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不断发展、改革与完善,在给教师带来更多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更大的压力和挑战,如职称评定,学生评教、科研压力过大、高校教师推行聘任制等等,也正是因为这些原因,使教师成为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职业倦怠作为一种职业性伤害,严重地影响着教师的身心健康及其专业发展。鉴于此,本调研课题就天津高校青年教师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方式对教师产生职业倦怠的原因进行调查分析,并提出有效的预防和缓解对策。  相似文献   

2.
大学教师职业倦怠问题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职业倦怠是现代大学教师职业生涯中面临的严重心理疾患,对教师的身心健康、专业发展以及教育教学工作都有很大危害。职业倦怠的产生既有社会和学校的原因,也有教师个人的问题。预防和矫治职业倦怠也应从社会、学校、个人等方面采取措施。  相似文献   

3.
中国高校教师的职业倦怠现象十分普遍,这种现象极大地影响了教师的健康和教学效果,也不利于高教事业的健康发展。以此通过研究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状况,分析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并提出相应的干预对策,希望引起社会各方面对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现象的关注。  相似文献   

4.
职业倦怠因其消极的影响已引起社会各领域的广泛重视。教师更是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从高校教师的职业倦怠的表现入手,进而分析高校教师职业倦怠心理的成因,并对如何预防和缓解这一现象的出现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周子羽  范海洲 《学术界》2022,(7):200-209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基层公务员面临着新的压力和挑战。通过对A省1338名基层公务员的职业倦怠状况进行描述性统计、主成分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得出研究结果:男性基层公务员职业倦怠感显著高于女性;随着工作年限增加,基层公务员职业倦怠感呈现波浪式上升;45岁以上基层公务员职业倦怠感最高;心理契约交易责任维度、关系责任维度、发展责任维度对职业倦怠均有显著影响,其中,关系责任维度为主要影响因素。可以从优化队伍结构、学习培训、工作反馈、心理关怀等方面提出缓解职业倦怠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职业倦怠是一种影响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的心理状态。为了解重点高中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笔者运用问卷调查、访谈等研究方法对武汉市蔡甸区汉阳一中教师的身心健康现状进行了研究。数据表明:该校很多教师感到压力大,幸福指数低,面临着一定的身心健康问题。造成重点高中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来自多个方面,包括社会、学校和教师自身。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高校"两课"教师的工作压力、倦息的总体状况、各变量之间的差异、工作压力与职业倦怠之间关系等方面情况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高校"两课"教师面临压力较多,压力强度较大;不同年龄、不同职称的高校"两课"教师压力感差异显著;"两课"教师工作压力与职业倦怠间存在着相关关系,在情绪衰竭和低成就感两个维度上相关显著,而在去人格化维度上尚不存在显著性相关.  相似文献   

8.
青年教师职业倦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是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本文立足于当前高校青年教师的现状,提出青年教师的职业倦怠的成因、危害,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目前小学体育教师出现各种职业倦怠问题,这对体育教师和体育教育产生很大危害。通过分析可知:小学体育教师出现职业倦怠主要有社会、学生和教师三方面的因素。要缓解职业倦怠需要加强社会对小学体育教育的理解和支持,需要教师调整工作模式,需要提高体育教师的工作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职业倦怠是工作中慢性情绪和人际压力的延迟反映,主要表现为情绪衰竭、人格解体以及个人成就感丧失。职业倦怠的危害表现为对个体生理、心理形成负性影响,对工作则表现为削减个体的积极性和投入。民警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有:工作、生活、个体和社会因素。对民警职业倦怠的干预主要是引导其正确认识职业倦怠,并通过心理疗法缓解他们的压力;建立社会支持网络,对警察这一职业持合理期望;加强公安队伍建设,建立良性支援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