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价值观——文化的核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普列汉诺夫在阐述唯物史观时,提出了著名的“五项论”:“一定程度的生产力的发展;由这个程度所决定的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相互关系;由这些人的关系所表现的一种社会形式;与这种社会形式相适应的一定的精神状况和道德状况;与这种状况所产生的那些能力、趣味和倾向相一致的宗教、哲学、文学、艺术——我们不愿意说,这个‘公式’是无所不包的——还离得很远!——,但是我们觉得它有无可争辩的优点,觉得它更好地表现了存在于不同的‘一系列环节’之间的因果关系。至于人们惯常非难唯物史观那种‘狭隘性’和‘片面性’,在这里面找不到一点痕迹的。” 相似文献
2.
在初中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若以企业文化视角看,可将初中生核心价值观教育区分为三个层次,即核心层、支撑层和标识层.其中,引导初中生追求卓越、维护公平正义、为国分忧是其核心层;以英模人物为榜样、以遵纪守法为荣、坚持换位思考是其支撑层;奋发进取、成熟干练、敢于担当则是其标识层. 相似文献
3.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的组成部分,其基本理论之一就是孔子总结的仁学礼学,仁学要求君子治国富民,礼学要求君子按公认的准则获取有限的私利,旨在社会共同富裕,而这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优秀之处和核心价值观所在。根据这一理论的发展轨迹,可将中国思想文化史分为五个时期:五帝夏商周春秋九代治国理论产生并定型的“先王之道”时期;九代后九代之交孔子师徒祖孙总结发展“先王之道”,创造“新王之道”的时期;后九代“百家争鸣”的战国子学时期;汉至清代反复解读“先秦经典”,间出己意的经学时期;清末民国要求全盘西化实未全盘西化的时期。如此分期长处有二:一是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理论和核心价值观发展脉络很清晰;二是可实证每个历史时期的思想文化虽然千差万别,言人人殊,但基本理论和核心价值观一以贯之。 相似文献
4.
中华文明体系价值观的核心可以用"和谐"来概括。以家族血缘关系为纽带的生产组织形式,依靠协作性生产进入农耕文明,促进了中国先民和谐价值观的产生;以血缘、氏族为纽带,社会组织进一步发展,治理水患、兴修水利等社会公共工程客观上要求中国形成宗法制国家形式和"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治国理念,和谐思想进一步深化;政治上的"大一统",经济、文化的交流互补,中华民族的形成既是各民族相互依存、长期融合的结果,也进一步丰富、发展着和谐思想;宇宙万物是大化流行的整体,自然不仅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根本,而且有至善至美的品格,这种有情的宇宙观促进了中华文明"天人合一"、与自然和谐相处价值观的形成。 相似文献
5.
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正确的价值观是文化进步的引擎和向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科学的世界观、发展观,分别从国家、社会和个人三方面揭示其思想精髓.在国家层面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价值目标,在社会层面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价值环境,在个人层面倡导爱国、敬业、诚实、守信的价值操守.其科学性、民族性、包容性、动态性、实践性、时代性的特点,充分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和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及制度自信.从文化的视阈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升华,是文化治理的方向和原则. 相似文献
6.
企业核心价值观功能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核心价值观是一个企业在长期的发展历程中所形成一些基本理念和指导思想.这些基本理念和指导思想是企业发展的基石,蕴含企业员工的行为规范,形成企业员工的团队意识,彰显企业领导者的个性特征,体现企业的根本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7.
8.
个人主义:西方文化的核心价值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个人主义在理论界至今仍是一个聚讼纷纭的概念,不同历史境遇中的人对其含义的理解也存在着诸多的差异.在西方文化的真实视阈中,对个人主义加以考察和分析有助于我们真实地理解西方文化这一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本质. 相似文献
9.
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指出:理念优先于制度,制度重于技术。现代企业的竞争已从产品平台的表层竞争转向深层次的理念平台的竞争。 相似文献
10.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内在驱动力——企业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别芳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0(3):61-63
核心竞争力应是企业文化与企业核心资源和核心技术的高度融合,仅仅具有某一方面是不可能形成可持续核心竞争力的.通过建设优秀的企业文化,培育企业的变革和创新能力,不断地开发出新产品新技术,只有这样才能适应当今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保持永久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1.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6)
本文通过对文化场文化情境以及文化生命形态等范畴的分析与论证,力图建构一个亲切祥和、宽容温馨,富于人性内涵和生命情怀,又具有普遍性、包容性、开放性和多样性的中华民族文化价值观和文化价值体系。并在人的全面发展和多元文化基础上提出中国文化精神的现代使命,即在高情境文化、大情境文化软情境文化的语境中,实现和谐世界的宏远文化生命理想。这是我们建构文化价值体系的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电视文化博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在其不同时期都存在着文化博弈.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下,电视文化的博弈主要是主导文化与媚俗文化的博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要求主导文化占据电视文化的主导地位,但当前电视媒体的商业性助长媚俗文化挑战主导文化在电视文化中的主导地位.对此,应加强影视制度建设,不断提高电视工作者的文化自觉性,以更好地确保主导文化在电视文化中的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13.
红色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色文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第一个新文化形态,是中国共产党的宝贵精神财富和巨大政治优势,是中华民族永保旺盛斗志和进取精神的强大动力,是构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不竭源泉,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文化资源.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时期,全面认识红色文化的内涵和价值,深刻理会其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接性和互动性的关系,充分挖掘和开发红色资源,重温红色情怀、再造红色经典、体验红色之旅、开发红色资源、抓好红色育人,打造红色文化精品,把红色文化教育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发挥其教育教化和价值引导的功能,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努力推进其时代化与大众化,开创文化建设新局面,是新时期的伟大使命. 相似文献
14.
儒家提出的中和思想是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深刻地影响了传统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这一核心价值观的实践原则就是孔子提出的时中论和和而不同论,前者即中作为公正、公平之价值,乃是一个历史的范畴,它需要主体根据不同的时或境遇加以灵活地运用;后者即和作为和谐、和平之价值,乃是一种基于不同的有序或差序和谐,它需要主体养成包容、谦让的内圣心境。中和思想为当代的和谐社会构建与和谐世界构建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15.
16.
网络文化现已成为一种新的文化业态,在社会上的作用和功能日益明显。在改革攻坚阶段亟待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统领,发挥社会主义网络文化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7.
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最核心的价值追求,认真考察和反思马克思主义的公平正义观,对于我们正确认识我国社会主义实践中的公平正义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仅需要雄厚的物质基础、可靠的政治保障,也必然需要强有力的精神支撑和良好的文化条件. 相似文献
18.
世俗文化呈现为两副面孔,一副是尘世幸福的规划、自我人格的发育和理性精神的塑造,这种景观受益干近代世俗文化开启的三大动力;另一副是实用心态的培育、未来定向的消解以及共同价值的抛弃,这种拟真得到了非理性主义哲学和边际效用价值论的推动.于是,感性心向、娱乐情结和消费欲求日益演变为当下社会的集体无意识行为,庸俗、低俗、媚俗之风愈发呈现出酸蚀社会主导价值观的倾向.对于社会转型期的精神激变和心灵动荡,先进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有着积极向上的引领作用,这取决于对当下资本化生活世界的有效反思、社会风尚之高雅低俗的理性导向以及价值观形成之成熟完善的构建机制. 相似文献
19.
20.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激烈的竞争中,企业必须构建和创新企业文化。有特色的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生命。内蒙古北方重汽在"产业报国"价值观的指导下,创新有特色的企业文化,盘活了国有资产、增强了企业竞争力和员工的凝聚力。由此可见,企业文化创新对实现企业价值观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