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在近代文学中,林纾以翻译家、古文家著称,而他的翻译小说更使他名扬近代文坛。林纾一生共翻译外国文学作品一百八十三种,世称“林译小说”。 这位中国翻译事业的巨人,作为跨世纪的一代知识分子,思想充满着矛盾与痛苦。他是一个热情的爱国者,他是一个顽固的卫道者;他是译述西洋文学的先驱,他是传统古文的殿军;他是“五四”文学的不祧之祖,他是“五四”文化运动的顽固反对者……。近代社会的风风雨雨,使得近代人物也复杂难测。本文试图从“林译小说”角度探讨这一历史人物的思想历程。 一 林纾的翻译活动,前前后后持续了二十年左右的时间,1907年以前林纾的翻译可以说是生气勃勃,流光溢彩,不仅翻译的名著多,政治小说多,而且译笔精彩,译书也几乎是林纾教书之外唯一的文学事业。1907年以后,林纾的翻译活动开始向末路过渡,  相似文献   

2.
王萱 《东岳论丛》2002,23(6):132-134
林纾一生翻译外国文学作品 180余种 ,他对小说的见解多散见于他为自己翻译的小说所写的序跋中。林纾的小说理论主要有如下四方面的内容 :一是重视小说的社会作用 ;二是引进西方现代小说观念 ;三是比较西方小说与中国文学的异同优劣 ;四是思考了小说的基本艺术特征。  相似文献   

3.
<正> 在近代文坛上,林纾既以翻译家、古文家著称,也以小说家名世。林纾小说的成就显然不及他的翻译和古文。也许正由于这一点,自林纾1924年逝世至今,整整六十年过去了,还没有人对林纾小说创作的概况、特点、成就、不足及其在小说发展史上的意义,作过全面的具体的研究。本文试图就以上诸问题略陈浅见,以尽抛砖引玉之力。  相似文献   

4.
对中国近代翻译文学略有了解的人都知道,清末“译坛之王”林纾翻译了哈葛德的许多小说。在183种林译小说里,哈氏小说就占了25种(其中2种未能刊印),这个数目远远超出林纾介绍的其他任何一位外国作家。因此,我们在研究林纾的翻译小说时,考察一下他与哈葛德小说的关系,应该说不是一件毫无意义的事情。哈葛德(1856-1925)是英国近代小说家,一生著述甚丰,写了57部小说,10部杂著。但其小说质量均非上乘,故在英国文学史中没有多大地位。我国出版的多种英国文学史方面的著作,都没有提及哈葛德其人其作。按时下流行…  相似文献   

5.
冯承钧及其在中国翻译史上的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近现代翻译史上,冯承钧是完全可以同严复、林纾、马君武、伍光建齐名的第一流翻译家。而且他在史地翻译的考订精审方面,不仅马君武、伍光建不能望其项背,即使严复、林纾与之相比,就如朱杰勤先生所说:“他们好像椎轮,而冯先生好像大辂了”。冯承钧的史地译作,引进了欧洲汉学的成果和科学的治学方法,对民国时期以至后来的中外交通史、蒙古史的研究,都具有重大的推进作用。遗憾的是,近年来人们似乎  相似文献   

6.
己亥年(1899年),林纾将与王寿昌合译的《茶花女遗事》稿酬捐赠给了正在创办的福州蚕桑公学。详考这一史实,对于认识林纾将翻译外国小说作为实现人生抱负事业之缘由及认识林纾在人生困难时期依然志节贞厉的品格具有重要作用,也有助于更正目前福建教育史上关于福州蚕桑公学创办史实记载的错误。  相似文献   

