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林剑 《学术研究》2015,(3):1-8,159
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究竟存不存在历史规律,这历来是哲学历史观中争论的核心问题之一。绝大多数哲学家都承认历史是有规律的,马克思主义历史观也是承认历史规律的。但不同的历史观对历史规律有不同的理解,历史上大多数的决定论者都对历史规律诉诸神学的与唯物主义的理解,唯有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在历史规律问题上既坚持历史的决定论,同时又赋予历史规律以实践唯物主义解释。人的社会、社会历史、社会历史规律都是在人的实践活动基础上生成的,因而对社会历史规律也应赋予人的感性实践活动的理解。社会历史发展之所以是有规律的,原因在于人的实践活动是有规律的。社会历史规律虽然是在人的实践活动基础上生成的,但这绝不意味着人们可以创造与改变历史规律,历史规律与自然规律一样,一旦形成也具有客观性与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性质。社会历史的发展不仅是有规律的,而且社会历史规律的展开表现为历史进步,推动社会历史进步的最终动力是人的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历史之所以表现为不断进步,原因在于人的实践是不断发展、实践能力与水平是不断提高的。社会历史规律是有客观性的,人们不能任意地取消与改变规律,但正确地认识与把握历史规律可以充分利用规律积极的方面,减轻历史负效应对人们造成的痛苦。  相似文献   

2.
<正> 社会运动是具有两重性历史过程.一方面,它是自然历史过程,这个过程是在人们的不知不觉中完成的.它只服从必然性的规律,而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因而它对于人来说是一种自在的运动.这个过程确定地显示了社会运动的合规律性与必然性.可是,社会运动的自然历史过程,与自然物质的自然历史过程截然不同,它的客观性是建立在主体实践活动的基础上的,这种实践活动又是由包括目的要素在内的主观意志的驱使而产生的;主体是社会运动的载体,因此,另一方面,社会运动又是主体的运动过程,它具有主体性,并从而具有合目的性与合理性.社会规律正是通过人的合目的性活动而表现出来的.  相似文献   

3.
<正> 1988年第3期《齐鲁学刊》刊登了张瑞甫同志《规律不能创造、改变、消灭吗》一文。文章通过一系列的逻辑推理说明规律不能人为地创造、改变、消灭的传统观点是不能成立的。我们认为,该文的一系列的逻辑推理都是混乱的,因而结论也不能使人信服。所谓“人不能创造、改变、消灭规律”,说的是物质运动规律的客观性。规律是物质所固有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联系。因物质运动具有客观性,事物过程之间的联系具有客观性,所以规律具有客观性。它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它客观地存在着,并且必然起着作用,其作用的结果也客观地存在着。只要承认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就必然得出物质运动规律客观性的结论。“创造、改变、消灭”是人们在主观意识支配下有目的、有计划的自觉实  相似文献   

4.
社会历史规律是人们的实践活动创造的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论者说“社会历史规律是人的实践活动创造的”,这种说法是不准确不恰当的,容易引起误解和混乱,似乎社会历史规律没有客观性,其产生和存在是依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因为,人们任何具体实践活动的产品,其产生和存在都是在很大程度上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实际上,人们的实践活动只能创造出具体产品,并不能创造出宏观的复杂的社会历史过程及其规律。社会发展乃是社会中所有人们实践活动的“合力”推动的。社会历史规律乃是人们各种实践之间存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构成的,不依任何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在物质世界中,社会历史规律是随着人及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的,是在人们的实践活动过程中生成的。  相似文献   

5.
当前人们在社会规律认识上主要存在以下几种误区 :对规律的确定性僭妄 ;对纯粹“客观”规律的诉求 ;唯理主义倾向 ;过分强调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之间的差别。人们对规律的把握只能是一个不断实践的过程 ,任何超历史的规律从根本上讲都是不存在的。客观性即主体间性 ,人类没有必要、也不可能完全摆脱自己的特征 ,只能确认自身的状态。社会规律与人的活动之间有内在统一性。考察历史发展规律必须联系具体的历史发展时期 ,否则极易陷入抽象的思辨和形而上学  相似文献   

