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皮 《北京纪事》2011,(6):97-99
北京叫“小街”的街道非常多,譬如西直门南小街、东直门南北小街等。住在每条小街附近的居民习惯舍去前缀,亲切地称之为“小街儿”。熟悉小街儿的人们绝不会将此小街儿混淆为彼小街儿,就跟老北京在东城提四牌楼,那一定是东四牌楼,而不是西四牌楼;说单牌楼,那一定是东单牌楼,而不是西单牌楼一样。  相似文献   

2.
张国庆 《北京纪事》2014,(9):99-101
凡是到颐和园游玩的人大都在意于山水风光、文物古迹。殊不知园内的一座座牌楼(亦称牌坊)也是一道道令人赏心悦目的景观。〈br〉 颐和园里的牌楼无论是种类还是数量,都应算是北京所有公园之最了。本人认为种类包括:从位置与作用分、从材质上分、从造型上分、从结构上分等四个方面。颐和园里的牌楼,从位置与作用来分,有园林牌楼、桥梁牌楼、津渡(码头)牌楼、店铺牌楼、寺庙牌楼;从材质上分,有木牌楼、石牌楼、琉璃牌楼;从造型上分,有出头式与不出头式(二者的区分就是看牌楼的立柱是否超过顶部的“楼”);从结构上分,有2柱1门1楼的,4柱3门3楼的、4柱3门7楼的。真可谓形式多样,各呈风姿,值得观赏,皆可称道。  相似文献   

3.
"兔儿爷,那不是八月十五供的神吗?"有人这么说.可也有人说:"那是孩子们的玩意儿,也能叫神吗?" 早先,一到八月十五,北京的隆福寺、护国寺、还有东四牌楼、西四牌楼,尽是摆摊卖兔儿爷的,用泥捏的,大的三尺有余,小的不过一寸.  相似文献   

4.
张田 《北京纪事》2015,(4):108-111
牌楼是一种极富中国特色的小形建筑物,它造型优美技艺精巧,深受人们的喜爱。尤其是在海外,不少华人聚集地都建有牌楼,色彩艳丽、工艺复杂、典雅大方,它代表了中国也代表了北京,因为北京是全国拥有牌楼最多的城市,一座“五牌楼”,不知引发了多少游子的思乡之情。牌楼又叫牌坊,它起源于汉代,经过长期的历史演变,由“表”“阙”“坊门”,逐渐发展成为今天的样式。北京的大街小巷因有了牌楼而鲜活起来,东四、西四、东单、西单这些地方都是因牌楼得名,大牌坊胡同、小牌坊胡同也都曾立有牌坊。颐和园里的木牌楼,成贤街上的过街牌楼,国子监里的琉璃牌楼,寺庙道观、帝王园陵等许多地方还存有不少的牌楼。虽然北京城里还有这么多的牌楼,但因历史原因,那些已经消失的牌楼只能成为北京城里永久的记忆。  相似文献   

5.
张田 《北京纪事》2015,(2):108-110
牌楼是一种极富中国特色的小形建筑物,它造型优美技艺精巧,深受人们的喜爱。尤其是在海外,不少华人聚集地都建有牌楼,色彩艳丽、工艺复杂、典雅大方,它代表了中国也代表了北京,因为北京是全国拥有牌楼最多的城市,一座“五牌楼”,不知引发了多少游子的思乡之情。牌楼又叫牌坊,它起源于汉代,经过长期的历史演变,由“表”“阙”“坊门”,逐渐发展成为今天的样式。北京的大街小巷因有了牌楼而鲜活起来,东四、西四、东单、西单这些地方都是因牌楼得名,大牌坊胡同、小牌坊胡同也都曾立有牌坊,颐和园里的木牌楼,成贤街上的过街牌楼、国子监里的琉璃牌楼。寺庙道观、帝王园陵等许多地方还存有不少的牌楼,虽然北京城里还有这么多的牌楼,但因历史原因,那些已经消失的牌楼只能成为北京城里永久的记忆。  相似文献   