7.
对林译小说风靡一时的再解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宗刚 《东岳论丛》2004,25(6):131-135
林译小说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创作主体无疑产生了深刻影响。林译小说之所以会风靡一时,是林纾的翻译契合了接受主体在特定的文化交汇点上独特要求。一方面,林纾及其小说翻译,满足了这一特定历史时期接受主体的精神要求;另一方面,接受主体的精神需求又反转过来促成了翻译主体的文学翻译活动的继续和深化;特定的历史交汇点的独特要求注定了林译小说的中介性作用:它在风靡一时之后,将会最终从文化中心而趋于边缘。尽管林纾和林译小说具有这样或那样的历史局限性,但其作为中介的历史作用是无法抹杀的。  相似文献   

8.
马兵 《东岳论丛》2003,24(1):126-129
林纾在其译序中所反映的思想观念映现了 2 0世纪文学初始阶段某些新质的萌生 ,尤其是他的文学观和维新观与“五四”文化先驱者颇有些相似处。但是林纾古文名家的自我身份认同和老年日趋保守的文化倾向 ,使他的思想前后呈观出巨大的差异。在文学观上 ,他有时特别强调文学的功利性 ,有时则将文学的功利与政教截然分开 ,只看重文学本体的审美特性。青年林纾曾是矢志维新的风云人物 ,但随年龄渐长 ,其维新立场在逐年蜕变。其与“桐城派”的关系 ,说他是“桐城派”或反“桐城派” ,均属误解。林纾视“桐城派”与《左传》、马、班、唐宋古文一脉相承 ,为“正轨” ,但他为文则能脱其窠臼 ,自成格局。我们要认识林纾 ,就必须理清他的矛盾 ,还林纾在文学史上的一个真实的面目。  相似文献   

9.
翻译视域下的林纾现象——兼论林纾的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晚清时期的翻译家林纾开创了外国小说评介的先河,但其译作不尽完美,受到了鲁迅、刘半农等人的批评,钱锺书也撰文指出林纾的翻译是讹译的代表.正因为如此,从某种程度上讲,后人对林纾的印象贬大于褒.使用"林纾现象"这一概念来描述林译作品所呈现的特征,可引导人们对林纾进行合理的认识、公正的评价及客观的研究.通过对概念的系统论证和对现象产生根源的探究,指出了运用"林纾现象"这一概念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张书宁 《北方论丛》2022,(1):153-164
林纾译笔即林纾的翻译文笔,是林译小说译介方式与文学表达的文本显现。为达到译文与原文的信息对等,林纾在借鉴"言文合一"观念的基础上,有意在文言译文内添加大量的白话俗语。这种"文白相融"的语言策略不仅打破了古文笔法的诸多禁锢,同时也呈现出书面话语的近代变革之势;译介层面的双语转化夹杂着欧式语言的渗入,林纾译笔对于欧化词法和欧化句法的吸收,改变了文言原有的书写特性与语句框架,进而表现为"新"与"旧"的叙述叠合;新旧交融下的译介活动又催生了"注"与"评"等译笔补充形式。这类注评以副文本为表现,从而成为林纾针砭时弊、宣扬爱国保种之情的文本场域。林纾译笔既吸收古文之典雅,又融合今文之新奇,在中西文化的交流碰撞中促进传统小说文笔的现代嬗变。  相似文献   

11.
林纾以意境为"文之母",意境是古文艺术的根本性、决定性因素,带有本原意义和生成功能。他尤为关注意境的构成要素和生成过程,对心与意、意与理、意与境、意境与识度、意境与局势和体制等问题作出了切中古文肯綮的阐发。林纾的意境理论既有对传统意境论的继承与拓展,又有长期以来对古文创作与艺术审美经验的总结,还渗入他在中西文化比较中的艺术领悟,颇有独到见解,应该在中国意境论的总结期占有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12.
从翻译文化派角度来看,林译小说之所以能“不忠”却又风靡一时是因为以下方面的原因:意识形态方面,林纾使翻译为当时的政治服务,使作品符合译入语社会伦理道德;诗学观方面,林纾维护传统文学形式,同时引进新的文学形式;赞助人方面,林译小说得到资产阶级改良分子、读者和出版社的支持。  相似文献   

