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作为观念活动的意识形态,理所当然隶属于非日常生活,却能左右人们的日常生活,在日常生活中获得最真实、生动而自然的表达,其深层原因在于人们出生伊始就面对的历史传统、社会权威、制度秩序等因素构成的一个意识形态矩阵。意识形态矩阵和日常生活之间保持一定张力,意识形态远远地凝视着人们的日常生活,人们的日常生活不自觉地接受意识形态的质询。也正是这一张力的存在,给执政党意识形态的政策策略制定、作用机制的建构提供了巨大空间。  相似文献   

2.
语言是人们在生活中表达思想交流感情的工具,每一种语言都反映了一个民族的社会发展、文化习俗及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英语习语以其精辟、形象、生动等特点,成为英语语言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英语习语和其它语言中的习语一样,是在人民长期的生活过程中自然、渐渐地产生、沿用,最终固定下来的。笔者对英语习语作了一番研究,发现英语习语和英美人民的日常生活联系紧密,有许多习语都是来自于日常生活,并不断有新的习语从日常生活中产生,其中来源于人们日常的吃、穿、玩等三方面的英语习语最多。本文拟从与日常生活最密不可分的食…  相似文献   

3.
谈英语中的“请求”与“允许”李淑芬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不能为所欲为,有许多事情需要允许方可为之,如使用他人物品、在公共场所从事某项活动等。同时,对于他人的不合适的行为也需加以制止,对不合理要求需加以拒绝。英语中表达“请求”、“允许”、“拒绝”的方式很多,...  相似文献   

4.
受电视连续剧《甄嬛体》的影响,近来不少人在日常生活中采用“甄嬛体”来陈述观点、传达信息、表达感情。语言顺应论可以为这种语体的理解和创作提供理论基础。日常生活中出现的“甄嬛体”在语音、词汇、句法、风格等方面具有一些特点,体现出人们对心理世界、物理世界和社交世界等语境选择的顺应。分析得出结论,“甄嬛体”的使用反映了人们对当前社会、心理语境的顺应,体现出追求语用和谐的社会心理。  相似文献   

5.
《南都学坛》2017,(4):7-10
鹿较早地进入了远古先人的日常生活,成为维系先民生存与繁衍的食物来源的一个组成部分,经过对鹿的长期体悟与审美感知,鹿作为审美对象逐渐由具象层面升华到神灵层面,成为护佑人们趋吉避凶、求仙长寿的吉祥神,部分满足了古代人们的宗教关怀需求。汉画像石中的鹿形象除了少部分日常生活层面,大部分都已神化,这是古代人们对鹿的文化审美的生动体现,对鹿的神化及其崇拜形象表达了古代人们的原始信仰。鹿形象及其文化职能属传统祥瑞文化的范畴,同时,对作为吉祥神鹿的崇拜也在一定程度上对后世民俗文化及社会心理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 诗经》中的时间意识,第一是指向日常生活形式。其次,时间意识也具有人们感知生命和表达情感的内容。第三,周人将个体生命延伸到现实之外,因此,对于时间的关切自然延展至权命、时运和先王等三个方面。先民对国之权命和人之时运的喟叹,与对先祖之德的追述结合一体,是从生命观和历史观的角度去阐发时间意识。这是古代社会宗教观念的必然反映。  相似文献   

7.
远程控制是通过网络操作实现计算机对计算机的控制,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远程控制越来越多的出现在人们工作和生活中,是计算机网络在现实中应用中的重要环节。本文详细研究了远程控制的相关实现技术,同时探讨了远程控制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8.
摘要:“日常生活”叙事是对个体日常经验的想象性表达。作为百年“日常生活”叙事发展中的个案,汪曾祺偏安于自己地域性的“日常生活”的玩味,赋予“日常生活”诗意的表达。一方面重接了现代文学中“日常生活”叙事传统,另一方面,这种行走在文学主流写作的边缘处的独特叙事法则,使其在新时期文学写作中显出一种“另类”的姿态:在边缘处守候诗意的存在。  相似文献   

9.
语言是人们用来传递信息、表达意愿的交际工具,而谐音禁忌则是意在遮蔽这种传递与表达的功能.两者之间岂非矛盾?本文拟透过日常生活中诸多谐音禁忌的表象,从文化学的角度来揭示其产生的背景、意义及其对现实生活所具有的影响,进而给予这种社会语言行为中的矛盾现象以科学的解释.  相似文献   