6.
兴城县城内南大街中央,高架凌空矗立着两座石坊,这就是明朝末代皇帝朱由检(明思宗,1628——1644)为表彰当时的辽西都督祖大寿、祖大乐兄弟镇守边陲的功绩,下诏建立的旌功牌坊.两座石坊,一九六三年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南面的一座为祖大寿石坊,俗称“头道牌楼”,建于崇祯四年(1631).系用青花岗岩筑造,为四柱三间五楼式,单檐庑殿顶,高约十一米,宽约十二米,上部满架额枋,相间紧凑,少有空隙,给人以典重、充实之感.正楼下,南面横额三重.上层刻“忠贞胆智”,中层刻“四世元戎少傅”,下层刻“诰赠”相大寿上三辈祖镇、祖仁、祖承训以及“钦差经理辽东挂征辽前锋将军印总兵官左军都督府左都督少傅祖大寿”.  相似文献   

7.
拉卜楞寺是我国著名的藏传佛寺之一,座落在甘肃省夏河县拉卜楞镇上,寺内的建筑艺术、绘画艺术,戏剧艺术都具有浓郁的藏传佛教艺术特色。建筑艺术拉卜楞寺自1709年(清康熙四十九年)建寺,二百八十余年间,先后建有经堂六座,大小佛殿四十八座,其中七层楼一座,六层楼一座,四层楼四座,三层楼八座,二层楼九座,鎏金铜瓦顶四座,绿色琉璃瓦顶两座;寺主嘉木样大师的藏式楼房三十一座,各活佛住宅三  相似文献   

8.
在素有森林之城称谓的长春市一条真正称得上美丽而僻静的街道上,有一座得与周围漂亮的西式建筑、庭院不画和谐的咨式实楼,这座楼由几十户人家合居而住,其中就有中国著名诗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等歌曲的词作者公木先生的家。6月里的一天下午,我去公木家拜前,只见老人  相似文献   

9.
明代文昌楼     
在汶河路和石塔路交叉的十字路口的广场中心,有一座引人注目的巍峨建筑物,这便是文昌楼,一叫文昌阁。这座文昌楼是明代的遗物,到现在将近有五百年的历史了。楼分三层,上盖筒瓦。楼檐作圆形,有点象天坛。每层楼的四周都是窗子,可以开关。窗扇古色古香,是木格子的。楼的底层,周围延伸出来,高于地面,象一座“看台”;东西南北四面部有圆形拱门,南面和北面的门通向台上,东西两面有台阶,人们可以上下,所以“看台”是两个半圆形。  相似文献   

10.
奉国寺     
奉国寺在辽宁省义县城内,初名咸熙寺,后改称奉国寺,因大殿内塑有七尊大佛,所以也称七佛寺或大佛寺。寺院坐北朝南,平面布置前狭后宽。山门一间,两侧各开一便门。山门外左右列石狮二座,门内设四柱三楼木牌坊三间。再进为歇山式的无量殿五间,殿后有甬路直达月台,月台前部东、西两侧有六角和方形碑亭各一座。月台后部为大雄宝殿,耸立在月台之上,宏伟壮丽。前人曾作诗称颂“大雄宝殿势威雄,今昔人称建筑崇,庙貌盛传关  相似文献   

11.
张国庆 《北京纪事》2014,(11):104-106
一提起月坛菜市来,生长在阜外地区的60岁以上的人都会记得。它就在如今南礼士路北口红绿灯以南至北京银行与华远大厦之间路口的地段。1955年以前,在现红绿灯的位置,有一座高大巍峨的四柱三门七楼不出头式、以汉白玉夹柱石为底座的木牌楼。这里是明、清两代进出月坛的门户,俗称坛牌楼。原南礼士路北口与隔街相对的北礼士路南口均距此往东半里多地。  相似文献   

12.
居住在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洲的十多万藏族人民,有一种强悍的气质,被人们称之为“康巴精神”。他们的生活习俗也很独特,其中有不少古俗的痕迹。 一、住房 这里的住房高大宽敞,建筑风格独特,带有古堡的色彩。住房主要有三种式样: 第一种为土木结构的两层楼,这种楼四面土壤,房内地板、天花板、隔板都用木料,房顶盖有几千块长条小木板(等于瓦),  相似文献   

13.
九儿 《北京纪事》2015,(11):11-14
在北京,如果您穿过西单繁华的商业区,一路向北到了西四,肯定不会眼错路西的一座鹤立鸡群的砖塔。这座高约16米的八角形九级密檐式砖塔,从低矮的平房小院间直耸赫立,将原本就有“胡同之根”美誉的砖塔胡同,又添上了几分古老与神秘的色彩。  相似文献   

