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金岳霖先生是我国逻辑学界泰斗。系统研究他对逻辑学的认识,对于展示逻辑学三重学科性质特别是人文性质,促进我国逻辑学的发展和普及,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2.
20世纪70年代末,面对国际逻辑学的不断发展和我国逻辑学的相对滞后,我国逻辑学界的一些专家学者发出了"逻辑研究要现代化"、"逻辑教学要现代化"的号召,得到了当时逻辑学界广泛热烈的响应.随之而来的是我国逻辑学研究与教学的不断发展、繁荣.  相似文献   

3.
金岳霖先生是我国逻辑学界泰斗.系统研究他对逻辑学的认识,对于展示逻辑学三重学科性质特别是人文性质,促进我国逻辑学的发展和普及,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4.
2006年10月28日至30日,“第二届两岸逻辑教学学术会议”在南京大学隆重举行。本次会议由南京大学哲学系与中国逻辑学会及江苏省逻辑学会联合主办、南京大学现代逻辑与逻辑应用研究所承办、浙江大学语言与认知研究中心与西南大学逻辑与智能研究中心协办。这是继2002年6月在台湾大学召开“首届两岸逻辑教学学术会议”后的第二次两岸三地逻辑学盛会。  相似文献   

5.
张东荪是我国近代哲学史上一位绝对不可忽视的哲学家。他参加了 2 0世纪 30年代发生在我国学界的关于辩证法与形式逻辑的大论战 ,以当时的反方角色为形式逻辑的合法性地位做积极的辩护。他从语言和文化的角度对逻辑学进行了研究 ,认为逻辑是从文法中抽出来的 ,是由于文化的需要逼出来的 ,并且是跟着哲学走的。张东荪的逻辑非普遍性和非惟一性的思想 ,对当今的逻辑学研究和争论也有着相当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过去人们对于"墨辩",多只注重研究它在逻辑学上的价值,鲜有人注意发掘它在写作学上的意义.因而有些人认为我国论说文写作理论,是在西方逻辑学传入之后才逐渐形成的.事实上,墨家的论"辩",既是我国逻辑学的肇始,也是我国论说文写作理论的发端.陈敏兰在《厦门大学学报》一九八四年第一期上著文,对这个问题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7.
经历了上世纪后半期以来几十年的冷落之后,黑格尔哲学从本世纪上半叶又开始逐渐受到西方学者的重新关注.不过这一次,对精神现象学的研究占据了比对逻辑学的研究更为重要的位置.这似乎与我国国内的黑格尔研究一直偏重逻辑学的状况适成对照.其实,不重视这两部著作的内在连结,无论对哪一本书的研究都会带来缺憾,就逻辑学来说尤是如此.本文尝试从逻辑学与精神现象学的联系角度来讨论以下问题.  相似文献   

8.
逻辑学与现代科学的发展——兼论金岳霖先生的道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从第三次数学危机入手 ,论证了逻辑学的基础地位及其对现代科学发展的作用 ,指出我国著名逻辑学家金岳霖先生的道路正是今天我们发展逻辑学和现代科学所应遵循的道路 ,并针对我国学科分类存在的问题 ,提出若干建议 ,认为根据国际通行的学科分类 ,应将逻辑学列为一级学科 ,要重视逻辑学等基础学科的学科建设和基础理论研究 ,以此推进现代科学各学科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本文论述了前苏联逻辑学发展的分期及其概况 ,揭示了前苏联逻辑学对我国逻辑学发展的正负面影响和启迪 ,指出逻辑学与国际接轨不仅仅意味着形式逻辑的现代化 ,而应是全面接轨。解决科学向逻辑提出的全部问题 ,是逻辑学与国际接轨的主题和实质。当代逻辑学的多元化和科学化倾向 ,必然要求广大逻辑学工作者求同存异 ,合作互补 ,以利于我国逻辑学的繁荣与发展。  相似文献   

10.
2006年10月28日至30日,"第二届两岸逻辑教学学术会议"在南京大学隆重举行.本次会议由南京大学哲学系与中国逻辑学会及江苏省逻辑学会联合主办、南京大学现代逻辑与逻辑应用研究所承办、浙江大学语言与认知研究中心与西南大学逻辑与智能研究中心协办.  相似文献   

11.
曾昭式 《社会科学》2002,4(8):36-40
本文认为 ,逻辑学东渐本身构成中国现代逻辑史的内容 ,对西方逻辑学的研究是逻辑学东渐的结果 ,逻辑学的教学是逻辑学东渐的产物 ,逻辑学体制化建设是逻辑学东渐的表现 ,逻辑学东渐是墨家辩学复兴研究的前提 ,逻辑学的应用是逻辑学东渐的影响 ,这些内容都与逻辑学东渐有关。所以 ,研究中国现代逻辑史离不开逻辑学东渐。而逻辑学东渐是中国现代文化建设的需要 ,因此 ,研究中国现代逻辑史理应结合中国现代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2.
新中国成立70余年来,我国逻辑学界发生过数次大规模的逻辑学讨论,都直接或间接地与形式逻辑相关。形式逻辑本是逻辑学研究中的一个基础概念,但很多新的逻辑理论为自身存在的正当性所进行的辩护,都采取了否定或者质疑形式逻辑的策略。实际上衡量一个新的理论是否创新或发展了逻辑,重要的依据不是它的自我辩护方式,而是它是否首先遵循了逻辑的内在机制。逻辑学作为一个学科有其特定的研究对象,也有其特定的研究方式,逻辑学就是形式逻辑。  相似文献   

