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老子之天是复杂的,具有自然之天和宗教之天两重性。对于自然之天,老子认为天根源于本原之道,天的特征是清明,天的地位仅次于道,天的价值在于同地一起协助道创生万物,天比万物生存的时间更为持久。基于自然之天的自然性,人只是效法天,以获取生存智慧。对于宗教之天,老子认为天具有主宰性,天主宰人间万事时体现其道德性,这种道德性又体现在天一方面对所有的人"善",另一方面仅对善人"善"。基于宗教之天的主宰性,人们唯有事天、从天,顺应天意,才能获得天的佑护。  相似文献   

2.
"道"是老子全部思想的核心,具有本原性、规律性和不可捉摸性等特点,可以分为"本原之道"、"万物之道"和"社会之道"三种形态."人性自然论"假设是老子之"道"实现由"万物之道"向"社会之道"转变的关键.以"人性自然论"假设为出发点,可以对老子"无为而治"管理思想体系的推导过程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麻天祥 《云梦学刊》2005,26(6):46-49
儒教哲学上绍三代之圣,下启孔孟之学,既体现了"天"的意志和道德训示,同时鲜明地流露出对"天与"、"人归"的远古黄金时代的终极关怀.既以天命论证王治,又强调性本之于天,通达于道.如此,天、祖、圣合一,命、性、道合一,对天命认同的外在超越,转向对心性关注的内在超越;由三代的理想,上接天命,并以性为道,以理为性,以心为理,终至"心统万物",在天人合一的整体思维基础上,不断实现自我调适,并系统化、精致化,而以官方哲学的优势,铸就中国传统文化的思维模式.儒家宗教的合理性终极追求,进一步得到思辨哲学的论证.这正是儒教哲学,也是中国宗教哲学继往开来的渊薮.  相似文献   

4.
(一)《老子》一书是由《道》和《德》篇所组成,后世因之称为《道德经》,"道"、"德"是《老子》学说的重要范畴.但是《老子》中所谓的"道"、"德"与传统观念的道德是截然不同的,童书业在《先秦七子思想研究》中说:"老子认为真正的'道德'乃是一般所说的'道德'的反面".此语道出了老之之所谓"道"、"德"的特质.在《老子》学说中提出"天法道",因此"天之道"乃是"道"的表现,而与"天之道"相对立的,则有所谓"人之道".《老子》说:"天之道损有余以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我们认为,这"人之道"就是《老子》当时"一般所说"的"道","天之道"则是它的反  相似文献   

5.
陆建华 《江淮论坛》2021,(6):96-102
道是宇宙中一切存在者的本原,生出天、地、神、人和自然万物;道有"无物"与"有物"两种状态,可以分别称作"无"与"有",其中,"无物"状态是更为根本的状态,无生出天、地乃至神、人,有生出自然万物.无和有都超越感知,不可以从感知维度加以认知,不可以从感知维度为其命名.认知道的方式是以心"观"道,也就是以心"观"无、"观"有,实质是对于道的"悟";由于悟不可以言说,所以,道依然不可以命名.道生天、地、神、人、自然万物,天、地、神、人、自然万物存在于道之中,又由道所构成,决定了道的主宰性,而道的主宰性又具有无为性质.  相似文献   

