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形意拳拳学理论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形意拳主要以象形取意、内外合一、动静分明、刚柔并济为拳法特点 ,蕴含着丰富的古代哲理和道教、仿生学理论。形意拳以阴阳五行学说为拳学依据 ,其滨法套路以仿生学思想为基础 ,套路形式以风水方位学为特征。功法修炼以道功道术为要旨。本文围绕阴阳五行学说和道教、仿生学等理论 ,对形意拳拳学理论、拳法特点进行分析研究 ,旨在为进一步研究形意拳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王芗斋是意拳的创始人,他指出了拳道之真义在于本能自然力之修炼,从而否定了拳套的训练方式。王芗斋的意拳训练方式包括站桩、试力等,站桩是意拳训练的基础,是对人体的整体修炼;试力是意拳训练的最重要的部分,其本质是争力的训练。在王芗斋看来,意是拳道的核心;若不能用意支配筋肉达到松和状态,就永远不能得到伸缩自如、遒放致用的自然活力;意即力,力随意转,意为力之帅,力为意之军。在王芗斋的拳学理论中,天人合一是实现自我和谐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3.
时下,一些老年朋友认为,唯有加强运动,才能祛病延年。其实,这只是事物的一个方面。事实上,持之以恒的“静养”也是有利于身心健康的。静养主要包括身体和大脑两方面,身体的静养以静坐为主。静坐要求很简单,只要注意调身、调心、调息就可以了。调身,姿势上要求单盘腿或双盘腿坐,老年人不便盘腿,拿个小凳子或自然坐于沙发上,将两手自然置于膝上。要求坐姿是有利于集中思想,缩短循环通路,节约体能,降低新陈代谢,也有利于坚持较长时间不致引起困倦。调心,要求集中思想,把外驰外务的思想收回到自己的身上。调息,即是把自己的呼吸调匀,尽量做到稳…  相似文献   

4.
运动员由于赛前紧张状态而失败的事例屡见不鲜,气功具有调心、调身、调息功能,对大脑皮层和皮层下植物神经中枢和心血管系统进行有益的调节.运动员用放松、想象、意念等气功手段调整生理过程的平衡,有利于情绪稳定,技术动作轻松自如,创造佳绩。  相似文献   

5.
《性自命出》是以儒家身心观为内容,以探讨“心术”“性 命”为中心的论文,强调“心志”对人的身体活动的参与、指向,对人之习、性、身、形、 状、貌、情、气的主导作用,主张以礼教与乐教来调节情气,协和身心,端正身形,陶冶心 灵,使内在的仁义忠信与外在的颜色、容貌、辞气、仪表浑成一体。该篇肯定端正身形对于 护持心志的作用(“身以为主心”),认为礼乐之教的目的是让道德在人们的内心扎下根来( “教所以生德于中者也”)。  相似文献   

6.
李道纯把心分为道心与人心,以此为理论基础的修炼,在现实中不得不涉及到人心与身、意、精、气、神、性、情等概念的关系,由此转后天的人心为先天的道心,进而上达于道.其中的关键是处理好性与命的关系.为此,李道纯运用有无、体用这两对范畴从身、心、精、气、神等方面详尽论述了性与命的关系.他的上述思想,是对全真道南北二宗思想的综合,也是对道教心性论哲学思想的发展,在元代中国哲学领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7.
太极拳根植于有数千年历史的华夏文化的沃土中,蕴藏着深刻的东方哲学思想,本文试图用哲学范畴中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来分折太极拳运动的技理及其发展,以利于我们认识掌握太极拳,并努力推进其快速发展。 每一个民族哲学思维的发展都包含着丰富而深刻的辩证法。中国哲学中辩证法尤其显得早熟,它无形地影响着中国古代文化,素有“哲拳”之称的太极拳以其独特的拳理、技艺,更富含深邃的辩证法,太极拳讲究神形一致,内外结合,身心俱修,它绝不是单纯的形体运动,而是一门集调身、调心、调息于一体的运动,蕴藏着深刻的东方哲学思想。因此,从哲学角度研究太极拳运动的规律及发展有其可行性。 一、太极拳中的对立统一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就是关于矛盾运动的规律,它是唯物辩证法的最根本规律。 中国太极拳是以《周易》哲学思想为根据,通过阴阳五行学说来解释拳艺的。“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几,阴阳之母也。动之则分,静之则合。”其义理联系起来说,就是统一体(无极)分成对立的两个方面(阴阳太极)。换句话说,互相对立的双方因一定条件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太极本无极)。其一定的条件说的是互为存在的条件,无独有偶,成对存在。如:动静,虚实,开合,刚柔等等,互生互灭,世界恒动,因此,对立的阴阳双方始终存在着互相  相似文献   

