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世纪90年代初期苏联解体,社会急剧转型,导致了人们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的巨大变化,并深刻地影响了文学的发展进程。这一时期,文学中的“苏联”叙事主要呈现出政治祛魅的特征:褪去神圣光环的十月革命、正义性遭受质疑的卫国战争、被消解的乌托邦神话体制等在文学中得以书写。作家通过这种陌生化的手法诉说历史之痛,解构苏联官方话语的宏大叙事。  相似文献   

2.
谈到科学,人们往往把它与“确定无疑”、“绝对可靠”等同起来,认为科学殿堂是形态完美、精确无误的。科学被套上了一轮确定性的光环。科学在近、现代社会生活中的巨大成就更加固了人们的这种信念。在科学神圣万能、精美无误观念的驱使下,人们醉心于绝对完美的科学大厦...  相似文献   

3.
<周易>本是一本占卜用书,但长期以来有人利用其儒家经典的神圣光环,利用其预测和臆测的占卜方式来迷惑世人.歪曲了<周易>的本来面貌,故意夸大其神秘性.加上<周易>成书年代久远而不确定的神秘性,卦象符号因为抽象而显现的神秘性,卦爻辞因臆测而显现的神秘性,儒家的经典化而戴上的神圣光环,使得<周易>神乎其神.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有助于我们对<周易>的进一步了解.  相似文献   

4.
神圣是宗教的核心,没有这种东西,宗教就不再成其为宗教。神圣是超经验、超世俗的存在,它是超越了有限的语言和形象的无限。但人们还是力图通过有限的、世俗的方式作为中介来体验神圣,认识神圣,甚至达到神圣,这些中介也就是神圣的自我表证。如果没有神圣的这种自我表证,人们对神圣将会一无所知。神圣与世俗的内在张力,决定了人们不可能通过世俗的中介认识真实的神圣,这就是神圣与世俗的二律背反。  相似文献   

5.
对五四文作家文不分析发现,五四女性写作始于对母亲的赞美,但是母亲的神圣光环使女作家难以完全走出传统父权制文化定义的阴影。这主要表现在两种女性形象塑造中:一是彷徨的新女性形象,二是家庭中的“天使形象。这也成为五四女性写作的另一个为人所忽略而又非常重要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主持人语     
2014年11月,张世英、杨振宁、杜维明等著名学者聚集在燕南园的美学沙龙,讨论"美感的神圣性"。美感有不同的层次,有日常生活中的具体事物的美感,也有高远的精神境界支撑的"万物一体"的神圣性的美感。这种神圣性的美感并不与现实生活隔绝,但是从普通的日常生活中获得神圣性的美感,  相似文献   

7.
在李贺“神仙诗”中,失去神圣光环的诸神在三种视野中、以三种面目出现:一是“求仙降神”视野中诸神的世俗狂欢,二是诗人“时间焦虑”的视野中时空流化与诸神的死亡,三是“女性体验”视野中女神的永恒无聊。“诸神的脱冕”表达了李贺对永恒世界和世俗世界的绝对怀疑。  相似文献   

8.
学界通常把endliche heilige Wesen翻译为“有限的神圣的存在者”,但是对它到底指代什么对象,存在争议。新近一种观点认为endliche 只能翻译为“终极的”,而不能翻译为“有限的”,否则,脱离了康德把人作为有限存在者与神圣的存在者之间的比较框架。在康德伦理学中,g?ttlich和heilig都翻译为“神圣的”,后者与上帝没有直接关系,表达某物因道德法则而具有无条件的价值,endliche体现存在者具有感性的偏好,“有限的”与“神圣的”放在一起并不矛盾。康德提出“endliche heilige Wesen”是为了说明德性的敌人不是感性的偏好,而是基于人的任性的自由的作恶的倾向,把endliche翻译为“有限的”,能够更好地彰显其目的。有限的神圣的存在者在康德那里没有、也不可能有直接的对象,但在其历史哲学文本中有些暗示。这个概念也丰富了亚里士多德的德性伦理学与康德的伦理学之间对比的维度。基于这种解读,就会得出与目前学界理解略微不同的康德道德境界图。  相似文献   

9.
学会吸引眼球——浅谈注意力经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皇马的中国之行 ,因六巨星的光环而吸引了全中国人的眼球 ,其直接收益为 10 0 0万欧元 ,整个亚洲之行 ,总收益为 2 0 0 0万欧元。这就是今天社会里的一种经济现象 -注意力经济现象。这种经济的特点是什么 ?为什么人们疯狂地追逐它 ?  相似文献   

10.
神圣的解构--当代文化转型中的文学价值迷失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世俗化的社会进程,一些学者得出文学消亡的结论,其实,只不过是文学的神圣价值地位遭到了解构。这也说明,价值论是一种根深蒂固的文学考察方式。如果要坚持这种文学考察方式,就要警惕价值霸权,以社会公共价值意志作为考察标准。  相似文献   

11.
自然美与现实美及艺术与生活之间没有高低可比性,艺术并不比生活"更高,更强烈,更有集中性,更典型,更理想,更带有普遍性",也不低于生活。否定"艺术高于生活"命题不等于无视艺术家之理想与美学的高度所体现的创造的主体性。艺术在与生活的关系中要以公正原则摆正自己的位置,创作主体性在于尽可能占据生活制高点,汲取历史形成的人类理想,对抗物化,使艺术之工具性以服务于实现人类普遍价值目标而永远笼罩着神圣的光环。  相似文献   

