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市民对流动儿童的社会距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2007年末对南京市民的问卷资料.从社会距离的角度分析市民对流动儿童的态度及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与市民对流动农民的态度相比.市民对流动儿童的态度分化相对较大:市民对流动农民的态度会再生产或复制到流动儿童群体.不仅产生对流动儿童的歧视和排斥.而且还会映射到流动儿童的认知上,使流动儿童产生自我和社会认知的游离,导致这一群体的边缘性再生产,使其感受着作为"外来人"的身份尴尬和充当边缘人的迷茫心态.  相似文献   

2.
本文讨论的是历史叙述与书写的"可表述性".历史表述存在着与当下的政治和社会相关联的现实意义.因此,国家在建构统一、团结、和谐等社会目标时,势必要透过制度和权力的方式进入公共领域.规范公众阅读或社会记忆的历史表述形式.这是历史可表述性的具体呈现.国家定义的历史表述.会成为个人历史表述的准则.类似四川凉山民主改革历史的书写,同样存在可表述性.民主改革亲历者的口述历史也因为其对当下国家政策、意识形态对过去事件的态度,及事件其他参与者的看法等而存在表述性"规则".可表述性也实实在在地影响着历史书写的选择和历史的表述过程.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以人为本"的社会历史观.认为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历史观只见经济关系而不见人,这是一种曲解.马克思恩格斯把"现实的人"作为全部人类历史的前提和出发点,认为人类历史是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创造出来的,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决定力量,社会历史发展的目的性则在于人自身的需要,根本旨向就是要实现每个人全面而自由地发展.只有以这样的历史观来认识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和趋势,用这样的历史观为指导来确定我国现阶段的发展战略和奋斗目标,才是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真正科学的态度.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反对思辨抽象的形而上学,以现实的人作为逻辑起点和历史起点来考察国家问题,认为由现实的人及其社会内在的矛盾运动(社会分工、阶级斗争)产生了关于国家的三个悖论(本应是社会公仆的国家却变成社会主人,与共同利益相对立的特殊利益决定了国家只能成为虚幻的共同体形式,作为整个社会正式代表的国家却并非整个社会的真正代表),而民主制、普遍人权本身就可以揭开国家悖论的哑谜.马克思、恩格斯从国家悖论的深度有力地揭示了国家本质,为无产阶级共产主义革命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武器,从而最后真正地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发展为科学.  相似文献   

5.
分析德、日两国对待战争问题上不同态度的原因;指出战后60年来,德、日两国对待战争采取了不同的态度.德国正视历史的荣与辱,正视纳粹时期的历史,使它赢得了邻国的尊敬并成为欧盟的重要成员;而日本右翼则极力否认、粉饰侵略历史,伤害了中国和亚洲有关国家人民的感情.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理工科大学较为普遍存在的一种倾向就是重智育、轻德育,重课本、轻人文.短期的、少数人的素质缺陷尚可补救,长期的、一代人的素质缺陷将会造成不可补救的历史过失.只有造就全面发展的新人,才能建成未来全面进步的社会.我们必须以对历史负责、对未来负责的态度,在继续注重提高科学文化素质的同时,高度重视提高思想道德素质.所以,加强当代理工科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日本历史题材影视剧为研究对象,对日本历史题材影视剧中出现的对中国的态度进行分析,以求从中发现在日本近代的现实的社会环境中真实存在着的,对中国与中国人的一类看法,及日本社会中存在的对中国与中国人的真实态度中的一些内涵的历史渊源。  相似文献   

8.
论人民公社制度及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启动了历史的闸门,中国社会加快了发展的速度。新事物层出不穷,许多东西还没有来得及稳定下来就被淘汰了。改革所引发的巨大变化震荡了习惯于慢条斯理地打发生活的中国人的心灵,由此所产生的反应是各式各样的。但是,不管你对改革持什么态度,生活本身会迫使你行动起来,以适应新的情况,在变动的社会结构中寻找自己的位置,或者追赶那飘忽不定的时髦。在当今的中国,新东西是如此强有力地吸引着人们的注意力,人们似乎已无暇反观历史;而社会变化节律的加快又拉大了历史的距离,使前不久发生的事变得遥远起来,似乎  相似文献   

9.
宋代理学家在其特有的历史哲学指导下对中国历史长河中的许多人物作了点评。两宋理学的奠基人程颐、理学集大成者朱熹、心学创始人陆九渊均仅以道德标准作为评价历史人物的唯一尺度, 缺乏以历史主义的眼光, 以社会价值的标准去评判历史与历史人物的视野, 不能认识“恶”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正面作用,一味地将历史道德化、以道德理想主义的态度看待历史与历史人物, 表现出使现代人难以理解的迂阔和保守  相似文献   

10.
广大民众出于社会良知,约定俗成地形成了鉴别历史人物的一般标准。这些以道义为基本内容的评价标准,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正能量。人性的光辉,使历史上许多志士仁人,超越阶级樊篱,关注国家前途、社会和谐和人类的命运,保持高尚的品格和情操。肯定这样的历史人物,有利于积极地引导社会历史向良性方向发展。而个人建立的事功无论多大,也不等同于历史贡献。不论是非,单以事功为标准评价人物,对人类社会的进步会产生负面效应。数十年来,史学界对草菅人命、给后世造成恶劣影响的曹操等人翻案,有悖于正确的评价标准,分明站错了立场,是反人类、反文明、反历史的。  相似文献   

