蔽、日减的维度,后者以意见的悬置与世俗的意义世界之消解为其内容,其中包含多重理论意蕴。  相似文献   

7.
徐冰 《社会理论》2006,(1):149-169
一 泰勒诠释学思想在当代社会理论脉络中的地位 近几十年来,西方社会科学界对方法论问题进行了激烈的讨论。理论家们对社会科学素材(subject matter)的性质、研究者与素材的关系、研究的客观性等问题有了新的认识与理解,对主流的实证主义(positivism)方法论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相似文献   

8.
美国波士顿儒家学者成中英在肯定中西哲学皆蕴含各具特色的人类文化慧命的生命意志关注与理性价值追求的基础上,怀着超越二元对立的心态,在价值层面进行中西哲学的整体性把握与关照。作为一位身迹中西的美国儒家学者,成中英通过对多元文明的当代审视,将文明的挑战作为催生地域性和普遍性接契的切入点,视文明对话为中西哲学传统整体性融会的实践路径,进而借助"东学西渐"的独特视域反思中国哲学的内在价值,旨在以本体诠释学的理论样态开启中西哲学互融互通的整体性审视,其理论意义不容小视。  相似文献   

9.
本体与功夫———对王阳明本体功夫观的思考许珠武本文认为为仁存在两条路线:一为率性路线,一为反观路线,两条路线同时流行,各自兼顾本体与功夫,但率性路线重本体,反观路线重功夫。王阳明遵循率性路线而修为圣贤,提出良知论心学。良知论中关于良知本体的思想,是对...  相似文献   

10.
诠释学19世纪时是一种人文科学的方法论和认识论.进入20世纪,在现象学的影响下,诠释学发生了本体论化,并由此成为后现代历史哲学的重要渊源和组成部分.对待哲学的或反思的诠释学应采取辩证的态度,一方面借鉴其对文本和诠释的重要研究成果,重视历史研究不同于自然科学乃至社会科学研究的特殊性;另一方面也要头脑清醒,旗帜鲜明地反对它以文本取代历史实在,以理解取代反映,以历史相对主义取代历史客观性的种种极端认识.使现代历史学既开放又健康地发展.  相似文献   

11.
实证主义在社会工作理论和实务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影响,而各种反实证主义思潮的论争则使社会工作有了更多视角和面向,在这其中批判诠释学是一支重要的力量。本文对实证主义传统下的社会工作模式进行了一些反思,在此基础上,讨论了批判诠释学对实证主义传统的批评和对社会工作理论和实务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对法律的意义,各个法学流派都从不同的角度做出了自己的回答。最近,谢晖教授在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法律的意义追问———诠释学视野中的法哲学》(以下简称《追问》)为我们认知法律的意义提供了一条新的路径。诠释学对法律意义的追问,可以简单概括为:带有“前见”的人们通过“对话”在“视阈交融”中寻求法律的意义。在诠释学视野中,我们可以从自治意义和关系意义两个层次来追寻法律的意义。自治意义就是法律通过调整自治体之间的矛盾、差异和冲突,肯定与保护个体存在的独立性。关系意义即由人类需要所决定和支配的人们的交往关系自身构成…  相似文献   

13.
陈永杰 《学术交流》2007,(12):19-22
以伽达默尔为代表的现代诠释学一反传统诠释学的普遍观点,认为时间距离在理解传统的过程中有积极意义。传统诠释学的先驱施莱尔马赫和狄尔泰认为诠释的任务是重建文本当时的历史情境,以便获得客观的历史真实,而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克服由时间距离造成的主观偏见和曲解。伽达默尔却认为正是时间距离使理解得以发生,时间距离也是意义的生长域;人们在理解的过程中,领悟着自己的可能性,理解也是此在的存在方式。  相似文献   

14.
经学与理学之间——朱熹之理学诠释学原则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晓东 《唐都学刊》2002,18(3):12-15
朱子的理学诠释学实际上是绾经学诠释与理学诠释为一途。经学诠释是基础 ,理学诠释是核心。朱子的诠释原则受到来自经学立场与理学立场两方面的批评  相似文献   