10.
傅明 《社区》2011,(26):32-32
从古玩店到集市,从王宫到普通人家,在非洲几乎所有地区.人们总能看到板凳。除了是日常生活中的必备品,板凳还是非洲传统文化的载体。  相似文献   

11.
时下,发微博、刷微博成了很多年轻人的每日"必修课"。作为一个集获取信息、发表言论、表达情感、展示个性、记录生活于一体的交互型网络热门社交平台,微博可以将人们日常生活、工作中的片段以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发表,在表达发布者个人情感的同时亦可获取社会关注。但很多人也许并不知道,微博发布不当也可能惹上官司哦。  相似文献   

12.
以When引出的肯定式习语表示否定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语中有一种否定意义的特殊表达方式即使用以When引出的肯定式习语来表达否定。以肯定形式表达否定意义,充分展现英语语言表达中的丰富多采。深入探讨此类语言现象可以发现,它们大多与西方文化源头之一的《圣经》有关,或源于日常生活中的智慧话语,或来源于对其他语言文化的学习与借鉴。  相似文献   

13.
不少人认为,古代社会中的用语、称谓、俗语,在今天的文化环境中已没有了生存的土壤。但仔细咀嚼日常生活,我们会发现这些文史常识在当代仍具有文化生命力,已潜移默化进入我们的日常表达、风俗习惯和思想意识中。  相似文献   

14.
众所周知,写作素材源于生活。于生活中有话要说,有情感要表达,文章便形成了。而这些想说的话,想表达的情感,往往涉及到学生的日常生活兴趣。那么,当今学生的日常生活兴趣在何处呢?笔者以为,当今的大多数学生的日常生活兴趣不在于传统的书本中,而在于充满光声电符号的快节奏的充满诱惑的快餐文化中。它包括影视作品、电脑游戏、流行音乐等等。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50年代,二战的噩梦刚刚过去。战争给人们的心灵留下了难以治愈的创伤,失落、悲观、迷茫的情绪成为文学和艺术作品的主题。1953年,塞缪尔·贝克特创作的荒诞派戏剧《等待戈多》在巴黎上演,引起了巨大轰动。“等待戈多”作为表达一种无望的等待与期盼的用语,从此进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幸运儿脖子上的绳索则成了永远取不下的、荒诞世界苦难的象征。  相似文献   

16.
理性情绪行为疗法是一种广泛应用的认知行为疗法。由于理性情绪行为疗法浅显易懂以及治疗具有短程性,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产生了一定的启示作用,所以文章在阐述理性情绪行为疗法的主要观点的基础上,来探讨其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模糊性是世界各种语言的共性,人们利用模糊语言来表达各自的意愿,满足自己的需求。礼貌功能就是模糊语言极为重要的功能之一,由于地域文化的差异,英汉在模糊语中的礼貌功能的彰显也表现不一,本文即根据模糊语言的特征及国内外学者提出的礼貌原则来对比分析彼此不同之处,从中折射出中西文化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更新,计算机技术应用于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各个方面。而在社会保险领域,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有效的提高了工作效率更解决了在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难题。而计算机技术也并非完美,在应用的过程中难免出现一些弊端。  相似文献   

19.
《圣经·雅歌》是古希伯来人的抒情歌谣,其中的“园”意识表达了希伯来人的贞洁观,贞洁观与希伯来人的洁净观念一脉相承。犹太人在宗教和日常生活中十分重视洁净观念并恪守洁净戒律。中国诗歌总集《玉台新咏》中的“闺”表达了相似的贞洁观念。但是,对于女性身体,两个民族却表现出完全不同的态度。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湖北农村“接姑娘客”仪式的描述和分析,反思英国人类学家维克多·特纳的仪式过程理论。笔者认为特纳的观点偏重人们在仪式过程中地位的变化,较少关注其中身份角色的转换。笔者在湖北农村观察到的“接姑娘客”仪式中,仪式的主体——出嫁的姑娘经历了身份和角色的转换:从媳妇到姑娘,从主人到客人。因为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身份角色并不是固定的,所以仪式过程中的交融状态的获得不一定以反结构的形式出现,而可能是将日常结构的某些方面放大或强调,以区别于日常生活,达到净化结构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