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中国当代文化中,马克思主义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占有重要的地位,这两种文化对成长于西方文化背景下的大学生领导力教育的普遍性、价值观教育以及领导人格的培养具有重要的启示性意义。只有充分考虑到马克思主义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成果,并将其应用到大学生领导力教育中,才能形成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学生领导力教育,特别是形成具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价值观和具有中国传统文化中"内圣外王"的理想领导人格的大学生领导力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2.
唐英伟 《公关世界》2022,(14):142-144
在传统儒家思想中,君子人格作为理想的人格追求,以高尚道德为核心,涵盖了内在修养与外在形象、个人标准与社会担当、个体完善与社群交往等内容。挖掘儒家君子人格丰富的道德内涵与价值精神,结合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培养大学生崇德向善的道德修养、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勇于担当的社会责任,是高校在新时代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路径。在理论逻辑上,厘清立德树人、君子人格、思想道德教育的概念及其内在逻辑,解构三者之间的关联,从而分析出君子人格融入思想道德教育的可行性与必要性;在价值逻辑上,将君子人格融入思想道德教育,能够丰富思想道德教育资源,使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内化为大学生个人修养、社会责任与家国情怀,从而提升思想道德教育的实效性与针对性。在实践逻辑上,将君子人格融入思想道德教育课程,发挥育人主渠道的作用;构建立体多维传承体系,营造崇德向善的校园环境;借助网络媒体宣传优势,塑造时代“新君子”。  相似文献   

3.
肖丽娅 《现代妇女》2014,(10):36-36
大学生审美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标是培养健全高尚的人格,塑造完美理想的人性。当前,大学生的审美却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其中一个重要表现就是审美娱乐化,审美娱乐化的诱因是大众文化的冲击,其实质正是视觉文化正占据我们文化生活的主导。在视觉文化的包围下,如何将校园视觉文化作为契机以提升大学生审美文化教育的质量是一个值得探索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成功、有价值的人生离不开健康完善、积极向上的人格,《论语》中所提倡的君子人格给人们树立了良好人格的典范,本文论述了"君子"在《论语》中的重要性,《论语》中的君子人格、君子人格与君子之道、君子人格与"仁"、"礼"等。大学生处于心理发展、人格完善的关键时期,帮助大学生塑造积极健康的人格有利于大学生的成长和成才,君子人格就应该是大学生追求的理想人格,通过努力塑造君子人格来使自己德才兼备、全面发展,将来为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借鉴消费社会学分层理论,在全球化视野、中国社会转型和阶层结构定型的大背景下,观察和分析家庭经济状况阶层化对大学生文化消费的影响。根据调查问卷数据,运用统计方法,经研究发现大学生消费的主要经济来源是父母提供的,其家庭经济状况分层化;大学生文化消费水平、文化消费观念与其家庭经济状况有显著的相关性,且呈现分层化。作为家庭消费的延伸,大学生消费分层是社会分层的缩影,家庭消费教育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6.
文章在文献资料的基础上,采用了教育学、文化学、心理学等研究方法,从当代大学生人格发展现状入手,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人格教育学层面的意义进行了分析、探索和研究。有学者提出,我国的民族传统体育具有文化教育的优势,其富含深刻的民族文化,不仅在提升大学生身体素质方面作用显著,更具备了传承民族优良文化的使命。对当代大学生人格塑造的作用是其他运动项目无法替代的。  相似文献   

7.
90后大学生是伴随网络成长的一代,也是未来社会的中坚。培养塑造他们健康人格不仅是学校的责任。更是社会的要求。在网络时代,我国高校人格教育现状亟待正确定位和提升实效.摆脱“强调理论教育忽视人格实践活动”、“强调理想人格灌输忽视健康人格引导”两大困境。作为“数字原生代”、“传统文化疏离者”,90后大学生与“数字移民”、“数字难民”的教育者出现了“数字鸿沟”。在这种背景下,教育者需理顺教育思路、探索合适途径、选择有效方法,才能帮助90后大学生自觉抵制“新媒体旧文化”肆虐,积极应对现实社会阶层和社会诸要素急剧分化、重新组合所产生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8.
吴彬彬 《现代交际》2014,(6):214-215
创新人格是中国和谐社会发展和"中国梦"实现的理想人格,创新人格的塑造成为当今大学教育的一个主要目标。为了推动创新教育的发展,塑造大学生的创新人格,高校辅导员作为直接教育者,需要思考如何寻求更为有效的教育路径。  相似文献   