15.
王岳川教授的《艺术本体论》(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3月版),是我国第一部关于艺术本体论研究的学术著作.该书从史和论两个方面对生命和艺术的存在状态和意义进行了追问,在从古典到后现代的历史清理中,以人类文化发展史为线索,以全新的角度探讨了艺术与人的存在关系。一方面,对人类本体进行历史追溯和当代反思,力求从时代审美文化氛围中去透视艺术存在的当代形态,从而揭示出人类本体与艺术本体的关系所在。另一方面,从作品与接受交互活动中探寻艺术意义的实现过程,即通过对世界、作家、作品、读者社会艺术活动的总体把握,从而把“…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道”的逻辑演进为序,以哲学为视角,阐释了《老子》“道”的分成系谱,提出了“道”分为“无名”的本体之道与“有名”的规律之道,并对“道”如何内化为本体和外化为规律,作了详细说明,同时对《老子》研究中的一些疑难作了必要的辨析。  相似文献   

17.
于桂凤 《社科纵横》2007,1(9):24-26
本体是哲学的核心范畴,确立本体观念曾是哲学的最高目标。无论哲学家们所确立起来的本体观念是什么,其含义都可归结为本体与境界两个方面。这是由人的矛盾本性决定的。西方传统哲学充分发展了本体之维,并试图在意识领域内消解本体与境界的二元对立。但其固有的知识论立场反而使这种对立得到强化,并导致哲学的"异化"。马克思哲学诉诸于人的感性活动,不仅消解了本体与境界的抽象对立,克服了哲学的"异化",而且为本体论哲学的发展开辟了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8.
魏晋“言意之辨”的前期学术语境即是“经”与“道”两种诗学本体论的傅立与冲突。本文把“言”与“意”的冲突归属到两种本体论范畴“经”与“道”的傅立上,认为“言”就是“立言”,即崇尚在儒家诗学命定的终极本体──“经”的范畴上“立言”,“意”就是“立意”,即崇尚在道家诗学命定的终极本体──“道”的范畴上“立意”。在修辞学意义上,“经”与“道”均是超感性的抽象能指,是生命主体在本体论意义上设定的两个外延最大而内涵最小且具有恒定意义的本体范畴。“经”是一个遮蔽的本体范畴,而“道”是一个敞开的本体范畴。西方古典诗学的逻各斯中心主义在理论和思维形式上对应于儒家诗学的经学中心主义,而不是道家诗学的体“道”本体论。道家诗学的本体在敞开中没构筑起一个中心主义,因此道家诗学理论的直觉体验没有形成一种封闭而剥夺他者思想自由的权力话语。而儒家诗学的本体论建构者以语言游戏在本体──“经”的范畴上遮蔽了这个世界,在剥夺芸芸众生的意志自由中把思想统治者个人的“唯我自由”写真在本体论的语境表象上。  相似文献   

19.
"追寻本体是哲学存在的根据",然而传统哲学不是把"本体"视为远离现实的"自在之物",就是把"本体"具体化为"实在本体",最终致使"本体"不能真正得以澄明。马克思主义哲学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出发,以实践的思维方式扬弃并超越了传统的本体观,把主观与客观、思维与存在、内在超越性与对外在客体的意向性辩证地统一于实践中,回归到人的生活世界中,从而实现了思维方式的根本变革。  相似文献   

20.
现当代的语境研究轨迹显示了对人的意义主体地位和解意特征的逐步认识,呈现出日益明显的人文主义倾向.语境研究经历了逻辑分析学、日常语言学、认知语用学和诠释学的发展阶段.逻辑分析学对语境的研究属于绝对的、客观的本体意义研究,否认人在意义建构中的主体地位;日常语言学的语境研究开启了语境研究的人文主义转向,开始强调意义对意义主体的依赖和意义主体间的交际互动:认知语用哲学和诠释哲学则明确指出人是语言主体,在语境研究中处于核心地位,并就此对人进行心理的、动态的个性化和实践性研究.因此,语境研究经历了由忽视人的语言主体性的、对意义的静态研究转向了重视人的社会和个性特征的动态研究,这种转变体现了语境研究的人文主义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