12.
宗教经验是人类最初的经验。人类靠着宗教从混沌中创造了世界 ,也创造了自己。这种文化的成就是用宗教表达出来的。神圣空间和神圣时间就是典型的创世纪的经验。宗教肯定了人类最初的文化创造 ,也模塑了人类的生活方式和劳作方式。尽管人类逐渐世俗化了 ,但是最初的宗教经验还在以变形的方式保持着。入会式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它的结构和涵义一直可以在后世的世俗生活中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13.
加拿大小说家卡罗尔.希尔兹在她的小说《如果不》中以主人公的女儿辍学行乞这一主线情节牵出包括主人公在内的众多女性人前背后的故事,层层深入地展现了不同层面的两性世界中,女性在美德的神圣光环下,奉献自我、牺牲自我的失语生存状态。作品表现了女性受支配、受压抑这一主题,同时表现出女性失语对于作为女性的小说作者是怎样的一份难以承受之重。  相似文献   

14.
自太虚大师佛教革命后,星云大师继承并发扬了人间佛教理念,人间佛教已成为当今中国佛教最重要的发展模式。在人间佛教建设与发展历程中,也出现了一些质疑,如人间佛教重视世俗,没有修行,缺乏神圣性等。从佛教社会学理论视角出发,以星云大师有关人间佛教的思想为主要内容,集中论述佛教与人间佛教的神圣性及其在现代社会的建构问题,最后对两岸佛学界正在争议的人间佛教核心问题即人间佛教的神圣性何在、神圣性如何建构、佛教信仰如何体现等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5.
:神圣与世俗是对生命世界的不同理解,而先验情感乃是作为神圣与世俗的生命世界的先验根基,这是康德的审美判断力批判,以及受其影响的西美尔的宗教哲学的重要启示,在 《 性自命出》和 《 中庸》关于人性和情感的思想中,也充分蕴含了这种考量。“ 性”作为使情感成为情感、使天命得以澄显的先验性和形式性本原,是理解儒家和道家之宗教哲学思想的核心,而自由是这种先验 情感的本性。  相似文献   

16.
<正>昔日,他们作为国家领导人出现在政治舞台的台前幕后,而随着政治生涯的结束,他们也逐渐消失在人们的视野。曾经在政治舞台上叱咤风云的他们,在卸任后又有着怎样的生活,待遇又是怎样的呢……不论曾经是总统还是首相,他们也始终摆脱不了政治生涯的结束,当他们卸下国家最高光环之后,一切都要回归曾经,不管他们之前有多么大的政治影响力,终究还是要在幕后继续生活下去。退休待遇是怎样的?美国总统这个职业是世界上最具光环色彩的职业,同  相似文献   

17.
为什么这些下台的政客喜欢来中国呢?为什么给出最高演说费的国家居然是人均收入远远低于欧美的中国?为什么这些在西方已经褪去政治光环的政客,在中国却受到商家的如此追捧?  相似文献   

18.
视觉文化转向使视觉形象日益成为文化研究中的核心问题。形象之所以具有魔力是因为它拥有光韵。光韵具有不可接近的神圣性、此时此地的本真性和凝神静观的视觉性。在本雅明的形象思考中,以波德莱尔、普鲁斯特、卡夫卡等为代表的先锋艺术是一种形象被"祛魅"了的艺术,即"后光韵"艺术。"形象的祛魅"有两个层面的内涵:一是形象的去神圣化,即打碎笼罩在形象周围的神圣光环,使其人性化、世俗化;二是形象的去审美化,即打破美的形式规范,使形象变形、扭曲、夸张,以碎片化的形式呈现"片段的、谜一样的视觉形象"。  相似文献   

19.
马云和他的阿里巴巴,在业界已经被赋予太多的传奇色彩。剥离光环,回归本真,这家公司究竟能带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在康德哲学中,所有先天综合判断都存在着将其主词与谓词联结起来的第三者问题.在《道德形而上学的奠基》中,康德由追问“定言命令作为一个先天综合命题何以可能?”而专门提出了“何谓定言命令的第三者?”这个异常难解的问题.对此难题,学界有一条很有影响的解答思路可称为“混合思路”,它不想从完全先天的角度把握定言命令的第三者,而是将既受感性欲望刺激、又属于知性世界的同一个意志即二重化的意志当作第三者,该思路从根本上背离了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奠基的基本方向.它存在着一个严重的逻辑上的问题,即第三者和定言命令之主词的重叠问题.它将第三者类比于有关自然的先天综合命题的先验图型,这一认识也是对第三者的一个重大误解.惟有试图完全先天地去寻找第三者的先天思路才是可取的,它借助于——在一个先天的理念中——完美神圣的理性存在者的意志这个第三者,将定言命令的主词与谓词综合地联结起来.因为在完美神圣的理性存在者的意志中,可以同时找到“意愿准则成为法则”的目的意愿和“按此准则行动”的行动意愿,即找到康德所说的“两种认识”.第三者是一个理想,是一个纯粹理性的概念,以此理想为基础的定言命令所要求的,无非就是要使人这种不完美、非神圣的理性存在者以那个完美而神圣的理性存在者为原型,促使心灵不断升华,成为康德心目中理想的理性存在者即完美而神圣的理性存在者而已.康德其实是把自己的道德形而上学完全奠基于纯粹理性的一个先天理念即有关完美神圣的理性存在者的意志的理念之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