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构建当代马克思主义美学体系,是目前紧迫的课题。如何把马克思主义美学体系民族化又具有中国特色,首先应当对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哲学基础进行有一个比较准确全面的认识。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哲学基础问题有两种含义:一、指涉及美学体系建构的全局性、根本性、构架性问题的哲学依据。二、指美术若干问题的哲学依据。“实践”概念是马克思主义区别于一切旧唯物主义、又区别于德国古典哲学的唯心主义的一个根本标志,也是马克思主义美学、文艺学思想中的一个逻辑起点。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中的重要美…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孔子和柏拉图美学思想基础和本质差异的研究,探讨了其产生差异的原因。孔子美学思想的基础是仁学,而柏拉图的美学基础则是理念论。就美学的本质而言,孔子的美学是一种生命美学,而柏拉图的美学则是知识美学。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是因为社会历史条件、思想文化状况乃至哲学思维方式的不同造成的。  相似文献   

3.
分析上世纪40年代冯友兰和朱光潜围绕《新理学》的论辩,可以检讨未来中国美学可能所走的两种路径和方法。欲了解冯、朱美学的差异,就必须了解他俩对科学与哲学和美学关系的不同态度,这是他俩美学观点的哲学基础。由此出发,方才有冯立足于超验形上学的美之"本然样子"之"理"和朱立足于经验认识论的美之"情趣和意象契合"之表现。这两种不同方法导致的不同美学路径可能仍然是未来中国美学的两种典型观点,这两种哲学和美学观在学理上都有偏颇之处。  相似文献   

4.
看了蔡仪先生《谈美学的哲学基础问题》记录稿(见《文艺研究》1989年第4期,以后简称《基础问题》)之后,深感澄清美学研究的哲学基础问题实在是很有必要。本来,蔡先生所谈是一个早已聚讼纷纭的学术问题,蔡先生在《基础问题》之中也没有什么更新鲜的观点,但是,在特别需要强调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进行美学研究的今天,蔡先生旧话重提,就显得格外引人注目。因此,有必要对蔡先生所阐  相似文献   

5.
“法天象地”与“以人为本”哲学和美学设计思想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传统设计思想是通过综合分析方法实践的“法天象地”的设计美学哲学,与西方“以人为本”的传统设计哲学与美学有着不同的根源,二者在解决艺术设计问题时也遵循着不同的原则和标准.本文试图探寻两种设计文化体系的主要发展过程和解决艺术设计问题的不同方法,进而分析中、西方艺术设计语言形式的异质特征,总结我国传统设计文化的优势,提出“法天象地”及其美学哲学中“游”的特质是中国特色设计文化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资本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哲学的理论宝库,也是马克思主义美学的理论宝库。对《资本论》中美学问题的研究,国内外广大理论工作者做了很多工作,但至今为止,不少人仍停留在用美学术语来注释某些引文上。如何深入研究《资本论》中马克思的美学思想,阐明《资本论》范畴体系中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地位和作用?苏联列宁格勒出版社于1984年出版了苏联学者Г·维日列夫的专著《哲学知识体系中的美学》。Г·维日列夫对《资本论》范畴体系中的美学问题研究采取了“一种新的、很有前途”  相似文献   

7.
作为文明古国,中国并不缺少美学研究,"入出说"是中国传统美学研究中一条重要的美学原则。以往的研究多从审美态度与审美体验的关系方面来考察"入出说",而忽略或回避了其哲学基础,换言之,对于"入出说"只是从工具理性而非哲学的角度来加以理解。本文尝试探讨"入出说"的哲学基础,旨在说明,美学与哲学是从不同的视阈启示着生命的真相与意义。  相似文献   

8.
语言哲学视角下的语言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是哲学的思辨领域,不论二者关系如何,它们一直以来总是具有明显的不可分离性.不同的语言类型产生不同的研究方法,不同的知识结构也会导致不同的语言观和不同的语言学流派,不同的哲学基础导致语言学学科性质的变迁.从语言本身的多相性、研究方法的多样性以及语言学与其他知识体系的相关性,可以看出从语言哲学的角度对语言作出考察与研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9.
审美是人类自由的生存方式,是对存在意义的体验与理解.审美的本质是人的自由和超越.审美超越何以可能,则是理性的哲学追问.后实践美学以生存一存在论为哲学基础,以审美体验、理解和解释为方法论,系统地探讨了审美超越何以可能的问题,体现了理论的思辨性、体系性和创造性特征.它以“接着讲”学术态度,克服了中国文论面对西方话语的“失语症”状态;它冲击了实践美学的权威地位,推动了与新实践美学和存在论实践美学的多元论争;它接续了中国现代美学哲学形上学的研究进路,使当代美学中断已久的哲学思维重现于审美领域.  相似文献   

10.
也论生态美学的哲学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美学是哲学美学的一个具体分支学科.哲学美学是以艺术为中心研究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的科学,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包括三个方面:人对自然的审美关系,人对社会(他人)的审美关系,人对自我的审美关系,而生态美学就是研究人对自然的审美关系的科学.因此,不同的哲学美学产生不同的生态美学,不能强求一律,但是“主体间性”不能作为生态美学的哲学基础,因为“主体间性”只是西方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一种方法论策略,不具有哲学本体论、认识论、价值论的意义,同时,人与自然的关系,包括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不可能仅仅是“主体间性”的.所以,以实践唯物主义为哲学基础的实践美学,才真正完整地以实践本体论、实践认识论、实践价值论、实践辩证法为生态美学所研究的人对自然的审美关系提供了主体性的、客体性的、主客体间性的、主体间性的全方位的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   

