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照抄照转和层层加码,是历数千年而未改的痼疾。这与秦汉以来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有关。权力高度集中,自然一切政令都来自上头。权力、政令都出自一人或少数几个人,下面的官吏不能也无权作主,偶或自作主张,弄不好就是杀头的罪过。这样日久天长,自然形成了两样习惯:一是照抄照转,举凡一切事宜,均等候  相似文献   

2.
法国伟大的思想家孟得斯鸬在《论法的精神》一文中有这样一句名言:“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一条万古不易的经验。”英国翻桥大学教授阿克顿勋爵:“权力导致腐败,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割析这几年贪官下水的案例,无一不是权力绝对化酿成的悲剧。  相似文献   

3.
陈名胜 《决策探索》2014,(18):88-89
一“、官邸制”权力制约的新思路 法国学者孟德斯鸠告诫世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正是因为权力的这一属性,从古希腊、古罗马开始,许多的先贤大哲就开始投身于权力制约理论的研究,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为世界的政治文明和法治文明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4.
<正>权力是什么?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解读。有的说,权力是个好东西,有权就有一切;也有的说,权力是个坏东西,不少丑恶的东西都源于权力。两种说法都持之有据,或许都不无道理。具有政治强制力和官位影响力的权力,原本就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可用于治国兴邦,又可导致人亡  相似文献   

5.
江泽民同志指出:“现在,在工作作风方面存在的问题,群众反映最大的是两个问题,一是形式主义,二是官僚主义。”并指出:“党的作风问题,也是党的形象问题,作风不正,形象好不了,必然脱离群众、脱离实际。切不可小看了作风问题。我们要完成现代化建设必须要有好的作风,否则正确的路线不能得到很好的贯彻,党的工作也会受到严重影响。”可见,作风不好,就是党性不纯。因此,我们必须努力改进工作作风,正确理解和处理以下几种关系。一、执行上级指示与从实际出发的关系实际工作中所表现出来的照抄照转式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与不能…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坚决反对和防止腐败,是全党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腐败的实质是公共权力的失控和滥用。法国大思想家盂德斯鸠说过“一切有权力的人都爱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变的经验。防止权力滥用的办法,就是用权力约束权力,权力不受约束必然产生腐败。”绝对的权力必然产生腐败,防止权力失控或滥用,就是要加强对权力的制衡与监督。在现代社会,往往设计出相互制衡的政治体制,并以法律作为运行规则,即把权力制衡融于法治之中。权力的制衡有丽种形式,其一是政治系统内的制衡,其二是政治系统外的制衡。前者是指国家行政、立法、司法体系之间的相互制衡,在我国还包括党政系统的纪检和监察等;后者是一种广义的权力制衡,诸如社会监督、民众监督,舆论监督等,还有社会教化.思想政治工作以及道德自律等等,也属于权力制衡的范畴,其目的都在于规范权力的运作。  相似文献   

7.
<正>18世纪中叶,孟德斯鸠提出了一条著名论断:"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约束权力"。这一论断对世界政治产生了深远影响。随后,西方政治思想家又从人性的角度,去分析制约公共权力的必要性:为了防止公共权力的滥用和腐败,就要把权力均匀地分配到不同部门,并且给予各部门抵制其他部门侵犯的必要法定手段。正如汉密尔顿  相似文献   

8.
谁在说? 人人都可以说话,但不是每个人说话都有话语权。有权威的人说话才有话语权.有权力的人说话不一定有话语权!现代社会,权威最大集成者是政府,政府是最大的公信机构,它一言九鼎,说一不二,说到做到.这样的政府在国际社会说话别人重视.自然就会慢慢聚拢话语权。  相似文献   

9.
强权消解趋势下的管控之则在于协商为主、制度为上、包容多样、权力分散。强权效应的减弱不可避免会影响政令推进效率,引致协商周期较长、意见分歧较多、认可接受有限、内部矛盾加剧等政令推进新难点。想要兼顾执行效率与自由空间,就必须立足合理性而提升政令的适用范围,凸显创新性而提升政令的时代特色,关注延展性而提升政令的发展空间,兼顾利益性而提升政令的可接受度。  相似文献   

10.
专制的危害     
专横权力是一切民族交流——它给各民族带来繁荣——的敌人。它破坏信誉,摧残贸易,打击一切安全感。当一个人被证明无罪却又遭受苦难时,任何有识之士都有充分的理  相似文献   

