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督教于公元1世纪产生于罗马帝国统治下的巴勒斯坦和小亚地区,诞生后不久便开始传入埃及,并很快发展起来。埃及传统宗教与基督教的契合是基督教顺利传播的思想前提,而埃及大量犹太社团的存在也成为基督教得以传播的社会基础。加之基督教的普世思想迎合了当时埃及的民族情结,这使基督教在埃及传播并迅速发展成为可能。此外,“神圣家庭”的传说也加强了埃及作为基督教圣地的自豪感。  相似文献   

2.
(一)公元1世纪基督教产生后300多年间,教派林立,各执一说,没有统一的经卷.4世纪初,西撒利亚主教犹西比乌受罗马帝国皇帝君士坦丁之命,从各地流传的经卷中,主持选编27卷,然后又以君士坦丁的名义予以颁布,作为各基督教会共同遵守的经卷.这就是《新约》的雏型.4世纪末,基督教与罗马帝国结合而成国教.397年,第三次迦太基宗教会议确定《新约》与《旧约》的内容目录,基督教的经典——《圣经》因而定型.初始的《旧约》是希伯来文,后有希腊文译本,《新约》则以希腊文写成.3世纪末,罗马帝国西部拉丁语居民中的基督教会逐渐拉丁化.4世纪末,杰罗姆(Jerome,340-420)将  相似文献   

3.
源于《圣经》的英语成语、谚语傅勇斌,李岗根据《圣经·新约全书》中的故事,公元一世纪初,犹太人耶稣创立了基督教。在他被犹太当局拘送罗马被总督钉死在十字架上之后,他的门徒离开巴勒斯坦,四处传教。公元四世纪,罗马帝国的君士坦丁把基督教定为国教,从此基督教在...  相似文献   

4.
圣·奥古斯丁并不属于欧洲中世纪的思想家、宗教家和哲学家,只不过是古代基督教神学的拉丁教父而已。但由于他生活在罗马帝国及其古代文化已近解体,基督教逐渐开始占据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历史文化转折时期,加之他的思想对欧洲中世纪基督教思想学说影响极为巨大。因此,他的创作带有鲜明地文化转型特征。《忏悔录》无论在思想内容和艺术特征上都与古代文化明显不同,而对后代欧洲中世纪文化和文学具有开拓之功。  相似文献   

5.
基督教文化与科学——兼评欧洲中世纪在科学史上的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习惯于把从公元5世纪末西罗马帝国的灭亡到15世纪文艺复兴之前的一千年时间称为欧洲中世纪。这是一个神学大一统的时代,基督教不仅是欧洲社会统一的意识形态和统一的政治领导力量,而且也是统一的知识体系。科学的命运不仅要取决于基督教会对它的评价,而且科学的生存与发展也要依附于神学这个母体。  相似文献   

6.
<正> 欧洲人所信仰的宗教是基督教。欧洲音乐史实际上也是以基督教为基质发展起来的。在这一音乐历史发展地过程中,古罗马到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又是宗教音乐最活跃的时期。 基督教(christianismos)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它最早见于公元二世纪初安提安的伊纳爵《致马格尼西亚教会书》中,指区别犹太教,崇奉基督为主的新教派。在这之间,公元一世纪时,在叙利亚安提阿就有人称呼一些追随耶稣基督、信奉一种不同于犹太教传教信仰的“道民们”为“基督教”,同佛教和伊斯兰教相比,基督教这一世界性的宗教,在起源方面还存在着不少的争论。一般认为,基督教最初出现在公元一世纪的巴勒斯坦、小亚细亚一带,以继承犹太教的《旧约全书》和产生于一、二世纪基督教的《新约全书》为经典,称  相似文献   

7.
(一)公元1世纪基督教产生后300多年间,教派林立,各执一说,没有统一的经卷。4世纪初,西撒利亚主教犹西比乌受罗马帝国皇帝君士坦丁之命,从各地流传的经卷中,主持选编27卷,然后又以君士坦丁的名义予以颁布,作为各基督教会共同遵守的经卷。这就是《新约》的雏型。4世纪末,基督教与罗马帝国结合而成国教。397年,第三次迦太基宗教会议确定《新约》与《旧约》的内容目录,基督教的经典--《圣经》因而定型。  相似文献   

