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中华文明起源研究随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人类社会的演化进程,从与猿相揖别后蹒跚于非洲东部高原奥杜瓦伊峡谷的原始人 算起,至今少说也有二百万年历史;而我们现代人称为“文明时代”的社会,其历史只不过五千年左右而已。二百万年与五千年,这组数字的时差之巨令人惊叹!是什么原因,使人类社会如蛙蛇冬眠般长睡了数百万年以后,突然间横空出世崛起于地球之上?又是什么力量,推动着人类在最近这短短的五千年间如加速度般地创造出苏美尔、克里持、埃及、中华、印度和玛雅等一个个奇迹般辉煌壮观的文明社会的?自十九世纪甚或更早的时候起,文明起源这个“斯劳克斯之谜”就如地心引力似地牵动着中外学者的好奇心,使无数对探索真理、认识社会、认识人类有浓厚兴趣的思想家、历史学家、人类学家、考古学家们竞入彀中,为之经年累月地冥思苦想,探索研究。以致到今天,关于文明起源的讨论仍然还是国际社会科学家们关注的一个热点。 相似文献
2.
学术界一般把文字的产生、冶金术的发明、城邦或都市的出现看作是文明的特征 ,而这些现象又往往与国家的形成密切相关。因此 ,许多学者都认为文明的起源就是国家的起源。本文作者认为 ,人类文明发生的关键是生产性的生产———植物的种植和动物的饲养的形成 ,这两种技能是一般动物所不具有的。人类从攫取性的渔猎生产过渡到生产性的农牧业生产 ,是人类社会的第一次大革命 ,学术界通常称之为“农业革命”或新石器革命。关于中华文明的起源 ,学术界多认为起源于黄帝时代。本文认为 ,“农业革命”是人类脱离原始状态的革命 ,同时也是文明起源的关键一环。中华文明起源也一样 ,是在农业革命的基础上形成的。作者分别从神话传说和考古资料来论证炎帝与中华文明起源的关系 ,论证炎帝是中国农业革命的创始人 ,中华的文明的起源时代应该是炎帝时代 相似文献
3.
河北北部的燕山南北、长城地带是中华文明起源时期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其文明起源的特点以及生态环境变迁对中华文明进程的影响,引起学者们越来越多的关注。而其最终融合于商周文化,亦证明了中华文明起源是多元汇聚的这一文明起源理论。 相似文献
4.
关于中华文明起源问题之管见史式为何有人“越俎代庖”?中国历代史书林林总总,汗牛充栋,自秦汉以来二千余年从未中断。且不论其史料价值如何,只就数量而言,可称世界第一。但是其中对史前史的记载,却是十分薄弱的环节,每每以神话、传说编造历史,缺少对中华文明起源... 相似文献
5.
11月7日至13日,中国先秦史学会在开封——淮阳——郑州召开了第四届年会暨中华文明起源研讨会。来自北京、上海、天津、黑龙江、广西、四川、福建、河南等22个省市的近百名代表及40余位列席人员出席了会议。会议由中国先秦史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唐嘉弘先生主持,副理事长赵光贤先生致开幕辞。中共河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张文彬、省社科院院长胡思庸、省新闻出版局局长杨风阁、省社联副主席胡世厚、河南大学副校长陈信春及中共开封市委副书记张应详等同志出席了会议并讲了话。 相似文献
6.
7.
张光直对中华文明起源研究的得与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必须追溯中华文明的源头活水.以下诸篇文章,以文化基因为核心概念,从不同视角分析了中华文明的起源特点和世界历史地位,并前瞻中华文明在新世纪如何实现现代传承和发展.王东从总体上概括了中华文明万年起源发展史上的五次辉煌,并提炼出了中华文明的五大文化基因;胡孚琛认为中华文明绵延不绝的奥秘在于传统的道家文化,道家文化在新世纪要发扬光大,须走综合创新之道;刘军则认为中华文明最大的特征是连续性特征,这种特征主要体现在儒家的生态伦理智慧中;魏小巍将汉字作为中华文明的文化基因,并从符号学、信息学角度对汉字做了现代解读和阐释;李宏伟从评论张光直对中华文明起源研究的得失这一角度出发,提出了续写马克思文明起源论"中国续篇"的任务. 相似文献
8.
