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卢衍鹏 《东岳论丛》2019,40(11):32-37
马克思"艺术生产论"从理论和实践两个维度指明了艺术批评的生产属性,这是艺术批评生产属性的逻辑起点。沿着马克思的思路,西方艺术批评生产理论史涵盖了艺术技巧、艺术生产过程、艺术生产方式、艺术生产关系等艺术批评的各个环节。中国艺术批评理论建构要以马克思生产理论为指导,借鉴西方艺术生产经验,解决学科本位问题,把握艺术批评的主体立场和价值取向,创新艺术批评的阐释模式和话语系统,增强艺术批评实践性和生产性,形成开放、独立的艺术批评话语体系。  相似文献   

2.
艺术生产理论是构成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可是在我国,由于各种复杂的原因,这一极具创见性的理论却长期得不到应有的重视.艺术生产论最重要的意义是,它使文学艺术从神圣的形而上的王国回到了"劳动创造美"的现实世界.它使精神生产和物质生产的天然鸿沟不再难以跨越.艺术生产论克服和纠正了单纯从意识形态论的维度研究文艺的片面性,从实践的层面研究和理解文艺问题,这对我们认识和解决当前市场语境下的文艺的生存和发展所面对的种种问题都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基于马克思"艺术生产"理论的相关论述,结合当代文化产业兴起的现实背景和时代特色,可以重新认识和理解"艺术生产"的精神实质,并深化这一理论.应深度挖掘文化产业和当代社会、政治、经济和科技的特殊关系,把握文化产业的四种角力,即文化凝聚力、文化软实力、文化生产力和文化创造力,来探索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思路和原则.  相似文献   

4.
在本雅明的艺术生产理论中,技术被赋予极为重要的地位.本雅明认为,技术发展导致艺术生产、接受方式的变化,使得艺术的存在形式和价值结构随之发生演变,从而改变了艺术与大众的关系,推动了大众文化的发展,并使作者和欣赏者成为"合作者",因此发挥了技术的"进步"作用.尽管这一观点受到阿多尔诺等人的批判,但是,对于当前的艺术和大众文化研究,它仍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艺术生产理论是构成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可是在我国 ,由于各种复杂的原因 ,这一极具创见性的理论却长期得不到应有的重视。艺术生产论最重要的意义是 ,它使文学艺术从神圣的形而上的王国回到了“劳动创造美”的现实世界。它使精神生产和物质生产的天然鸿沟不再难以跨越。艺术生产论克服和纠正了单纯从意识形态论的维度研究文艺的片面性 ,从实践的层面研究和理解文艺问题 ,这对我们认识和解决当前市场语境下的文艺的生存和发展所面对的种种问题都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罗曼  罗中起 《理论界》2012,(5):144-145
产业化是艺术生产最显著的当代性特征。产业化的艺术生产不同于非产业化的艺术生产,其表现:一是产业化的艺术生产不再是单纯的商业化艺术生产,而是工业化和商业化的结合;二是产业化艺术生产突破了古代艺术生产分散的个体化模式,也超越了自资本主义产生以来艺术生产的单一企业化模式,而是一种高度社会组织化的"规模生产"。产业化带给艺术生产的变化是多重的,从生产形态看,使产品的标准化生产趋向于包容、遮蔽,甚至消弥产品的个性化生产;从生产属性看,使艺术生产与亚艺术生产,甚至与非艺术生产不断产生新的联姻、组合。  相似文献   

7.
在本雅明的艺术生产理论中,“视觉”是一个并不显见却又至关重要的议题.首先,技术作为本雅明艺术生产论得以展开的内在逻辑起点,在历史语境中的具体生成及其内在价值主要是以视觉的文化再生产方式得以呈现的.在一个关乎技术与文化再生产复杂关系的问题域中,无所不在的“视觉”因素成为本雅明艺术生产理论所关注的重要内容.其次,借助光晕与震惊、膜拜价值与展示价值、政治审美化与艺术政治化等一系列关键概念,本雅明艺术生产论的现实功能指向问题,可以在视觉维度得到充分的揭示.最后,对于本雅明艺术生产论在中国当代文化发展中的理论效应问题,不仅要立足于从现代到后现代的全球语境,更要立足于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的复杂文化生态,在视觉文化转向的视域中予以审慎考察.  相似文献   

