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妇无他事     
我家三姐妹,我居尾。外子见过我家人后说,“如果要干一番事业,绝对应该找大姐。”大姐的能干与气概,为我们公认;他又说,“如果想居家过日子,一定要找二姐。”二姐的贤惠和勤劳,也是有口皆碑。他不再说下去。我急着问:“几时找三姐呢?”外子看我一眼,忍着笑,“三姐呢,手不能提,肩不能挑,啥也不会干。”我当场就要翻脸,他继续说,“可是大家出去玩,没谁也不能没三姐,不然谁来讲故事,谁来闹笑话,谁来伶牙俐齿和人对口。没三姐就不热闹了,也没段子了,还玩什么呢。”我苦笑:到底也给我分派了用场。大姐做事二姐做家,家事国事都弄好了,总也有吃喝玩…  相似文献   

2.
小妇无他事     
我家三姐妹,我居尾.外子见过我家人后说,"如果要干一番事业,绝对应该找大姐."大姐的能干与气概,为我们公认;他又说,"如果想居家过日子,一定要找二姐."二姐的贤惠和勤劳,也是有口皆碑.  相似文献   

3.
懿芬 《炎黄世界》2011,(2):38-39
我有三位雷姓堂姐:二姐雷洁琼,三姐雷素琼,四姐雷励琼。大姐三姐都先后去世。二姐雷沽琼于2011年1月9日辞世,享年106岁。  相似文献   

4.
小时候,我们三姐妹之间的游戏是演戏。我总是当仁不让地扮英雄;大姐长得好看,演女特色;二姐力气大,演坏人最好。一天,我们刚看完一部革命题材电影,一进家门,二姐披着毛巾被威风凛凛地站在床头,对我说:"说,你把人藏到哪儿了?"  相似文献   

5.
一袋服我两代人母亲一生养育了大姐、二姐和我生我时因体力不支难产。情急之下,外婆用蛮办法抢救了我们母女,但母亲从此却落下了妇科病。多年来,母亲腰酸腹疼,便秘便血,多方医治,均无显效。殊不知到我生儿子的时候,发生了同母亲一样的境遇,也落下了难言之隐。从此...  相似文献   

6.
孙展 《老人天地》2008,(7):46-46
北京太阳城银龄公寓即使是90岁的老年人也亲亲热热地叫北京太阳城总经理朱凤至"二姐"。如果哪一天朱凤至出去办事,老人们就会纷纷打听:"二姐去哪里了?"朱凤至不无自豪地说,这里的老人们喜欢她,因  相似文献   

7.
任均 《中外书摘》2011,(1):15-18
孙维世是我二姐任锐的女儿,我的外甥女。她父亲是孙炳文。从幼年时候第一次见面,到“文革”开始后最后一次见面,我叫过她的小名“小兰”,也叫过她的学名“维世”——这都是她的名字,她却一直管我叫“六姨”。但是,虽然我长她一辈,却只比她大一岁,我俩是从小一起玩儿的最要好的朋友。  相似文献   

8.
跪着开花     
房子后面有一个十平方米的园子,一直荒着,长满杂草,看了让人心烦。有天我抽出一点空闲把地挖了一遍,收拾好了、想种点花,可种什么花却一时没有主意。家里人七嘴八舌,有说种牡丹种玫瑰,花好看,鲜艳。也有说种竹子种梅花,高雅。说实在的,种那些家家都种的花草我总觉得有点俗,何况小区里到处种的也  相似文献   

9.
在第五次"门槛会议"上,大姐再次取消了二姐的奉献资格。湘中的某个小县,有这样的三姐弟,没有了父亲,母亲躺在病床上,他们要怎么活下去?这时的大姐13岁,二姐11岁,小弟9岁。9月的早晨,三姐弟依次坐在低矮破旧的土屋门槛上,都在沉默。只借到了一个人的学费,有两个人需要辍学。一群蚂蚁抬着一粒花生米从门  相似文献   

10.
唐爱芳 《当代老年》2007,(11):11-11
我们四姐弟中,大姐最体贴,给妈妈买东西数她最勤,衣服、鞋帽、营养保健品,总是大袋小袋地往妈妈那里送;二姐伶俐乖巧,在妈妈跟前拍马屁、撒娇算她最行;弟弟也很孝顺,常陪妈妈逛逛公园,散散步。我呢,既不“左手一只鸡,右手一只鸭”地回娘家,嘴也不甜,更没时间经常陪妈妈,可我却是她心中最满意的孩子。姐弟们都纳闷:这家伙使的是什么招?  相似文献   

11.
初见亦琛,是17岁那年夏天。他从东北过完暑假,到我家送小磨麻油和芝麻酱。亦琛以二姐男友的身份来我家。那天我上完培优课回家,满桌杯盘狼藉伴着满屋子欢声笑语,心下已是不悦,亦琛的到来,还让母亲忘了给我留饭。母亲还未来及系上围裙,我已发起“幺女脾气”,关在房间生闷气,家人  相似文献   

