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在中国哲学本体论中,有限性视域相对于无限性视域如"天道"、"天理"或"太极"等而存在.有限性视域与人的存在相关,主要以经验世界为研究对象,其之所以存在的根源与人、器物和事理的有限性直接相关.在中国哲学本体论中,有限性视域具有重要的存在价值和意义,其意义在于为人类提供了一条现实的有限超越之路.  相似文献   

2.
文艺审美超越论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南珊 《广西社会科学》2008,19(11):119-121
文艺审美超越是我国现代语境下文艺理论和美学新发展应特别关注的重要问题,也是构建当。代中国文论话语系统的关节点。文艺审美超越主要包括审美愉悦、审美和谐、审美自由三个递进层次,以及时空性超越、介体性超越、诗意性超越、灵应性超越四个构成维度,具有内在性、生成性、开放性、升华性、独特性五个基本特征。它是在形而下与形而上、经验性与超验性、有限性与无限性、实然性与应然性的相度圆融中动态生成的,审美升华能力的提升对其有着关键性作用。文艺审美超越强调对现实超越和自我超越的一体化,其精神特质和价值指向在于个体自我的心灵自由和精神解放,并以超越之美而为美立极。  相似文献   

3.
"生存超越美学"是对新时期以来出现的强调文艺活动与人的生存超越之间的本体关联的一类文艺本体论的统称。生存超越美学阵营中的诸流派虽然一致主张从人的生存的立场出发来理解文艺的本体,认为审美和艺术应当立足于人的生存并引导着我们生存的超越,然而落实到超越的具体途径和终极目的上,又往往是以某种精神的自由高翔或宗教精神为其特征,而无法真正体现其所主张的"生存超越"。究其原因,就在于对"生存论"以及"生存本体"理解上的偏差。因此,重新考察"生存论"的理论内涵及其美学体现,对于我们揭示"审美超越"的精神实质和理论指归应该是不无裨益的。  相似文献   

4.
论审美超越--兼向邓晓芒先生请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章辉 《人文杂志》2003,(6):92-96
后实践美学所说的审美"超越"不是指实践活动对物质现实,或实践的精神性对动物性本能的超越,而是指对人存在的终极目标的追求和生命的超验性意义的建构.正确把握审美超越的内涵是理解后实践美学要义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西方传统哲学的形而上学具有超越的性质,表现为这种理论所具有的普遍性,乃是对一切特殊性的超越;其所表达的对象即本质世界,则是对现象世界的超越。西方传统哲学就是以这种超越为标志的哲学。中国传统哲学没有西方传统哲学所具有的这种超越性质。中国哲学追求的最高目标——道,并非是单纯认识的对象,而是人以自身的活动通达于世的状态;而那种适时通变以臻于道的境界,则是人自身超越的过程。中国哲学的文本,正是中国先哲从事这一哲学活动并对这一哲学活动方式加以体悟与反思的结果。这种反思启发我们:必须关注与西方传统哲学相对应的人的活动方式,从而使中西哲学的比较,进一步从文本的比较深入到从事哲学活动的方式的比较。这种视角的转换,不仅能为中西传统哲学之所以成为两种不同形态的哲学提供某种说明,还将进一步引向关于传统哲学的观念的变革。  相似文献   

6.
国内的审美超越研究,以“后实践美学”各家最为看重.潘知常的生命美学与杨春时的超越美学更是其中代表,形成了一定的学术影响力.生命美学与超越美学的审美超越理论虽然分属不同的美学体系,但是对两者进行深入分析,仍然可以归纳出一条承继线索.这条线索,外在地植根于两者审美超越理论的哲学基础中,内在地又通过各自审美超越理论的不同特征折射出来,使后实践美学的审美超越研究逐渐深入.  相似文献   

7.
由中国文艺特有的现象探讨主体追求内向超越的精神境界,论述"弃绝"这一佛道背景下独特审美态度的主体特征及其思想渊源,明确"弃绝"作为东方(尤其是中国)文艺中特有人生追求之极致境界的主体途径的奇妙特色与精神意义.  相似文献   