6.
王船山的天人合一思想,是其思想中颇具特色的部分。这一思想,在内容上,源于六经的天人图像;在话语上,承继了孔子的正名思想。这一思想的建构思路是首先通过区分"人之天"与"天之天",划出已知与未知的领域;然后通过"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以对天的善意推测而建构起"万化无私"之天的"天显"图像,并反过来以其证"天命之性"之纯、人性之善的"身体"图像;最后通过"践形"的方式而实现此两种图像的现实的合一。这一天人合一思想,对宋明理学天理人欲、对立的天人图像及其话语系统,具有纠偏救漏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老子思想源远流长,广博深厚,蕴含着高超的生态文化智慧。老子主张"道生万物",提出"天人合一",寻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强调用"无为而治"的方法来解决生态和社会问题;倡导"知止知足"的生态消费观,坚持适度原则;提倡"尊道重德",重视生命价值;号召"返璞归真",回归人的本性;反对战争,渴望构建生态关系相和谐的世界。深刻理解老子思想的内涵,对当今生态文化建设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8.
试论先秦哲学中的可持续发展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先秦哲学十分注重天人关系的研究 ,尽管认识上各有侧重 ,但从总体上看 ,都强调天与人的辩证统一 ,主张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共处。这与可持续发展所推崇的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协调发展思想 ,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在先秦哲学中蕴含着丰富的可持续发展思想。1 “万物一体”的宇宙整体观。《老子》是先秦时期比较系统地论述天人关系的著作之一。老子认为 ,天地万物是一个整体。“道”是天地万物的根源和基础 ,“道生一 ,一生二 ,二生三 ,三生万物。”老子把天、地、人等宇宙万物连贯为一个以“道”为核心的有机统一的整体 ,人是天地万物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9.
刘华军 《船山学刊》2008,(4):111-113
自然的整体有机论是老子思想的基础,他认为“万物得一以生”。老子之“道”乃天地之“遗”,是自然之本性,是连接人与世界万物之纽带。“大道泛兮,其可左右”,于是老子主张无为,无为乃“圣人之德”,无为而又为。以此可以看清老子的整个思想脉络。  相似文献   

10.
一、人与自然的关系及其对文学艺术的影响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要从“天人合一”说起,“天人合一”是中国哲学的基本命题,它的意义在于要求回答天与人关系的问题,其中包括人与自然关系。“天”(天道)是就宇宙万物说的。“人”(人道)是就人们生活本身总体方面说的。先秦诸子从不同角度来解答天与人的关系,道家鼻祖老子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二十五章),这里不仅说“道”要效法“自然”,其实天、地、人所要效法的也是“自然”。在老子的世界观中,“自然”是最高法则,任何事物都应该顺从它自身的状态去发展,不必以外在…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哲学上把老子之"道”的涵义分为三层,即本原之道、境界之道和理则之道,认为老子之"道”既是世界万物的最后根源、世界万物存在和发展变化的凭借和根据、法则和道理,又是人所追求的最高境界和理想.  相似文献   

12.
濠梁之辩以惠子之问开端,惠子质疑类与类之间相知的可能性,庄子则以人与人之间相知是否可能的问题来试图化解惠子的辩难,然而惠子复以质疑个体与个体之间相知的可能性反诘庄子;濠梁之辩以庄子之答结束,然而庄子之答的逻辑存在片面性,若从另一角度解释,也可认为其是庄子对惠子的姑且之答。庄子承认个体之间的差异,但又认为万物通过道而得以整合;在道境观照下,庄子所言的鱼之乐,既不是与道体合一的纯粹抽象的感受,也不是鱼自身所体验的感受,而是两者相融的特殊精神形态。惠子虽然言"泛爱万物,天地一体",但其所见的"天地一体"实则是平铺的一体,其所言的"泛爱万物"实则是机械地爱物。惠子"以形观形"的思维方式与庄子"以性观性"的道境视野相别殊甚。  相似文献   

13.
老子的"无为"不是一种姿态或策略,把无为等同于君王用以"愚民"的"南面之术"并不确当;老子不是自然主义者,把无为与"无所作为"作同类共观也不适切.老子的无为有其明确的价值取向,它展现为一种承负着为生命寻求安身立命之本、为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寻求"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的哲学使命,这种哲学思维崇尚精神的自适和朴真、注重事物的统一性与整体性、追求社会发展的均衡性和恒久性,并分别遵循三种路径成就精神和社会的"无不为",即精神的超越和向本真复归以及社会的安宁和发展:以"知足"来解开欲望的束缚;以"病病"来摆脱价值观念的桎梏;以"善利万物而不争"来引领"人之道"向"天之道"的归趋.  相似文献   

14.
刍议传统儒学中自然权利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学军 《理论界》2009,(5):136-139
"自然权利"概念是个后现代性的话语,但其思想却渊源久远.我国传统儒学中就具有丰富的自然权利保护的思想,其中"天人合一"思想、"仁""孝"伦理观,以及"圣王之制"分别从思想基础、伦理要求及社会实践三个层面对自然权利的保护提出了相应的要求.与现代西方激进的自然权利观不同之处在于,儒家的自然权利思想是以人为目的的自然权利观,是人际伦理向自然万物的外化.  相似文献   