8.
论文从马克思整体思想建构的视角出发,讨论马克思主义艺术生产理论的基础性问题.论文着重论述了以下三个问题:第一,艺术生产理论能否作为一般的艺术理论解释人类艺术活动的整体现象?其逻辑是否自足?第二,如果以艺术生产理论考量资本主义时代的文化艺术,市场体制到底对艺术活动产生了怎样的整体影响?第三,以生产理论的观点看,艺术有何独立的价值意义?  相似文献   

9.
在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的时代,数字技术以及技术修辞背景下各种现代艺术观念和先进的输入方式也理所当然地成为了艺术生产的基本"生产力","比特(bit)"化的数据流动并将继续挑战传统的艺术存在方式.适应这一现实语境,当下的艺术生产一改往日的纸笔式线性写作模式,以光电式键盘敲击、手写输入、光学扫描和语音识别方式介入现代多媒体虚拟性赛博书写空间,从而给后技术时代的艺术生产带来了真真切切的便利和实惠,并有力地促进了艺术生产的创新机制和转型路径.  相似文献   

10.
张永清认为,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在当代面临严峻挑战,亟需构建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当代形态,这就需要重视文学批评的理论建设与创新,加强对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史的研究,切实恢复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实践性,等等。江守义认为,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有美学标准和历史标准两个方面,后来的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则主要继承发展了历史标准方面的内容,并将其演变成文艺政策,此一现象应引起我们的审视与反省。胡亚敏认为,马克思艺术生产论提出的艺术生产不仅具有商品属性、更具有审美属性的这一论断,在今天具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清醒地认识艺术生产的这一特殊性,对当代中国文坛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在哲学、政治经济学两层意义上看待生产,他的艺术生产理论也是在两层意义上提出的.但还带有浪漫主义和资本主义批判的背景,由此形成马克思艺术生产理论的三重内涵,即:物质生产制约下的精神生产;资本主义商品生产条件下的一种生产;自由的精神生产.马克思的艺术生产理论的两层意义在本雅明、布莱希特、阿尔都塞、马歇雷、伊格尔顿等人那里得到了发展,但又受到鲍德里亚等人的挑战.因此,恰当地厘定马克思说法的多重内涵与语境,有助于认识艺术生产理论的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艺术生产理论的对象本体,主要是工业社会资本主义生产体系中的商品化艺术生产,概言之,是一种现代性艺术生产。其间既包含着对艺术生产的一般性揭示,又有其特定的历史内涵。忽略其特定的历史内涵或者是将特定的历史内涵视为一般性揭示,都会有碍对艺术生产理论的理解和构建过程中的科学严谨性,而不注意其现代性特征更可能会遮蔽研究的理论视野。从马克思的思想出发,就会看到资本主义艺术生产的三大现代性特征,即服膺于资本的生产与增殖,以财富和财富的生产为目的的资本性;伴随资本世界化及其支撑下的世界贸易和世界交往,走向超越地方的和民族的艺术生产的世界性;随着世界历史的变动而不断地改变着它的历史内容和表现形态的意识形态性。  相似文献   

13.
艺术生产论是21世纪以来文艺学学科取得了较大突破的问题域.艺术本体论、市场论、媒介论是其获得较多成果的几个方面.学者借用消费理论、空间生产理论等新兴理论为唯物主义艺术本体论开辟了新的解释路径,对于市场机制与艺术活动的整体性关系、媒介生产与艺术活动的关系也做出了较为深入的讨论.在化用西方学术界生产理论的深度、把握研究对象特别是大众文艺现象的准确性等方面,学界则还有较大的讨论空间.  相似文献   