11.
正误区一:自律清单上只有任务,没有娱乐。其实,真正自律的人,懂得把娱乐像任务一样坚持执行。误区二:把别人的自律清单拿来,照搬照抄照执行。自律是私人定制的事情,要从自身需求出发,拟定属于自己的自律清单。误区三:自律就是硬扛,用意志力死撑。当你需  相似文献   

12.
杨潇字 《领导文萃》2014,(4):102-104
正让权力等于影响力人之所以看重权力,在于权力能带给自己实现想法的平台。但如果没有权力也可以实现个人的想法和价值,人们还会那么贪慕权力吗?答案不言自明。管理者如果可以在团队内,树立每个人都可以是领导者的氛围,那么权力也自然不再那么被人追捧。就像很多时候,人们购买名车、豪宅,有一部分因素仅仅是为了证明自己的能力。作为管理者,就要做那个点醒梦中人的人——影响力才是你真正的权力,去修炼内功吧!当然,这需要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13.
光林 《经营管理者》2009,(7):112-112
对金融危机的思考,在经历了初时的紧张和恐惧后,现在正慢慢被吃喝拉撒等具体而真实的琐事所代替。说到底,活着是人的一种本能。当我们的一切精力都在为吃喝拉撒而努力时,如果身边还有人正在透过金融危机去思考世界经济的未来走向,他制造的自然是一种笑料  相似文献   

14.
正权力过于巨大,是造成中国皇帝们不幸的根本原因。皇帝十分清楚他的一切都来源于自己的权力。为了让天下人成为自己的奴隶,皇帝自己成了权力的奴隶。他必须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自己的权力,一分一秒也不能松懈。朱元璋在写给自己继承人的《皇明祖训》中,就鲜明地表现了这种过度戒备心理。他说:"凡帝王居安之时,应该常怀警备之心,日夜时刻不可松懈,这样才不至于被人所窥测,国必不失……每天都要当成在战  相似文献   

15.
河之洲     
温总理精言妙语答记者2007年3月16日,温家宝总理在中外记者招待会上回答了记者的提问。以下是温总理在答记者问过程中的一些精言妙语摘录。政府的一切权力都是人民赋予的,一切属于人民,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一切归功于人民。政府工作人员除了当好人民的公仆以外,没有任何权力。  相似文献   

16.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田纪云近日说:“一切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都必须接受监督。认为自己的权力可以不受任何限制,是一种腐朽的封建特权思想。历史和现实都证明,不受制约的权力必将导致腐败。好的干部如果  相似文献   

17.
辛鸣 《决策》2004,(2):37-39
我们大量的党员干部居于领导地位,处于领导地位必然会拥有权力,而一切有权力的人都有滥用权力,以杈谋私的可能。这种“可能”如果没有强有力的监督力量来制约,就会变为“现实”。  相似文献   

18.
开场白必须懂得一个真理,这就是政府的一切权力都是人民赋予的。 除了当公仆没任何权力 招待会开始时,温家宝说:这是我作为本届政府总理在两会期间的最后一次记者招待会。这次两会受到全国人民的广泛关注,单就互联网上向总理提的问题已经超过100万条,点击的人数超过2600万人次。我昨天浏览了一下,有一个网民写道:  相似文献   

19.
河之洲     
权力、财富、荣誉,并称为人类的三大价值维度。权力的分量,世人皆知。古往今来,关于权力的理论学说汗牛充栋,关于权力的“至理名言”车载斗量。尼采曾言:真理的标准就在于提高权力感,坚强的意志指挥软弱的意志,这世界就是权力意志,岂有他哉?马基雅维里主张:统治者要像狮子般凶猛,像狐狸般狡诈。孟德斯鸠则不无深意地告诫后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并且容易将其权力用于极限,这是一条万古不易的真理。阿克顿更有一句千古不朽的名言:权力趋于腐败,而绝对的权力趋于绝对的腐败。到了福柯那里,权力几乎无所不在,以至于“权力与知识”、…  相似文献   

20.
浮生三记     
本书为坎特教授的管理论文集,几乎涵盖所有的管理议题。在谈到权力时,她说:“相比起来,谈论金钱倒容易一些,而谈论性更加容易。有权力的人否认有权力;想要权力的人不想表现出其对权力的渴望;从事权力阴谋的人也只是暗地里忙着。”但在管理中,却永远不能回避谈权力,因为它是有效管理的最关键因素,但不是每个人都意识到这一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