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日,媒体公开发布了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国办发〔2015〕8号文件:《关于清理规范驻省会城市办事机构指导意见的通知》,文件一公布就得到了社会舆论的一致好评,人们一致认为,撤销“驻省办”是之前撤销“驻京办”的延续和发展,这是党中央和国务院加大反腐力度,清除腐败环境,彻底根治权力腐败,建设廉洁、高效政府的新举措,真正清除了权力腐败的环境与场所,此举深得党心和民心。  相似文献   

2.
两份《条例》尽管内容各有侧重,但目标指向相同:通过立法,以正式法规代替红头文件,实现了预防腐败工作的规范化、法制化。
  起草组反复修改稿件多达几十次,有时为了一个措辞或者一个条款相互间争得面红耳赤,外人还以为在吵架。“这种狂热的工作激情以及科学民主的立法精神令人感动。”
  有反腐专家评价:《珠海经济特区预防腐败条例(草案)》难能可贵之处在于,直面了百姓最关注、反映最强烈的若干焦点问题,如“官二代”问题、“裸官”问题等,而这些问题以前一直是反腐败制度上的软肋。  相似文献   

3.
伴随巡视情况和整改意见陆续公布,十八大开局之后酋轮中央巡视正式收官。本轮巡视不再“全面突击”,转而聚焦“找老虎、寻苍蝇”,重点关注党风廉政建设和“四风”问题,发现了一批领导干部违法违纪线索。目前,第二轮巡视反腐已经在各地开展,未来走向备受各方期待。专家认为,当前反腐形势依然严峻,一方面必须加紧巩固此轮巡视成果,另一方面必须举一反三,进一步完善巡视制度,加强监督制度建设,形成制度合力打击遏制腐败。  相似文献   

4.
杨玉华  周畅 《决策探索》2014,(23):76-77
“山头主义”“能人腐败”“靠山吃山”“一家两制”……刚刚公布的中央巡视组第二轮巡视反馈情况中,对一些腐败问题的新提法引起广泛关注。 有专家称,这些接地气的反腐新词,揭示了当下官场多种追逐权力与利益的“灰色文化”,是深化反腐、加强干部管理的着力点。  相似文献   

5.
“反腐”注定将成为人们盘点2014年时绕不过去的重大主题。中纪委“打虎”“拍蝇”,让幻想“反腐只是一阵风”的官员连连失望,“反腐”逐渐成为全社会共识。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反腐高压态势不松、力度不减,"不敢腐"的威慑作用逐渐显现,有效遏制了腐败行为的发生。但是,一些基层干部"不想腐"的思想自觉尚未完全形成,在一些地区不同程度的存在"微腐败",这不仅严重侵害了群众的根本利益,也破坏了党群、干群关系。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并直面"微腐败"的特点及危害,分析其形成原因,研究对策进行有效治理,形成基层反腐的强大合力。只有这样,才能不断铲除"微腐败"滋生的土壤,不断增强群众对正风反腐的获得感和认同感。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我国的制度反腐包括反腐法律规范、相关机制与机构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但“小官巨贪”现象并未根绝,当前,“小官巨贪”呈现发案领域的扩大化、作案手段的隐蔽性增强、群体性腐败仍广泛存在的特点。“小官巨贪”治理不足的行政生态困境主要在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仍未完善,社会结构与社会关系转型仍未完成,官民沟通系统与公民反腐参与度仍待提升,社会廉政教育与廉政文化建设尚需加强,权力配置与监督机制还需理顺。为此,要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挥市场经济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进一步推进社会转型和政府内部结构转变,改变政府考核指标;进一步推进政务公开,提高民众参与民主监督的意识;重视思想建设和廉政教育;完善国家监察体制,加大审计监督力度等,进一步改善“小官巨贪”治理的行政生态。  相似文献   

8.
从"制度—文化"的双重角度入手进行反腐是当前我国反腐的主要方式,但腐败依然发生,并且还出现了奇奇怪怪的现象,继续损害着党和人民的形象和利益。如何创新反腐机制是当前面临的一项挑战。将"制度—文化"转向为"制度—文化—个人"的反腐模式不失为一种理想的选择。一方面,个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拒绝腐败,也可以成为腐败的监督者;另一方面,个人与制度、文化彼此关联,环环相扣,从个人层面加强建设,可以完善"制度—文化"的反腐体系,从而精准治理腐败。  相似文献   

9.
伦理问题的复杂性──“文化战略”的理论反思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引言社会伦理道德问题,是现代化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现代化研究中所讨论的“文化”或“传统文化”,主要指伦理价值观念。它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与行为方式,从而影响现代化进程,而“文化”的其他内容(如文学、艺术、文物等)则与现代化没有这样直接的关系。因此,许多经济学家、政治学家、社会学家们在自己的理论遇到困难时,就转向求助于伦理的解释或转向研究伦理问题。现代化进程中伦理道德问题十分复杂,人们却习惯于对它作直观的理解。比如,许多学者一谈到“腐败”,便提出“道德教育”的方案,认为只要发生一次伦理观念上的变革…  相似文献   

