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忽必烈的母亲唆鲁禾帖尼——托雷的妻子,是克烈部落首领王罕的侄女。在12世纪末叶,克烈部曾是最强大的蒙古部落之一。1203年,成吉思汗征服了他们,杀死了王罕。根据波斯历史学家的记载,成吉思汗曾为其子托雷向王罕的两个侄女唆鲁禾帖尼与脱合失合敦提出过缔婚的请求。有关唆鲁禾帖尼与托雷之间关系的情况在现有资料中均无记载,然而,现有资料却表明,唆鲁禾帖尼是个美貌聪慧,处世老练,很有远见的女子,托雷可以说是望尘莫及。不难想象,他俩经过长期的分居生活,因为托雷一向跟随父亲转战南北,冲锋陷阵。他大概是成吉思汗诸子之中战绩最为显赫的一个。波斯的历史学家拉施特·阿丁记载到:“他所征战过的国家远非其他王子可以比拟的。”在13世纪最初的10年中托雷参加了成吉思汗进攻中国北  相似文献   

2.
1241年窝阔台驾萌后,忽必烈开始出现于历史舞台。由于忽必烈的父亲拖雷作为成吉思汗的继承者却为人们所忽视,所以就出现了忽必烈在蒙古历史上扮演次要角色的局面,几乎没人能预见他最终会成为蒙古领土上最有权势的人物。但在众人之中,忽必烈那极富才能和智慧的母亲——唆鲁禾帖尼,却预见到了这一点。她对她的四个儿子寄予了极大的厚望,并献身于他们的事业,最后她的四个儿子都成为蒙古  相似文献   

3.
在《蒙古秘史》、《世界征服者史》和《史集》中,对成吉思汗立窝阔台为继承人的史实,叙述不一,形成了1219年和1226年两种说法。在分析1219年和1226年两种说法的可信度,审视术赤、察合台、窝阔台和拖雷四人在1219年至1226年的经历,认识拖雷在1219年至1226年地位的上升,甄别《蒙古秘史》中为拖雷系上台而伪造的部分之后,两种记载可以得出一个统一性的解释,即,1219年的议定是继承人问题的首次提出,而1226年的嘱咐是这一问题的决议,对拖雷的偏爱和拖雷在1219年至1226年地位的上升,是成吉思汗对汗位继承人犹豫不决的主要原因。成吉思汗经过长期观察和思考,从蒙古帝国的团结出发,作出了传位窝阔台的决定。  相似文献   

4.
蒙哥汗的即位是大蒙古国的重大事情,也关系到忽必烈建立元朝的重要问题。蒙哥汗是窝阔台汗之后,经十年动乱,由唆鲁禾帖尼别吉的帮助和拔都的支持下继承汗位的。蒙哥汗即位后,结束了十年动乱,巩固和扩大了大蒙古国的统治,为忽必烈建立元朝奠定了基础。尤其,蒙哥汗的即位,使黄金家族汗位由窝阔台系转至拖雷系后,忽必烈才会有发展的机会和称汗称帝的可能性。在此,本文试图分析蒙哥汗即位前后的大蒙古国的政治变迁,来阐述蒙哥汗的即位与蒙元帝国的关系和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5.
一、兀鲁合一那颜成吉思汗与其正妻孛儿帖兀真所生的幼子拖雷,在术外尼《世界征服者史》一书中几度被称以本名,但更常以兀鲁合一那颜(Ulu(?)—Noyan)一名出现。兀鲁合一那颜,“大那颜”,得自突厥词ulu(?)“大”与蒙古词noyan。拉施德丁常称以本名,但有时称作也可一那颜(Yeke—Noyan),那自是兀鲁合一那颜的纯蒙古语对应词,以“也可”代替了“兀  相似文献   

6.
《蒙古秘史》和《史集》中关于蒙古族源的传说与《魏书》中关于柔然族源的相关记叙有很大的相关性,从历史语言学和文化学的角度进行分析,可以发现柔然(蠕蠕)木骨闾与尼鲁温蒙古勒之间可能存在有一定联系或历史的传承关系。渡腾汲思迁徙而来的成吉思汗22代祖先孛儿帖赤那和豁埃马阑勒,有可能就是被青突厥人所灭的柔然残余贵族后裔。  相似文献   