6.
波普尔从三个方面否定历史规律。他认为,历史陈述不具有普遍性,历史事件不具有严格的重复性,历史研究不具有客观性。  相似文献   

7.
作为社会规律中的一种特殊规律,司法规律具有客观性、主体性和实践性三重基本属性。其中,客观性是指司法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主要表现在司法规律对涉及司法领域的立法权的制约和对适用法律的司法权的拘束两个方面;主体性即司法规律的属人性,它规定司法规律在司法过程中的作用方式和性质;实践性即司法规律的主观见之于客观的属性,它决定司法规律的产生方式、作用场域和发展趋向。如果说研究司法规律的客观性意在强调司法规律的不可违反性,探讨司法规律的主体性意在阐明司法规律的可利用性,那么剖析司法规律的实践性则意在揭示司法规律的客观性与主体性在司法实践中的有机统一性。  相似文献   

8.
社会规律是主体人为满足自身需要而有意识地作用于客体的微观具体活动所组成的宏观活动系统的运动过程中的必然联系。社会规律是一种客观必然性,这种客观性是通过人的无数的合目的性活动而建构起来并表现其作用的,它与人的主观因素和活动不可分割。一、社会规律的客观性与主体及自组规律客观性的关系1、社会规律的客观性与主体的内在联系社会规律的客观性是在主体与客体联系的关系中存在的。首先,对事物的客观性的认识与主体的素质、结构、功能等密切相关。在认识过程中,认识已不是客体的直接反映,而是主体信息和客体信息相互作用的结…  相似文献   

9.
在本体论领域,客观性指物质性和人类物质实践活动性;在认识论领域,客观性指认识与客体的符合性、一致性和认识客体对于认识主体的外在性、独立性。讨论真理是揭示客体本质和规律的认识,价值是客体对主体需要的适应和满足.价值认识是价值主体关于价值事实的认识,具备“合理性”的价值认识才是正确的价值认识,价值真理是反映价值客体(事实)本质和规律的(价值)认识,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一、问题的提出 在哲学的研究和教学中,人们广泛地使用着“客观性”这一范畴。“客观性”范畴似乎“贯穿”于整个哲学体系。本体论(唯物论)、辩证法、规律论、认识论、意识论、社会论(社会历史观)都少不了它。也许正由于人们对“客观性”范畴使用多了,就把它当作一个不证自明的、熟知的常识来接受,而对“客观性”的含义及其表述,从不作为一个  相似文献   

11.
一、中国选择社会主义符合历史发展规律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世界上各个国家的发展进程都有其自然的历史发展过程,一般都由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进而到达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共同规律;但是,人类社会历史在个别发展阶段上的顺序,在某些国家或某些民族是会由于某些特殊原因而跳跃发展的。列宁说:‘’世界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不仅丝毫不排斥个别发展阶段在发展的形式或顺序上表现出来的特殊性,反而是以此为前提的。”(《列宁选集第4卷,第690页)一种社会形态向另一种社会形态过渡的过…  相似文献   

12.
近代以来人们对科学知识客观性追求的焦点逐渐由自然科学领域转移到社会科学领域 ,在对社会知识客观性的这种追求中 ,实证主义的社会研究者采取的是简单明确、直截了当的价值中立的方法论原则 ,而马克斯·韦伯则汲取了新康德主义者价值关联的思想 ,其方法论原则是一种价值关联的价值中立。马克斯·韦伯的方法论原则是复杂的、深刻的 ,同时又是矛盾的、暧昧的 ,由此也就导致了他对社会知识客观性的追求具有一定色彩的乌托邦性质。  相似文献   

13.
<正>(一) 1955年原苏联重版的《简明哲学辞典》(以下简称《辞典》)在解释规律的客观性时这样指出:“例如,植物的遗传性,是在周围环境的影响下形成,这就是人们不能废除或改变的客观规律、人们只能认识这个规律,并依据这个规律使植物的发展适应自己的需要。”在其他一些条目中,它对探索生物遗传奥秘的孟德尔、魏斯曼和摩尔根等人,提出了尖锐的批  相似文献   

14.
近代以来人们对科学知识客观性追求的焦点逐渐由自然科学领域转移到社会科学领域,在对社会知识客观性的这种追求中,实证主义的社会研究者采取的是简单明确、直截了当的价值中立的方法论原则,而马克斯·韦伯则汲取了新康德主义者价值关联的思想,其方法论原则是一种价值关联的价值中立.马克斯·韦伯的方法论原则是复杂的、深刻的,同时又是矛盾的、暧昧的,由此也就导致了他对社会知识客观性的追求具有一定色彩的乌托邦性质.  相似文献   

