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产业融合识别的理论探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产业融合是发生于产业之间的技术、业务和市场的融合,当今产业融合发生的主要现象:一是信息产业内部各行业间的融合,即以计算机、通信和有线电视网络为基础的信息内容的融合;二是信息产业与传统产业的融合,通过改造传统产业使之获得生机;三是信息技术与其他高技术产业的融合,产生了新兴的边缘产业。产业融合可被划分为完全融合、部分融合和虚假融合三种类型,以此来区分不同类型产业融合的特征。产业融合识别的三原则,即产业之间是否存在着共同的技术基础或技术平台、产业之间是否经历了从技术融合到市场融合的整个过程、原有产业之间的界限是否被打破而导致了产业界限的模糊化,等等,并以此来对产业融合是否真实发生以及发生的程度等进行识别和判断,从而为从事产业融合研究者提供基本的分析范畴。  相似文献   

2.
从产业集群组织的微观角度出发,以集群的产业特征为切入点,建立一个包含企业生产块策与技术选择决策的模型,并据此分析传统产业集群和高技术产业集群在创新和技术扩散上的不同特点,以及集群创新发展所需要的条件.研究发现,传统产业集群的技术扩散速度较快但创新活力不足;高技术产业集群具备创新活力,但技术扩散却不甚理想.针对不同类型的产业集群,宜提供不同的政策侧重点,即激发传统产业集群的创新活力,完善其专利保护制度;协调高技术产业集群内企业间关系,加强企业间的研发合作,建立技术合作中心等中介平台机构,促进新技术在集群内的扩散.  相似文献   

3.
知识经济时代,产业结构发生变化,我国传统产业面临挑战.传统产业要面对知识经济的兴起和高技术产业的发展,抓紧观念创新、技术创新迎接挑战.  相似文献   

4.
产业融合背景下的产业分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与"产业分类"是产业经济学的研究焦点和基础之一。在对产业概念进行梳理与辨析的基础上,对传统产业分类理论进行检视与评价,探析产业融合背景下传统产业分类面临的困境及其新探索,将会为新的产业经济理论框架的建构提供逻辑基点,同时也将为解释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产业经济发展的最新实践提供有力的分析工具。  相似文献   

5.
产业融合作为产业经济发展的一种新形态、新趋势,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产业融合可以推动多个产业之间形成共同的技术和市场基础,进而推进产业由低级向高级攀升,有利于打破区域间的壁垒和障碍,推动区域间资源要素充分的流动与重组。加快产业融合发展是提升产业竞争力的必由之路,是培育新兴产业和新型业态的重要途径。推进我国产业融合发展,必须把握产业融合发展的规律和趋势,突出承接产业转移和瞄准新业态、新趋势,重点推动传统产业与战略新兴产业、制造业与服务业、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硬件生产与软件开发融合发展,加快价值链升级、禀赋升级、载体升级。尽快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产业融合发展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6.
郝正明 《东岳论丛》2012,33(4):141-143
高技术产业的规模、效益和持续成长性是21世纪国家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十二五期间发展战略型新兴产业能够有效调整产业结构、提升综合国力.投资基金作为新产业投融资体系中的最重要一环,在微观、中观、宏观层面都能有效支持高技术产业的发展,两者的相互融合将共同推动中国经济发展和民族振兴.  相似文献   

7.
高技术产业具有高风险性、高成长性、高赢利性和高带动性四大基本特征,因而,一般来说,高技术产业所占比重决定了国家或地区竞争力的高低,换言之,经济的落后往往缘于高技术产业发展的滞后。为加快高技术产业发展,应加大政府的扶持力度,整合高技术产业资源,充分发挥开发区对高新技术产业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并通过政策创新和制度创新,以后发优势,实现高技术产业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迅速,如何对其贡献进行准确的测定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应用投入产出和RAS法对我国高技术产业的贡献进行测算是较为全面的方法。通过测算得到的有关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结论有:我国高技术产业的单位贡献率很高,但总体贡献率还较低;高技术产业的影响力最大,但其受制性也最突出;高技术产业对传统工业的发展有较强的渗透和改造作用,但其与农业的联系尚有待提升。因此,必须树立高技术立国的观念,以传统工业和农业为依托,走应用型高技术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9.
在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目标下,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能够产生“降本增效”的作用,提高生产迂回度和附加价值,引致新业态、新组织、新模式诞生,从而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具体而言,数实融合能够助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高产业效率、增强产业创新动能、赋能产业绿色发展。然而,当前我国数实融合的实践进程中还面临着数字鸿沟与区域间产业发展的差异性共存、数字技术核心领域自主创新能力不足、部分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动力不强、数据要素流通不畅等一系列现实困境。若要持续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就应采取措施弥合多维数字鸿沟,推动数字技术自主创新,引导产业数字化转型,畅通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渠道,以促进产业发展的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  相似文献   

10.
现代化产业体系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承载体,必须把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支撑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要遵循“单点应用、局部优化、体系融合、生态重构”四个层面的演进逻辑,即解决关键核心技术的“卡脖子”问题,实现多业务环节和流程系统的局部集成优化,实现现代服务业与现代产业加速融合,实现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从产业安全提升、产业结构调整、产业跨界融合、产业要素流动等的价值维度认识到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关键问题,应聚焦融合实践路径,推动三次产业融合发展;聚焦循环实践路径,提升全要素生产率;聚焦数字化实践路径,巩固优势传统产业领先地位;聚焦生态化实践路径,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相似文献   