8.
超越维度作为哲学的本质属性,构成了理解和诠释人生价值和意义的根本维度。中国传统哲学的超越最为重要的特征就在于其立足于当下的生活,即"人伦日用"。儒家思想更多地承载着社会的信仰空间,充满着"修齐治平"的内容和"天人合一"的境界要求;道家则执着于对自由的阐释和探寻,具有深切的忧患意识和对自由家园的无限向往。这些彰显中国哲学主体精神的内容正是当代中国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可资借鉴的宝贵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9.
彭彦华 《东岳论丛》2005,26(5):167-169
中西哲学同主张“精神超越”,但在理论形式上却有重大差异。其根源在于,其一,中西哲学对“形而上”的理解有重要的不同在西方哲学中是实体的形而上学;中国传统的形而上学则是境界的形而上学。其二,西方人把“天道”看作是外在于人的存在,从认识论的角度理解天道,目的在于把握自然界的本质和规律性;中国传统哲学是从价值论、主体论的角度理解天道,旨在以天道的必然性来证明人道的必然性,以天道的合理性来确定人道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中西纯粹美学理论有了新的发展,马丁·泽尔的《显现美学》与杨春时的《作为第一哲学的美学:存在、现象与审美》是各自的主要代表。马丁·泽尔把审美的核心放在显现,杨春时则认为其乃是存在。马丁·泽尔的显现美学由审美感知和审美对象组成的审美情境为主要构成,杨春时则提出了审美“现象”,以现象的显现凸显审美的独特性。马丁·泽尔虽然试图超越“存在美学”和“假象美学”的二元区分,但对审美感知的强调使其还停留在西方传统美学的感性学之内,杨春时则汲取了中华古典美学思想,以审美是自由的生存方式和超越的体验方式,创建了生存美学。马丁·泽尔虽然强调了审美乃是哲学的“校正”,突出了审美在理论哲学和实践哲学中的作用,但审美的地位仍然受到很大的限定,杨春时则完全突出了审美之学的重要性,认为审美乃是第一哲学,是哲学的根基和源头。  相似文献   

11.
中国美学的发展一直存在文化差异上的困境,和谐文化建设为中国美学的发展方向提供了一个明确的思路.围绕着"和谐"范畴与和谐观念的确立,中国美学民族化的道路应该坚持两点,一是继承传统,注重和保持民族审美经验的性质和特点,二是给予"和谐"以理论思辨的哲学基础,在发展民族性的同时,使得中国美学达到一个新的阶段,从而超越传统美学和西方美学.  相似文献   

12.
陈剑澜 《中国社会科学》2023,(1):184-203+208
中国现代美学起源于清末民初新旧文化更替之际,以“立人”为主旨。这个“人”不是传统宗法伦理关系中的人,而是现代意义上的个人主体。20世纪初,王国维热衷于德国早期审美论哲学,积极引介康德、席勒、叔本华等人的美学思想,尝试用这些外来思想会通中国传统审美经验,同时结合经验论观念以针砭时弊。王国维在主体论视野中进行的美学探索是中国现代美学的真正开端,他构建的审美理想论、艺术本体论和美育论框架对后世美学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20世纪三四十年代以后新儒家将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审美化的思路也可以追溯到王国维早年著述。百年来中国文艺思想长期陷于自律与他律之争,而关乎人性、人道的美学立场始终存在着。今天,从观念史角度审视中国现代美学问题的缘起及其流变,既是为了正本清源,也是为了重续美学的人文之思。  相似文献   

13.
《文史哲》2010,(5)
在西方哲学与审美传统中,身体主体遭到忽视,一直是个突出的问题。实际上,审美主体乃是身心合一的身体,这是审美活动得以顺利开展的必要前提。身体要从事审美,必须给自身开发出一个具有自我超越性能的"形上"维度,方能使自己从生存与实践的主体转化为审美主体。这一自我超越的取向由身体本身的有限性与无限性的矛盾统一而产生,其最终根据即在于身体作为个体生命的"独在"及其与外在世界"共在"的双重性存在方式。身体的"形上"维度又是同其他方面的内涵相结合的,当它以自我超越的性能进入审美领域,便同时亦将其固有的生物学与社会学机能一并带了进去,这一整体机能的作用让审美体验的生成与发展有了保证,并使审美的生命感发能落实于人的行为方式,进而沟通了审美与现实人生的联系。时下"身体美学"的倡扬有助于提升人们对身体审美功能的重视,但一味突出官能享受和欲望满足,用感官娱乐涵盖审美,则容易导致割裂身心关系,消解审美应有的超越性能。  相似文献   

14.
黄文杰 《中州学刊》2015,(4):161-167
美的神圣性与终极关怀内在关联。美的神圣性意味着自由作为本真存在方式的终极性,她起源于人对以自我为中心的生存悖论的觉悟和努力超越的内在必然性。以西方传统美学为代表的统一论范式遮蔽了美的神圣性,唯主体之扩张性思维不能提供无限性存在的有效策略;以中国古代美学为代表的和谐论范式开启了美的神圣性,互主体之收敛性思维使无限性存在在一定意义上成为现实。纯粹美学关于终极实在以及自我的非实在性和非法性的断定是对和谐论美学之存在论基础的超越,无主体之消解性思维是颠覆生存悖论、实现无限性存在的根本保障和唯一选择,也是美的神圣性和审美还原的真正落实和圆满实现。  相似文献   

