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理论和现实的角度来看,经济全球化与马克思关于世界历史的理论有着渊源关系.坚持以马克思分析世界历史理论的方法论为指导,注重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两个方面及其相互关系的角度分析和审视经济全球化,深刻认识经济全球化趋势对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都是一把"双刃剑"的客观现实,并以积极的态度应对经济全球化.  相似文献   

2.
怎样看待当今的时代和社会主义的历史命运,这是人们很关心的问题。现把理论界近年来,对这个问题的讨论综述如下。一、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问题大多数文章认为,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依然存在,因为这一历史规律的两个科学依据至今未变。一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水平,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必然要克服和消灭生产资料占有的资本主义私有性,使生产资料的公有制与它相适应。二是社会化生产力的最先进代表——无产阶级的存在;它是唯一与先进的大工业生产相适应的阶级,具有要求公有制的阶级特性。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条历史规律,  相似文献   

3.
资本主义发展向社会主义过渡有“半途夭折”和“寿终正寝”两种形式,现实的社会主义国家都是通过资本主义的“半途夭折”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生产关系赖以存在的生产力的起点和饱和点形成了生产关系的区间,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区间是前后交错在一起的;在这个交错区内社会现象极其复杂,只有根据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用联系的观点和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态度,从宏观历史高度,对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个方面的发展事实进行理性思考,才能科学认识“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的关系,坚定社会主义的信念。  相似文献   

4.
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席卷世界的浪潮,引发了世界历史的巨大变迁,也再次引发了人们在全球化背景下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前途和命运的思考。全球化的结果必然是两个"必然"历史结论的正确印证,即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必然胜利。  相似文献   

5.
论世界历史理论与全球化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大工业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 ,作为世界史的历史是结果。无产阶级只有在世界历史意义上方能存在 ,共产主义事业只有作为世界历史性的才能实现。世界历史理论是分析当今世界全球化问题的锐利武器。全球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结果 ,它的性质是以资本主义为主导的 ;这种全球化是一柄双刃剑 ;全球化的前途从根本上讲是共产主义的最终实现。全球化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密切的关系 ,必须对以资本主义为主导的全球化给发展中国家带来的消极后果有足够清醒的认识 ,才能在全球化的大潮中趋利避害 ,更好更快地把我国建设成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  相似文献   

6.
由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民族性和世界性导致我国在特定的历史境遇下通过政治革命实现了生产关系的跨越,但生产关系的变革对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是有限的。生产关系的跨越为我国落后的小生产敲响了警钟,因为社会主义不可能长久地建立在落后的小生产的基础上,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要靠生产力比资本主义发展的更快一些、更高一些体现出来,即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前苏联发展的实践证明,能否实现生产力比资本主义发展的更快一些、更高一些,能否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的发展,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同时,在经济全球化这一时代背景下,日本后来居上的经验表明,后进国家只要抓住机遇,利用后发优势,找准突破口,生产力的跨越式的发展也是可能的。同时要使得可能成为现实,我们必须要从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方面,论证了社会经济形态演变的规律,说明了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必然性、一般性和特殊性。当前,资本主义社会在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运行机制、上层建筑、资本国际化等方面出现了新的变化,但这些变化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本质。经济全球化是社会发展的趋势,符合马克思揭示的社会经济形态发展规律。我们应积极应对资本主义发达国家主导的经济全球化。  相似文献   

8.
历史上两种社会制度曾经长期共存 ,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也将长期共存。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生产力发展对生产关系的变革作用具有两重性 ;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基本适应和基本不适应有很大的伸缩性 ;社会生产关系及社会制度的变革与外部条件有重大关系 ;资本主义的彻底灭亡要经过一个相当长的时期 ;社会主义制度必将最后代替资本主义制度  相似文献   

9.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作为一种不可逆转的世界经济潮流,其具有不可否认的历史进步性。世界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应顺应这一历史潮流,抓住机遇,发展自己。但是,由于当今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资本主义全球化,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全球范围内的拓展和延伸,所以,社会主义中国融入经济全球化的独特历史使命则是采取相应对策,在维护本国国家主权和安全的同时,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为社会主义全球化取代资本主义全球化奠定基础和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0.
二战以来,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经历了从繁荣到动荡、分化、改组的曲折过程,到20世纪90年代社会主义运动由低潮跌入谷底。而这时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在科技革命、全球化浪潮和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影响下,其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等方面都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呈现出资本主义发展的"黄金时期",这究竟是资本主义的合理性发展,还是其内部的社会主义因素在成长增大,这是任何一个社会主义者都必须进行深刻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