司马迁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历史学家,他以毕生精力,总结先秦史学的成就,适应统一的封建专制主义国家的需要,首创一部纪传群分的《史记》。他留给我们的这一份珍贵遗产,至今仍为我国广大人民群众及世界各国人民所爱重,是人类社会的精神文化财富。但是,象《史记》这样一部历史巨著,在其传世之初,就有人诬蔑它是一部发泄私愤的谤书,使它蒙上一层不洁的尘翳。拂试掉这些尘翳,推倒这些不实之辞,不仅是正确评价这部书的问题,也可说明治史态度问题,是有其现实意义的。 相似文献
9.
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必须追溯中华文明的源头活水.以下诸篇文章,以文化基因为核心概念,从不同视角分析了中华文明的起源特点和世界历史地位,并前瞻中华文明在新世纪如何实现现代传承和发展.王东从总体上概括了中华文明万年起源发展史上的五次辉煌,并提炼出了中华文明的五大文化基因;胡孚琛认为中华文明绵延不绝的奥秘在于传统的道家文化,道家文化在新世纪要发扬光大,须走综合创新之道;刘军则认为中华文明最大的特征是连续性特征,这种特征主要体现在儒家的生态伦理智慧中;魏小巍将汉字作为中华文明的文化基因,并从符号学、信息学角度对汉字做了现代解读和阐释;李宏伟从评论张光直对中华文明起源研究的得失这一角度出发,提出了续写马克思文明起源论"中国续篇"的任务. 相似文献
10.
11.
中华文明是世界范围内最古老的、独立发展起来的六大原生文明之一 ,又是人类文明史上发展数千年而未曾中绝的惟一古代文明。作为龙的传人 ,我们既为中华文明是人类历史上生命力最旺盛的农业文明而自豪 ,更为它在近代史上备受西方文明列强的蹂躏、宰割而扼腕痛心。伟大的中华文明是如何起源、发展起来的 ?又是什么原因导致它在近代走向衰落 ?中华文明在现代将继续衰落还是将实现新的飞跃 ?呈现在读者面前的这套三卷本《中华文明论》(包括《中华文明源头论》、《中华文明基因论》和《中华文明创新论》 ,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2 0 0 2年 12月出版 )… 相似文献
12.
13.
14.
水火范畴居于中华文化的轴心位置。《易传·系辞上》所称百姓日用而不知者,可以论证即为水火,明代哲人佚语曰造化之机,水火而已。由于黄土地洪旱灾害频仍,出于粟食烹饪的实践,华夏先民独有水火互动的认识,并进而形成和的理念。天人合一精神的由来也在于水火是天、人内涵中的同一要素。水火相济堪作中华的科学理论,冰炭的对应至今为西方所未至。中华特有的阴阳—水火两个层次,介于大跨度的哲学、科学之间,恰好中西互补。 相似文献
15.
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以下简称《起源》)一书中阐明的两种生产理论,其确切的含义本来是清楚的,但是,近几年在有些同志中间却出现了用哲学教科书中的观点来重新解释恩格斯的两种生产理论的趋向。徐亦让的文章和小册子,是这方面的一个代表,他认为:“当生产工具还处在萌芽时期”,“由于家庭关系在当时还是唯一的社会关系,它同生产关系没有分离,所以,自然选择决定家庭关系,也就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一种形式。而家庭关系决定亲属制度,也就是决定社会制度,正如在后来私有制社会里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一样,乃是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由此可见,恩格斯的这个观点,不是说明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原 相似文献
16.
“五霸”在历史上的确切所指新说孙景坛五霸是中国古代史上的常识,但五霸究指哪五人,自古及今两千年来史学界一直众说纷坛,说法有十几种,人头多达十五个。现在史学界的说法仍有两种:一为齐桓、晋文,楚庄、吴阖闾、越勾践,另一为齐桓、晋文、秦穆、宋襄、楚庄;而《... 相似文献
17.
陶渊明之“隐”新说论谱张驰二十世纪即将终了之际,回顾一个世纪的陶学里程,着实令人欢欣鼓舞。诸多学者名家的论著,或释解陶史症结,或进而阐发陶学命题,或提出新据新证新见,在前人的基础上进行广泛的开拓,取得了无愧于时代的巨大成绩。特别是陶学史上的第一大命题... 相似文献
18.
19.
市场经济能够迅猛增加和公正分配财富,因而能够使国民的物质需要得到相对充分的满足,从而必定极大地增进国民做一个好人的道德需要,最终势必普遍提高国民品德. 相似文献
20.
中华文明一脉相传没有中断,一个重要原因是中华民族对文明成果不断归纳总结,补充完善,中国古代经书的注疏充分显示了这一特点。“十三经”是中华文明成果的组成部分,而注疏是“十三经”流传至今的保证。今天对“十三经”重新作注,进行今译,是古籍整理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弘扬中华文明的需要。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