15.
海德格尔对于康德主体形而上学的批判集中于对其主体(自我)概念的批判,在他看来,康德是在传统现成存在的存在论轨道上运思的,他以"被制作存在"意义上的存在作为人格的领悟境域,以无世界的自我来为世界的存在提供担保,因而他对主体的存在方式没有进行彻底的追问,由此错失了世界这一原初的现象。海德格尔不仅还原了康德领悟主体的境域,而且从存在论的角度深化了对自身的源始经验,指出了在世之在(超越)乃是主体性的基本结构,从而为康德的先验哲学奠定了存在论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张载"民胞物与"思想的超越维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超越意识是哲学基础理论研究的重要问题.作为建构儒家信仰体系的重要成果,张载的"民胞物与"思想体现了鲜明的超越意识.具体而言,他强调从天人关系、人物关系和人世关系三个维度,通过"天人合一"、"民吾同胞"和"均死生"等方式来完成对于自我有限性、名利和生死的超越建构.张载"民胞物与"思想的当代价值主要体现为"无心"和"有信"两个层面的内容.其思想对现实的超越与超越现实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胡鹏林 《学术研究》2004,(11):122-125
“新实践美学”与“后实践美学”的论争虽然对“旧实践美学”有所改进和发展 ,但是“现实的实践性”和“生存的超越性”的对立表明他们仍然没有走出实践美学二元对立思维的误区。“超越美学”的提出 ,既是对实践美学陈旧思维方式的批判 ,同时也在探索超越性的二元思维和多元思维的思维方法基础上 ,从存在论角度切入美学研究。超越美学摒弃传统二元对立思维模式 ,把审美活动作为人的存在方式之一 ,在实践的基础上辩证地把审美置于人的存在和世界的存在的和谐层面上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18.
彭彦华 《东岳论丛》2019,40(2):168-175
中国传统哲学的根本精神是要确立和解决人的价值和人生的意义。中国传统哲学思维是一种内向性的自反思维,是一种以精神境界为目标的价值思维,中国文化主张通过内在精神超越的方式克服主体自身的局限,在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中寻找人生的意义和归宿。无论是从目的、内容还是方法上看,中国文化都可以说是一种心学或"心文化",心学蕴含着深厚的宗教精神和圆融的超越智慧。"心"蕴涵了所有的生命潜能和宇宙奥秘,"内求于心""反求诸己"式的修行,乃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途径。人内在的生命价值必须通过个体的修行才能得以实现,即强调实践,强调知行合一或本体、工夫与境界的融合。  相似文献   

19.
意向性理论与审美对象的存在方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象学哲学的意向性理论为解决审美对象的存在方式问题提供了新的方法论基础 ,本文对胡塞尔、海德格尔、英伽登、萨特、梅洛·庞蒂、杜夫海纳等现象学哲学和美学诸家在这一问题上的论述作了全面的梳理与分析。本文认为 ,在现象学的意向性理论视野中 ,审美对象不再是一种物质的或精神的 ,主观的或客观的实体性存在 ,而是一种超越了物质与精神、主观与客观二元对立的、非实体性的、意向性的存在 ,这种意向性存在是一种蕴涵着意义与价值的关系性存在 ;此种理论阐释对中国当代美学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启示价值。  相似文献   

20.
罗靖 《船山学刊》2004,(2):161-164
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类一切活动都具有审美性质,都是人在感性形式中对自己的本质进行的自我确认和自我肯定,因而或多或少都包含着审美因素,显示着某种程度的审美意义.文学作为一门艺术,其本质特征就是审美,是一种使创作者和欣赏者心灵获得愉悦的情感活动.文学作品是作家对社会生活现象能动的艺术反映,是作家按照艺术美的规律来构建的,是作家对社会生活审美意识的物化形式.波普尔在<客观知识>一书中认为,在美学研究中不存在哲学研究中所出现的困惑,因为美学研究已放弃了对诸如"美是什么"的终极问题的追问,而转向研究更为具体实际的问题,如"艺术品是什么"的问题.的确,对艺术品的理性把握构成美学研究的中心问题之一.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已经对艺术品作出了科学的全面的认识.本文将表达笔者对文学作品的美学思考及实现审美的精神超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