13.
《江淮论坛》1982年第4期《桐城派末代主要作家》一文,列林纾为桐城末代作家,我以为是可以的。因为林纾本人虽不自认是桐城派,但他的古文理论及古文特点,实际上是与桐城一致的。该文对林纾生平的简介差错或不正确之处,略列于后:  相似文献   

14.
林纾逝世到现在已整整六十年了.这六十年间的中国历史错综复杂,整个社会处在不断变革之中,几乎所有的人包括已死的和未死的都经历了或正在经历着严峻的考验,功罪贤愚一时难定,必须经过长期的考察,才能给予正确的评价.一九二四年林纾刚逝世时,文化界人士给他描下的形象是颇为丑恶的,一般人都以为他是个顽固不化的封建卫道士,是社会进步的死敌;有些人甚至更进一步地企图抹杀他在写作和翻译上的成就,不惜采取偏激的手段,从他大量的创作和译作中搜寻个别不恰当的词语和  相似文献   

15.
冯立新 《社会科学家》2012,(4):130-132,140
1963年钱钟书发表《林纾的翻译》,首提"化境"一说,学界称其为翻译最高境界。在化境说中他提出"诱"、"讹"和"化",分析了翻译中的可译和不可译、译者与原作者、译作与原作、文本与意义、翻译确切等问题,与西方解构主义翻译理论有异曲同工之妙。他认为翻译有时是一个不可译的事件,翻译不是复制原作,原作需要打开封闭性,为开放性阐释提供思想张力,由此,译本对原作应该忠实得以至于读起来不像译本。真正确切的、好的翻译文本是原作的"投胎转世","躯壳换了一个,而精神姿致依然故我"。  相似文献   

16.
贺鸿莉 《船山学刊》2008,11(1):143-145
如何解决翻译主体问性问题是翻译理论的根本问题之一.通过对林纾翻译的分析,可以看出译者对整个翻译过程具有控制力并占有中心地位.只要译者的视界与原作者和译文读者的视界部分融合,主体间性问题就迎刃而解.  相似文献   

17.
在中西文化的碰撞下,林纾对小说的社会作用、基本特征、结构、题材和描写技巧等作了一些有益的探讨.虽然林纾的理论自身充满着不可磨合的矛盾,但他对小说理论的初步探索和直观揣测值得我们珍视.  相似文献   

18.
在文学史的一再书写中,林纾被强行劈为两半,一半作为进步的翻译家留在近代,一半作为倒退的封建复古派被置放到五四的祭坛上.似乎晚年的林纾一心复古,反对西化.其实林纾对西学始终保持着一腔热爱,极力策勉国人在救亡图存的前提下恣肆于西学用以更新本国文化.更难能可贵的是,林纾对西方文化始终怀着一种警惕的心态,这使他得以在五四时期更理性地审视科技文明所带来的流弊.  相似文献   

19.
林纾的声誉来自"林译小说",五四以来的毁誉也源于此。对于林纾,后来研究者需要摆脱五四遗留下来的道德义愤,以对传统的无差别心乃至敬畏心给予一种了解之同情。在中国文学史上,林纾在小说译著中不再使用笔名而用真名,打破了人们对于小说的鄙视,是一种开风气之举,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林纾自己也看重令其名利双收的小说译创。在林纾的心目中,小说与古文始终有着价值的高下之分,小说是"小道",古文才是"大道"。林译小说能够博得当时社会中上层知识阶层的青睐,不但在于林纾以古文家的身份介入小说化解了士林阶层阅读小说时伴生的道德焦虑,更在于林纾以古文的笔法和小说家的天赋共同造就的"林译小说"独有的品味和趣味。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林纾成功的翻译为例,分析社会背景和接受者因素对翻译行为的影响,指出衡量译作的价值,不只在看它是否“忠实”于原作,还在于看它是否适应社会进步的需求,有时后者比前者更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