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凤凰传奇     
凤凰亦名朱雀、朱鸟、朱凤、丹凤等,它和龙一样,是我国劳动人民依据珍禽瑞兽的有关特点而高度概括的艺术形象。它寄托了古代人民对光明、祥和、幸福生活的一种企盼。  相似文献   

2.
一为统治阶级服务的学术社会的一切财富,都是由劳动人民创造的.但自从阶级社会出现以后,统治阶级或剥削阶级却剥夺了劳动人民的劳动成果,不劳而食,尽量享用.一切财富如此,一切学术也是如此.艺术如雕刻,建筑等,由劳动人民直接或间接创造之后,统治阶级无不尽量享受,尽量利用.自然科学,亦即在生产技术发展过程中理论化系统化的结果,一经成为科学,无不直接或间接为统治阶级所利用,为他们自已服务.至于哲学或社会科学等,更是统治阶级用以巩固统治,用以麻醉人民的武器.中国  相似文献   

3.
文清 《山西老年》2010,(11):46-47
万里长城是我国古代各族劳动人民创造的伟大奇迹,是中华民族勤劳智慧、坚强不屈精神的象征,是世界最长的人工建筑,也是世界文化的瑰宝和世  相似文献   

4.
本文着重介绍我国古代的手工业灿烂的设计文化,认为每个时代的生活用具、交通工具和生产工具,如陶瓷、青铜器、漆器、纺织、灯具、家具、车船等,无不凝聚着古代劳动人民的设计匠心和创造智慧,并指出研究我国古代的设计文化、设计思想和设计理论,对于我们今天进行工业设计,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诗经《幽风·七月》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一年四季农事生活的真实写照,是一幅男耕女织的农乐图。它反映了我国奴隶制社会末期到封建社会初期的农业生产关系及其社会形态,是一首取材广泛、内容丰富、表现形式奇特别致、妙趣横生的生活和劳动的赞歌。过去不少注家由于受“  相似文献   

6.
数字百科     
《新少年》2021,(1):F0002-F0002,1
在中国这片古老的大地上,桥不仅编织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也寓意着通达和幸福我国目前现存主要古代桥梁总数为103座,些古桥连通陆地,也连接古今,默默无声地证了中国古代领先世界的桥梁建筑艺术,显示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与才能。  相似文献   

7.
一、春秋时期劳动人民的反孔斗争春秋时期,是中国古代社会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社会大变革时期。这时的奴隶制生产关系严重阻碍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劳动人民同奴隶主贵族之间的矛盾极其尖锐,奴隶和平民的反抗斗争不断发生;新兴地主阶级日益壮大,纷纷向奴隶主贵族展开了夺权斗争。对于这种奴隶制度“礼坏乐崩”的新形势,广大劳动人民和新兴地主阶级无不拍手叫好;可是代表奴隶主阶级利益的孔老二却逆历史潮流而动,提出了“克己复礼”的反动纲领,妄图挽救摇  相似文献   

8.
古代童谣作为民间文学的一种形式,它是古代社会生活的反映。由于童谣扎根于民众的土壤,就必然和民众生活发生密切的关系,封建社会里劳动人民饱受封建统治者的压榨,在古代童谣里也反映着劳动人民受压迫图反抗的生活。换言之,劳动民众对封建统治的不满和反抗,也就决定了童谣的鲜明的战斗性。这部分古代童谣,一般地已经超越了只在孩童之间流传的范围,它也在成人之间传播。有一些已经难以分辨童谣与民谣  相似文献   

9.
爱情,作为人类一种高尚、珍贵的感情,是“自从人类以来就存在的两性之间的感情关系”(恩格斯语)。用诗歌来表达爱情,几乎和爱情本身一样古老。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特别是其中的十五《国风》,那些以恋爱、婚姻、家庭为主题的民歌,就是我国古代人民用诗歌表达爱情的典范.它热烈、纯朴、大胆而真率地描写恋爱过程中我们民族特有的心理状态和以爱为中心的各种各样的矛盾关系,委婉而执著地表达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  相似文献   

10.
王家大院是我国清代典型的民间建筑,在建筑结构上体现出晋中地区的民居窑洞特色,仍有一些青砖、青瓦的单体木构架建筑。石柱础是结合建筑物而发展起来的功能性建筑装饰。王家大院敦厚宅石柱础雕刻充分显示了民间艺人的高超技艺和自由,体现出浪漫的创造精神,把“情、艺、技、神、意”融会贯通,展现出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相似文献   