13.
当前我国逻辑理论工作者为了适应党的工作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使逻辑学更好地为我国四个现代化服务,正从两路向逻辑科学进军:形式逻辑现代化的研究和辩证逻辑的研究。辩证逻辑的研究,不仅是逻辑学发展的重要问题,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辩证法发展的迫切问题。  相似文献   

14.
刘鹏 《江海学刊》2014,(3):63-67
逻辑学研究自身正面临着重大而复杂的变化,当代逻辑学研究正在经历第三次转向——逻辑学的信息转向,信息已经成为逻辑学研究的时代主题,也是逻辑学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逻辑学的信息转向具有三大特征:一是动态特征,二是实践特征,三是修正特征。当代逻辑学的信息转向并非空穴来风,它的产生有着深刻和复杂的时代动因,是哲学发展和逻辑学自身发展的必然结果。逻辑学的信息转向意味着更好的包容性,更高的归纳性,这一转向为未来逻辑学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15.
吉林省逻辑学工作者和哲学工作者,在中共吉林省委宣传部直接领导下,在吉林省社联的积极组织下,一九七九年四月,成立了《逻辑学辞典》编写组,开始了《逻辑学辞典》的编写工作。编写组是由吉林大学和吉林师范大学等大专院校、吉林省社会科学院、吉林省出版局、吉林省《社会科学战线》杂志编辑部、中共长春市委党校等单位的同志组成。编写组由李志才同志和阎治安同志主持。还特聘请沈有鼎、周礼全等专家为顾问,并聘请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南京大学和上海教育学院等单位倪鼎夫等同志为特邀撰稿人。《逻辑学辞典》的内容包括形式逻辑、数理逻辑、辩证逻辑和逻辑史四个方面。编写这部逻辑学辞典,是为了给逻辑学工作者、哲学社会科学上作者、一般科学技术工作者、大中学校的教师和学生以及其他研究、学习逻辑学的同志,提供一部工具书。编写逻辑学辞书,在我国尚无先例可循。为了提高编写水平,现将试写的部分辞条注释,发表出来,希望有关专家、逻辑学工作者和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16.
<正> 人类对于幽默的研究是随着人类精神文明的发展而发展的,现在,美学、心理学、文学、语言学等诸多学科都把幽默纳入了自己的研究范围,并且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果,而逻辑学对于幽默的研究还远远不够。我们认为,逻辑是构成幽默的极为重要的因素,应该从逻辑学方面对幽默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7.
迈向21世纪的逻辑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编者按近一个世纪以来逻辑学实现了由传统向现代的飞跃从而被广泛应用于社会科学自然科学 哲学以及工程技术的许多领域对社会进步产生了重要影响因此187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数学逻辑学天文学天体学地球科学空间科学物理学化学生命科学并列为了七大基础科学今天我国正处在实现跨世纪宏伟发展的重要历史时期其间无论是科技进步教育发展还是国民经济技术水平和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都呼唤逻辑学的参与在这历史的机遇和挑战面前逻辑学在我国如何进一步深化和发展以承担时代赋予的使命这是需要逻辑学工作者和一切有识之识再三思之的课题这里的几篇文章从不同角度回顾了逻辑学既往的进步分析了其中的问题构想了未来的发展其目的是以此引起更多同志对这一问题的关注和研究并参与本专栏的讨论.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30年来,中西逻辑比较研究取得了巨大成就,经历了继承发展、反思和总结三个阶段,在研究内容、方法、工具和结果等方面具有突出特点.它经历了从注重求同到求同求异并重的研究过程,经历了从主要以传统逻辑为参照到以语言逻辑、数理逻辑等多种现代逻辑思想为参照的研究过程,经历了对原典资料的挖掘整理及初步比较到对比较逻辑学元理论研究的过程,使中国逻辑史这门学科的性质和内容经过肯定、否定、再肯定层层深入的研究更加清楚、纯化.中西逻辑比较研究一方面呈现出多姿多彩的良好发展态势,另一方面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在今后的比较研究中,其内容和元理论研究有待进一步丰富和深化,注重选择恰当的参照系,以促进比较逻辑学的建立和中国逻辑的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19.
法律逻辑学作为逻辑学和法学的交叉学科,将逻辑理论和逻辑方法充分运用到法学研究和司法实践领域中逻辑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以什么逻辑角度或视野来研究法律逻辑学,如何将法律逻辑学的研究引向深入?本文主张将法律逻辑学的研究置于非形式逻辑的框架下,根据法律的特征,遵循法律思维的规律开展研究.  相似文献   

20.
王经伦,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男,汉族;。1951年生于广州。,1976年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后就读中山大学研究生院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硕士课程班。从门76年至今一直在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工作。其间,曾于1989年至1991年派往基层挂职锻炼,任中共河源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等职。从事逻辑学研究,主要研究方向:辩证逻辑、创新思维、应用逻辑。独立专著《围棋推理技巧》(蜀蓉棋艺出版社1995年版)被誉为是我国自古以来第一部从逻辑学的视角研究围棋、填补了围棋研究中的逻辑推理空白的著作(摘自《中国围棋年鉴》1995年版第388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