11.
语言态度属于语言的社会心理范围.现代社会心理学认为,人的主观态度在其社会生活中具有调节行为的作用.语言的使用是一种社会行为,语言态度这种社会心理因素必然会对语言使用者的语言能力和语言行为产生深刻的影响.因此,我们从主观评价、民族意识、价值取向与行为倾向、语言忠诚等方面分析土家人的语言态度,从而透视土家语濒危现象,剖析土家语衰退原因.  相似文献   

12.
从历史的角度看,以德治国揭示了一个永恒的主题,即国家权力应由品德高尚的人来掌管.由于中西方历史,政治、文化的差异形成了以德治国在中西方迥然不同的命运,形成了不同特色;从现实来看,以德治国合乎社会发展的要求,有利于依法治国的进行.  相似文献   

13.
唯物史观指出社会历史总是"现实的人"的社会历史,马克思认为"社会本身,即处于社会关系中的人本身",历史不能游离于"现实的人"之外,它实质上是人的实践活动造成的现实运动.唯物史观对历史的这一认识,为史学研究提供了方法论原则,并指明了史学研究与历史本身的内在会通性,要求史家在史学的研究中要注重人文关怀,史学研究要强化史家的主体意识.  相似文献   

14.
《文子》的政治文化取向,是黄老道家的道治主义.从它所塑造的行道主体看,有圣人、至人、君子、人主、真人等,虽代表了统治者的政治态度,但也反映了它对统治者的复杂心态.《文子》的道治主义态度,虽然吸取了儒家的人治和法家的法治原则,但却超越了二者的局限,以道为治,在很大程度上以道来限制人君的权力,并意识到了社会历史兴衰治乱的客观规律性.《文子》有比较系统的道治思想,也有比较浓厚的民本主义情怀.  相似文献   

15.
试论客家民间社会保障:以众会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察中国历史上的社会保障体系 ,可以发现其建构的主体主要来自国家权威和民间团体两股力量。一方面国家设立了常平仓、社仓、义仓、育婴堂等机构对民众行使社会保障 ,来防范社会风险和救助社会弱势族群 ,以维护统治者的统治 ,另一方面 ,民间的各种社会组织如宗族、众会、会馆等 ,对于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长期以来 ,仓储制度、宗族、会馆一直是社会经济史学界的研究重点 ,并有不少研究成果问世。而客家地区普遍存在的众会这一民间社会组织却较少人关注。客家社会由于其自身的历史原因造就的“边缘性”社会特征 ,使得其社会生活往往游离于“国家话语”之外 ,因而探讨众会这一民间社会力量在社会保障方面发挥的作用对于我们理解客家社会就具有非凡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恩格斯青年时期在完成自身思想转变的过程中,从物质利益出发,曾经对资本主义进行过激烈的批判,认为资产阶级自由主义诉诸于抽象原则,使资本主义国家制度表现出了基督教国家的本质.资本主义私有制造成了人对物的异化,使金钱成为社会的统治力量.只有在共产主义条件下,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才会获得一致,人类才会重新掌握自己.取代资本主义私有制,完成对现实社会的改造,必然要以社会革命为依归.恩格斯早期对资本主义的批判,为创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做出了积极贡献,对于我们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精神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历史上法人和财团法人的设立原则有多种,分别代表了一定时期国家和社会对设立法人或者财团法人的鼓励或者限制的态度,而各种鼓励或者限制的态度背后存在着复杂的原因.民法典中应该针对不同类型的财团法人规定不同的设立原则而非笼统地就法人或者财团法人规定某一项设立原则.  相似文献   

18.
郁达夫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个毫不顾忌地用"爱"这种欲望形式表现对自由和解放的不懈追求的作家.他的思想、创作虽然比鲁迅稍逊,但在"五四"文坛上,也是一位公认的大家.在"五四"时期反帝反封建的特定历史背景下,他本身所具有的忧国忧民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使他能用人文主义的严肃态度探讨人的情欲和生存问题,从个体的本能欲望切人到所处的时代、社会;借欲望的外貌.灌注启蒙的理性,把人的解放和民族的解放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从而使他的文本成为一面以独特视角反映"五四"时代人性觉醒历史的镜子.  相似文献   

19.
尽管阿多诺批判了启蒙,但并不是对历史抱悲观主义的态度。当人们通过交换真正购买到的是物品的使用价值而非交换价值的时候,一个理性的社会就会产生。进步就是人类自身对自然控制的结束,就是人类社会每一阶段对这种控制的抵制。阿多诺认为,历史没有一个统一的主体,历史的基础是个体之间的联系,但历史的进步需要一个全球性主体的出现和人性的确立。历史的进步就是体现在每一微观层面上个体主体、全球性主体与客观世界间的星丛,就是人与人、人与自然、个人与社会间的和解。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前苏东国家发生了大规模的制度变迁,迄今为止已经有30年.国家转型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不同国家和不同个体对转型的态度不尽相同.中东欧国家的民众对转型的支持最高,其次是波罗的海国家,最后是独联体国家,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的态度出现趋同.俄罗斯民众对经济转型的支持,呈现出下降的趋势.宏观经济的积极表现,在很大程度上解释了民众对转型的支持态度.个体对转型态度的差异,主要从经济利益和观念意识两个角度出发.研究发现,在转型期间获益的民众会支持转型,反之则反对转型.老年人由于经历过社会主义时期,比年轻一代更加依恋社会主义,从而会反对转型,民众的转型态度存在着代际差异.宗教也会对个人的转型态度产生影响,但是不同宗教的影响是不一致的.民众的政党隶属影响选民的政治偏好,进而影响其对转型的态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