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幸福感:师德修养的理想境界和目标追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教师的幸福感是个人幸福与社会幸福、物质幸福与精神幸福、真诚奉献与自我实现、创造幸福与享受幸福的统一。幸福感是教师做好教育工作的重要前提 ,是事业有成的坚实基础 ,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动力。培养幸福感 ,教师既要树立崇高的教育理想和信念 ,又要确立健康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还要掌握从事教育工作所必需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更要努力加强师德修养 ,不断提升追求幸福的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2.
工作满意度、职业幸福感、离职意愿是教师发展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对中小学体育教师的工作满意度与职业幸福感、离职意愿的研究,将为中小学体育教师职业发展及体育教育改革提供重要理论与现实依据.通过问卷调查,探讨中小学体育教师工作满意度和职业幸福感、离职意愿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中小学体育教师对工作条件及物质回报满意度较低,总体幸福感处于中等稍偏上的水平,但一半的中小学体育教师有明显的调动工作或改行的意愿.精神收获和工作强度的满意度对幸福感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发展机会、精神收获和工作时间对离职意愿有显著的预测作用.由此提示帮助中小学体育教师实现自我价值,以及合理安排工作强度和时间是提升其职业幸福感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3.
论幸福教育视野下教师的主动成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教师幸福感和幸福教育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幸福教育与教师主动成长的关系:幸福是教育的本真要求,幸福即是教师成长的动力,也是教师成长的境界.教师幸福感缺失是教师不愿意主动成长的重要因素.教师自我成长的动力与源泉来自于其创造性的教学劳动中,教师应该把教育看作幸福的职业,教师要在教育过程中创造和享受幸福,在教育过程中主动成长.  相似文献   

4.
教师社会幸福感影响教师总体的职业幸福感。为揭示教师社会幸福感的整体状况及其在领导关系、同事关系、师生关系、家校关系、社会声誉等维度上的具体表现,在全国范围内,对东部、中部、西部、东北等4个地区的33590名中小学教师的社会幸福感现状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教师社会幸福感总体水平较高,但在性别、地区、教龄等方面存在差异。要进一步增强教师社会幸福感,应着力改善教师与领导关系和师生关系;满足教师的物质需求和发展需求,切实提升教师社会声誉;考虑个体差异,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教师社会幸福感提升策略;改进教师职前教育和在职教育,提升教师获得社会幸福感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乡村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幸福感不仅对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有重要影响,也对乡村中小学教育质量的提升有决定意义。采用中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调查问卷,对贵州省X县的370名乡村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幸福感现状进行调查。结果表明:贵州省X县乡村中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总体上处于中等偏上水平;教师性别及任教学校建设水平对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有一定影响;教师的月收入水平及任教学科对教师职业幸福感有显著影响。基于实证数据,提出了提升乡村中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的相应对策,为实现我国建设"美丽乡村"的宏伟目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教师的幸福是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一种精神享受,教师幸福感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其工作质量。本研究从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内涵入手,通过文献研究以及对山西省农村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幸福感进行调查。归纳了农村教师幸福感的几个维度:职业成就、职业认同、领导管理、薪酬待遇、工作环境、人际关系、社会支持、工作压力、专业成长等方面的现状和问题,并据此提出提升农村中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在今天,大学对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引领四大社会职能日益凸显.由于新知识新技术的高速衍生、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深化推进,以及教育目标的无边界性等多种因素,高校教师群体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与挑战.文章从以教师为本的人本理念出发,提出通过教师专业化发展与队伍建设,有效提升大学教师的职业角色归属感、职业工作效能感和职业生活幸福感,从而真正实现现代大学的绿色发展.  相似文献   

8.
幼儿教师职业幸福感对教师工作态度、工作投入、工作绩效,以及幼儿的发展都有重要影响。从工作特征来看,过高的工作要求降低了幼儿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充足的工作资源会提高幼儿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并且在高工作要求和职业幸福感之间起调节作用。从个体特征来看,幼儿教师职业幸福感存在性别、职称差异;人格特质、依恋类型、职业认同以及应付方式等心理特征可以显著预测幼儿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减轻工作压力,丰富工作资源,塑造积极人格,增强职业认同,加强团队合作可以有效提升幼儿教师职业幸福感。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学生不当行为对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影响机制,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选取广东省高校266名教师样本进行调查,研究发现:(1)学生不当行为分别与教师组织自尊、职业幸福感呈负相关,组织自尊与职业幸福感呈正相关;(2)组织自尊在学生不当行为与教师职业幸福感间起部分中介作用;(3)教师个性控制点负向调节学生不当行为与教师职业幸福感之间的关系,以及组织自尊与职业幸福感之间的关系;(4)教师个性控制点负向调节学生不当行为通过组织自尊影响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后半路径:内控倾向越强,学生不当行为通过组织自尊对教师职业幸福感的间接效应越弱。  相似文献   