15.
人的意志与社会规律的关系问题,既是困扰着人类实践的重要难题,也是困扰着社会哲学和意志论的“根本难题”。长期以来,人们往往无法完满地解释下列形式上的悖论:一方面,社会规律是人们自己的社会行动的规律,而人们的行动总是有意志的;另一方面,社会规律又具有客观性,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在实际生活中,从客体或主观意志出发而不是从人的实践活动出发去理解人的意志与社会规律的方法,既在实践中造成了严重的社会后果,也违背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唯物主义精神。“合理地解释和改变世界”的现实需要和坚持、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  相似文献   

16.
法律精神就是主观性与客观性的统一从英文来看,Law既包含法律,又包含自然规律的意思;俄文中的закон也同时包含法律和规律两层意思;中文的“法律”与“规律”同时包含了“律”这一汉字,这不能说仅仅是一种巧合。至少可以认为作为立法者制定的法律与客观规律是不能截然分开的,从法律精神的实质来看就是主观性与客观性的统一。但在不同领域中,它所体现的客观性——社会经济规律性是有所不同的。  相似文献   

17.
社会科学真理有无阶级性之争,实际上是在解决思维领域的具体问题中,怎样坚持辩证唯物主义能动的反映论,坚持认识论、辩证法、逻辑三者的统一。对社会科学真理有无阶级性问题持相反看法双方,都有同志以真理的本性是客观性为根据。其实,在阶级社会的客观过程和精神领域中,阶级性同客观性既可共存,也能分立。具有客观性的事物有的有阶级性,如军队、法律;有些就没有阶级性,如社会规律、思维逻辑等。所以真理的客观性不是真理有无阶级性的原因,而  相似文献   

18.
(一) 推动人类社会历史运动的原因或因素是什么?自从人们用文字记载历史以来,就产生了各种关于历史的学说,不同的历史学说则给予不同的回答。古代希腊的思想家亚里士多德认为,国家的地理环境、人们的心理状况以及社会结构都对历史运动发生着显著的影响。在欧洲中世纪,在历史领域内,神学占着支配地位,天主教主教奥古斯丁右《上帝之城》中断言:“世界上除了上帝之外,再没有什么实在的东西存在,除了上帝的启示外,再没有什么人类的历史。”他认为,整个历史都是神的信徒和撒但的信徒的斗争史。托马斯·阿奎那则认为,一切个别的存在、个别的历史事件都是偶然的,但从整个宇宙来看,有一种绝对必然的存在,即上帝。这些历史学  相似文献   

19.
论历史研究的客观性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学典 《东岳论丛》2004,25(1):20-27
历史学中的"客观性"概念借自于自然科学,但实际上比自然科学中的相应概念要复杂得多。一个十分明显的事实是,与科学思维不同,在历史思维中有着一种无法排除的主观成分在起作用,这个因素限制了历史学家所能希望获得的客观性。人们的确不能要求历史学家们不带任何预设地进入他们的研究对象,而历史思维中"主观成分"的存在恰恰是历史学成其历史学的关键。自然科学中的"客观性"是一个刚性概念,在历史学中它则只是一个弹性概念,仅具有量的属性。所谓的"客观性"与其说指向历史本身,不如说是更多地强调了对"主观性"的约束;它在这里也并不是对客体历史真实性的一种承诺,而是对史家学术良知的一种衡量尺度。任何历史的叙述者、诠释者都希望他笔下的历史被尽可能多的人接受,而要做到这一步,他必须尽可能地克服他自己及其所属集团的偏见,克服得越多越彻底,他也就越"客观"。所以,"客观性"在史学实践的意义上只是一个程度问题。"主观"与"客观"在此也并不是两个互不关涉、界限分明的独立范畴,而只是一个比重问题、分量问题,———历史学中的"客观性"与自然科学相比,只在一种弱化的、次要的意义上才是可能的。也需指出,"客观性"问题并不均等地出现在一切历史问题上,它与"主观性"之间的紧张关系一般只表现在那些与现实利?  相似文献   

20.
对历史的客观认识和评价活动是完整历史研究的两个不可缺少的方面.评价的主体性和认识的客观性可以统一.认识历史不仅为了尊重事实,也为探究过去对现在社会进程的影响.只有把对价值的评估和对过去事实的认识结合起来,才构成完整的研究过程.为获得对历史客观性的认识,需要站在促进社会进步的价值观的高度,站在人民主体的高度进行探索,正确合理的价值观会有助于史学家获得历史认识的客观性,但即便如此,客观性还是第一位的,它是历史研究成为科学的标志.一个曾经存在的过去,毕竟制约和规定着历史评价的边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