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标志着传统和谐观向现代和谐观的实质性飞跃,实现了和谐视界的新转向.传统和谐观强调静态和谐,内部和谐,当前和谐,物人和谐与人人和谐,以"天"为中心的"天人合一",破坏性和阻碍性的矛盾观.科学发展观观照下的现代和谐观则强调动态和谐,内部和谐与内外和谐的相互统一,当前和谐与未来和谐的相互统一,物物、人物、人人和人我四和谐的相互统一,以"人"为中心的"以人为本",建设性和动力性的矛盾观.  相似文献   

2.
《周易》和谐思想简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易》是中国文化的源头,我们今天的很多思想观念都肇始于斯。在《周易》中包含着和谐思想,具体体现为阴阳交互的宇宙观、天人合一的天人观、敬天保民的民本观、明德慎罚的治理观、革故鼎新的创新观、自强不息的发展观。  相似文献   

3.
殷有敢 《南方论刊》2005,(12):23-24
和谐世界观应当是一种新的符合生态理性的绿色国际伦理关系观。从中国传统伦理视角看,这种国际关系观包括和谐国际伦理秩序观、和谐国际关系价值观以及和谐民族文化观,对当前构建和谐世界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调解制度作为解决纠纷的一种方式,是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特别是儒家法律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思想渊源就在于儒家以"无试"为主要内容的和谐现.主要论述儒家和谐观中的"无讼"思想,及在儒家和谐观指导之下的传统调解制度的发展和手段,旨在探讨"和谐"与"调解"这两种具有中国特色的传统思想与法律制度之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5.
从制度均衡到制度和谐--我国改革进程中一种新的制度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正处于这种制度转型的过程之中."制度均衡"或"制度非均衡"概念不能描述我国制度转型的特征与本质,需要我们谨慎对待.本文追随和谐思想的渊源,努力超越均衡思维的局限,提出了一种新的分析范式--制度和谐,并从理论和实践上论证了制度和谐观不仅是经济学逻辑演变的结果,更是对我国制度转型进程的历史与未来认识深化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的和谐社会观主要表现为邓小平的和谐发展观、和谐稳定观、和谐公正观.邓小平认为,一方面,发展、稳定、公正是和谐社会的目标特征;另一方面,和谐社会的发展、稳定、公正本身也必须是和谐的.和谐社会是和谐发展、和谐稳定、和谐公正的相互依存、和谐互动.  相似文献   

7.
采用比较社会政策视角探讨中西社会和谐理论具有开创性的意义。从社会政策理论发展中提炼出的社会和谐概念在现代社会背景下具有关系和制度两方面的重要性;社会和谐实践发展成为了三个互相关联的层面:经济的、社会的和政治的;在这个基础上建构出了三种意识形态理论下的社会和谐理论:自由主义的、保守主义的和社会民主主义的社会和谐观。中国政府发展出了具有本土意义的和谐社会观。如果把它与三种建构了的社会和谐观进行比较,就会发现它既有与西方和谐观相似的内容,又具有不同的发展。从社会政策的视角出发,改变国家角色的作用对建设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刚健有为、中和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传统文化是中小学德育的重要资源,理想励志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义利观教育的继承;中小学德育对传统文化视野中的和谐观的因应.  相似文献   

9.
异化劳动理论是马克思和谐劳动观的思想发源。马克思和谐劳动观的基本内涵主要包括:和谐劳动是一种"快乐体面的劳动"、和谐劳动是一种"公平正义的劳动"、和谐劳动是一种"自由创造的劳动"。马克思和谐劳动观对我国当前社会主义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以及和谐社会的建设具有重大的价值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0.
墨家和谐观体现了中国传统的道德哲学和生存智慧,在中国传统和谐观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本文从经济、政治、生态、文化、人际五个方面来概括和分析墨家和谐观,研究和分析其所蕴涵的积极合理思想,对当今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