7.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订亲完婚之地 ,由于历史久远 ,其地理名称历经元代、明代、清代的多次变迁 ,今难指何处 ,且众说不一。本文仅就有关史籍与地表历史遗存 ,予以考释。一、《蒙古秘史》对成吉思汗订亲完婚纪实确凿、详尽。《蒙古秘史》卷一第六一节记载 :成吉思汗九岁 ( 1 1 70年 )时 ,其父也速该把阿秃儿 ,携成吉思汗去舅族之诃额仑母家 ,斡勒忽讷兀惕百姓处聘女 ,“行至扯克彻儿、赤忽儿古二 (山 )间 ,与翁吉剌歹德薛禅相遇”① 后 ,交谈订了婚事。又 ,卷二第九四节记述 :“于帖木真九岁时 ,相德薛禅 (女 )孛儿帖夫人以来 ,分离至今。遂同别…  相似文献   

8.
安答考     
帖木真(成吉思汗)与札木合的亲密交情与对抗关系,即便在《蒙古秘史》中,也是最有文学色彩的部分之一,但是这两个人结成的所谓“安答”,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相似文献   

9.
所谓斡耳朵是指“汗与可敦居住的帐幕”,或设在其中的“宫廷”。成吉思汗以来,即从蒙古帝国时代到元朝,汗的斡耳朵原则上是由四位主要可敦统领的旧个斡耳朵组成的。例如成吉思汗时有称为“太祖四大斡耳朵”、“成吉思汗皇帝四个大斡耳朵”(《元史》巷29泰定本纪)、“成吉思汗四大斡耳朵”(《史集》第一卷第二分册,中译本第321页)的四个斡耳朵(见表1).  相似文献   

10.
一《元朝秘史》从成吉思汗受天命而生的先祖“孛儿帖·赤那”(意为“青灰色的有斑点的狼”)与“豁埃·马阑勒”(意为“淡黄色皮肤的牝鹿”)开篇,他们是一对圣兽夫妇。这对夫妇住在肯特山脉的不儿罕山麓,生下名唤巴塔赤罕的始祖。然后依次说明了蒙古部族发祥的过程,记录了从这位始祖开始直到后来建立了空前绝后大帝国的成吉思汗为止长达二十二代的蒙古部族的系谱图,并且详尽地叙述了每一个在这幅系谱图的分支部分登场的著名人物  相似文献   

11.
众皆知晓,诃额仑夫人是“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生身母亲,蒙古族历史上出类拔萃的一名巾帼英雄。她怀有远大的政治抱负,一生专心致志于蒙古民族的兴旺发达事业,以她聪明的才干抚育出了象帖木真那样的民族英雄。因而她的历史作用和无名功勋是不容磨灭的。以她和汉族的武则天相比,她并没有称帝因袭皇位;和乃马真皇后相比,也没有亲理朝政;和满都海薛辰夫人相比,没有那样身着盔甲跨上战马,驰骋沙场,流血立功。但是她却以自己的聪慧天资和深谋远虑,为实现大蒙古的统一,走完了自己普普通通但又令人钦佩的人生旅程。  相似文献   

12.
叙事诗《孤儿传》(又叫《孤儿舌战成吉思汗九员大将》)是蒙古族古典文学优秀作品之一。它以健康的思想,优美的艺术,在蒙古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可惜,这样重要的作品,至今尚未引起人们足够的注意,甚至对其创作年代这样重要问题仍有许多分歧意见。蒙古人民共和国达木丁苏荣博士在他的《蒙古文学史》中认为,《孤儿传》“是十三或十四世纪的作品。”而内蒙古大学的那木吉勒策旺付教授说得更具体,认为《孤儿传》是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论述了忽必烈弃萨蛮、尊佛教的诸多原因。成吉思汗时代萨蛮教为国教,显赫一时。后来萨蛮教与蒙古汗权争斗,忽必烈之父拖雷死于萨蛮之手。忽必烈称帝后,“思大而有为于天下”。他为统一天下,根据中原和西藏的实际情况,实行“以儒治国,以佛治心”的政策,令佛、儒为其效命,实现了统一大业。  相似文献   