8.
意拳是一种独特的运动形式,它在不动或微动中修养身心使之和谐。作为意拳的创始人,王芗斋指出了拳道之真义在于本能自然力之修炼,从而否定了拳套的训练方式。王芗斋把拳道提升到人生哲学的高度,深刻地揭示了拳道与人生意义的内在关联。王芗斋对人类休闲思想的一个重要贡献就是把锻炼和休息统一起来,把意拳发展为一种人们非常喜爱的积极休闲方式。这种休闲锻炼方式所到达的自我和谐的境界是审美的,是通过天人合一的途径实现的。  相似文献   

9.
中国传统文化是以道德为本的文化,这在理念上集中表现为儒家的“内圣外王”之道。“内圣外王”之道内蕴两个基本信念:第一、道德完善是人生追求的终极目标;第二、道德是整合社会秩序、维系世道人心的垠本力量。儒家经典《大学》开篇即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而止于至善。”尔后又说:“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光齐某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  相似文献   

10.
就已故著名教授石声汉音韵学遗札,习读鉴赏并加以考索,判定为自课修练古音学的珍存。所见与其生前传嘱的“校勘道路”和“绝学狭缝”等,若合契符,实古农学不二法门。石氏藏修音韵法,总赅为“三段四途”:即学识 修炼 致用三个阶段。其中修炼过程最见功力,要之为四大途径:一是熟读《广韵》,以通中古音系,上推下联贯通古今音理;二是系联《易林》韵脚,模仿清儒归纳上古韵部而验之;三是抄练《说文》谐声偏旁,以明音近意通和因声求义之理;四是参与方言调查,勘验古音之“化石”,明近古及当今语音演变之履迹,略知“礼失而求诸野”之古道。  相似文献   

11.
《中华魂》2013,(20):55-55
明代心学大师王阳明先生提到“心外无物”时说“物就是事”。心外无物就是心外无事。我们的身体受心指使,心发射出一道光,这道光就是意,意的本质是知,意所射到之处是事。如果你意不射出,那么,世界上根本就没有心外之物(书)。  相似文献   

12.
“名+名”形式单位形简意赅,基于对比视角探讨汉英同一语境同一客体“名+名”形式单位的认知共性及双方意合的差异,发现汉英同一语境同一客体“名+名”形式单位共有的体认属性有四个:体验基础、宏观的意合机制、宏观的制约因素、意合的结果;汉英同一语境同一客体“名+名”形式单位意合存在概念类型、凸显对象、具体路径三个层面的差异。对汉英“名+名”形式单位认知共性和意合差异的探讨有助于挖掘其意合的一般规律,以更好地认识其实质。  相似文献   

13.
对“意象”的产生与发展进行了梳理与反思,指出了“意象”是中国人体悟自然与人及其相互关系的必然选择与智慧;“意象”理论的发展经过了《易》象同体→言以成象、象以尽意→得意忘象、得意忘言→意之所承、象之图载→忘言得相、忘象得意→奢靡形似、华丽新奇→理气合一和超以象外的发展过程。并对书法意象理论从哲学与美学、书法意象史层面的研究进行了再思考;从书论层面揭示了书法意象的主要规律为书法形、势与态之象来于自然,皆从自然会悟意化而得,且经过了意形到意理再到意神的发展过程;书法意象的表现贵于澄神静虑、适意任情、意在笔先且字字意别;书法之法得于法象而取意;汉字之六书奠定了书法意象的文字基础;书法意象具有人书合一的寄情性;六书体的产生皆来源于意象;书法意象贵在神、心、气、手相合不二等主要结论。进而探讨了书法意象体系的宏观建构,并指出了书法意象理论研究应包括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14.
“损其心者,调其荣卫”出自《难经》第十四难,“损其肺者,益其气;损其心者,调其荣卫;损其脾者,调其饮食,适其寒温;损其肝者,缓其中;损其肾者,益其精”的治损之法。故有养其四脏则心自安之说,然而其中“损其心者,调其荣卫”更为心经病证之治疗大法。 “调其荣卫”之意,荣者营也,营气有荣四  相似文献   