8.
欧洲进入中世纪后,基督教成为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意识形态的其他一切形式——哲学、政治、法学,都合并到神学中”,“成为神学中的科目”。中世纪的西欧哲学又被称为经院哲学,它是9至15世纪产生于查理曼帝国的宫廷学校以及基督教会学院的一种基督教哲学。作为基督教哲学,经院哲学是罗马帝国时期教父学的继承和进一步发展,本质上就是神学。经院哲学运用理性形式,通过抽象的、烦琐的辩证方法论证基督教信仰,它的理论都是关于基督教的论证。“经院哲学是为教会服务的,因为它承认、论证和捍卫教会的原则。”那么这种服务于教会的经院哲学对欧洲的天主教究竟产生了哪些影响?本文拟就这一问题从以下几个方面作一个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9.
西欧从罗马帝国向中世纪封建制过渡时期,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基督教得以延续,是有其深刻的历史原因的。基督教的宗教内容在罗马帝国总解体时期发挥了巨大的社会作用,因而成为统治集团的官方意识形态,教会成为新兴的大土地占有者.在法兰克人建立国家之时,基督教是其确立新的社会组织结构对外进行扩张的工具,它为日耳曼人与罗马人的相互融合架起了桥梁,促进了法兰克国家封建关系的确立。因此,基督教是一种“适应时势的宗教”,具有世界性宗教的性质。  相似文献   

10.
基督教修道制度起源于罗马帝国统治下的埃及,对其起源的探究是一个异常复杂的课题.东西方神秘主义思潮和禁欲主义为基督教所吸收,这成为修道制度诞生的思想来源.罗马帝国的高压统治及其对待基督教的政策是修道制度兴起的社会政治原因.此外,埃及3世纪经济危机的发生、民族主义的兴起以及自然环境的影响,使得埃及成为修道制度的滥觞之地,并逐渐传播到世界各地.  相似文献   

11.
公元3世纪,基督教修道制度起源于罗马帝国统治下的埃及,对其起源的探究是一个异常复杂的课题.本文主要从其思想来源、社会政治和经济等方面对修道制度兴起的原因进行了研究.作为修道制度的滥觞之地,埃及本土所起的作用也是文章重点之所在.  相似文献   

12.
宗教是一种反映经济基础的意识形态,在落后的社会里,它是意识形态中的最重要的一种,带有极顽强的保守性,其它意识形态往往以宗教为中心.基督教就是如此.就时间而论,基督教从罗马帝国时代奴隶社会起,经过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一直统治了西方将近二千年,其中约莫有一千年——从四世纪到十四世纪——它是欧洲的最高的统治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上半叶,社会福音对中国基督教会影响很大,对全国基督教协进会、青年会系统的基督徒知识分子的影响尤为显著.《田家半月报》总编辑张雪岩明确表达了教会要在现实社会建立天国的社会福音思想.他的社会福音思想表现在三个方面:1.以文字为宣传社会福音的手段;2.以乡村为推行社会福音的实践基地;3.以国家独立、民主自由为促进社会福音的当务之急.对张雪岩社会福音思想的剖析,对于中国基督教神学和基督教思想史研究,以及促进当前宗教界开展社会服务活动将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古罗马帝国中后期, 频繁爆发的瘟疫使业已危机丛生的社会局面更加动荡, 而传统宗教——异教无以应对, 于是社会出现了普遍的信仰危机。根据早期教会史家的记载, 基督教徒在这个危机的时期, 大力宣扬超越利己的教义, 并开展了卓有成效的社会救助行动。因此, 基督教的影响迅速扩大, 皈依者迅速增多, 形成了对异教的强大挑战。从这种意义上说, 帝国中后期的瘟疫为基督教的发展与壮大提供了有利的契机, 加快了它战胜异教的进程, 并在一定程度上也改变了欧洲社会甚至人类历史的发展走向。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公元5至11世纪西欧封建政权与以基督教罗马教会为中心的教会神权之间的关系进行了重新探讨,认为二者之间的关系经历了三个不同发展阶段,此一过程教会神权在客观上对西欧历史的发展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基督教的起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谈到当今世界的各种宗教的流派,我们要从同佛教、伊斯兰教一样流传甚广的基督教(奉耶稣基督为救世主的各教派的统称。主要分支有天主教、正教和新教)说起。这三大宗教并称为世界宗教。我国基督教徒人数相当多。我们试图向读者介绍该教兴起的历史及其教义的核心内容。 读者可从下文得到有关正教、天主教及新教等基督教的几种主要教会(基督教的基本组织。该教认为教会是全体在世和已死基督徒的总体。《新约圣经》指信仰耶稣基督的团体。后世所指含义较广,既可指基督教各派的整个组织,也指某一国家、某一地区或某一教堂全体基督徒的组织。)与信仰的较为详尽的叙述。 基督教(来自希腊语christos。即“受过登基涂油式的君主”、“救世主”的意思。)是公元一世纪做为犹太教的一个教派,起源于巴勒斯坦。这种素有的相近对我们了解基督教的根源至关重要。《圣经》的第一部分《旧约全书》既是犹太教徒又是基督教徒的经籍便充分体  相似文献   