14.
张冬梅 《学术论坛》2005,2(11):172-175
在艺术产业域相互作用的多种力量当中,技术力量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存在。现代科技的发展使得以批量生产、追求规模效益为前提条件的艺术产业最终成为社会生产中的普遍现实。技术在使艺术产业发展壮大的同时,自身也在不断地发育、扩张。技术和艺术是人的本质力量的表现。为技术理性创设宜人尺度,为艺术产业营构意义世界,技艺合一不单是想象的问题,它在当下已成为艺术产业域现实的能动的实践过程。  相似文献   

15.
作为独立学科,艺术学有其自身的独特性.考察中西艺术史,艺术主体观照现象世界并由此形成的经验图式乃是其特殊的精神活动的一面,是存在于艺术系统范围之内的"艺术之现实";艺术之现实有其精神性、结构性、真实性等方面的属性,这些属性由艺术主体精神观照的外观、内照、观照之观照等不同视角所造成,并且决定了艺术之现实的物理性、心理性和艺理性;而艺术之现实的"真实性",不是实证科学性的,而是艺术之现实自身的规定性,亦即"艺术之真实".  相似文献   

16.
艺术真正成为理论研究的对象是近代以来的事情,继鲍姆嘉通把审美引入哲学以后,康德对审美和目的论的考察开创了近现代美学的先河,黑格尔的美学与艺术哲学的一致性和以艺术代替自然作为审美反映基本目标的观点,标志着现代主义学派的成熟。后现代主义学派与当代艺术的出现对传统艺术形成了极大的挑战,然而,带有浓厚商业化色彩的当代艺术与传统艺术的不同仅在于"时空"的不一样,对现实的批判仍是两者的共性。很显然,无论康德还是黑格尔都承认艺术自身的独特地位。《乐记》却用一种新的眼光重估礼乐的价值,对作为中国元艺术的"乐"进行了详尽地剖析,充实了世界艺术理论成果。  相似文献   

17.
广告的花样翻新向传统的文艺美学提出了挑战,新的媒介逻辑和广告策略,催生新的主体立场、文化现实,期待新的理论阐释。广告与艺术交融,商品与审美合流,是摧毁高雅与通俗、艺术与非艺术界限的一种强大力量。顺应传媒时代文化生产的规律,广告吸纳文学、艺术的特质,成为一种泛文学、泛艺术的样式。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的西方马克思主义艺术生产理论在经历了五十多年的发展后逐渐产生了双重社会效应,既加深了人们对于作品与作家生产之间关系的认识,又加速了机械复制时代艺术作品价值的降低。而本雅明和伊格尔顿等马克思主义者对这一理论的全新阐释,给艺术生产提供了更广泛的理论发展空间。同时,艺术生产理论也避免了自亚里士多德以来的“再现说”、“镜子说”等过分强调客体贬主体作用的不足,而把艺术活动看成一种生产,就使得艺术创作最终走下神坛,成为可以被大众广泛参与的生产实践之一,从而更加深入人心。  相似文献   

19.
李树榕 《阴山学刊》2003,16(3):14-17
艺术学由艺术理论、艺术史和艺术批评学构成。艺术批评学又应包括艺术批评原理、艺术批评史和门类艺术批评研究。艺术批评原理尚属空白有其历史原因,也有现实原因:能进入各门类艺术本体批评的"通才"匮乏;艺术学基础理论原创范畴匮乏;艺术批评价值体系匮乏;艺术批评思想性、科学性追求匮乏。艺术批评原理是艺术批评实务的思想基础,是艺术批评学的核心。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艺术生产原理说明艺术生产也可以归结为一般的生产物质产品的劳动.要善于运用马克思艺术生产理论,同时按文化规律、经济规律、价值规律办事,从生产、流通、消费等艺术生产的多个环节着手,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工作.要努力营造宽松的舆论环境,鼓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与创新,使之与时俱进、代代相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