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日瓦戈医生》是苏联当代著名作家帕斯特尔纳克(1890—1960)的代表作,是瑞典皇家学院1958年宣布授予诺贝尔文学奖的优秀小说。小说通过主人公日瓦戈医生短短一生经历的描写,表现了作家对人生命运的痛苦探讨,对生活真蒂的执着追求。日瓦戈是一位时代的落伍者。这个一生都在追求人格自由、保持个性纯洁的俄国知识分子,他在思想上经历了一个从内心欢迎革命到精神反叛革命的转变过程。伴随着他的复杂曲折的经历,各种悲剧相继产生。  相似文献   

2.
长篇经典小说《日瓦戈医生》的主人公日瓦戈医生,满怀抱负、达则欲有所为,崇尚自由、穷则独善其身。其悲剧人生遭际及成因,折射了前苏联十月革命前后近五十年的历史变迁。作品的深刻性及独特性震撼人心、启人深思深省。  相似文献   

3.
帕斯捷尔纳克的著名长篇小说《日瓦戈医生》作为一部悲剧性的经典,除了成功地塑造了主人公日瓦戈医生和拉拉的悲剧性艺术形象外,安季波夫的悲剧性形象也是非常典型与突出的。从这悲剧艺术典型身上,了解作品丰富而深刻的内涵,可以进而解读安季波夫悲剧性与苏俄近50年历史进程中政治与社会悲剧性的联系。  相似文献   

4.
《日瓦戈医生》是苏联乃至世界文学史上的一部重要作品。1958年,其作者鲍里斯·列昂尼多维奇·帕 斯捷尔纳克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但该作品在前苏联却长期被禁。本文介绍了这部作品遭禁的经过,对遭禁原因进 行了分析,并对作品主人公的悲剧命运进行了初步研究与阐述。  相似文献   

5.
1988年伊始,前苏联《新世界》杂志终于刊出了鲍里斯·帕斯特尔纳克的长篇小说《日瓦戈医生》。这部小说曾在西方世界声名显赫,享尽荣耀,可是在它的祖国却备受挞伐,重门深锁。随着历史的推移,沉冤三十载的《日瓦戈医生》得以昭雪,重见天日。这桩旷日持久的公案似乎已经了结,然而《日瓦戈医生》和任何一部惊世之作一样,仍将不断接受历史和后人的评说,因而也就难有“盖棺论定”的一锤之音,而这出历史悲剧的遗音余韵则更值得人们深思、回味。  相似文献   

6.
<日瓦戈医生>是帕斯捷尔纳克创作的一部具有恢弘的史诗追求的长篇小说,小说从人道主义和个体生命的角度反思了俄国十月革命以及其后的社会主义的历史,其思想内涵主要表现为贯穿小说始终的和俄罗斯传统价值观念结合在一起的人道主义精神.这种人道主义思想成为小说主人公日瓦戈对待重大历史事件、革命斗争以及个人命运的基本态度,它维护了人类内心的一种美好的信念和固有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长篇小说《日瓦戈医生》是苏联当代著名作家及诗人帕斯捷尔纳克的代表作。这部作品的问世引起了世界各界人士的关注,一时间众说纷纭,反响热烈,主人公尤里·日瓦戈的形象更是影响了几代人的思想和行为。本文从对《日瓦戈医生》这部作品的认识开始谈起,根据主人公所处的时代,分析尤里·日瓦戈的英雄形象,研究其个性和心理特征,阐释小说《日瓦戈医生》的社会影响、历史功能和思想意义。  相似文献   

8.
本论文重点讨论《日瓦戈医生》中拉拉和日瓦戈的婚外恋、拉拉情感的三个发展阶段和日瓦戈的软弱性。小说淡化了婚外情"庸俗"的一面,故而研究者对日瓦戈和拉拉的出轨行为也倾向于做诗意的阐释。然而,众多研究者只是将研究聚焦于拉拉和日瓦戈的爱情,有意避开拉拉情感发展三阶段的前两个阶段,没有看到拉拉和科马罗夫斯基在一起时所获得的少女的虚荣心的和情欲的双重满足,也忽略了拉拉同安季波夫结为夫妇的经历。另外,不少研究者依据小说结尾处"日瓦戈的诗作"中的第一首诗"哈姆雷特"来比拟日瓦戈的情况,认为日瓦戈具有哈姆雷特式的属性,然而根据文本中内容,日瓦戈和哈姆雷特除了出身几无相似之处,日瓦戈则毫无行动的意识,他更像一位想遁世而不得的隐士。因此,奥德赛或者哈姆雷特式之类的标签不适用于软弱的日瓦戈医生。  相似文献   

9.
在《日瓦戈医生》中,拉拉完成了从受难到救赎并获得精神永生的转变过程。与恶势力的苦苦抗争,对爱情、自由和美的追求都在拉拉身上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作者通过对其堕落、抗争、追求的描绘,升华出一个从受难到救赎、从救赎再到永生的基督圣徒式形象。《日瓦戈医生》展示了作者的人道主义关怀,带有浓厚的启示性色彩。  相似文献   

