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站在新的起跑线上展示春天的风景,身后的脚印被定格成留念的历史。昨天的沮丧与失落,也许是一笔财富,明天就会奋斗、攀登、再创;昨天的赞颂、荣誉,也许是一杯美酒、一束鲜花,明天将从零出发,走向创新的境界和畅想! 迎接春天,我们告别昨天,用曾经跋涉过春夏秋冬的脚步去丈量新一年的每  相似文献   

2.
风景诗,旧称山水诗.在中国,早就有陶渊明、谢灵运,王维的许多烩灸人口的佳作.然而,"五四"以来的新诗人中,几乎绝少有专写风景诗的诗人.这并不意味着风景诗失去了存在的价值.相反,一种新时代的风景诗正在成长、发展,它的创造者,就是中国新诗运动的奠基者——郭沫若.郭沫若生于"海棠香国"的荔枝湾畔,峨嵋山的壮伟,大渡河的湍急,嘉定府的旖旎风光,使他早就领略到大自然美不胜收的景色.后来,他东渡日本,又以大海为邻,森林为友.由于自幼喜爱庄子,长期生活在大自然怀抱,对自然风景怀有特殊感情,他的青少年时代的部分诗作就是吟咏自然,赞颂自然的.但是,郭沫若写作崭新的自然风景诗,  相似文献   

3.
司马迁是一个不愿屈服于任何强权的压力、具有强烈反抗精神的人 ;是一个在困厄面前不愿低头 ,也不灰心丧气、甘受屈辱、承认失败 ,而是隐忍抗争、自强不息、发奋有为的伟丈夫。司马迁的抗争精神不仅表现在他对隐忍就功名者的赞颂上 ,也不仅表现在他自己隐忍就功名的实践上 ,而且还表现在对一切具有反抗精神的人的赞颂上。  相似文献   

4.
公元七世纪上半叶在阿拉伯半岛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伊斯兰教,标志着阿拉伯半岛社会历史上的一次大变革。它促成了半岛由氏族部落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化,也促成了这一地区的意识形态领域出现了一个巨变。在伊斯兰教形成之后的第一个一百年中,为确立伊斯兰教的神学体系而出现的一切思想、文化、艺术活动都紧紧围绕着对伊斯兰教义的阐述和赞颂,它使沙漠贝杜因人逐渐摆脱  相似文献   

5.
风景油画的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风景油画创作逐渐倾向于现实主义。风景油画作为舶来品于19世纪后期由西方引进中国。笔者回顾了现实主义风景油画的发展历史,论述了风景油画创作的现实主义精神,以及当下风景油画创作语言的多样化,为我国现实主义风景油画的发展指明了目标和方向。  相似文献   

6.
袁鹰同志的《青山翠竹》是一篇脍炙人口的抒情散文。作者通过对富有象征意义的翠竹的赞颂,热情赞颂了井冈山人民、中国人民不怕艰苦,不畏强暴的大无畏革命精神和坚贞不屈的革命气节。  相似文献   

7.
偈颂(gatha)是印度佛经中常见的诗歌体式,对中国佛教文学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赞颂(stotra)是在偈颂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独立诗体,主要用于赞佛.中国佛教赞歌既有印度佛教赞颂的影响,也有本土赞颂文体的继承和民间歌谣的借鉴.在印度,偈颂与赞颂都是能够入弦的歌诗.在中国,直接源自印度佛经的偈颂失去了音乐性,演变成为以说理谈玄、悟道证法为主的哲理诗,而本土色彩较浓的佛教赞歌一般和乐能唱,与印度佛教偈颂与赞颂的歌诗传统更加契合.  相似文献   

8.
一个民族或一种阶级,它的逐渐堕落,是不是纯由宿命,一到某种情形下即可挽救?会不会只是偶然事实?还可能用一种观念、一种态度将它重造?我们是不是还需要些人,将这个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用一些新的抽象原则重建起来?对于自然美的热烈赞颂,传统世故的极端轻蔑,是否即可从更年青一代见出新的希望?  相似文献   

9.
任泽美 《社区》2014,(14):28-28
人生是一段旅程,在旅行中遇到的每一个人、每一件事与每一个美丽景色,都有可能成为一生中难忘的风景。在人生的旅行中,走过的路都将成为背后的风景,不能回头不能停留,那么就不如享受每一刻的感觉,欣赏每一处的风景。  相似文献   

10.
在风景中明心见性或进行形而上追索已成为一种审美惯性,进而影响主体的文化结构和价值立场。在对风景的审美惯性中存在某种惰性,其匿身于风景审美机制的缝隙,成为理解主体化的征兆。风景的审美性在于该实体被化约为符号性主体。这一化约行为剔除了人之属性的复数性,转移了个体存在的被动性,使风景成为抵御复杂现实的一道屏障、一个幻象。而穿越幻象则易使主体丧失稳定的现实感,因此在一定程度上,静态的风景刻画成为最难以拒绝的乌托邦。  相似文献   