14.
蒙古科学院院士、著名学者舍·那楚克道尔吉先生著,蒙古科学院院士、著名学者舍比拉先生编辑,由“索永布”出版社于1991年在乌兰巴托出版的《成吉思汗传》是蒙古国关于成吉思汗历史的第一部传记性学术著作,也是一部较全面而系统地论述成吉思汗一生功业政绩的专著。该书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作者前言,成吉思汗以及有关他的文献、论  相似文献   

15.
译者按:《东洋史研究》52卷3号载有宇野伸浩的一篇题为《成吉思汗系通婚关系变迁》的论文,角度新颖。作者从人类学的婚姻理论出发,研究了成吉思汗系与其两。大姻族弘吉利部的按陈一族和斡亦刺部的忽都合别乞一族展开通婚关系的变迁情况。因篇幅所限,译者从中摘译了弘吉利部的按陈那颜一族同成吉思汗系通婚关系的变迁,不当之处,敬请指正。前言成吉思汗系和众多的部族保持着通婚关系,在这些部族中,弘吉刺部的按陈那颜家族即人所共知的成吉思汗系的姻族之一。该家族世为元宫廷选送哈屯,成为忽必烈系的一个繁盛的姻放一。本文着眼于这…  相似文献   

16.
流传于俄罗斯联邦图瓦共和国民间的《克孜尔》史诗和蒙古《格斯尔》同源异流之作,蒙古《格斯尔》是源,图瓦《克孜尔》中既有译自蒙古文《格斯尔》的部分,也有对蒙古文《格斯尔》编创的部分,还有自己独创的部分。基于“格斯尔”在图瓦语中的音变,格斯尔被当成了成吉思汗,从而自古流传的有关成吉思汗的传说故事作为图瓦《克孜尔》史诗新篇章广泛流传的有趣现象。  相似文献   

17.
伯希和教授为巴托尔德《蒙古入侵时期的突厥斯坦》一书所做的评注①,总的来说对于蒙古语文学有很多贡献。他在其极有价值的评注中写道:“符拉基米尔佐夫(《成吉思汗》,14页和18页)谈到别乞(baki)时,对于后妃公主的的称号未置一言,而以为这个称号原来是首领兼巫师的称号,这是可能的,不过只有根据巴托尔德所引《元朝秘史》同一段落建立的一个推论”。②先是巴托尔德,随其后是我,引用的是《元朝秘史》中的同一段话。这里谈到:成吉思汗为自己的部落设立了一种称为别乞(beki)的国家巫师的职位;并  相似文献   

18.
蒙古文学史上第一部历史小说《青史演义》是近代蒙古族著名文学家和思想家尹湛纳希的呕心沥血之作。作者以蒙汉文历史资料为依托,将蒙古族传统的审美意识与汉族儒家思想相融合,精心塑造出了"应天顺人,怀之以德,慈仁安百姓,情义动三军"的仁君成吉思汗形象。通过《青史演义》中成吉思汗形象与蒙古传统的其他史传作品中成吉思汗形象的比较,可以从侧面反映出成吉思汗形象的演变轨迹。  相似文献   

19.
根据史籍记载可以确知,成吉思汗死后被安葬于漠北蒙古本部之地。蒙古的习俗是汗的安葬之地极为秘密,无坟塚可寻,但祭祀的仪式则是公开进行并承袭下来。“八白室”即成吉思汗的祭祀之地。负责守护和供奉“八白室”的鄂尔多斯部于十五世纪入居河套,“八白室”也随部众而行,先是供奉于黄河南岸的王爱召,清初移至郡王旗,命名伊金霍洛(意为帝王之陵寝)。“八白室”演变为今天的成吉思汗陵园,实际上是陵寝的象征。但长久以来,在鄂尔多斯蒙古族人民心目中,伊金霍洛成陵即是成吉思汗的安葬之地,是极为崇高神圣的地方,世世代代一直保持着每年举行隆重祭祀活动的传统,并逐渐形成了完整的仪式和制度。  相似文献   

20.
浅谈《蒙古秘史》中的正义观念马进《蒙古秘史》(以下简称《秘史》)是一部展示早期蒙古族社会生活的巨幅画卷。我们从这本记载成吉思汗和整个蒙古民族成长过程的著作里,不仅可以深深地体会到包含其中的深邃的史学和文学价值,而且还可以深深地感受到包含其中的丰富的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