9.
社会学和文化研究的关系比较复杂,两者是不是一个二元对立?它们是血亲还是仇家?似乎也难一言定夺。显然今天的文化研究对社会学构成了挑战。但挑战并不必然意味着后来居上。事实上,许多文化研究学者本人就是社会学家,许多社会学家也同样在从事文化研究。但是差别毕竟存在,社会学作为“社会”的话语,必然有它的特定语境或者说本土性。以文化研究为伯明翰的传统,我们发现它对于社会学,特别是美国的社会学传统,是多有言所不及的。一般来说,在澳大利亚这样一些学科分野比较模糊的国家,文化研究和社会学融合较好。而像美国这样学科分类明晰,文化研究叉大都在人文学科里安营扎寨,文化研究和社会学的关系就比较见出分歧来。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在大学校园内的生活学习阶段,是心理健康成长和人格塑造的关键期。这一时期的大学生会出现许多复杂的心理问题,这就需要我们深入思考、研究,并提出解决相关心理问题的方法和手段,以帮助大学生塑造和谐人格,为祖国未来的发展添砖加瓦。在高校广泛开展人格理论教育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就大学生目前存在的心理问题及人格缺陷,运用荣格的心理类型理论,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1.
社会学认识论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社会学认识论是社会学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把它作为一门学科进行系统的研究很有必要。本文围绕着社会学认识论的界定、社会学认识论的研究范围、社会学认识论中的基本争论、社会学认识论发展的未来方向及基本途径等方面进行了初步的和概要的探讨,为社会学认识论研究的进一步深化确立了一个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12.
近五年社会学方法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五年社会学方法的应用和对社会学方法的研究,比较前十年有所发展和提高。对社会学方法的研究,较多地集中于社会研究、特别是社会调查的具体方式、方法及操作技术方面。从80年代末开始,有关社会学方法的研究表现出两个新特点,即一是开始注意并较集中地探讨社会学方法论问题,二是有相当数量的、由我国社会学研究者撰著的方法方面的著作、教材公开出版,从一个方面反映了方法研究正向着系统性、理论性方面发展、提高。不足之处主要有:有关方法的研究势单力弱、面窄;研究者的方法训练及素质尚有一定距离;社会学方法的运用,规范性不够。  相似文献   

13.
新时代,高校应注重培养大学生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品德、塑造大学生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人格、引导大学生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为实践。从思政教师角度出发,以云南民办高职院校为研究对象,以传承本土红色文化为主线,通过分析云南民办高职院校思政理论课传承本土革命老区红色文化现状来探究影响思政理论教育的因素,为提高新时代思政理论教育时效性提供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4.
青年审美文化是艺术社会学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在我国,由于艺术社会学的研究几乎还是空白,所以对青年审美文化这一课题的研究还没人涉及。当然这是就学术理论研究而言。从已经发表的一些有关青年审美心理、审美爱好等方面的文章来看,对青年审美文化已有所涉及,只是用学术理论要求的高度,或者说用艺术社会学这门学科所特有的研究角度来衡量,还不系统,还欠精确。所谓艺术社会学(有人称之为文艺社会学)的研究角度,也就是它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  相似文献   

15.
秦小冬  孙芙  孔丹丹 《现代交际》2013,(11):224-224,223
偶像崇拜一直是大学生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今社会经济转型背景下,大学生对偶像的崇拜问题仍旧深刻反映出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状态、理想信念以及人生信条。本文通过对大学生偶像崇拜问题进行调查,结合社会学、心理学等相关知识,从大学生自身方面、家庭教育方面、学校方面以及社会方面提出了相关对策。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偶像崇拜观,让偶像的正向力量帮助大学生奋发上进、励志图强,从而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相似文献   

16.
高校“留言壁文化”是指大学生在学校建筑物的墙壁上写下各种留言,从而形成的一种非主流的校园文化现象。这种现象在不少高校中均有不同程度的存在,它是一面特殊的了解当代大学生人生观的镜子。对高校“留言壁”进行相关研究可以看出当代大学生的人生态度。当前,部分大学生中存在着人生理想模糊、不求上进的人生态度,因此,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挫折教育和婚恋观教育等人生观教育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是一个具有较高文化和理想的特殊群体,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中理应发挥积极作用。然而,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当前大学生的基础文明状况堪忧。鉴于此,通过对山西某高校学生的基础文明现状进行调查并分析原因,从而提出有利于提高学生文明素质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一、引言代际的划分和更替是一个客观现象和自然过程 ,它是一个基于人口学的自然事实。但 ,当它与重大的社会历史现象相联 ,从而构成一代人的共同经验和文化价值时 ,代际的划分和代沟的出现便更多的是社会学和文化人类学的课题 ,成为社会学者和文化人类学者所关注的社会事实。自二十世纪80年代 ,代际理论传人我国 ,我国的各个领域的学者就分别从社会学、文化人类学、青年学和人口学等多维视角对代际关系和代沟现象进行了描述与分析研究 ,迄今已有近二十年的历史。但很遗憾的是 ,尽管现代社会正处于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转型的时期 ,代际关系…  相似文献   

19.
人格是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独特个性,而不是通常所指人的道德品质或尊严。当代大学生的人格是一种典型的依附型人格,造成这种依附型人格的主要原因是现行的教育体制和近乎空白的人格教育。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要不断加强大学生的人格教育,实现大学生的人格由依附型人格向独立型人格的根本转变。  相似文献   

20.
谭菊秀 《职业时空》2008,4(9):21-21
人格是个体的思想、道德、性格、气质、人生追求、行为准则、特长与优势等的总和。人格的养成是从小培养,较早定型的。尽管各国教育法提法各异,但有一个基本的教育观是共同的,即强调对学生人格的教育,培养符合本民族精神的能为建设画家作出贡献的良好品质,把这一切作为教育的根本出发点。健全人格就是指一个人做人的起码资格、性格和品格的总和。大学生不仅要按照自己的理想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自觉追求社会理想,而且也应按照自己的理想能动地改造主观世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