11.
论我国发展高技术产业的有效融资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正进入一个新的经济时代。高技术(或称高新技术)的发展,正在迅速地改变着传统产业和整个世界经济的面貌。为了顺利地推进四个现代化,迅速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迎接21世纪的新挑战,努力发展高新技术并实现其产业化,实属刻不容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技术产业有了很大发展,但也存在着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资金短缺便是其关键问题之一。为此,要努力探讨合理有效的融资途径,积极引进国外风险资本,促进我国风险投资事业的发展,为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提供适宜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2.
随着技术革新的迅速发展,产业融合正日益成为产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现象。信息产业的融合有助于促进信息技术的扩散和渗透,提高信息产业的生产效率,加速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深入研究产业融合理论对推进江苏信息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实现发展方式的转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江西社会科学》2013,(11):39-43
区域产业发展基础和空间经济利益依存关系的存在,是实现区域产业融合的前提。城市群经济区作为区域经济最重要的载体和实现形式,其特有的优势条件使它更有利于满足产业融合产生和实现的基本要件,并最有可能率先取得实现和突破。研究表明,产业价值链模块化融合、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融合、产业与城市融合构成城市群产业融合的核心内容;而不断增强地区经济利益依存强度,建立健全产业融合发展的支撑体系,努力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建立区域性产业经济利益分享与补偿机制等,是实现区域产业融合发展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14.
受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发达国家纷纷进行了产业升级和转移,将对外投资的重心放在了高技术产业,如将高技术产业中的加工、组装、研发等部门向我国转移。在知识经济时代,高技术产业的发展水平关系到一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强弱。这意味着外商直接投资为我国发展高技术产业和经济实力的增强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但高技术产业在引资过程中也存在很多问题,特别是内外资企业的技术差距对我国高技术产业的未来发展造成了障碍。为此,通过从3个方面对FDI技术外溢与高技术产业发展进行实证分析,提出引进FDI推动该产业优化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产业融合与产业组织结构优化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产业融合的本质是在技术创新的推动下对传统产业组织形态的突破和创新,是产业组织结构变迁的一种动态过程。产业融合通过推动市场结构演进和改变企业市场行为,促进产业组织结构的合理化和高级化,并产生新型产业组织形态,优化产业组织结构。同时,产业融合能够带来更好的产业绩效和巨大的增长效应,给消费者带来多样化的消费选择,从而增进社会福利水平。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中叶以来爆发了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技术革命,在这次新技术革命浪潮中,诞生了以计算机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生物工程、新材料、新能源、空间技术、海洋技术等高技术群体.一方面,高技术的产业化产生了一批高技术产业;另一方面,高技术向传统产业的渗透,增加了传统产业的知识含量.因为发达国家在新技术革命中走在了前列,因此,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出现了明显的知识化趋势.  相似文献   

17.
"十一五"我国高技术产业人才的透视、预测及发展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十一五”是高技术产业能否取得突破性进展的重要阶段。人才是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关键性因素。来自观念、体制、市场等多方面的原因使我国高技术产业人才供求存在严重的结构性矛盾。预计到2010年,我国高技术产业人力资源需求规模将超过700万人,其中,高技能生产人才超过60万人,高技术研发人才超过30万人,高层次管理人才超过20万人。为了突破高技术产业发展的人才瓶颈,必须以能力建设为核心,开展高技术产业人才培养工作,以创新和业绩为导向对高技术产业人才进行激励,以市场配置为基础促进高技术产业人才合理流动,以协调和服务为中心加强高技术产业人才的宏观管理。  相似文献   

18.
高技术产业的衡量标准通常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该企业所应用的技术的复杂性程序一般来说高于传统的企业;(2)R/D经费占整个企业的销售额比传统产业高得多;(3)高技术企业内部的人员就业结构与传统产业相比发生了质的变化。当然,以上三个方面只是相对于传统产业来说的,就其具体的量化标准并没有严格的规定。现代高技术发展,常常选择小企业作为其创新模式,而不是在开始阶段即投入巨额资本,形成规模企业作为其发展手段,这一点明显地与现代传统产业发展不一致。本文集中讨论在高技术产业内为何有众多的小企业;小企业是如何选…  相似文献   

19.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产业间相互融合的现象变得越来越普遍,特别是创意产业与传统产业呈现出了融合发展的新形态。汽车产业作为吉林省的支柱产业,为其经济增长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基于产业融合的角度,吉林省汽车产业与文化创意产业之间缺乏互动发展,在融合发展中存在自主创新能力较低、资金和人力资本投入不足、设计和服务水平落后以及管理体制限制等问题,因此应着力于以文化创意促进汽车旅游产业的发展、提升汽车产业的品牌价值、增加汽车产业的文化价值等路径促进二者的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20.
陈耀 《江海学刊》2007,(5):59-63
鉴于高技术产业对经济增长的重要贡献,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发展高技术和高技术产业。因此,发展高技术产业实际上有两个层面的战略需要研究:国家层面与企业层面。在国家层面的高技术产业发展战略的制定与实施过程中,政府、企业、研究机构的互动与协同至关重要,一种行之有效的模式是建立"官产学联盟";在企业层面,合作竞争与战略联盟是高技术领域的主流战略。资源互补、风险共担的联盟形式在发达国家高技术产业发展的不同层面被广为应用,为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提供了很好的研究视角和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