10.
基督教文化背景下的《日瓦戈医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俄罗斯作家帕斯捷尔纳克的长篇小说《日瓦戈医生》是一部反映俄罗斯社会变动时期的知识分子命运和心路历程的长篇 ,同时它的故事情节和主题又都是在基督教观念的背景上展开的。论文从小说中的有关意象入手 ,深入分析了其中潜在的主人公及作者本人在信仰上的追寻 ,从宗教文化的角度揭示了作品的历史意义和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11.
众所周知,苏联著名作家鲍·帕斯捷尔纳克的长篇小说《日瓦戈医生》是一部在苏联国内引起严重争议的作品。小说最早于一九五七年出版于意大利,接着欧美各国也陆续出版,但在苏联却一直未能发表。经历了三十余年的风风雨雨,在苏联社会改革的新形势下,帕斯捷尔纳及其创作的命运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相似文献   

12.
在希腊悲剧中,命运构成了一个永不衰竭的主题,希腊悲剧的内容说到底就是命运的实现过程,由于命运的决定论是通过主人公本人的行为而实现的,所以希腊悲剧与近代悲剧相比,表现了一个更为深刻的思想,即人的自为存在(自由意志)与自在存在(决定论)之间的永恒冲突。但是,这个深刻的思想在希腊人那里尚未达到反思的高度,它是以直观的意象形式表现出来的,因此命运在希腊悲剧中就被表述为某种具体的神谕或某个具象的神明,只有在希腊哲学中它才获得了抽象的概念形式。本文将对命运主题产生的社会背景、它在希腊悲剧中的具体表现以及命运意象的发展变化等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红楼梦》是一部整体的家族悲剧,在这个悲剧中,女性的悲剧命运是最为打动人心的,也最为深刻地反映了封建礼教和封建家族对人性摧残。本文将贾府的太太、奶奶们分为四个类型,通过她们悲剧性的命运来分析《红楼梦》的悲剧色彩。  相似文献   

14.
帕斯捷尔纳克十分尊重生活,其《日瓦戈医生》首先是生活而非政治、爱情的文本。小说通过丰富的材料揭示了生活现象的原生性、生活内质的神秘性与创造性,并用生活的尺度来品评革命和主要人物;对宗教题材的处理也体现了作家的生活思想。在习惯于从社会的维度去阐释作品的时代里,《日瓦戈医生》使我们更多地想起了生活  相似文献   

15.
从反抗命运和人物的追求适得其反两点来看,老船夫与俄狄浦斯的悲剧行动非常相似,这说明《边城》具备了悲剧的基本要素,《边城》的“悲剧说”是有根据的。《俄狄浦斯王》悲剧人物的行动或情节紧凑、激烈,《边城》悲剧人物的行动或情节则委婉平缓,曲尽其意;《边城》不如《俄狄浦斯王》那样能引起巨大的恐惧、强烈的怜悯,产生的是轻微的恐惧、悠长的怜悯;俄狄浦斯属于“灭亡于英雄的特别悲剧者”,老船夫则属于“消磨于极平常的,或者简直近于没有事情的悲剧者”;《俄狄浦斯王》和《边城》是善的悲剧,亦是命运的悲剧,“宿命”意识渗透在两部作品中;《俄狄浦斯王》悲剧处理,浓墨重彩,悲伤惨烈,《边城》的悲剧采用的是低调陈述法,似有似无;《边城》与《俄狄浦斯王》都表现了对命运的矛盾态度--既相信命运和命运的威力,又强调人的坚强毅力和积极的行动。两个作品又一次证明古今东西方作家对命运与人为的矛盾思考不断在延续。  相似文献   

16.
《静静的顿河》中葛利高里的悲剧蕴含了西方悲剧的三个历程,即命运悲剧、个性悲剧和社会悲剧。社会悲剧是葛利高里悲剧的第一个层面,也是最根本的。  相似文献   

17.
鱼玄机是晚唐一位才貌出众而命运又十分悲惨的女诗人,是女性文学史上一位典型的悲剧人物。鱼玄机的悲剧具有双重性,本文试从其婚姻悲剧、人格悲剧来分析其人生悲剧。  相似文献   

18.
作为二十世纪的经典之作,《日瓦戈医生》一直为世人所瞩目并被广泛研究,但鲜有学者从叙事模式的角度对该小说进行研究。因此从结构主义入手,借助托多罗夫的主题句模式,通过分析作品中主要人物对各自命运的探索,来探究该作品所反映的二十世纪俄罗斯历史语境中的知识分子和平民大众的生存现状,及作者本人对当时社会乃至人类命运的追问考量,以期为理解该作品提供一种新的解读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9.
托马斯·哈代的《德伯家的苔丝》女主人公苔丝,悲剧命运的成因是多方面的,文章从苔丝家庭的拖累,她个性的柔弱、善良、迁就、屈从,身心所受的摧残,复杂的时代社会背景等方面来分析其悲剧命运的成因。  相似文献   

20.
奥尼尔笔下的女性人物大都对人类最崇高的情感——爱情及幸福的生活抱有美的渴望,然而她们的命运却都注定具有悲剧色彩,面对悲剧她们失望、痛苦、迷茫、挣扎,最终甚至以扭曲的心态结束生命。研究、探讨这些女性悲剧人物的命运,有利于进一步深入理解奥尼尔的悲剧美学和创作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