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近十余年来,《金瓶梅》研究渐成显学,出现了一批可喜成果,罗君德荣的《〈金瓶梅〉三女性透视》(天津大学出版社,1992年4月,以下简称《透视》)即为其中颇有新意的一种。《金瓶梅》为我国小说史上划时代之作,它的一个突出特色是浓墨重彩刻划出了潘金莲、李瓶儿、庞春梅等女性形象。把妇女作为作品主人公来正面描写,这在我国长篇小说中是第一部。研究《金瓶梅》不能不注意到这一点。在先贤及时贤的“金学”论著中,涉及此点者多矣,而探颐索幽,论之以专书者,尚不多见。《透视》选择这一角度解读《金瓶梅》便抓住了作品特点,便于深入开掘,避免浮泛之论。  相似文献   

2.
《金瓶梅》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部奇书。“金”、“瓶”、“梅”三个字,在小说中是指三个如花似玉的女人:潘金莲、李瓶儿和庞春梅。这三个女人都是书中的男主角——西门庆的妻妾。由于书中过多描写了色情以及性活动。所以该书在新中国建立之初的相当长时期内,一直被列为禁书。  相似文献   

3.
“趁窝和泥”:时间艺术融合空间艺术的因素“趁窝和泥”,是贯穿《金瓶梅》全书的一种重要的叙述描写笔法。张竹坡于《金瓶梅》第十九回回评指出:上文自十四回至此,总是瓶儿文字内穿插他人,如敬济等,皆是趁窝和泥。此回乃是正经写瓶儿归西门氏也,乃先于卷首将花园等项题明盖完,此犹娶瓶儿传内事,却接叙金莲敬济一事,妙绝。《金瓶》文字,其穿插处,篇篇如是。第十四回“花子虚因气丧身,李瓶儿迎奸赴会”至第十九回“草里蛇逻打蒋竹山,李瓶儿情感西门庆”,其“正经”文字,  相似文献   

4.
《金瓶梅鉴赏辞典》汇总了国内外专家学者对《金瓶梅》的最新研究成果,重视挖掘《金瓶梅》的学术价值,帮助读者去认识和阅读这部奇书,向读者展现了《金瓶梅》光怪陆离的社会生活和人物群像,尤其对潘金莲、西门庆的性格剖析,辞典更是突破了习见的“淫妇”、“淫棍”说,将其置于晚明特定历史背景中加以研究;并指出陈经济的意义在于表明,腐朽透顶的官僚阶级不但自身必然走向灭亡,他们的接班人也不配有好命运。  相似文献   

5.
论孟玉楼     
论孟玉楼周生盂玉楼是《金瓶梅》中着墨不多,但却写的很成功的艺术典型。她也是《金瓶梅》里“没有一个好人”的诸多妇女形象中不太令人厌恶甚至令人赞佩的一个.由于她是“金”、“瓶”、“梅”三个主要人物之外的“次要人物”,历来为研究者所忽视,偶有论及者,也是贬...  相似文献   

6.
清初小说批评家张竹坡在“批评第一奇书《金瓶梅》读法”中说:“即如读《金瓶梅》小说,若连片念过去,便味如嚼蜡,止见满篇老婆舌头而已,安能知其为妙文也哉?”①这条读法,对于鉴赏小说第75回“春梅毁骂申二姐,玉萧泣言潘金莲”更具有针对性的启示作用。作为一部世情小说,《金瓶梅词话》主要描写的是市井小人西门庆的家庭生活。在这个家庭中活跃着西门庆及妻妾吴月娘、李娇儿、孟玉楼、孙雪娥、潘金莲、李瓶儿,这一妻五妾又围绕着名利逐鹿家中。因此,苏曼殊说:“盖此书是描写下等妇人社会之书也。试观书中之人物,一启口,则下等…  相似文献   

7.
任竞泽 《阴山学刊》2004,17(5):51-55
作为当世显学,《红楼梦》与《金瓶梅》之间的比较研究尤为惹人注目."《红楼梦》的成书深受《金瓶梅》的启发"这一说法已成定论,自不待言.然而,偏激者诸如"脱胎说"、"倒影说"仍占一定地位,不无影响.姑且撇开这类论断于整部《红楼梦》是否确当,若以个别章节、情节观之,实有道理.通过尤二姐与李瓶儿之死的比较,可观《红楼梦》之"深得金瓶壸奥".  相似文献   