15.
《老子》中的"物"主要分为"道"、天地、万物、器物等四类存在体。"道"是绝对的"有",是形上之"物",它开出了天地、万物等天然现象之"物"。"道"在展开自身的存在过程中孕育出天地,继而由天地的运作产生万物。在这一宇宙生成论中,"道"始终"不自为大"。天然现象之"物"依"德"而展开其存在。天地的"不自生"即是天地保持着自身合理的存在状态,天地与万物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万物分为自然物和人,万物的普遍存在状态是"自化",人如何"自化"影响着万物的整体走向。器物是人造现象之"物",是被动的存在体,其"德"本自万物。辨析《老子》之"物"具有三重意义:其一,理清层次、结构、关系、价值向度、侧重点、思想特色;其二,利于语词、文本的遴选和文意的理解;其三,进入"自"的向度。  相似文献   

16.
鲁庆中 《中州学刊》2006,(3):162-166
老子之道可以有“有”、“无”两个诠释的向度。而自“有”言之,《易经》机体主义观念则是老子哲学的“后设陈述”。根据《易经》,植物的体用成为理解自然万物的尺度。老子“道生万物”的过程思想以及对生命过程节律性的认识,即渊源于植物生命机体的出生性与生长性;老子尚柔守弱与“道法自然”的自然主义观念则来自于他对生命活体的柔弱性状以及生命自组织化的自我完成性的体悟;而生命进行过程的强健,亦是生发老子崇尚过程之“中”思想的本源。当我们跳出了老子哲学而从一个更为宏阔的后设上来观照老子之“道”时,我们便发现了那形下的真实、深厚的农业生活背景。  相似文献   

17.
赵楠 《学术界》2008,(1):209-213
捭阖术为战国纵横家的核心策略,蕴涵了老子潜静合和的"反动"观.其"捭阖"与"道"齐同,在本为纯一的原初观念内赋予其阴阳之别与生化功能,万物便具备了"反动"的基础;万物阴阳双方由于本为浑一,所以"反动"是涵摄中之流变,而并非暴戾的抗争.纵横家运用老子"反动寂寥"、"弱者道用"的思想,截长续短、在巧处施力来改形造势,且将这种"反动"在奇正、转圆术中发挥到极致.同时,纵横家捭阖术对老子"反动"思想也进行了"反动":一、变老子单向"反动"为双向;二、变重阴为重阳;三、"反动"有所依凭.  相似文献   

18.
作为老子哲学的核心、最高范畴,"道"是统一于世界的一种符号或名称,但无法确切地界定.因此老子"道"论存在模棱两可、不可言说等特征.而由"观"入"道"来剖析"观"之本体认识和审美境界,是拓展老子"道"论的实践方式,在老子思想中具有独特地位和意义.通过对《道德经》中"观"在方法论上的洞见探究,来诠释老子哲学中的"观"的本体...  相似文献   

19.
学界对张载思想"以《易》为宗,以《中庸》为体"多有研究,不过从张载思想结构来考察则不多。张载构建的太虚与气体用不二、体用相资关系体现了对《易传》气化万物以及万物之性伴随气化万物的过程而产生观点的发展,同时按照《中庸》"天命之谓性"的"天→人"的下行路线实现了天道与人性的合一,即实现了太虚与人性的合一。张载思想"以《易》为宗"、"以《中庸》为体"之间体现出逐步深入的特点,它们对张载思想体系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老子》从天人合一的哲学高度,把化生万物的宇宙本体"道"的"自然"、"柔弱"、"无为"的本性推广到人类社会,化作"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的"为而不争"的为官之德,而司马迁《史记.循吏列传》中的"循吏",则可以说是具有《老子》"为而不争"的官德的典范。"道"是万物生发之本,而"为而不争"的道德则是官之所以为官的内在根据。离开了"道"万物会失去生发之活力,而离开了"为而不争"的官德,官员就会失去存在的基础而走上邪路,社会则陷于不治。《老子》"为而不争"的官德论与司马迁的"循吏"都具有超时空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