12.
良升 《金色年华》2010,(1):44-46
我有两个姐姐。大姐出世不久,因病医治不及时,患了小儿麻痹症。种田人家少不得重劳力“撑门户”,二姐出生后,父母迫切需要一个男孩。当我呱呱坠地时,如愿以偿的父母心花怒放,将那鞭炮炸得鹏里啪啦,并给我取小名“来喜”,又依着“贱名好养”的风俗,叫我乳名“傻儿”。等我读书时,父母才一本正经地给我取了个学名——“杨良升”。  相似文献   

13.
雅兴 《伴侣(A版)》2013,(12):26-27
婚前擦亮眼。婚后闭上眼 主人公:花狸和她的他 花狸:他在社会上闯荡多年了,而我还工作不到2年。我和他交往5个月了,他很爱我。我也爱他,我觉得他是一个可以托付终身的人。我们憧憬着未来,一切都进行得顺风顺水。可是最近,他告诉我有事一直瞒着我,原来7年前他结过婚,后来离了,有一个7岁的儿子,在北方老家和爷爷奶奶生活。  相似文献   

14.
李木 《老年人》2012,(12):28-29
广东省肇庆市的冯家六兄妹,因一场突于其来的变故,过上了"集体经济"生活——工资全部上交二姐冯剑新,每月由二姐统一发放基本生活费,把节省下来的钱全部用来给兄弟老四冯剑锋治病。生活一下子拮据起来,可兄弟姐妹的手足深情感人肺腑。六张工资卡2012年6月16日,又到了二姐冯剑新给弟媳、妹妹发放生活费的日子。她把900元钱放在老四媳妇翁爱娣手里:"别苦了孩子,记得每天都要给婷婷喝牛奶。"又掏出1100元交给老五冯剑媚和老五丈夫陈志:"老四的病拖累你们了。"接着,她递  相似文献   

15.
正读者来信老师,你好。我在婚姻生活中有个非常大的困惑,需要您帮忙解答。我和丈夫结婚两年多了,生活得还算幸福,但唯独在经济上让我不满意。丈夫工资可观,但他对我有所隐瞒,我根本不知道他有多少钱,也不知道他的钱都用来做什么了。这可能跟我们两地生活的现状有关,结婚的这两年我们没有像别的夫妻那样共同管理财产,每个月都是我花我的,他花他的,这种AA  相似文献   

16.
哭过的阳光     
任何生命都有着不同的悲苦和喜悦。我知道雨季还是不断会再来,但是阳光也一样会温暖着我!在阳光下,我还是快乐地指着眼前美丽的花朵,告诉儿子:"花,好漂亮的花。"  相似文献   

17.
我喜欢花,各种各样的。后来,朋友都知道了,送花的人就多起来。一次同学聚会,大家聊起花来。一个男生说:“我也喜欢花,不过是雪花。”讲话的人是庄子,和我一个系的。大家都知道他不怎么学习,但功课一直不错。庄子高大挺拔,样子好帅,我早就对他有好感。我知道他是从深圳来的,就问他:“深圳的冬天下雪吗?”他一笑,让我猜。这样,和庄子就熟了。以后上大课,庄子常常坐在我的旁边。有时候我去晚了,他也会替我占着座位。繁华。可是,因为庄子,我在这样一个美丽的城市里,却很寂寞。我刚刚接触杂志编辑工作,没有作者群,工作十分…  相似文献   

18.
交际淡若水     
现代人的生活讲究多样化、个性化,那么,现代的交际方式是不是也可以不拘形式,更加贴近于心灵的真实呢?也许,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来划分,我该被列入自闭症患者的名单吧。这种气质,是发自血液肌肤,浑然天成的。只记得,母亲用六七年的时间企图来帮助我克服它,但不幸的是她的努力都以失败告终。她摇着头叹息,怎么也想不通,一个娘胎里出来的,性格却是这么天壤之别———二姐踢腾得生龙活虎,三姐活脱脱一个王熙凤,偏偏生了我这个没出息的傻儿子,不论生熟人等,见面既不会寒暄,也不会圆熟地发烟敬酒,就连凤毛麟角的吵架也像蚊…  相似文献   

19.
社会工作是一门助人的工作,社工于是常常被“寄予厚望”。社工也常常会反思自己:我的服务有影响力吗?我的工作有成效吗?然而很多时候,帮助个人、家庭、社群解决问题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其效果也很难即时呈现。于是有人开始质疑:“那些人就那样,花那么多心思去帮助他们有什么意义?”  相似文献   

20.
圆子信箱     
圆子 《现代妇女》2005,(3):58-59
花男人的钱我和女友的关系不错,只有在钱的方面她总是抱怨我,说我很小家子气,看到她喜欢的衣服总是躲得远远的;吃饭时,也不肯掏钱付账;还说她所有喜爱的东西,没有一样是我买给她的。其实她也不是缺钱,为什么非要我给她埋单呢?江西小米记得看张爱玲写过一段,写胡兰成为她买了一件袍子,她欢喜得不行,那是她第一次花他的钱,他很少为她花钱,仅有的那一次,她穿上袍子,看了又看,她说,花自己男人的钱,真是快乐。可惜后来再也没花过。其实女人再有钱,能自己赚钱买花戴,可还是愿意用他的钱,那是一种有点邀宠、也有些欢喜在里面的感觉。所有的女人都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