8.
赵海霞 《船山学刊》2009,(4):190-192
从《金瓶梅》女主角之一李瓶儿的人生轨迹作为切入点,探究李瓶儿作为一个女子的人性悲剧,剖析晚明社会人的个性张扬极致会导致人精神的丧失和私欲的无限膨胀之后个体甚至群体的毁灭的内在质素。  相似文献   

9.
明代章回小说的女性形象的演变及其文化意蕴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杨林夕 《船山学刊》2009,(1):175-178
明代章回小说女性形象的演变表现如下:从以《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封神演义》为代表的历史英雄、神魔侠义小说中的妖女形象,到《金瓶梅》《绣榻野史》为代表的艳情小说的淫妇形象,再到《章台柳》《山水情传》《鼓掌绝尘》为代表的才子佳人小说中的佳人形象。这表现了作者审美观的从神奇-日常-理想、女性观情欲观的从遵循-叛逆-皈依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0.
性别角色转换与文本深层内涵──解读《林兰香》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随缘下士编辑,寄旅散人评点的长篇小说《林兰香》,在中国古代小说发展史上,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该书上承《金瓶梅》以家庭盛衰写世情之模式,并受到早期才子佳人小说的影响,着力显扬女子的才德,表现女性的悲剧命运,从而对后来《红楼梦》的诞生起着促进作用。燕梦卿是作品的中心人物,在家庭中的角色相当于《金瓶梅》中的李瓶儿,才情近似于《平山冷燕》中的冷绛雪,但其意蕴却与李、冷颇有不同。燕梦卿形象的表层意义是才女、贤妻,这与古代小说中的一般女性角色,也即受情婚姻角色、家庭角色并无区别。然而,本书在对燕梦卿的性格刻画中,有意无意间寄托了男性角色──“忠臣”的人格理想,使燕梦卿这一形象具有了更深一层的意蕴,从而与传统女性在性别角色上有所转换。因此,分析燕梦卿形象的深层意蕴是解读《林兰香》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美丑尽在情与欲之间--《金瓶梅》的文学地位和美学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刚 《学术论坛》2002,(6):83-88
本文通过对《金瓶梅》三个主要人物形象的分析与透视 ,认为在她们淫荡、凶狠或温顺的表象下面 ,是一种当时少有的、纯女性的、纯自我的追求与抗争 ,一种对于赤裸裸的人的自然欲望的追求。《金瓶梅》所塑造的这个女性群体形象 ,为中国文学开辟了一个新领域———一个完全从自然而非道德的角度描写的女性世界。《金瓶梅》的众女性超越了传统道德的局限 ,重新发现了“人”自己 ,使得道德和自然各自扬弃自身 ,使中国文学走向新的美学境界  相似文献   

12.
《续金瓶梅》作者丁耀亢称该书为《太上感应篇》之“无字解”,作为一种审美范畴,“无”字所标示的,应当是既与作品之言象关联又超越于言象之外的意旨。小说的主旨,在言象直接表现的意旨之外,还有超乎其上的寄托,当是多元、多层的,即惩恶扬善,自我完善与重塑民魂。与“无字解”的审美意趣相适应的,是《续金瓶梅》的“散文体”艺术表现形式。其特征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掠影式的描写方法;(二)散点透视的布局方式;(三)叙、议结合的行文笔法。这种“散文体”的艺术形式,形散而神不散,其主要作用在于创造一种以模糊性、凝聚性、超越性为审美特征的艺术传达方式,从而为读者留下想象、思索的空间,引导读者获得言象之外的意旨。刘廷玑曾指责《续金瓶梅》“有失演义正体”,“道学不成道学,稗官不成稗官”;现代某些论者也批评《续金瓶梅》既像小说又不像小说,是一“重大弊端”。这些批评,应当说是对《续金瓶梅》审美意趣的一种误解。《续金瓶梅》以“无”为宗的审美意趣及其与之相适应的散文体的艺术形式,尽管不尽完美,但作为一种大胆的创新和探索,其审美价值应当做实事求是的肯定。  相似文献   

13.
《金瓶梅》作为一部性小说,书中描写了大量错综复杂的性关系。其中以主要人物西门庆为核心的“本夫———奸夫———淫妇”三角性关系有很多,我们选取其中最典型的四组进行比较,认为这几组三角性关系体现了作者的精心构思,从而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塑造了鲜明的人物形象,深化了作品的主题。  相似文献   