10.
探讨不同职业中年人的社会支持与总体幸福感之间的关系以及社会支持能否预测总体幸福感。利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和总体幸福感量表对合肥、芜湖两地192名不同职业的中年人采取随机取样的方式进行调查。在总体幸福感方面,职业主效应显著性别效应不显著,职业与性别的交互效应不显著。在社会方面,职业主效应显著,性别效应不显著,职业与性别的交互效应不显著。事后检验结果显示,教师的幸福感得分大于其他职业的工作者,医护人员的社会支持高于其他职业工作者。同时,以被试的幸福感为因变量,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及支持利用率为自变量,进行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社会支持评定量表中的主观支持因素进入回归方程,与总体幸福感成显著相关:1.总体幸福感与社会支持的三个维度均存在显著性相关;2.相对于中年人而言,社会支持是总体幸福感的很好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1.
《围城》包孕着丰厚的审丑意蕴,钱钟书先生把他对中西方化、对人性以及对社会的畸形、片面、病态及丑陋的的揭示,真诚地奉献给读者。这些对文化、对人性及对社会生活的审丑的新的纲领,极大地扩大了文学表现的感觉空间和思考空间,让读者睹见作家对中国现实生活、精神文化生活和人性善恶的严厉的审视乃至洞穿,从而反复引发人们的审美体验,这其实正是《围城》被认为是美的文学作品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2.
《梁书》、《陈书)历经千年,传抄过程中难免造成文字差错,后人直接引用,必然与事实不符。文章对这两部史书里面自相矛盾、不能自圆其说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进行了考证,对错误之处作了剖析,并参照有关史料予以纠正,有助于正确把握梁陈史实。  相似文献   

13.
自建党以来 ,中国共产党的新闻事业性质观念大致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 ,认为新闻事业是政党宣传工具和阶级斗争工具。第二阶段 ,认为新闻事业是政党宣传工具、阶级斗争工具、社会舆论工具。第三阶段 ,认为新闻事业是无产阶级专政工具。第四阶段 ,认为新闻事业是政党宣传工具、社会舆论工具、大众传播工具  相似文献   

14.
黄帝陵祭祀是近现代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和发展的重要载体。晚清以来,革命党人对传统黄帝陵祭祀加以改造利用,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初步形成作出贡献。民国时期,借由对黄帝陵祭祀的制度化,黄帝为整个中华民族始祖的身份逐渐广为人知。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祭黄帝陵的仪式进行了借用与创造,赋予了"黄帝符号"以"劳动人民性"等新内涵。改革开放后,黄帝陵祭祀越来越得到重视,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和推进祖国统一大业方面等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后还要找到历史和现实的结合点,总结黄帝陵祭祀的有关历史经验,以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唯物论是一种物本主义形态的唯物论,还是一种超越物本主义形态、从实践理解世界的本质相关问题的实践的唯物主义的唯物论?这是一个我们必须搞清楚的有关马克思主义唯物论的本质规定性和精神实质的重大问题。在考察物本主义的唯物论及其思维方式的局限性的基础上,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论是现代的、实践的唯物主义,并重点研讨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关于从实践理解世界的物质性和自然世界的先在性的原理,以期为马克思主义唯物论进一步阐明人类世界的实践性原理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6.
散曲的套数成熟在前 ,对元杂剧的形式有重要作用。后为元杂剧的唱曲起了定型作用 ,并为之提供了基本的乐调和曲牌 ,奠定了本色美的艺术特征。元杂剧的形成 ,从体式到风格 ,皆与散曲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新制度经济学对国家作用分析的理论演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制度经济学对国家作用的分析是逐渐纳入其框架的 ,总体上通过组织的演进来说明。其代表人物经历了科斯、张五常、威廉姆斯、巴泽尔和诺斯等 ;其逻辑经由交易费用演进为契约合同 ,再由交易维度转向产权的“公共领域” ,最后扩展到国家的作用 ;其中心思想是 :在不同的领域和层面 ,存在着利用“公共领域”财产的各种各样的组织 ,而国家也是一大组织 ,它的存在和作用是为了利用整个社会层面的公共财产  相似文献   

18.
企业理论的发展对产业组织理论演进的影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组织理论分析的基础是企业理论,企业异质性假定对企业同质性假定的替代和企业异质性假定的不断深化是产业组织理论获得持续发展的重要原因。20世纪70年代以来,产业组织理论沿着两个基本方向发展:一是坚持新古典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在哈佛和芝加哥学派对企业异质性假定的基础上引入博弈论等新的分析工具,着重研究企业行为及其相互依存关系,形成了以泰勒尔为代表的新产业组织理论。二是修正新古典经济学的假设前提和分析方法,在对企业的异质性作出全新假定的基础上,构造新的产业组织理论的分析框架。企业能力理论把企业的异质性归结为企业知识和能力积累的差异,并把产业组织理解为企业专业化分工和企业专业化知识与能力成长的协调机制。企业理论的创新对产业组织理论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从那些在历史和传统中一直被排除在主体和作者之外的群体--女性、黑人、被殖民者等等弱势群体的角度来看,"作者之死"理论不适合他们.不应该简单地否定主体,否定作者,而应该把被排斥的部分包括进来.不过正是因为"作者之死"理论,传统作者主体的权威地位受到质疑,弱势群体才得以在历史中发现自己的位置.而这种新型的作者主体追求并确立自身的主体性,同时也尊重他人的存在.  相似文献   

20.
现行刑事诉讼法明确规定了控辩双方享有质证权,其目的是为了加强它们之间的对抗,在对抗中澄清争议,发现案件真相,使庭审不走过场。然而,审判实践中质证大都以书面形式出现,往往流于形式,与立法初衷相去甚远。其症结在于:我国缺失有关质证权实现的保障措施。该保障措施来源于:交叉询问规则之完善和相关配套措施之构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