10.
我国当前面临着严峻的反腐形势,而检察机关在依法腐败案件的侦查中由于其自身条件的限制,无法像公安机关一样广泛使用各种技术侦查手段,这对我国打击腐败犯罪非常不利的。本文提出提高检察机关在依法腐败案件中技术侦查措施的使用率,借此提高依法腐败犯罪的侦查力度。  相似文献   

11.
严羽 《决策探索》2005,(2):92-93
长期以来.各级党委和有关部门对领导干部的监督.特别是对“一把手”的监督.存在着很大的困难.这与“一把手”具有的特殊地位有一定关系。但是,随着党内监督条例的颁布实施,我们党正着手采取措施,努力做到领导干部的活动延伸到哪里.党组织的监督就实行到哪里。然而,人们却忽略了一点,当前副职腐败已渐成气候.大到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成克杰、  相似文献   

12.
正一、网络反腐存在的问题网络给予网民一个充分表达话语的平台,将网民的意思和想法得到更充分、更明确的表达。网络反腐借助网络这个平台,在腐败治理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虽然网络反腐具有传统反腐手段不可比拟的优势,但是网络它本身是把"双刃剑",这就是的网络反腐也存在一些不足的问题:1.网民缺乏理性思考、易走极端路线。我国的网络反腐尚未成熟,存在着许多问题,主要来自于以下网民在意向表达方面:1.1网民非理性表达,放大腐败问题。网络反腐已经成为与腐败  相似文献   

13.
汪丽艳 《领导科学》2015,(10):51-52
近日,中央纪委研究室指出,对发生重大腐败案件和严重违纪行为的地方、部门和单位要实行“一案双查”.这是纪检体制的又一改革,是直指腐败要害、破解反腐困局的又一实实在在的招数.“一案双查”,是指纪检监察机关在查处案件时,既要查清当事人的违纪问题,又要倒查追究相关领导责任,包括党委(党组)和纪委的责任.党委(党组)书记作为一个团队的党组织核心,是一个党员群体的“领头雁”,是党风廉政建设的第一责任人.“一案双查”的反腐新体制必将会给每一位党委(党组)书记以警示.  相似文献   

14.
工程项目腐败严重影响工程质量、损害国家和人民群众的实际利益。当前,我国进入高速发展时期,工程项目反腐工作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构建反腐长效机制是取得反腐胜利的重大举措,要坚定信念、增强信心,积极构建并实施反腐长效机制,为规范建筑行业市场、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做出充分努力。本文首先介绍了构建工程项目反腐长效机制的必要性,然后重点介绍了构建工程项目反腐长效机制的相关原则及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15.
在2008年的反腐工作中,一支新力量引起各界高度关注,那就是网络监督。网络监督用“实绩”证明了自身的力量和正义,也激发了公众反腐的热情,如何将网络监督与制度反腐无缝链接起来,从而在源头预防腐败上取得新得突破,人们充满期待。  相似文献   

16.
腐败新动向:责任主体『集体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泉涌 《领导科学》2004,(12):50-51
在反腐败斗争中,人们常常能看到这样一种现象:查处一个腐败分子,带出一个“腐败群体”。许多腐败分子不再是独来独往,团伙性违法乱纪的“集体腐败”现象正悄然蔓延。腐败行为的责任主体“集体化”发展趋势表明,遏制“集体腐败”是当前反腐斗争的重要课题之一。“集体腐败”的典  相似文献   

17.
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搞好国有企业的经营和发展,这既是一个重大的经济问题,也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近年来在国有企业经营发展过程中发生的腐败现象,不仅阻碍了企业的发展,造成国有资产大量流失,而且激化了干群矛盾,影响了社会稳定。因此对国企内部腐败的预防与治理成为当前国企改革的艰巨任务,本文对国有企业腐败的特征、原因及表现进行深入剖析,并从如何运用审计这一反腐利器来防治国企腐败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8.
2005年,堪称“中国整顿煤矿安全生产年”。这一年,煤矿安全事故频频发生;这一年,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升格为总局,铁面官员李毅中就任局长;这一年,煤矿背后的腐败盖子被揭开,“官煤勾结”成为众矢之的;也在这一年,人们逐步清晰地认识到我国矿产资源管理中存在的体制性矛盾和问题。这为“十一五”期间安全生产的提高开了好头。  相似文献   

19.
最近,广州市首开先河,要求2014名“村官”将护照统一上缴,并实施出国审批管理。这一政策的出台折射出当前反腐形势下的一个现实问题:村官虽小,但“小官大贪”的案例屡见不鲜。如何打造制度牢笼监督、预防村官腐败,成为一项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20.
军事     
《领导文萃》2014,(12):137-137
解放军成立地方领导小组反腐维权 中共中央和解放军正在各级政府成立“工作领导小组”.以便更有效监控涉军违法行为并解除官兵的后顾之忧。这一措施的出台恰逢中共领导层大力整顿军队、提振士气,并在不动摇公众对军队信心的情况下根除腐败。“各级要始终坚持把涉军维权工作的重点放在解决对国防安全和社会稳定有重大影响的涉法问题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