17.
君士坦丁是历史上第一位改变基督教命运的政治家。他在位期间制定了一系列扶持基督教的政策和措施 ,将基督教从一个屡次遭受罗马帝国政府镇压的宗教变为罗马帝国的国教 ,从根本上改变了基督教的历史地位。史学界有一个较为盛行的观点 ,即基督教在罗马的胜利是基督教自身的胜利 ,是基督教文化对罗马文化的全面征服 ,这实际上根本否定了君士坦丁在基督教的历史转变过程中的巨大作用。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 ,面对罗马帝国历代君王的全面围剿 ,面对罗马社会众多民众的歧视和误解 ,面对强大的罗马传统宗教势力的阻碍 ,如果没有铁碗人物君士坦丁的大力扶持 ,基督教的这次历史转折是难以发生的 ,至少不会发生在罗马帝国时代  相似文献   

18.
欧洲大学的兴起及其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办好我国的高等学校,需要借鉴外国的经验,研究其现状和历史,防止全盘照搬和完全排斥两种倾向。本文试图对欧洲大学产生的历史及其特点略作介绍和分析。 近代欧美的大学是从欧洲中世纪大学脱胎而来的。中世纪大学是当时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的综合产物。公元四七六年,西罗马帝国灭亡,西欧开始进入封建时代。其时,文化和教育几乎全部为教会所垄断。教育、科学和文化处于衰退状态。罗马帝国时期的拉丁学校、希腊语和其他文化财富几乎消失殆尽。除了僧院和大主教学校以外,几乎没有任何学校和教育可言。诚如恩格斯指出的:“中世纪是从粗野的原始状态发展而来的。它把古代文明、古代哲学、政治和法律一扫而光,以便一切都从头做起。它从没落了的古代世界承受下  相似文献   

19.
奥勒利乌斯·奥古斯丁(354—430)是罗马帝国晚期著名的基督教教父。他根据其形而上学的神学理论,在教育方面也提出了一系列的观点和主张。本文首先将他的学习生涯略作评述,然后把他的教育思想作一剖析。根据奥古斯丁自传体著作《忏悔录》记载:公元354年n月13日,他降生在罗马帝国疆域内的北非努米底亚  相似文献   

20.
从19世纪后期开始,基督教对华传教战略发生根本性的转变.以传教士为中心、建立传教机构管理和资助下的教会、雇佣本地助手从事传教活动的旧模式被否定,建立自立和本色化教会的新理论逐渐形成.这种由西方传教理论家和来华传教士发展起来的理论,主张中国教会应走向自养、自治、自传之路,建立与中国社会和文化相融合的本色教会.在20世纪中国民族主义运动日益高涨的背景下,来华传教士通过教会合一运动、向中国教会移交传教事业等行动,将新的传教理论付诸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