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卢冀宁同志认为,否定之否定是指事物的发展必呈现出继承性,而不是指事物的发展必呈现出周期性;周期性并无普遍性,它应代之以继承性(1982年第3期《哲学研究》)。事物的发展必呈现出继承性,这是不错的。因为否定不是简单的否定,而是扬弃——既克服、又保留。确如卢冀宁同志所说,“旧事物中内蕴的积极因素不因否定而丧失”,“复杂事物具有多方面的质,通常所谓的否定(质变),只是指它失去了某方面的质,其他方面的质仍然保存下来、继承下来了。”  相似文献   

2.
任何一个阶级——无论是剥削阶级或被剥削阶级,自它产生的那天起,都有其政治与经济的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的关系是:经济是第一性的,政治是第二性的;经济决定政治,政治又反作用于经济。在进行阶级分析时,必须对其政治与经济这两个方面进行既唯物又辩证的分析。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经典作家们就是这样做的。这里,我想谈谈自己在学习经典作家关于阶级分析理论中的一点体会,兼与陆德生同志商榷几个有关问题。一、各个阶级的经济地位是阶级分析的出发点各个阶级都是自己时代的经济关系的产物,每  相似文献   

3.
刘克鉴同志的《国民经济有计划发展不是社会主义的经济规律》一文(载《人文杂志》1981年第1期)对黄振奇同志的《国民经济有计划发展是社会主义的经济规律》一文(载《红旗》杂志1980年第2期)提出了不同意见,读后很受启发。但是,对于刘文中关于否定国民经济有计划发展规律的意见,我们却未敢苟同,现在谈几点看法与刘克鉴同志商榷。  相似文献   

4.
章培恒同志在《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3年第四期上发表《论〈金瓶梅词话〉》,对《金瓶梅》揭示当时社会黑暗的深切,以及人物形象塑造的成功,都作了非常高的评价,并以此与《水浒传》作对比,认为《水浒》在这两方面的成就都不如《金瓶梅》。  相似文献   

5.
“理論战綫”1960年第四期,刊載了討論“农业是国民經济发展的基础”的文章五篇,其中黄永軾同志的文章系答辯性質,其它几篇文章基本上都是对黄永軾同志在“理論战线”1960年第2期上所发表的文章中的基本論点提出了不同的意見。为了进一步弄清问題,我們再次提出一些意見与黄永軾同志商榷。黄永軾同志第一篇文章的标題是:“农业  相似文献   

6.
唯物辩证法的主要规律(即基本规律,下同)究竟是几个?是一个,还是三个?这是哲学界长期以来讨论的一个重要问题。庞长富同志今年四月十九日在光明日报《哲学》专刊上发表文章,认为“唯物辩证法的规律只有一个,即对立统一规律”。再次引起人们对这个问题的兴趣。通过讨论来明确这个问题,对于理论和实践都是具有重大意义的。  相似文献   

7.
《社会科学》1996年第4期刊登了方华同志《劳动价值论新探》一文,读后令人颇受教益。但是,方文(下同)依据其“总劳动投入形成总价值、即总劳动投入多少总价值就创造多少”的理论“新基点”,得出“金融劳动、科学文教劳动、行政国防劳动等社会必需、有效的劳动是社会总劳动的构成部分”,“因而也创造价值”的结论(在当前劳动价值论的话题中,这种观点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笔者读后尚存疑虑,主要分歧在于:方文所谓的“总劳动”(包括了生产劳动与非  相似文献   

8.
《经济研究》八二年第一期刊登了李光远同志的《劳动力所有制论质疑》<以下简称“质疑”>,对主张劳动力所有制的论者们的各种见解,一概予以否定。其中,对笔者发表在《江淮论坛》上的观点,也提出颇多质疑。作为“论者”,我们有责任回答这些质疑,同李光远同志进行切磋。  相似文献   

9.
劳动价值论暗含的前提条件是公有制可满足假设,发展它的途径是增加"实现"这一基本范畴;马克思在剩余价值论中已经用劳动力价值代替了劳动价值概念,要彻底完成这一变革,就需要明确马克思主义的劳动价值论实际上应当是劳动力价值论;在做了上述发展以后,劳动力价值实现论可以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分配制度的理论基础;而要素价值论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分配制度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客观真理”不能否认──与赵凤平同志商榷钟朝仁列宁在《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一书中首先提出“客观真理”的概念,并明确规定了它的含义;我国哲学界也赞同和宣传列宁的观点。对此,赵凤平同志在《关于“客观真理”的质疑》叭以下简称《疑文》)中持相反的看法,认...  相似文献   

11.
张奎良同志在《辩证法的十六要素和四个特征》(《江汉论坛》1982年第9期)一文中认为:辩证法的四个基本特征是斯大林“对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的辩证法成果的一次积极的综合”。我认为四个特征与十六要素在其最基本的方面是不一致的,四个特征不符合十六要素的精神实质;不是对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辩证法成果的“积极综合”。  相似文献   