11.
任何一种美学理论都应当有自己的哲学基础。实践存在论美学的哲学基础,总体上说就是马克思实践的唯物主义即唯物史观,具体而言就是将美学的哲学基础从近代以来单纯的认识论转移到马克思以实践为中心的现代存在论根基上,在思维方式上由主客二分和现成论转换为关系论和生成论。实践存在论哲学基础在美学上的一个重要体现是,在肯定人生实践是人存在的基本方式或在世方式的基础上,进一步肯定审美活动是人生实践中一个基本的、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从而肯定审美活动也是人的基本活动和基本存在方式之一;另一个重要体现是,美学研究的对象发生重要变化,从把探究美和美的本质当作美学的主要对象和出发点的现成论思路,转换成把探讨人对世界的审美关系及其现实展开——审美活动作为美学研究主要对象的生成论思考方式。  相似文献   

12.
西方身心二分美学的根本问题在于主客二分。禁欲主义哲学(尤其是神学)与唯理论哲学是其两大来源。它导致对审美生活原初现象的肢解与扭曲;最为典型的例子是黑格尔美学。在知识体系上,这种"身心二分"的美学偏重于解决以"符号"作为媒介的"艺术美学",但是后者既无法解决经由视觉、听觉通道而来的身体感现象,更无法解决属于造物美学范畴的自然美与日用品的设计美中存在的复杂身体感问题。  相似文献   

13.
徐良 《东方论坛》2006,(1):127-128,F0003
美学是哲学的还是艺术的,或者说美学偏重于哲学还是艺术,现代以来在建构这门学科时就一直未达成一致的共识,朱光潜先生就倾向于艺术,而周来祥先生则偏重于哲学。然而不管哪一种态度,在我看来,只是研究视域的不同,切入的角度的选择,并不是美学内涵和外延的本质概括。事实上,美学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的中国美学基本上是在西方美学的方法、体系的影响下建立的.由于中西文化心理、思维方式和哲学基础的不同, 中国美学在许多地方都遭到了歪曲.其中一个大的误解就是对于"自然"这个美学范畴的认识.还原中国"自然"美学范畴的本来面目, 有助于中国美学体系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卡尔松和伯林特代表了环境美学研究中两种主要取向,他们在哲学基础、思维方式、环境界定、体系构建等一系列的基本问题上都存在着巨大分歧.环境美学要担负起应对环境危机和变革美学学科的双重历史使命,必须平衡和协调好与环境伦理之间的关系,那就是要立足于伯林特的环境审美现象学研究,在对卡尔松陈旧的思维方式和理论框架进行扬弃的前提下吸收其有价值的创见,实现二者的融合.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是以唯物史观和唯物辩证法作为哲学基础,还是以存在论、实践本体论作为哲学基础,这关系到马克思主义美学的性质。"实践存在论美学"以海德格尔的存在论作为思想基础,在方法论上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17.
刘纲纪同志关于“美是人在改造世界的实践创造中所取得的自由的感性具体表现”这一新界说,就目前我国美学界对美的本质问题的研究来看,是一个值得注意的新观点。它贯串在刘纲纪的一系列著作——《美学与哲学》、《艺术哲学》、《美学对话》以及和李泽厚同志合著的《中国美学史》中,实际上已经形成了一个可以称之为“实践自由说”的美学新学说。这个学说,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研究美学所取得的一个重要成果,对于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美学体系,对于回答当前艺术实践中许多亟待解决的重大理论问题,都富于理论意义和现  相似文献   

18.
新时期以来,国内学术界围绕马克思主义美学文论的基本理论问题展开了一系列学术论争。其中三个最重要、具有较大影响的学术论争是:关于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哲学基础的论争、马克思主义文论体系的论争以及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性质问题的论争。在当前,汲取论争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对于构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美学文论休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看了本文题目,一些人马上会提出这样的质问,难道千百年来美学家们所建筑起来的美学体系还不完整么?本文就试图回答这个问题。 我们认为,与其把已有的美学说成是完整的美学体系,毋宁说是个较完整的文艺理论体系倒更恰当些。只要翻阅一下具有代表性的外国美学著述和我国近来美学论著,再浏览一下美学史,就不难发现,到目前为止,对美学的研究仍然局限在文学艺术领域。或者说美学主要把文学艺术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如果说现在的美学与艺术论有所区别的话,也只不过是给艺术概论戴上一顶用哲学的丝线编织的帽子而已。尽管在五、六十年代,苏联美学界有人提出了扩大美学研究对象的问题,并着手创建生产美学、技术美学等新的美学支系,但也不为美学界所承认;在我国洪毅然等同志虽然写了一些关于大众美学的文章,试图作些突破性的探索,但也多是停留在对生活中美的现象的罗列上,并未引起美学界的足够的重视和赞助。  相似文献   

20.
试论理学美学的基本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美学思想的理论方式都是以自己的哲学理论为根据而提出审美理论,从哲学的问题推演出美学问题。离开传统哲学就无法理解传统美学,离开理学的哲学问题,就无法厘清理学的美学问题。以朱熹为代表的理学美学是一种审美哲学,而非审美规则,我们不能站在文学家或者文学批评家的立场来看待和评价理学美学,而应该站在文化的立场来认识和理解理学美学。理学美学既是一种本体论的哲学美学,也是一种美善结合的伦理美学,同时还把"天人合一"的诗意境界作为其美学追求的最高境界。它是中国古典美学的本体化、功能化和思辨化,是中国古典美学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客观的必然的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