11.
一、从《禹贡》篇的“贡道”谈起我国古代广大劳动人民,用自己的艰苦劳动和无比智慧,在祖国锦绣般的原野上,为了维持生存和发展生产,因而展开了与洪水作英勇斗争的故事是很丰富的.古籍传说中,有共工、女娲、鲧、禹和开明等英雄人物.特别是夏禹治洪水的故事,最为广大劳动人民所传诵.直到今天《尚书.禹贡》篇里还有比较系统的记录.在这篇最早的地理文献里,它记述了祖国古代九州的疆界,山川纵横的地形,土壤物产的区别,还概述了  相似文献   

12.
古代汉语,顾名思义,既包括我国古代汉族人民的口语,也包括我国古代汉族人民的书面语。书面语以口语为源泉,反过来也对口语产生着影响。二者有区别,也有密切联系。只有结合起来研究,才能弄清它的演变。古代汉语源远流长。根据一八九八年以后在河南安阳的小屯村陆续发现的大量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判断,我们的祖先是在五千年前就创造了文字。劳动产生语言,语言是适  相似文献   

13.
沈坤 《老友》2016,(4):68
中国自古就有"桥的国度"之称,遍布在神州大地的桥编织成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连接着祖国的四面八方。我国古代桥梁的建筑艺术,有不少是世界桥梁史上的创举,充分展现出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非凡智慧。河北赵州桥赵州桥又名安济桥,坐落在河北省赵县城南五里的洨河上。因赵县古时曾称作赵州,故有此名。赵州桥  相似文献   

14.
中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多年文明历史的东方古国,古老的文化土壤哺育着勤劳而智慧的五十六个民族。丰富多彩的民族音乐犹如绚丽的百花,竞相开放。 作为民族音乐重要组成部分的民歌同其他文化一样,在人们的生活劳动中产生。它是人民表现自已思想感情、意志和愿望的一种艺术形式,是人民生活中最亲密的伴侣。我国古代的《邪许歌》是我国最  相似文献   

15.
《牛郎织女》以我国古代封建社会的农村生活为背景,反映封建制度对劳动人民的压迫,反映人民对封建压迫的反抗;歌颂了劳动人民对幸福生活的追求,对劳动和自由的热爱.这一鲜明的主题,是通过两个主要人物——牛郎和织女的悲欢离合、斗争考验而展示的.牛郎是一个善良、勤劳、诚恳的农村青年,是一个典型的劳动人民的形象.他热爱劳动,辛勤工作,但是却饱受兄嫂的虐待,得不到一点人的待遇.牛郎的这种生活命运是旧社会农村中千千万万劳动人民的普遍遭遇;他热爱老牛,百般照顾,吃睡都和老牛在一起,这又反映劳动人民对牲畜的深厚感情.而这种感情又是同人民对劳动的热爱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16.
日本的古代建筑、服饰、文字、语言、律法无不渊源于中国。中国禅宗思想对日本艺术设计的自然观与美学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而且它本身已经成为日本文化的精髓,在古代手工艺设计中得到充分体现。  相似文献   

17.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国风民歌是《诗经》的主要精华。这大量的民歌对当时社会的道德风尚、人们的道德水平或多或少、或详或略、或现象或本质地有所反映,闪耀着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伦理思想的光辉,它不仅在历史上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  相似文献   

18.
中华古典管理思想是积我国劳动人民5000年的实践经验形成的,它以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为基本内涵。探索中国古代管理的思想流派和理论体系,古为今用,已成为当今世界管理学界研究的一个“热点”。不仅如此,这对于建设中国式现代管理也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9.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古国之一。我们的祖先有不少的创造发明,其中造纸术的发明,就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首创的一项科技成果。它的发明和使用,对中国和世界科学文化的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说明了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杰出才能和智慧的民族。本文从三个方面来谈祖国的造纸术。  相似文献   

20.
金字塔是古代埃及王自己修建的陵墓。埃及的金字塔被称为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大多都建筑于埃及第三到第六王朝,共有金字塔80座,其中最大的一座是在公元前2600年左右建成的胡夫金字塔。胡夫金字塔左边属于卡夫拉王,右边属于库夫王,附近连着一座狮身人面像。这些金字塔全部都是由人工建成。可是,古代埃及人如何把坎石雕刻砌成陵墓,用什么方法建造的,陵墓内部的通道和陵室内的布局如何,至今对于我们来说仍是一个谜。古代埃及金字塔是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是埃及人民的骄傲和自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