14.
《兰陵笑笑生考》以史实证明徽州在五代的时候,萧祯占据江南,曾经使用过“兰陵”郡号,破除了金学界自古以来只有“北兰陵”和“南兰陵”的纷争,这是一个新的发现,为《金瓶梅》研究开拓了一条新的思路。《金瓶梅》作者署的是真地名假字号,“笑笑生”就是为《水浒传》作序的託名天都外臣的汪道昆。从《水浒传》与《金瓶梅》的文化内涵及创作技巧的传承、政治态度在书里的反映来分析,《金瓶梅》作者是“嘉靖间大名士”,万历初就急流勇退闲居家乡的史称“南北两司马”的汪道昆。汪道昆有丰富的官场阅历,有强烈的政治敏感性、有创作《金瓶梅》的文学天赋,有创作动机,而且有创作时间——作者据此认为:“兰陵笑笑生”就是徽州的汪道昆。  相似文献   

15.
污秽西门府,纯洁《金瓶梅》──《金瓶梅》斥淫描写辩正潘承玉(一)《金瓶梅》自问世以来,“贻讥于诲淫”①近四百年矣。“逢人情欲,诱为不轨”②,乃“市诨之极秽者”③的道学家津唾未已,又出现了现代学者“自然主义标本”的指责,称《金瓶梅》“过分重视细节描写而...  相似文献   

16.
《金瓶梅》抄本的发源地是山东诸城。邱志充本为诸诚人,董其昌、王世贞、王稚登皆与诸诚有着密切的联系。《金瓶梅》作者是明嘉靖乙丑进士、山东诸诚人丁惟宁。《金瓶梅》中的清官曾孝序即为丁惟宁之化身。诸城境内亦有一“会稽山”,山阴的九仙山即为“兰陵”。《金瓶梅》成书于万历二十年(1592)左右。作者丁惟宁生肖属虎,与《金瓶梅》中的主要人物西门庆同庚  相似文献   

17.
张竹坡写实理论的美学贡献罗德荣在中国小说史上,《金瓶梅》的出现,标志着小说创作的巨大转变。从此,以《金瓶梅》、《红楼梦》、《儒林外史》为代表的“人情一写实”小说,取代“历史一传奇”体系,成为创作的主流。这一巨大转变,对理论的发展影响甚深。张竹坡顺应历...  相似文献   

18.
潘金莲这个妖丽的女性,始见于《水浒传》;再经《金瓶梅》的张扬,芳名不胫而走。对她的品评,见解亦千差万别。她以淫乱著称,和打虎英雄武松之间,也存在微妙关系。 现在,我们拟由爱情心理学角度,对潘金莲和武松的形象,作出迥异于昔人的蠡测。 一 潘金莲的艺术形象贯串有明一代。始于元明之际的《水浒传》(由施耐庵最后写定),彻底完成于晚明万历朝署名兰陵笑笑生的《金瓶梅》。在《水浒》这部长篇巨著里,潘金莲故事只占了三回(24—26回);她是为了衬托武松的“天人”形象而出现的。《金瓶梅》由附庸《水浒》而蔚为大国,潘金莲亦从配角一跃成为与西门庆并驾齐驱的头号人物。《金瓶梅》的“金”便指此妪;由她领衔全书,即可知她在全书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9.
作者以“金瓶梅”三字作为小说的书名,其美学上的用意别具匠心:以“金”兴,以“瓶”盛,以“梅”衰,谱写西门庆这一恶霸、商人、官僚、地主家族的兴衰史,从而喜现作者对世态人情的观照。写潘金莲、李瓶儿先后成为西门庆第一定爱的女人时,标志着西门庆之“兴”与“盛”,写庞春梅成为周守备第一免受的女人时,标志着西门氏之“衰”。或以“彩线贯珠”为基本结构方法,由远及近、由外及内写西门庆;或以网状结构为小说主体部分,将府内府外相结合而以写府内为主;或以辨状结构,由近及远,由西门氏府内而写向社会。旨在说明钱权交易必导致人对物欲和淫乐的贪求,导致官场的黑暗,导致时风的颓败,其结果是,于国则破.于家则亡,于个人则难以逃脱自我毁灭的命运。  相似文献   

20.
文章分析了《金瓶梅》中迎儿、秋菊、雪娥这三个有代表性的女性弱者形象,说明她们是“毫无自主意识”、“有着一点自由意志”及“表现出一定的主体亮色和情爱追求的微光”的不同类型的代表。而封建的等级制度及豪门府第的罪恶则是她们种种不幸的根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