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在现代化背景下,以罗布人为主体的塔里木乡在经济生活、社会生活和思想观念等方面都经历了和正在经历着不同程度的变迁。变迁结果启示:有着悠久传统文化的民族社区,最好的发展模式就是努力实现传统与现代的完美融合,适应时代发展要求,更好更快地融入时代文化主流。  相似文献   

2.
文化变迁一直是文化人类学工作者对族群的发展最为关注的一个问题。变迁并不是传统文化及其内涵的全部丧失,而是传统文化的互渗、整合和重构。我们以重庆市秀山县民族村为例,在现代化背景下,族群的物质民俗、社会民俗、观念民俗、游艺民俗等都经历了或正在经历着不同程度的变迁。通过理性的考察,我们认为,根据社区的具体特点和民俗文化本身的特质,对之善加保护,应是重庆少数民族社区民俗文化保护的题中之义。  相似文献   

3.
大学文化是大学存续和发展的精神动力和内在源泉,探索其精神传统和变迁历程对于促进我国高等教育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大学文化的精神传统主要有独立自治、学术自由和人文主义三项内容,大学文化经历了从宗教神性到价值理性再到工具理性以及后现代性的历史变迁,在变与不变中不断弘扬和丰富着大学的精神传统.  相似文献   

4.
近百年以来,中国的传统民俗经历了一个遗产化过程。以佛山“行通济”民俗为例,在文化、经济、社会的变迁和转型过程中,其文化内涵经历了从求子到求财到慈善的变化,其文化价值则经历了从俗例到非物质文化遗产,到公共文化产品再到城市文化名片的变迁。民俗的遗产化实践实际上是一个适应时代变迁的文化意义生产和共享的过程。当代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应正视这一持续进行的遗产化实践进程,不断对非遗进行适应时代发展的意义生产和共享,方能使其得到可持续的活态传承。  相似文献   

5.
一每个民族都有属于它自己的文化传统。这种文化传统,产生了与之对应的、特定的民族文化心理结构。这种民族文化心理结构,从历时性看来,是长期的文化积累、冲突、变迁动态发展而致,而不是一个恒定的凝结体。金代社会,作为统治主体的女真民族,在文化心理上经历了一个深刻的变迁过  相似文献   

6.
文化变迁是指一种文化因其内容的增量或减量所引起的质的结构性变化,它不仅包含社会文化发展过程中的传统文化转型和新文化的创建,而且意味着社会成员必然经历新的文化模型。我们研究文化变迁,实际上是对文化的主体——人如何建构社会新文化而进行的深刻思考,同时也从文化层面上表达对人自身生存问题的真切关注。本文从三方面考察文化变迁过程,以阐明其独特的人文意义。一、文化变迁:传统文化的转型过程无论是文化内部的革新,还是与外来文化的接触,都应当是相对于民族传统文化而言的,都是以一定社会的民族传统文化为基础,是传统文…  相似文献   

7.
藏族“十明”文化是藏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随着佛学传入藏族地区而传播和发展起来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藏族传统文化中,无论是最先从寺院中走向社会、为广大群众所接受的藏语文,还是藏医藏药、藏族戏剧、藏族的天文历法、藏族工艺等传统文化都正在经历着温和的现代转换。  相似文献   

8.
在现代化背景下,以土家族为主体的景阳河社区在经济生活、社会生活、宗教信仰等方面都经历了和正在经历着不同程度的变迁.变迁并不是传统文化及其内涵的全部丧失,而是传统因素和现代因素互渗,整合和文化重构.  相似文献   

9.
当前,大部分正经历着经济社会转型与文化变迁的少数民族社会,呈现出迟滞与非协调发展的态势,笔者认为其原因之一在于国家在指导少数民族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与变迁的过程中,在引入现代文化与发展措施时,没有有机整合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使之与现代文化的传播与借取产生主动的对接,从而未能实现少数民族社会文化变迁的主动调适,以至于少数民族社会在发展与变迁的过程中出现了不和谐、非协调、迟滞发展的现状。在党中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执政理念与发展目标之际,深感在少数民族社会文化发展与变迁进程日益加快的形势下,有机整合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构建少数民族和谐社会,是实现少数民族社会健康有序、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对于少数民族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10.
游牧文化是蒙古族文化传统的根基,随着社会的发展,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发生了剧烈变迁,内蒙古牧区无法回避地卷入了如火如荼的城镇化进程中,蒙古族传统游牧社会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文化变迁。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中,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文化传承"要义,充分发挥游牧文化在内蒙古牧区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内在能动性,走一条将游牧文化镶嵌于内蒙古牧区的新型城镇化之路。  相似文献   