14.
一奇:房屋9999间半。据说玉皇大帝才可以享用1万间整数,作为天子的皇帝,岂能与玉皇大帝并驾齐驱?那么这半间房子又在哪里呢?宫内有座秀丽的文渊阁,这里,柱与柱之间的距离基本上都在一丈以上,唯独在尽端处两根柱子之间的距离却只有5尺左右,这就是所谓的半间。 二奇:三希堂。乾隆把王羲之的《快雪时晴贴》、王献之的《中秋贴》、王(王旬)的《伯远贴》收藏在只有8平方米的两间房子里。三希,指这三件稀世珍宝。三希堂虽小,但在建筑上采取了影响视觉的方法。整座房子地面铺满白底蓝花瓷砖,靠  相似文献   

15.
肇涛博 《新少年》2020,(1):67-67
学校要举行一场"益智比赛",其中一个项目就是汉诺塔比赛。老师把汉诺塔发下来,讲解游戏规则:"请看这三个柱子,第一个也就是在八个小圆环位置的叫起始柱,中间那个叫过渡柱,最后一个柱是终点,我们要把这八个小圆环从起始柱搬到终点柱。但是,要一个一个搬,还不能大环压小环,而且最上的小绿环要在每个柱上都走一次,第一个柱子用字母A表示,第二个柱子用字母B表示,第三个柱子用字母C表示,小绿环就是按ABC的形式走。"老师说完,就示意大家自己试试。  相似文献   

16.
北塔法轮寺是清皇太极动建盛京城外四塔四寺之一,是现在塔、寺保存最为完整之一处。北塔法轮专,从清初至解放前一直是佛教圣地。他与寄骨寺有着密切联系。北塔法轮寺的建筑布局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土坯垒墙,东西长9丈9尺,南北长29丈,院内有僧房三间、厢房三间、水井一口。第二部分是法轮寺的主体建筑。砌砖墙,东西长36丈,南北长53丈。院内有藏式喇嘛塔一座,山门、天王殿、大殿、晾经楼、达喇嘛住房、僧房等。北砖墙外有增房五间。清初,北塔法轮寺只有一位达喇嘛和数名喇嘛。乾隆四十三年把北塔法轮寺改为“满洲喇嘛寺院”,将达…  相似文献   

17.
张田 《北京纪事》2014,(5):109-112
成贤街位于东城区安定门内,是一条东西走向的胡同。它毗邻著名的黄教寺院雍和宫和充满小资情调的五道营。在浓重的宗教气氛和文艺氛围中,它以优雅的文人气质独立其中。在这条古老的胡同内,横跨着四座刻有“成贤街”和“国子监”的彩绘牌楼,街道两旁遮天蔽日的古槐将红墙黄瓦掩映在一片绿阴之中。尤其是盛夏时节,枝头上一丛丛淡雅的白色小花散发着幽香清洌的味道,充满了整条长巷。胡同的中央,有一组古建筑群,突显出它的与众不同,这组建筑就是孔庙和国子监。笔者曾在国子监内工作,对那里的一草一木都留有深厚的感情,国子监虽然现在改为博物馆,但记忆中的那个老国子监却是历久不忘。  相似文献   

18.
正北京大学未名湖西,有一座高雅古朴的宫殿式建筑,灰色筒瓦的屋顶、红色的柱子、蓝绿色调的斗拱彩画。楼前的麒麟、丹墀均系圆明园旧物,由光绪帝的胞弟爱新觉罗.载涛购得。这栋建筑曾被叫做施德楼、贝公楼,现在则是北京大学的校长办公  相似文献   

19.
<淮南子>一书"极"、"栋"、"柱"三字存在相互"代用"的情况;结合同书相关神话、该句语法、古注来考察,"四极废"之"极"字原本是"柱"之代用字,该句当释为"(擎天的)四根柱子倒了".  相似文献   

20.
山西应县有座木塔,已有好几百年的历史。此塔是全木性结构,无一钉一铆,而且,连一个木棒、一点粘合剂也不使用。从外面看为五层,从里面看为九层,这样高大且又全木式的结构巨塔,怎样搭起来的?说来不可思议--简直是神奇式的"积木"。这种建筑被称之为"插柱造"式。下层的许多木柱,简易的立在地上。每根柱子的上端,都有一个凹槽,随之再将上一层柱子,直放进下层柱子上端的凹槽中,依此类推。外五内九的高大木塔,就是这样搭放起来的。这样的木塔,被风一吹就造成塔体的明显晃动,且发出很响的吱吱声,使人感到此塔随时有可能崩塌,简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