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我母亲是位极其普通的农家妇女,今年高寿89岁。母亲生育6个子女,在我父亲1976年过世后,一个人撑起一个家,把我们养大成人。我小时候身体特别瘦弱,母亲看着心疼,常常起早摸黑,打着赤脚到池塘或山坝里捞点  相似文献   

2.
杨治文 《老年世界》2007,(20):24-25
母亲老了.我回去的时候她居然忘记了我是谁,一个劲地问我:“你是谁?你是谁?”  相似文献   

3.
但丁说:“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我的母亲是个再普通不过的农家妇女,她对儿女的爱就像她随身携带的竹篮一样,朴实,清新,素雅,无私。儿时的我,脾气倔强,看不惯那些恃强凌弱的孩子,爱抱打不平,见到有人欺负弱小,我总要出手相助,结果不是人家被我打得头破血流,就是我被人家打得鼻青眼肿。  相似文献   

4.
段美义 《老年世界》2014,(11):23-23
母亲离世已快三十年了。每当我想起母亲慈祥的面容,心里总有一阵阵揪心的痛。时间越久,这种感觉越强烈。母亲17岁由父母作主,嫁给我父亲。婚后生育7子,3个成活,我上面有两个姐姐,我是老小,又是男孩,所以在家里很受宠惯,家里好吃的、  相似文献   

5.
好多童年的事情,过去了那么多年,却依然恍若眼前,连一些细枝末节,都记得特别清楚。记得父亲为我买的第一支笛子,是1角2分钱;买的第一本《少年文艺》,是1角7分钱;买的第一把京胡,是2元2角钱……那时候,家里生活不富裕,一家五口全靠父亲微薄的薪水维持,为了给我买这些东西,父亲掏出这些钱来,是咬着牙的。  相似文献   

6.
我在医院外科实习时,感觉最“恐怖”和“野蛮”的手术莫过于骨科的手术了,单是看看摆放在手术台上的器械,什么电刀、电锯、电钻等,腿就有些发软。似乎这里不是医院的手术室,而是工厂的木工房。  相似文献   

7.
1935年11月13日,佛堂里一声枪响,30岁的施剑翘为报父仇,近距离刺杀罪恶累累的大军阀孙传芳,而她也被冠以侠女、烈女头衔,在此后几十载中,不断成为民国时期多种演义故事的女主角。而施剑翘儿子的回忆让读者了解了真实情况。  相似文献   

8.
周邹 《金色年华》2009,(7):38-39
母亲平静地生活在一个叫瓦窑铺的小山村,日子平缓地流淌着,日复一日,花开花落。 那个小山村的一个山凹里,四五间风雨吹打的木房子,房子上的青瓦零零散散的,遮不住雨了;房梁上的椽子也朽了,撑不住太多的日子了;屋前的土路长了太多的青苔,不能走远路了。还好,屋后的竹园还在,房前的一股泉水还在,我睡觉的那张床还在,母亲也还在,守着那座房子,守着我家的祖业。  相似文献   

9.
如果有了宝宝,你会不会放弃手边的工怍,回到家里相夫教子一段日子?你会不会守着宝宝一天天的长大,看时光在他身上拔节般的生长,然后欣喜的发现他每一天都不同的变化。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职场压力的加大,越来越多的职业女性开始选择阶段性就业,她们在怀孕生宝宝或者孩子很小的时候辞职回家专心照孩子的健康成长,等孩子长大些后再回归职场。  相似文献   

10.
陈文洪 《老年人》2010,(8):33-33
母亲一生过着贫寒简朴的日子。因其穷自觉卑下,最怕麻烦别人。到老了,对我这个在城里工作的儿子也从不轻易提出什么要求。唯一的一次,就是在她73岁那年,让我陪她到上海去看一看。  相似文献   

11.
刘谦 《金色年华》2009,(12):47-47
12岁时,我在台湾拿了第一个魔术奖。母亲特意做了一顿丰厚的晚餐奖赏我。我双手在她面前比划着,得意地说:“妈,您现在还烦不烦了呀?”我说这话是有“来头”的。  相似文献   

12.
母亲的谦让     
张兰芳 《老年世界》2007,(18):27-27
母亲是个典型的乡村劳动妇女。母亲识字不多,却很识事,她生性善良,为人友善,对每一位邻居或者相识的人都温和谦让,彬彬有礼。即使有人对她施以无礼,她也能宽容以待,不予计较,并用真诚和谦让打动对方,感染对方。母亲的谦让,一次次化解了一触即发的矛盾和冲突。  相似文献   

13.
我和母亲之间的感情。我一直很害怕去触碰。每次在餐厅看到面带笑容闲谈着的母女,或在服装店遇上细心为对方挑选衣服的母女。我都会忍不住多看几眼,暗自羡慕她们怎么可以有这么好的关系,怎么有那么多开心的话可以聊。我真的很嫉妒这样的母女。  相似文献   

14.
赵正琼 《老年世界》2011,(17):24-25
我的父亲赵学识,湖南人,1913年出生在一个富裕的家庭,可他却视金钱如粪土,选择了一条艰苦的革命之路,从此,开始了他戎马奋斗的一生。  相似文献   

15.
我的母亲     
我母亲马上80岁了,她每天最操心的大事就是我是否回家吃饭。如果我回家她就拖着半身不遂的身子去厨房,先洗洗菜,做点准备。我常和母亲聊天,很多事她总重复说,对我而言,有点烦闷,但有时也让我吓一跳,例如,她恨以色列欺负巴勒斯坦人,有一次说起,让小孩当人体炸弹不好,她竞气愤  相似文献   

16.
我对有关“小商小贩”的新闻有着深厚的感情,因为我和弟弟上大学时的学费,全是母亲摆摊卖菜挣来的。  相似文献   

17.
铃带雨 《老年世界》2011,(13):25-25
父亲和母亲的脾气截然不同,母亲说父亲是高粱叶脾气,一点就着。父亲则戏称母亲是陀螺脾气,一百鞭子也打不惊。年轻时他们倒也生活得默契,这几年都上了年纪,却变得像小孩子一样,两天一争,三天一吵,战事不断。吵到激烈时,竞荒唐地宣布要离婚,以至我常常怀疑他们之间的缘分是否真的到头了。  相似文献   

18.
一个普普通通的农家妇女,真情守护自己瘫痪在床的丈夫32年,她这样执着的奉献精神,她这样毫无怨言的操劳照顾.究竟是为了什么呢?  相似文献   

19.
胡玉兰 《当代老年》2006,(12):21-21
婚后第—年的某天,突然接到母亲的电话,她说“兰子,你知不知道明天是什么日子?”我想了想,没觉得有什么特别。“说你没心没肺吧.你还不承认。”母亲在电话那边笑着数落我,明天是亲家母的生日,你这做儿媳妇的,连这个都不知遁,太不合格了。”那一刻,我诧异极了——连我都忽略了的日子,母亲却帮我打听到,并惦记着。  相似文献   

20.
刘城淮 《老年人》2006,(8):30-30
因为旧社会的原因, 我有两位母亲。一位姓曾, 由“父母之命, 媒妁之言”与我父亲成亲, 是父亲的原配夫人。我和妹妹按家乡习俗叫她“娭毑”。另一位姓何, 就是我的生母。 “娭毑”曾经生过一个男孩, 夭折了, 后来再也没有生育。她异常疼爱我们兄妹俩, 视为己出。我十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