11.
饮食文化是土家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饮食文化史是土家族日常生活史的重要内容.土家族饮食文化的变迁与发展主要经历了改土归流前、改土归流后至中华民国时期以及新中国成立后三个历史时期.在土家族饮食文化变迁的历史过程中,地域特征与民族特性非常明显.从变迁的原因来看,土家族饮食文化变迁是内在原因与外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婚姻礼仪不仅是乡村社会中婚姻关系缔结的必要程序和婚姻合法性确立的重要标志.而且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关系到乡村社会中的婚姻形态和社会形态.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婚姻仪式与其意蕴随着社会的变迁而变迁。在乡村社会正逐步经历社会转型的过程中.作为反映社区文化概貌与乡民生活意义的婚姻礼仪正在经由传统向变异变迁.其仪式正由神圣性向娱乐性变迁.仪式意蕴正由社会性向私人性过渡。  相似文献   

13.
土家族传统文化的当代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家族文化变迁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廪君之后,土家族文化在历史上大致经历了三次大的变迁时期。这在刘孝瑜、王炬堡等先生编著的《土家族简史》一书中反映较为徹明。然而,土家族文化在历史上的任何一次变迁都没有当代变迁这么剧烈。本文以笔者1989年在鄂西卯洞社区调查的第一手材料为基础,对土家族传统文化当代变迁的主要侧面加以浅析,以求教于各位专家、学者。  相似文献   

14.
孕育于西藏传统社会且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西藏传统社会形态的独特艺术—藏戏,作为藏族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历史的发展在诸多方面经历了现代转换。其主要体现在藏戏内容的改编和创作、思想主旨的现实主义转向、表演形式的革新和传承方式的转变等方面。  相似文献   

15.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推动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现代化是我国政治文化建设的目标。而现今我国正处于体制改革和社会转型时期,政治文化正经历着解构与变迁,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创新和整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文化,这种新型政治文化应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精神。因此本文所讨论的政治文化构建主要是以发展生产力为前提,制度创新为保证,培育公民意识为其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以来,尉犁县罗布人在经济、婚姻、服饰、宗教信仰观念等方面都在经历和正在经历着不同程度的变迁。这些变迁是党和国家相关政策的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现代文化的传播以及人们自身素质的提高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在整个变迁过程中表现出开放性、进取性和自主性等特征。  相似文献   

17.
伴随着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发展进程,我国农村年节文化风俗发生了重大变迁。受现代化进程发展冲击、主体利益选择偏向和主流价值传承中断等因素的影响,农村年节传统习俗发展变迁总体上有缩减和薄弱化趋势。本研究以李湾村七个分社年节传统民俗发展变迁为个案,通过分析年节传统习俗在种类、形式、内涵、功能几方面变迁的特点,进一步探讨地方传统优秀文化习俗的保护与发展和乡村文化振兴工作。  相似文献   

18.
大理白族稻作祭仪及其变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白族是历史悠久的稻作农耕民族,在白族传统的农业生产中存在着形式各异、内涵丰富的稻作祭仪。伴随着时代的发展,稻作祭仪不可避免地发生了文化变迁。文章在论述了白族稻作祭仪的变迁原因和变迁形式的基础上。指出了面对变迁怎样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得以传承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中国老龄法的变迁经历了以"孝道入法"的古代中国老龄法、传统向现代转型的近代中国老龄法和专门化、全面化的新中国老龄法三个历史发展阶段。其变迁特点体现在老龄立法理念的嬗变、老龄法体系的结构转型和老龄法内容的扩充等方面。此外,经济因素、政治因素和文化因素共同对中国老龄法的变迁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20.
徽州传统村落蕴含着丰富的地方性历史文化信息,是多元主体进行生产活动、建立社会关系的高度聚合体。以黄山市L村为例,从行动者网络理论视角介入,在类型化主体要素和公共事务的基础上,解析不同历史时期徽州传统村落行动者网络构成及其转译过程,探讨治理共同体变迁的动力机制。研究表明:自传统社会到当代社会,徽州传统村落经历了从血缘共同体到政治共同体,再到市场共同体的治理变迁;关键行动者由宗族组织转向县政府,吸引新的行动者加入的同时,推动自身与其他行动者角色的转换。自组织带动、旅游产业发展、传统文化复兴的内生动力和政策引导、资本推动、多元参与的外源动力联合驱动了徽州传统村落治理共同体变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