15.
为比较分析王阳明心学体系的重要命题“心外无X”与胡塞尔现象学的核心范畴“意向性对象”,从现象学的“意念与现象”角度对“心外无X”进行诠释:X是意念中的X,是认识与物自体的再创制,是存在于人的意识领域的X.是现象界里的X;心是X产生的源泉。即“意之所在便是物”、“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  相似文献   

16.
红翼 《老友》2012,(4):65-65
我从实践中感到,养生保健需要“三心”“两意”。所谓“三心”,即常怀平常心、不泯稚童心、坚守宁静心。所谓“两意”,就是随意和刻意。先说“三心”。一是常怀平常心。平常心是一种心境、一种境界。有了平常心.对生活的满意度就会大大提高,不断提升幸福感,更加热爱新时代。有了平常心,就能与世无争,不攀不比,安于平淡。  相似文献   

17.
三“天”归一 ——中国古代思想发展的凝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哲学中的“天”,主要包括三种含义:宗教意、自然意和伦理意,此三意之天,可以简略称为“三天”,“三天”的相互制约,尤其是相互转换与融合的过程,凝缩了中国古代思想发展的历史  相似文献   

18.
大足石刻是佛教造像艺术中国化过程中的杰出代表。许多造像“故事”展示了我国传统的哲学观、文化观以及养身观。大足石刻《牧牛图》用“连环画”式的图像故事,不仅演绎了佛教的禅悟过程,而且阐释了体育健身之 “调心”“收心”“放心”“放松”的过程。我们从体育养身的视角审视《牧牛图》,可以看到其对人修身养性、增强身体健康的重要意义:人通过“牧牛”式的修炼方式最终可以达到“天人合一”的最佳生命状态。  相似文献   

19.
王阳明气化思想与“心物一体”之旨相通:心物融通一体即呈现为一气之流行。因此,“气”的实情指“心气一体”清明和善的生生存在,并具化为阴阳的相生变易:良知发见心物一体存在的“生生”,呈现为阳气伸发之神与动;良知生发心物一体存在的“虚寂一体”,表现为阴气凝成之精与静。然而,清明和善的“心气一体”存在,会因习染私欲遮蔽心性,异化为“心气二分”的浑浊恶气存在,故气的清浊善恶只是对私欲障蔽深浅的表征。就功夫言,私欲对心性的遮蔽开始于对志意的汨没,进而导致格物致知等致良知功夫的失败。因此,只要人时刻切实地做得正心、诚意、修身、格物的知行合一之致良知功夫,就能转化对象化的昏浊恶气存在,复显心物融通的清明和善且真实无妄的一气生生存在。如此,心、气、致良知一体不分,且“知”与“行”是“心气一体”存在的两面。  相似文献   

20.
本文结合司空图的生平与诗作,对他的诗论中的核心观点“三外说”即“味外之旨”、“韵外之致”和“象外之象”中所包含的佛、禅、道思想进行分析,认为司空图的“三外说”既是对前人创作实践及诗歌理论的总结发展,也是佛禅道思想影响的结果,司空图体察到文学创作过程与佛禅道哲学思维都需要敏锐的内心体验、注重启示与象喻、追求言外之意,因而将佛禅道内省的功夫引入诗论中,作为诗歌创作构思的重要环节,把玄学言意之争和道家修身养性的观点与佛教对法、相的感悟和禅宗的心性修炼方法结合起来,对诗人如何处理言意关系,如何感悟自然,如何选取意象创造意境等提出了一系列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