11.
巴金先生逝世至今,悼念、赞颂、评价、追怀文章源源不断,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巴老精神的崇高价值。怎样认识这一珍贵的人生资潭?我们从众多文稿中遴选出本文,摩罗先生对巴老作了独到、准确而深刻的解析,故此文十分适合作为语文课的选文。  相似文献   

12.
相对于其他居住地的人们而言,那些居住在洛基山脉的人们享受着独特的自然与人文之美。而通常,人们所处的环境往往都是自然与文化耦合而成的产物。一般说来,某处原始的自然,一旦遭遇移民,就会烙上某种人类文化的印记,从而很难保留原始的自在样态。大多数风景都是一种自然与文化的综合体,但也有很多风景,对它们起决定作用的因素仍然是自在的自然——这是相对于由文化主导的人化风景而言的。较之于美国东部这处被文化驯化了的风景而言,西部的洛基山脉则是一处被文化遗忘了的风景,一处以自然为主导的美丽画卷。它依稀告诉我们:不是自然存在于我们之中,而是我们生存于自然之中;环境是我们的,我们是环境的,我们与环境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自然联合体";文化的风景之美,较之以永恒而丰富的自然之美,不过是暂时的存在。  相似文献   

13.
桂林之旅     
桂林,像一位飘飞在艺术之梦中的美丽女神。千百年来,有多少的轻歌,多少的画幅,多少的诗文把它来赞颂。如果来到这样一个碧水萦回、奇峰倒影的城市,你会觉得所有的赞美并不为过。  相似文献   

14.
边际风景文化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是宝贵的信息资源,是全社会的共同财富,也是我们进行旅游资源开发的重要依据和战略重点。1、风景区有风景。风景是指风光、美景,是一种具有美感的信息。游人到风景区去游赏、观景,风景中的山山水水、园林名胜、古迹文物……为游人提供了大量的信息,使游人留连忘返,感慨万千。近年来,我国的风景文化得到了各界人士的重视,旅游资源的开发也蓬勃发展。但犹如彩电生产线一轰而上一样,旅游资源的开发也往往是你修一条仿古唐人街,我建一座仿古宋人城,你修一个庙,我建一个园。这些所谓的“风景”,已…  相似文献   

15.
我们阅读时会遇到不同类型的文章,写人、记事、写景、状物、说明等等,对它们该怎样阅读?让我们先把握对写人文章的阅读技巧吧!阅读指南通过记叙一个人所做的一件或几件事情,从而勾画出他(她)的形象,赞颂他(她)的一种品质。这类文章,我们通常叫做写人的文章。一、听其言。俗话说  相似文献   

16.
风景写生中要处理好由景生情,以情表意,由意入境的关系,以达到情景交融,意趣高雅,引人入胜境界。从风景写生意境感受这一点切入,就风景写生中景观意境体现所需要的要素进行探讨与研究,认为构图、色彩、笔触与情感等在意境表现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季节的忠告     
一个白首老者,他可以承认年轮赋于他的某种无奈,他却无法拒绝季节对他无休止的拜访。“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谁复在?”有限的生命在无情的自然规律里如果一味地感叹、沉沦,将使暮年的风景蒙上一层灰涩的色彩。唯有正确地认识自己,清醒地把握现实,使一直向前、永不复返的生命航程在每一季节段里都轻舟熟路,畅通无阻,这大约才是老之将至的人应循的思路。 春  相似文献   

18.
风景水彩画是西方美术史上一个特殊时期的产物,它起源于西欧,兴盛于英国,并在十八、十九世纪达到高峰.风景画是人对自然及自身生存环境描摹的结果.英国水彩画的发展源于地志学风景画的兴起,十八世纪兴起的旅行热潮加速了风景水彩画的发展,英国湿润的海洋性气候,从外在环境上造就了水彩画发展的可能性.十八、十九世纪是英国风景水彩画"黄金时期",风景水彩画渐趋成熟,并成为一门独具魅力的艺术形式.  相似文献   

19.
相对于其他居住地的人们而言,那些居住在洛基山脉的人们享受着独特的自然与人文之美。而通常,人们所处的环境往往都是自然与文化耦合而成的产物。一般说采,某处原始的自然,一旦遭遇移民,就会烙上某种人类文化的印记,从而很难保留原始的自在样态。大多数风景都是一种自然与文化的综合体,但也有很多风景,对它们起决定作用的因素仍然是自在的自然——这是相对于由文化主导的人化风景而言的。较之于美国东部这处被文化驯化了的风景而言,西部的洛基山脉则是一处被文化遗忘了的风景,一处以自然为主导的美丽画卷。它依稀告诉我们:不是自然存在于我们之中,而是我们生存于自然之中;环境是我们的,我们是环境的,我们与环境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自然联合体”;文化的风景之美,较之以永恒而丰富的自然之关,不过是暂时的存在。  相似文献   

20.
《围绕青海湖》是一部融经验于风景的诗集。在重返故地这个特殊的时刻,旧地被风景化,诗人的经验也由此得到激发,并被安置在相应的风景里。这部诗稿在风景中呈现出来的经验尽管复杂,但克制与妥协毕竞是支配性的。从根本上说,这是由作者的中老年处境决定的,或者说反映了作者的中老年处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