12.
我们读了赖金良同志的《是不可知论,还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一文,感到该文用人类认识具有相对性原理批判形而上学的绝对主义,立意是好的,部分论述也确有道理。但是,它对人类彻底认识世界的可能性在任何意义上都予以全面否定,断言这决不是不可知论,而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一贯思想,对此,我们不敢苟同。应当承认,对于世界可知性原理确实存在着形而上学的、教条主义的理解,把科学认识视为可以轻易获得和能够最终结束的,这给人类科学认识造成了极大的混乱和危害。为了克服这种倾向,是得认真地究其根源。而赖文缺乏具体分析,笼统地把原因归咎于承认彻底认识世界的可能性,认为只有彻底地否认这种可能性才能克服绝对主义,这就未免有些简单化。为了说明问题,我们结合哲学史上的一些事实,探讨不可知论的认识论根源,并就如何克服认识论中的绝对主义谈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我国哲学界展开了对主体性问题的研究,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哲学难以避开的一个“操作面”,并已初获成果,值得高兴。问题是,在一些论者那里,“主体性原则”被解释成一种否定唯物主义客观性原则的东西。李惠斌同志《葛兰西对马克思哲学思想的理解》一文(《光明日报》1989年7月17日),便是典型的一例。它征引了七段马克思的话,三段葛兰西的话,论述自己的“实践本体论”。这种征引,以及作者对它们的发挥,把马克思和葛兰西均刻划成避开唯物和唯心基本分野的“实践本体论”者,这显系误解。本文将逐一分析李文对这十段话的误解,与作者商榷。  相似文献   

14.
中国需要什么美学──兼与傅谨同志商榷陶伯华编者按在中国美学陷入困境之时,本刊于1993年第3期发表了傅谨同志的《中国美学需要什么》,之后,《新华文摘》同年第8期转载了此文,引起学术界、特别是美学界的关注。在社会、文化处于转型期的今天,美学已深入到社会...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地继承人类认识史上的一切积极成果的基础上,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实现了人类认识史上的革命性变革。列宁在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开创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新阶段。毛泽东在他们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总结中国革命的丰富经验,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用新的思想、观点,不断充实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他在《矛盾论》里详尽地考察了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对抗性矛盾和非对抗矛盾及其…  相似文献   

16.
<正> 当前,我国农村经济正处于由自给性、半自给性经济向较大规模的商品生产转变的过程中。在这个历史巨变中,研究如何发展社会分工,促进商品生产具有重要意义。社会分工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一般前提和基础,这是早就解决了的一个理论问题,但赵惠明同志提出“社会分工起因于商品交换”的观点,①却把这个问题又弄得真伪难辨了。发展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是党中央根据中国国情所提出的一项战略决策,它的正确性是毋庸置疑的。在经济体制改革中克服过去那种重生产、轻流通的思想也是应当的,但我认为并不必要因此而把已被马克思所批判的斯密的“分工起因于交换”的观点重新加以肯定,这样会重新造成理论上的混乱。我认为,就社会分工与商品交换的关系来说,应当是社会分工引起和促进商品交换,而商品交换又反作用于社会分工,促进社会分工的进一步发展。下面打算就这一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7.
关于唐甄思想的发展究竟“是从心学走向事功,突破了心学的限制,还是从事功回到心学,从外到内,更抑或是两者共存,互相包容”,历来众说纷纭,而以持第一种见解者居多。卢敦基同志从考证唐甄的学术源流入手,主张第二种见解,其论述足以新人耳目。但我更倾向于第三种见解。 显而易见,一、二两种见解的共同前提是:唐甄思想不仅有前后期之分,而且从前期到后期有质的变化。我认为这是经不起推敲的。  相似文献   

18.
《中文信息》94年第1期刊登的李民同志的文章《“五笔字型”好还是音形码好》对五笔字型和音形码做了对比分析,其中有片面的看法,提出来就教。 该文说:“目前音形码的编码规则普遍采用汉字的声母和笔画、字根的声母读音来定义……每种音形码的笔画、字根在个  相似文献   

19.
《福建论坛》一九八三年第二期发表的京如赋同志文章《假象真义》(以下简称京文)提出"假象是事物本质的一种客观的、自然的、迸发的、从属的和反面的现象".这与我国理论界流行的假象是"事物本质的一种歪曲的表现"(《辞海》哲学分册第84页)是一致的.我认为,这种关于假象的观点,不符合哲学史上的假象范畴的原意,它不能正确地说明现象与本质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20.
王铁藩同志在《福建论坛》1984年第5期上发表的《唐末开辟的甘棠港址考》(以下简称《港址考》)一文,就唐末福建观察使王审知开凿的甘棠港进行了一系列颇为严密的考证。作者认定,甘棠港作为“商港”,“不论在(海船)停泊安全以及防卫上,都十分适合辟为对外贸易港”;明确指出,甘棠港“在今福安县(下白石),应该说是可以肯定无疑”;并果断地否定“‘甘棠港就是福州港’的时兴说法”。该文对探讨已久的甘棠“港”的性质和港址都做出明了而肯定的结论,这是难能可贵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